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語言有什麼關係?這涉及到文字起源的秘密

2021-01-08 待曉兒

我們的文字起源於何時,目前來說,這還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往上推溯,倒是可以想見文字起源的一些合理的邏輯現象。

文字為什麼會產生?

對於一種語言來說,肯定是先有了這種語言,然後才會產生文字,這在很多國家的語言史中都可以得到驗證。

在中國有著「倉頡造字」的傳說,古人也很清楚,能造出來的是文字,而不是一種語言。這種傳說的細節也能驗證,語言是早於文字出現的。

如果我們把眼界放得大一點,看看日文和韓文是如何誕生的,就能較為完整地知道這一過程。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日文之中夾雜著很多的漢語,在國際上也有「日本漢字」一說。其實如果了解日本歷史就能知道,日文最初是只有發音、沒有文字的。

也就是說,這種語言還沒有發展到產生文字的階段。

日本雖然一直有一種說法,說日本上古時期便有文字,但至今也沒有發現到底是何種文字,聯想到日本史書上經常有的吹捧之語,此種文字應該也是子虛烏有的存在。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日本的文字是在應神天皇時期,從百濟傳入,百濟所在地為朝鮮半島。但是從百濟的史料來看,時間也有出入。日本史書一向喜歡將時間提前,兩相比對,大概是在公元4世紀末,漢字才傳入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這時候的漢字在民間已經不是中國漢字的涵義了,而是變成了一種符號,滿足了日本語言中沒有文字的缺陷。

比如《萬葉集》的寫作就是如此,雖然用漢字,但其實是「和文學」。

而之後的年代裡,漢語被認為是高雅社會使用的文字,相對應的就在民間根據日本的語言創造出了日語文字,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假名文字」。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屬於日語的文字,但最初只被當做「粗鄙工具」看待。

朝鮮半島的文字和日本文字的起源過程非常相似。

朝鮮半島何時接觸到中國的文字已經不可考了,有史記載,可以確定的結論就是應該在公元4世紀之前。

有趣的是,這個地區原本的語言也是只有發音而沒有文字的,並且這種現象持續了非常長的時間。

這是因為朝鮮半島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極深,導致他們很多人都可以學得一手好漢語,書面交流都是用漢語進行。其實直到晚晴時期,朝鮮遞交給清政府的國書還是用純屬的漢語寫就。

但是漢語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語言,學習難度比較大,尤其是朝鮮半島本身也有自己的語言系統,在最初就出現了一些漢語和朝鮮符號混雜使用的記錄形式,還不能稱之為文字,術語叫做「吏讀」。

到了朝鮮王朝世宗時期,民族意識逐漸覺醒,於是就參考漢語,根據自己的語言體系創造出了最初的韓語,叫做「諺文」。

從這兩國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一種語言的文字是為什麼而產生的。

當有一種工具可以滿足語言需要的時候,比如漢語作為符號可以用來表示日語、韓語,所以並不會產生屬於本語言體系的文字。只有當本語言體系需要滿足某種功能的時候,才會誕生文字,比如日韓兩國民族意識覺醒,需要擺脫漢語對其語言的影響,所以才會創造了本國文字。

所以說,文字的起源和其與語言的關係是有直接聯繫的。

哪一類字是最先被造出來的

針對某一種語言內部來說,比如漢語,我們需要想一個問題,哪一種文字會被首先創造出來。

漢語有「六書」,分別是: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前四種為造字法,後兩種為用字法。

那麼,前四種造字方法中,哪些字會被優先創造出來?這就關乎著文字起源的邏輯問題。

或許有人會想,那肯定是字形越簡單的字創造得越早。

這只是從創造方法來說,但是從造字邏輯上來講,越是抽象的字會被越早地創造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字在無法用形象的圖畫來表述,所以只能創造一個符號來表達,這就是最初文字的起源。

即除了特徵比較鮮明的象形字之外,那些抽象含義的字也是最先被創造出來的,這就和語言本身有關了。

漢語屬於「音義文字」,更偏向於「表意系統」,不像英語等語言一樣側重於「表音」。所以文字在創造之處就會有其真正的「涵義」存在。

所以我們看《說文解字》在解讀小篆的時候,特別注重對於文字來源的解釋,對於為何要如此造字的問題尤為關注,努力在找一個合理性的解釋。

近代以來發現的甲骨文,因為其字形相對固定,在全國多個地區都有發現,所以認定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其形態也多是象形和表達某一意義的固定符號文字。

所以說,文字的起源與語言的體系是表音還是表意也有直接關係。

綜上,探討文字的起源,必須考慮其所屬的語言體系,同時也要深究該語言是否到了需要滿足某種功能的節點,由此才出現了文字的起源問題。

公元前的古人為何能有如此多優秀的思想?其實是一種假象

相關焦點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著有《巴比倫法的人本觀——一個關於人本主義思想起源的研究》《巴比倫與亞述文明》《人性的啟蒙時代——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與思想》《巴比倫古文化探研》等著作、譯作十餘部。本次講座分為六個部分,以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為主要考察對象,深入探討了文字起源與文明的關係。
  • 契刻符號是文字的起源,並逐步演變為圖畫文字,為原始文字的雛形
    在人類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便於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語言誕生了。但語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無法傳到遠方,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遠方的信息,單靠人類大腦的記憶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文字,於是,創造文字的工作就開始了,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運而生。
  • 博大精深的文字,世界各國文字的起源
    而表音文字的一大基本要素就是字母,無論歐洲各國的語言文字種類有多熱鬧,歸根結底它們還是被字母所表達所限制的語言。即使是中文,前幾年也一直有人提出要將中文徹底拼音化,使得世界大同。這些人的思路不免令人覺得莫名其妙,但不知道身在中國的你有沒有回想過這些字母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它是怎樣成為世界上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的習慣的?
  • 李零:文字大一統和國家大一統是配套的
    其實,我們應該分析的是,什麼樣的國家不需要文字,什麼樣的國家沒文字不行。鄭也夫說,「唯國家權力可望產生文字,並不意味著所有國家都一定會創造文字。換言之,文字依賴國家權力,國家權力依賴文字——這兩個命題是不對等的,前一關係是非它不可,後一關係是有它方便。」「方便」二字很重要。
  • 語言文字規範知識27問答 附推廣普通話宣傳片
    1   什麼是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   6   什麼是不規範漢字?   所謂不規範的漢字是指書寫已經淘汰的異體字,已經簡化的繁體字,已經廢止的「二簡字」和錯字、別字。   7   推廣通用語言文字有什麼重要意義?   語言文字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語言文字社會應用的規範化程度是衡量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 大力推廣普通話,規範使用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事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的特點,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力量,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事關歷史文化傳承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強國必須強語,強語助力強國。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全面提升國家語言文字服務能力的關鍵五年。
  • 2018年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2018年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第三章 文字一、學習提要1. 文字文字是記錄有聲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輔助語言的交際工具。2. 文字的類型世界上的文字類型主要有三種: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事實上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文字這個詞彙是由兩個彼此聯繫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共同構成的:所謂語言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話,文字則是一種用於書面記錄的工具。事實上語言的歷史遠比文字悠久。自300多萬年前人類誕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聾啞人都會開口說話,然而文字的發明不過是最近幾千年的事。事實上迄今為止世界上仍有相當一部分民族只有口頭語言而沒書面文字。
  • 語言文字_中國概況_中國政府網
    中國語言文字概況    我國有56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多文種的國家。根據《中國的語言》[1]《中國語言地圖集》[2],我國有130餘種語言,有約30種文字。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
  • 中國民俗文字發展脈絡
    中國民俗文字發展脈絡中國文字說(四)中國文字的發展,從歷史上就有三條發展脈絡。前面我們已經論述了二條:中國方塊漢字的發展脈絡和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的發展脈絡,此篇文章,我們就來論述中國文字的第三條發展脈絡,這就是:中國民俗文字的發展脈絡。什麼是「中國民俗文字」?
  • 文字起源於什麼時候,創始於什麼人?倉頡:「這我怎麼知道」
    文 書法百曉生忙碌在路上的朋友,茫茫人海中點開這篇文章就是緣分,小編才疏學淺文章不甚完美 見諒呦!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點擊關注哦,每天都有更新的呢!喜歡就分享給朋友吧!01我國的文字起源於什麼時候,創始於什麼人?
  • 人類文字到底有多少年歷史?起源於5千年前並不是真的
    有人認為在這上面刻著的是一種文字。在這上面確實刻著一些東西,不過這是不是文字,還尚未有定論。在這些彩色小圓石中的圓圈當中刻著十字形的東西。有人認為這就是卍的起源。當然,這只是從一個角度的考慮而已。楔形文字如果按照「正統」的歷史來看的話,人類使用文字的歷史大約是從5千年前開始的。而文字最初是將「畫」簡略並符號化的東西。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等,就是文字的雛形。
  •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組對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上虞區語言...
    近年來,縣、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工作,在通過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達標、成為浙江省區域推進語言文字規範化縣區後,不斷鞏固工作成果,立足區域發展整體戰略思考謀劃語言文字工作。為做好語言文字工作,縣、區全面動員、真抓實幹,健全工作機制,優化保障條件,強化監督檢查,加強考核管理;各職能部門協同配合,廣泛開展語言文字宣傳教育和自查自糾;教育部門和語委加強統籌協調,督促整改落實,提供業務指導。兩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宣傳氛圍較為濃厚,規範漢字、漢語拼音的社會應用比較規範,語言文字工作在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助推作用。
  • 中國語言文字之美_思想理論_人民論壇網
    【摘要】中國文字是一片深邃、美妙、神奇的天地,它蘊涵著人類最高尚的追求和理想。血統的純粹性是中國文字永葆青春的緣由,作為中國文化之載體,中國文字創造了人類任何族群無可望其項背的經典。不僅如此,漢字的聯綿之美、駢儷之美、四聲之美和六義之美,也彰顯出中國語言的詩性特徵,可見中國文字是至妙極精的創製。
  • 甲骨文源於古埃及象形文字?這一發現可以證明,甲骨文是獨立起源
    殷是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盤庚所建和壯大,此後殷一直是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殷在古代商朝是很有名,但在近代出名還是因為20世紀初,出土的甲骨文而聞名於世。考古人員在殷墟前後挖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大量刻有甲骨文字的甲骨和青銅器,大量豐富的古文化遺產,系統的展現了中國商朝期間輝煌燦爛的文明,殷墟的發現被稱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 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演變歷程——漢字的規範化包
    從語言文字的發生規律來看,事物、概念、語言與文字四者遞相產生。但是,常常在某些新事物出現以後,概念和語言可以相繼產生,但表達這一語言的漢字不一定能馬上創造出來。尤其是在上古時代只用象形和會意造字,不僅一些含義複雜的實詞難以造出相應的字體,而且對那些意義抽象的虛詞更無法創造出相應的文字。於是一些文字往往只有語言形態,而沒有書面形態。
  • 漢字是記錄漢語最適用的文字
    漢語是什麼樣的語言?朱德熙先生說:「把漢語跟印歐語系的語言相比較,可以看出漢語語法上的一些重要的特點。漢語和印歐語的一個明顯區別是沒有形態變化。」漢語主要靠虛詞和詞序表示語法關係。漢字是什麼性質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分為兩大類,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漢字是表意文字,也叫語素文字。組成語言的最小單位是語素,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這個人是北京的國子監祭酒,對古文字有很深的研究,他發現這些碎片上有像是文字一樣的圖形;直覺告訴他這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很可能是一種比漢代的文字還要古老的文字;於是就開始特別去收集這些碎片,因為這些文字都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所以這些碎片上的文字就被定名為甲骨文。王懿榮的發現也拉開了甲骨文研究的序幕,到了1917年的時候,對於甲骨文的認識已經有了很大突破。
  • 伏尼契手稿:文字、插圖無人能識,鍊金術士秘密還是未知文明?
    01什麼是伏尼契手稿?伏尼契手稿是一本約246頁的牛皮紙作品集,用未知、或者可能已加密的語言手寫,並插有102個豐富詳細的插圖。圖片描繪了城堡和巨龍的塗鴉,以及數百種植物、行星、人物和宇宙布局,全部以綠色,棕色,黃色,藍色和紅色這幾種顏色顯示。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體現中華民族認同
    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者主動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制度,恰恰反映了博大的胸襟和長遠的眼光。他們知道中華民族文化體系的理性、知性和包容,融入其中恰恰可以壯大自己。比如在政治權力的繼承上,是打鬥得天下好呢,還是順位繼承好?選拔精英是看家族門第好呢,還是公開考試好?這都是客觀真理,關係到少數民族自身的繁衍與發展。這正是少數民族先祖們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