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覆 (中國民間猜物遊戲)

2021-01-13 洛煙坊

射覆,中國民間近於佔卜術的猜物遊戲。在甌、盂等器具下覆蓋某一物件,讓人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顏師古注曰:"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從以上記載來看,漢代時期皇宮中已經流行射覆遊戲,隨著易學術數的發展,射覆的起源應早於漢代。當時射覆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筆墨、盒罐等等。

中文名

射覆

外文名

divination

出    處

《漢書·東方朔傳》

用    途

古代數學家用於佔卜的遊戲

所用物品

手巾、扇子、筆墨、盒罐等

相關人物

東方朔



「射覆」是古時數術家為了提高自己的佔卜技能而玩的一種高超而又有趣的遊戲,也是唐朝考核天文郎的主要考試內容之一。據《唐六典》所記載,官方正規的射覆考試使用的數理模型是六壬式,而不用易經八卦。在中國民間禁絕筮佔,百姓玩射覆,基本是筮佔。「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覆者用甌盂、盒子等器覆蓋某一物件,射者通過佔筮等途徑,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顏師古注曰:「於覆器之下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射覆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筆墨、盒罐等等。"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高超而有趣的玩樂方式。

縱觀史料,射覆遊戲歷史悠久,早在漢代時期已經流行於皇宮中。遊戲類似於猜謎遊戲只是謎面為各自所得的卦象,根據易經八卦的象、數、理從無限種可能的事物中推斷出某種具體事物來。射覆可以無心「玩佔」也可以考驗易者的功力,成為古今易佔家的一種高難度遊戲。射覆的趣味性和交互性很強且寓教於樂,馬上可以驗證卦象,無論射中與否,都可以加深對易象的思考理解和啟發,是練習佔測能力和自信心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歷史記載

編輯

這種猜東西的遊戲古代叫作射覆。所謂「射覆」,就是在甌、盂等器具下覆蓋某一物件,讓人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顏師古注曰:「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從以上記載來看,漢代時期皇宮中已經流行射覆遊戲。射覆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筆墨、盒罐等等。射覆這種遊戲,看起來好像是猜謎,其實它不是猜出來的,它是用易學術數佔卦,佔出來的,它可是一種真本事唉!

射覆,它屬於易學預測中的一種方法,但它是帶表演性質的、集卦術與趣味與一體的預測方法。預測時,卦師可根據器物的形狀起卦,也可根據當時的時間起卦,還可根據字或幾句話的含義起卦,然後進行預測。這種遊戲當眾預測,當眾對證預測結果,時間有限,如果沒有高超的卦術,是難以測準的。

射覆也是較早的酒令遊戲,據有關史書記載,三國魏管輅、晉郭璞都有射覆事。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無題二首》詩有「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句。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有 「芸不善飲,強之可三杯,教以射覆為令」句,又有「船頭不張燈火,待月快酌,射覆為令」句。

古代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大都喜易,常玩射覆這種遊戲,史書記載了他們很多有趣的事例。如《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寶玉生日,薛寶琴與香菱抽籤玩射覆。除東方朔射覆外,管輅射覆也很著名。

《漢書·東方朔傳》中記載,東方朔猜出漢武帝盆下的壁虎,受到了大量賞賜,一個侍臣不服,對東方朔說,你要是能猜出我在盆裡放的東西,我願被打100杖,如果猜不出來,我受賞。結果東方朔又猜出來了,那個侍臣給打了100杖。由此可見東方朔是一個真正的易學高手。

三國時的管輅,字公明,幼年好天文,既精通《易》和佔卜,也善於射覆,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易學大師之一。《三國志》中的《管輅傳》,記載了他一生中所測的精華卦例。

昔時平原太守劉太守,取二物藏於器具中,請管輅射覆。管輅看其器具之形,略加思考後便說:「內外方圓,五色成章,含寶守信,出則有率,此為印囊也。」他射完第一物,接著又說:「高嶽巖巖,有鳥朱身,羽翼玄黃,鳴不失晨,此山雞毛也。」器中之物,果如管輅所射,實在神奇極了。

管輅當時起的什麼已經失落,後世的易學大師,根據管輅所言之辭,推得印囊之射為《地天泰》卦。

館陶縣令諸葛原升任新興太守,管輅前去送行。來送行的還有許多賓客。諸葛原便請管輅以射覆為戲,於是暗取三樣東西分別放在三個盒子裡,讓管輅猜射。管輅略略思索之後,先在盒子上分別寫了四句射覆詞,又在後面寫出謎底,第一個盒上寫道:「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雌雄以形,翅翼舒張。——此燕卵也。」 第二個盒子上寫道:「家室倒懸,門戶眾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峰窠也。」 第三個盒子上寫道:「觳觫(húsù顫抖)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當場打開三個盒子一看,果然都猜中了,在場的無不驚嘆管輅的才智。後世易學家,依其所射之辭,推得三射分別為《噬嗑》 、《震》 、 《歸妹》之卦。

周易記載

編輯

    射覆是古代研易高手常做的一種研易應用實踐活動。射是猜測,覆是覆蓋的意思。射覆也就是將某個物品,多數是小物品覆蓋起來後,讓預測高手通過佔筮的取得卦象,通過對卦象的特點、以及變化分析,確定出被測物品的特徵:幾個物品、物品形狀、顏色、尺寸、特性、到底什麼。每一個卦象所代表的靜物、動物屬性都有幾十種之多,而每一個卦都是由上下兩卦組成,共計64卦,64卦以及變數64*64=4096種,配上年月日,生旺死絕,推測出最可能的結果。所以,射覆是一種難度極高的實踐性活動。

    所謂「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繫辭·上》),宋代易學大師邵雍說:「觀物戲驗者,雖雲無益於世,學者於此驗數而知聖人作易之靈耳。物之於世必有數焉。故,天圓地方,物之形也;天玄地黃,物之色也;天動地靜,物之性也;天上地下,物之位也」(《梅花易數·觀物玄妙歌訣》)。

射覆歷史悠久,漢代《漢書·東方朔傳》記載:「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贊曰:『臣嘗受易,請射之。』乃別蓍布卦而對曰:『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上曰:『善。』賜帛十匹。復使射他物,連中,輒賜帛。」

守宮就是壁虎,形象正是象龍沒有角,象蛇卻有足。象東方朔這樣的射覆大家歷史上不少,三國時的管輅,晉代的郭璞及梁元帝蕭繹、唐代的李淳風、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記載的一流高手。

後來有人請教管輅關於東方朔射覆的道理,管輅立起卦來,點出了「會於辰巳,分別龍蛇」的論點。

   再看管輅自己射覆的例子:《三國志》記載「館陶令諸葛原遷新興太守,輅往祖餞之,賓客並會。原自起取燕卵、蜂窠、蜘蛛著器中,使射覆。卦成,輅曰:『第一物,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張,此燕卵也。第二物,家室倒懸,門戶眾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第三物,觳觫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昬夜,此蜘蛛也。』舉坐驚喜。」

尚秉和對此案也依據原佔辭配上卦象,他說:此亦可依辭求得其所筮之卦,即使起管公明質之,敢言無誣。

    燕卵之卦,當為火雷噬嗑,《噬嗑》內為震,震為雷、電,為氣、為竹、為葦,竹葦皆圓空,像卵殼,故曰含氣」。而震為動,故曰「須變」。二至四互艮,艮為門庭,而與襄體連,故曰「依乎宇堂」。三至五互坎,外為離,坎男離女,故曰「雌雄以形」。而二至五有鳥舒翼狀,而初陽、上陽函之,故曰「翅翼舒張」。夫既推得卵象,又推得羽翼象,則為鳥卵無疑矣。而依於堂宇之上,則非雞卵、鴉鵲卵,必為燕卵也。

       蜂窩之卦當為《震》,震者,艮之倒也。艮為門庭,故曰「家室倒懸」。而二至四又互艮。艮為門,三至五又互坎.坎為宮,故曰「門戶眾多」。又坎為隱伏而陰精,故曰「藏精」。坎為眚,為病,為毒,故曰「育毒」。坎為水,金秋王生水,故曰「至秋乃化」。夫卦象既全,體為門戶而倒懸,或尚有其他之窠而中育毒,則非蜂窠不可矣。

     至蜘蛛之卦,則為《歸妹》。上震為足,震動,故曰「觳觳長足」。觳觳者,動之貌。而二至四互離,離為網羅,下為兌,兌為口舌,故曰「吐絲成羅」,故曰「尋網求食」。而三至五互坎,坎為夜,為盜,為伏,故曰「利在昏夜」。夫能吐絲而有足則非蠶,而就網求食,又利昏夜,以卦象推,非蜘蛛不可也。(《周易古筮考》卷二)

    按《噬嗑》象燕卵,《震》象蜂窩,《歸妹》象蜘蛛,除取本卦卦象外,兼取互卦、倒卦之象。若無互卦、倒卦之象與本卦卦象相配,則斷難符合原佔辭之意。這裡要特別注意倒卦之象,這是前人很少用於解佔的一種方法。震卦的倒象為艮,艮為門戶,由此象推出「家室倒懸」。若舍此,怎樣才能得出「家室倒懸」之象呢,尚氏獨具慧識,是技高一籌的。

    《燒餅歌》開章寫道:明太祖一日身居內殿,方啖之時,內監忽報,國師劉基求見,太祖即以碗覆物,召基入。禮畢,帝問曰: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掐指輪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開視果然。這是劉伯溫的一個例子,這樣的卦例流傳甚多值得後人研究。

    乍看起來,射覆無任何規律,所覆之物從一枚釘子到一隻小鳥,從一顆珠寶到一片碎玻璃都有可能,沒有任何的參數可供推測,此時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不會發生作用,猜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般人的聰明才智在這種遊戲上都不起作用。但從全息論角度來看,時間與空間構成了時空全息網。宇宙中萬事萬物與時間、空間及人的意識、思維都是全息的。而溝通和揭示其全息性的媒介就是易卦之象數。某人在什麼時間、什麼方位、什麼次序、什麼情況下隱藏什麼東西,是受易理所闡述的規律性制約的。因此,理論上只要抓住時空網絡中任何一個結點,我們都可以拎起整張全息網。


相關焦點

  • 古時候的燒腦遊戲,六爻射覆如何解?木子老師來解讀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木子老師,讓您全面而客觀的了解六爻預測學射覆:射覆,中國民間近於佔卜術的猜物遊戲。在甌、盂等器具下覆蓋某一物件,讓人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顏師古注曰:"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 古代的射覆遊戲怎麼玩
    射覆是古代一種猜物遊戲,"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用器具將物品遮住,令人來猜,常見於民間的佔卜猜謎,易為古代六藝之一,而易學知識又深奧難懂,對易象和易數以及社會經驗要求高,所以文人們喜歡平日閒暇之時便進行射覆遊戲,也是為了加深自己對易學造詣。
  • 射覆-古代流傳下來的卜卦猜謎遊戲
    文 | 六 耳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射覆,很多對易學佔卜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聽過;射覆是中國古代一種用佔卜來猜物的遊戲,在甌、盂碗等器具下覆蓋某一個東西,讓人猜測裡面具體是什麼,類似於猜謎。射覆遊戲歷史悠久,早在漢代時期已經流行於皇宮中,根據易經八卦的象、數、理從無限種可能的事物中推斷出某種具體事物來。
  • 射覆——古老的文人遊戲,原來是這樣玩的,快來學一學
    比如其中寫到的許多遊戲,就讓我很感興趣,很長見識。《紅樓夢》裡寫到的遊戲有俗有雅,很多還與酒席有關,算是古代的酒桌文化吧。比如最讓我感興趣的射覆,就是當時酒桌上一種高雅的文人遊戲。那麼,射覆這種遊戲是怎麼玩的呢?為什麼書中薛寶釵說它是「酒令的祖宗」?它又有什麼來歷呢?下面我們就來細說一下,來學一學玩這個遊戲。
  • 奇門遁甲隔空猜物,揭秘古人是如何運用這一神奇秘術的
    很多人對於隔空猜物的認知應該是從86年西遊記裡唐僧師徒四人在車遲國路遇三個妖怪並與之展開鬥法開始的。不管是86版西遊記還是在原著中,他們所用的猜物法都是與法術有關,在現實世界中用法術來猜物怕是不存在的。東漢末年的河南人趙達為「東吳八絕」之一,其擅長術數,精研九宮八卦之微妙,善于吉兇悔吝之推算,更是認定東南有王者氣,可以避難,於是渡江來到吳地。其中趙達也善於隔空猜物之法。趙達曾經去拜訪老朋友,在他家吃飯。吃完飯後,朋友說:「倉促間沒有準備美酒,也沒有好菜,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 第一次用《易經》六爻預測法進行射覆,學習六爻猜物遊戲
    這段時間一直想學習古老的射覆遊戲,想深入學習、了解《易經》。「射覆」就是用《易經》預測的方法來推算一個器物(中空的物體,碗、盆或是房子)之中藏有何物。需要很高的預測水平才能做到。把射覆作為一種預測遊戲來進行《易經》分析、研究,對於學習之人,是一種很好的實戰。
  • 麻將與古代的射覆遊戲
    這裡,我們介紹一種古代的遊戲,便於麻將文化中有關技術層面的預測方法的研究對比。射覆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的一種高級智力遊戲。「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覆者用甌盂、盒子等器覆蓋某一物件,射者通過佔筮等途徑,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
  • 「分曹射覆蠟燭紅」這個猜謎遊戲靠的是想像力嗎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總有人會提議玩一些遊戲,增添聚會的樂趣。現在人能想出的遊戲形式多樣,花樣百出,不過大多數是放鬆,簡單或者刺激獵奇性質的。古人的「射覆」卻是一個燒腦的遊戲,因為實在太高冷,就是在古代,也只是極少數志趣相投的人能一起玩這個遊戲。現在,偶見有人在網上玩玩這個,現實生活中的「射覆」已經看不到了。
  • 《紅樓夢》酒桌上的遊戲——射覆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在古代就有很多酒桌上的遊戲,今天雖然大多數人已經沒有這樣的興致了,但我們還是想探個究竟,看看古人酒桌上究竟是怎樣的妙趣橫生。李商隱《無題》詩中有云:「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這便是說的酒桌上的遊戲。
  • 神奇又好玩的射覆遊戲
    那麼好了,浩然告訴大家,射覆確實是一門真實不虛的測算技術。從浩然研究易經預測術開始,幾十年來做過無數次的射覆遊戲,有時候是和一兩個朋友之間,有時候是在小型的私人聚會上,有時是在人數眾多的講座或課堂上,測算的結果讓大家驚嘆不已,由此也改變了很多人對易經的看法,乃至重塑了三觀。
  • 六十二回史湘雲射覆遊戲的秘密
    六十二回史湘雲射覆遊戲的秘密我曾說過,劉姥姥之老音的標註,乃是奶酪之酪的點醒,秘密藏在19回、60回中。今天讀紅樓,發現這一內容在62回中更清楚。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看。因為這麼多回目的內容,我要詳細說清楚不是一篇兩篇短文能完成的。如果有覺得我沒說明白的地方,建議大家留言,我會及時補充說明。今天先解釋一下史湘雲射覆遊戲的秘密。
  • 用易經射覆,最高級的象數遊戲
    射覆不僅僅是類似遊戲的消遣,而且是驗證、分析《易經》預測的一種方法。經常用《梅花易數》進行射覆訓練,可以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整體思維,還可以使自己用《易經》預測其它事物時更加準確。射覆猶如猜謎,給定的條件越多,提示越多,越容易猜中。要想使「射覆」更加準確,就要象、數合一而論,既要懂得取象,又要懂得捨棄象。射覆的枋心就是卦象綜合排除法,也就是做減法,這樣做可以留下核心的象數。排除不合理的象、數,驗證合理的象與數。
  • 射覆---古代名流之間的豪華遊戲
    射覆,「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其實就是在器具下覆蓋某一物件,讓人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漢書·東方朔傳》有云:上嘗使諸數家射覆。顏師古註: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從以上記載來看,漢代時期皇宮中就已經非常流行玩這種遊戲了。古代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大多都懂點易學,通常在宴會,酒足飯飽後玩玩。
  • 射覆,射覆,難倒才子佳人無數
    對於第一次聽到射覆的人來說,大腦裡第一反應估計是講射箭的,畢竟君子六藝中有「五射」,對應了了五種射術。而我今天要說的射覆可是和射箭一點關係都沒有,它是一項非常考驗個人本事的娛樂活動。「射覆」是古時《易經》佔卜的學習者所玩的一種卜測性質的遊戲。
  • 紅樓遊戲之何為射覆
    若說紅樓中我最感到好奇的小場面娛樂活動,那應該是62回寶玉生日時中的射覆活動。最開始看到這個名字,還以為會是類似投壺之類的競技遊戲,看了下文的詩啊字啊才知道是我理解錯了。 但是這項活動,我覺得它確實是雅得不行,我對於其形式內容之類並不能像對於佔花名、划拳這樣的遊戲那般理解,於是查找了相關資料,說射覆是古代研易高手常做的一種研易應用實踐活動。
  • 闡述八卦卦象射覆簡解
    《梅花易數》中提到的射覆,損卦圖符實際就是民間猜迷語的另一種遊戲,不過這種遊戲顯得雅爾,能登大雅之廳,亮顯謀士儒雅風彩。射,就是猜的意思。在甌盂或其它器具下覆蓋某一物件,讓人猜出裡面是什麼東西。這種遊戲能鍛鍊人的大腦對事物的主觀反映,開拓思路,提高想像能力,幫助解卦。射覆是一個無規律可循的,給命題任何一個參數,都可用《周易》起卦推測,但此時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無法發揮作用。如果從宇宙全信息觀點看,時間與時空構成了全信息網。宇宙萬事萬物與時間時空及小宇宙人的意識思維,都是全信息感應。故而,理論上只要抓住時空網絡中任何一個結點,都可拎起全息網。
  • 射覆遊戲與酒令暗藏玄機,揭露紅樓夢影射時事
    射覆遊戲與酒令暗藏玄機,揭露紅樓夢影射時事。我們先來說說書名:《石頭記》典出《左傳61昭公八年》:石言於晉魏榆。因為隱含著以「頑石」發言「幹涉朝政」之意,為避文字獄,後改名為《紅樓夢》,指其書寫了「紅樓閨閣夢一般的人生」。
  • 盤點古人娛樂活動:射覆演變成酒令 六博棋「涉賭」被禁止
    不僅是達官貴人喜歡,在民間也有眾多追隨者。在這些遊戲中,有的延續了數千年,湧現出一批「高手」,有的遊戲還發展成當今的體育運動,有的遊戲因為具有「賭博」性質,逐漸被歷史淘汰。1 歷朝歷代都有投壺高手昭公與齊景公投壺遊戲,昭公有爭霸稱雄的野心,對齊景公說道:「我有酒如水,有肉似山,可惜我還僅是一個諸侯,我若射中就應為諸侯之首!」齊景公聽了,感到很不舒服,便教訓了年輕的昭公。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鬥壺」的故事。後來,投壺也在民間流行起來。這也大大促進了投壺的發展:不僅產生了許多新的花樣,還增加了難度,有人別出心裁地在壺外設置屏風盲投或背坐反投。
  • 學易卦象不用記 射覆玩味趣無窮
    猜謎,又叫射虎,大家多喜歡,不管謎底猜得中不中,就是個遊戲,樂趣在猜的過程中,樂在其中,猜中了更是不亦樂乎!古人還有一種類似猜謎文人玩的高級遊戲,叫射覆,就是把一件物品用器具覆蓋住,用眼睛完全看不到放的是什麼,讓人起卦來射,就是猜,看誰能射中,翻覆而驗易之本事!
  • 八卦萬物類象射覆實例解析
    所謂射覆,它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高超有趣的玩樂方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由一人隨意選擇一物品或同類的多種物品,覆蓋起來,或藏於器皿下,射者通過「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或時間及其它途徑起卦佔筮,推測覆蓋器皿裡所藏的物件。類似於猜迷語遊戲,只是迷面為各自所得的卦象。根據易經八卦的「象,」「數」,「理」,從無限中可能的事物中推斷出某種具體的事物。以下用幾個具體實解析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