6月1日兒童節。
溫州市公安局龍灣分局狀元派出所接到報警,報警人稱自己5月31日把車停在狀元盛達路某公寓卻忘記關後座車窗,今天準備上班時,在自己車後座就發現了一名裝在綠色編織袋裡的棄嬰。
民警迅速來到現場,民警發現嬰兒臍帶還沒有剪乾淨,為保證嬰兒生命健康,隨即聯繫了120,溫州市急救中心迅速出車。
急救醫生林程輝來到現場後,檢查發現嬰兒頭部有受壓痕跡,面部遺留著血跡,臍帶斷的一端不平整,沒有發現胎盤,林程輝分析嬰兒應該是剛出生沒多久,於是立即予以臍帶斷端夾閉,並立即送往醫院。
萬幸的是,醫生對嬰兒初步處理和檢查後,嬰兒生命體徵正常,肢體上也無明顯殘疾。
民警也在接警後的3個小時後找到了孩子的生母。
警方介紹:
嬰兒母親是一位外地的20歲左右的未婚少女,她在附近上班。5月31日吃完晚飯,當事人父母說她最近發福嚴重,應該出去散步。深夜11點半到12點之間,她的肚子開始劇痛,然後沿路發現有個小公園,便跑到了公園廁所裡,後來發現自己是要生小孩了。
生完小孩以後,她走到盛達路,看見路邊停著的一輛車,後座車窗正好開著,然後就把女嬰放進了後排座椅。
當事人自述自己平時體態就偏胖,父母也沒發現她的異常,只是以為她發福而已。生孩子後很害怕,不知所措,不敢要這個孩子,因為當事人不想被爸媽發現自己莫名懷孕還生下了小孩。
警方找到女子,女子除了履行對孩子的撫養義務,有可能還將接受法律的制裁。當事人因為懶惰、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棄嬰,那麼依法應該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如果因客觀原因無法撫養孩子,比如父母雙方都系殘疾、無生活能力的,確無能力撫養孩子的,則應該尋求親戚朋友,或者民政部門,社會福利院等相關部門援助,做出妥善安置,切不可棄嬰。
雖然女子事後表示「自己現在十分後悔,一晚上沒睡,還是很想抱回自己的孩子」,但女子的行為已經違法,等待她的便是法律的懲罰了。
20歲左右的青年,正值青春好年華,初涉社會的他們,一切都剛剛開始。
他們懷揣著夢想,敢拼敢闖,一股幹勁,未來的一切皆有可能。
但,剛剛成年的他們,大部分人剛剛脫離父母的管束,正貪婪地享受著獨立自由帶來的暢快,做事經常隨心所欲,不計後果,非常容易出現問題。
對於突如其來出現的問題,他們始料不及加上驚慌失措、沒有經驗,經常一步錯步步錯,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就像這名年輕的媽媽,她的問題就非常明顯。
再一個還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關於子女的性教育問題上,大多數中國家長普遍有一個心態:「我的孩子是乖寶寶」,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出現類似的問題。
但後果來的往往會讓人措手不及。
曾經跟需要20歲左右的女孩子聊天,說起類似問題,大多數女孩子關於性方面的知識,竟然是從朋友口中甚至不法網站接觸了解。
談「性」色變,中國的傳統教育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在家裡看電視,出現個接吻,家長都要躲起來。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讓孩子們的好奇心更加重,往往會有類似的事情出現。
如果,家長現在一味地去批評教育,那麼這層被打破的束縛,出現類似事情,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躲避、逃離。因為此刻的被強大的父母觀念所支配,此時如果不能合理的安撫,也有可能出現過激行為。
這就是女孩敢生不敢養的原因,一旦出現類似情況,父母應該以社會倫理、法律、道德規範為準繩,用孩子便於理解的說話方式將生理的變化及應當注意的事項,客觀無偏見地呈現在孩子面前。
不要總以過來人的口吻去說教、指責。
成年後的男女更應明白,上有法律,下有禮法,成年後的人已經有了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有些事情不是你想逃避就能逃避的,做事即便沒有深思熟慮,也要有基本的原則和底線。
若是犯錯導致不良後果,逃避更是無用,與其費盡心思心虛遮掩,不如趁事情沒有更嚴重的時候,大方承認及時彌補,自己解決不了就尋求幫助,那一切便還有轉圜的餘地。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