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在古代就有很多酒桌上的遊戲,今天雖然大多數人已經沒有這樣的興致了,但我們還是想探個究竟,看看古人酒桌上究竟是怎樣的妙趣橫生。
李商隱《無題》詩中有云:「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這便是說的酒桌上的遊戲。我們今天暫不討論「隔座送鉤」是怎麼一回事兒,先來看看這個「分曹射覆」,「曹」,即是「組」的意思,就是分成小組玩「射覆」這個遊戲。而「射」是「猜度」的意思,「覆」即是指被覆蓋之物,這原是古代術數學家為鍛鍊自己佔卜技能而開發的遊戲,最後慢慢也演變成了文人們酒桌上的遊戲。
為何要說「射覆」呢?因為在《紅樓夢》中有一段對這個遊戲做了詳細的描述,但需要說明的是,書中也提到,「射覆」古法已經失傳,這也是後人纂的,但也十分有趣。
原文如下:
「
探春道:』我吃一杯,我是令官,也不用宣,只聽我分派。『命取了令骰令盆來,『從琴妹擲起,挨下擲去,對了點的二人射覆。』
寶琴一擲,是個三,岫煙、寶玉等皆擲的不對,直到香菱方擲了一個三。寶琴笑道:『只好室內生春,若說到外頭去,可太沒頭緒了。『探春道:『自然。三次不中者罰一杯。你覆,他射。『寶琴想了一想,說了個「老」字。香菱原生於這令,一時想不到,滿室滿席都不見有與「老」字相連的成語。
湘雲先聽了,便也亂看,忽見門鬥上貼著「紅香圃」三個字,便知寶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見香菱射不著,眾人擊鼓又催,便悄悄的拉香菱,教他說「藥」字。黛玉偏看見了,說:『快罰他,又在那裡私相傳遞呢。『哄的眾人都知道了,忙又罰了一杯,恨的湘雲拿筷子敲黛玉的手。於是罰了香菱一杯。
下則寶釵和探春對了點子。探春便覆了一個「人」字。寶釵笑道:『這個『人』字泛的很。『探春笑道:『添一字,兩覆一射也不泛了。『說著,便又說了一個「窗」字。寶釵一想,因見席上有雞,便射著他是用「雞窗」、「雞人」二典了,因射了一個「塒(shi,雞窩)」字。探春知他射著,用了「雞棲於塒」的典,二人一笑,各飲一口門杯。
」
這裡遊戲玩了兩輪,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射覆的規則:即需有一個令官,但只是負責維持秩序,也要參與遊戲。
從某一人(甲)開始擲骰子,餘下個人也輪流擲,有人(乙)點數和甲一樣,則他們兩人開始遊戲,甲為覆的一方,乙為射的一方。三次不中,乙就要罰一杯酒。
覆的一方要以席上屋內可見之物選定一個典故或是詩詞句子,然後說出與這個典故或詩詞相關的一個字,這便是「覆」了。
射的一方就需要根據這個字以及屋內可見之物,猜出這一典故或是詩詞,然後也只說出一個和其相關的字,表明自己射著了。
這就是射覆的全過程及規則,最巧的一點是自始至終,真正的謎底是不會被說出來的,頗有種心照不宣的意味。當然,由於謎底涉及的範圍太廣了,一般都是需要解釋才行的。而且在筆者看來,解釋的過程恐怕才是最精彩的,正是眾人爭才鬥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