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老城中軸線起點為何在江心嶼?你知道嗎?

2021-01-12 溫州古道

在人來往去的華夏歲月裡,有裂地分茅,也有「八荒盡夷庚」。烙下「星象」基因的溫州古城,卻以韜光韞玉的姿態,保持著從頭開始的格局。

古溫州的頭首之地在何處?古時建城講究天地人和諧統一,溫州古城就有一條象徵穩定、中道的中軸線,中軸線的起點在江心嶼,也正是古城的頭首之地。

格局即結局,紐結著過去與未來,人生如此,城市亦然。

憑著獨有的資源稟賦和特殊的空間方位,這座孤嶼成了歷代文人心中的勝地,這裡糅合了溫州城千年不衰的人文氣息。而江心嶼,乃至溫州文脈的源遠流長,與1000多年前先後來到溫州的一奇人和一狂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溫州府志》北鬥九山圖,可見鬥城肌理

一鬥懸城,軸定乾坤

老城的格局,始於東晉。東晉時期,郭璞從山西避亂南下,客寓溫州,恰逢永嘉設郡,選址營造。郭璞是位奇人,不僅善佔卜,而且還精堪輿,是中國堪輿學的鼻祖。有人請郭璞為郡城規劃設計,他仿照北鬥七星的方位,築就了溫州「鬥城」。

仰天七星懸夜,俯地一鬥懸城。南宋地理著作《方輿勝覽》記錄:(公元323年)郭璞登山相地,錯立如北鬥,城之外曰松臺,曰海壇,曰郭公,曰積穀,謂之鬥門,而華蓋直其口。瑞安門外三山,曰黃土、巽吉、仁王,則近類鬥柄……」

溫州的中軸線,可追溯到郭璞選址建城時形成的古城軸線。中軸線是一個城市的脊梁。

中國的城市中軸線融入了傳統文化的禮制思想,沉澱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為人處事之道——中道,即對稱為美,和諧為善。中國古代建築學中因此有了天之道(天線),地之理(地線),人之禮(人文線)三線之說。

從傳統禮制講,國都之外,一般城市的中軸線都不應在子午線上。所以,溫州郡城的軸線並非正南正北,而是像臣子面聖般微微一彎腰,呈一個傾斜角度(以南偏東37度)。即便傾斜,卻也有主心骨,據學者研究,溫州古城的天線、地軸線和人文線起點均在江心嶼。

宋代原肇禪師(江心寺祖師)的「踏翻地軸與天關,合國人追不再還。去去一身輕似葉,長江千古浪如山」;明朝太守文林《遊孤嶼》中的「暗潮浮動乾坤小,高樹遙連吳越長。千古江山根地軸,幾人功業破天荒」等,或多或少體現了江心嶼和溫州古城軸線的密不可分。

溫州古城的中軸線,從江心嶼主景江心寺起,經溫州府衙錢氏子城,最後謙和地以南偏東37度落到鬥柄主峰之一的巽山,總長約3.6公裡。這條中軸,蘊含著城市千年的變遷。如今城市擴建東移,新的城市中軸躍然而出。新中軸北起甌江北岸勝美尖,南至可俯瞰新城全貌的大羅山,總長16.2公裡。

其實,任何時期的城市布局規劃,都離不了古代哲學的思想影響。歷史也總會存在某種巧合,據《溫州郡城規劃文化解讀》研究,新老兩條中軸線,竟幾乎平行。

新軸線的形成,古城軸線並未消失。以江心嶼為起點的中軸,記錄著溫州城的滄桑歲月、文化印痕,城市的「歷史年輪」從這裡可以直接讀取,它成了無法替代的城市靈魂。

濱海伏龜,孤嶼為「首」

避禍東南,客居溫州的郭璞所規劃的「鬥城」,其實還隱藏了一座龜城。

天象北鬥,地象龜城。「君物龍,臣物龜,民物貨」,「龜」代表福和壽,作為郡城的溫州古城即以「龜相」為特徵,龜背脊線代表溫州古城中軸。

溫州學者林城銀曾將溫州地圖和龜圖對比:甌江以南為龜身,當年郭璞比喻為鬥口的松臺、海壇、郭公、積穀四山為龜足,江心孤嶼則為龜首。這種說法並非憑空而來,宋代詩人楊蟠曾寫下「觴鰲浮潮汐,千峰動龍挾」「城裡四峰真鐵柱,江心孤嶼即金山」的詩句。也印證了江心嶼位處神龜之首。

還有人將江心嶼與龍關聯,甚至比作為龍。唐刺史張又新曾立於郭公山頂,他這樣描述江心嶼:「南望群州如列宿,北觀江水似虯龍。」(註:虯為有角的龍)

林雷在《孤嶼觀濤》中感慨:「龍掀大地東南振,鰲噴長天星鬥空。」(註:鰲是古代傳說中海裡的大龜或大鱉)

宋淨心禪師(江心寺祖師)趺坐禪定:「六月炎威不可當,雙峰連在水中央。山根石上和雲坐,青羅扇子足風涼,足風涼。火裡蓮花撲鼻香。」(註:山根為鼻梁;山根石指孤嶼石。)

△清末時期的江心嶼全貌,東西雙塔如一對龍角

古人遐思曼妙,若將江心嶼比作龍頭,那麼東西雙塔為龍角,雙塔下的「海眼泉」和「琉璃泉」分別為兩隻龍眼,而江心寺內的孤嶼石為龍之鼻梁。

細數江心嶼的歷代詩歌中,提及神龜、龍頭形象的多達80多首。

蘭若清幽,才墨之藪

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傳姚系》中說:「好遊名山,希蹤謝郭。」謝郭就是郭璞和謝靈運的並稱,兩位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結緣溫州,為江心嶼留下珍貴的人文遺產。

郭璞規劃的鬥城不僅是神仙境域的人間浮現,也為城市注入了經久不衰的人文氣息。100年後,溫州城迎來了另一位「國家級」的開山鼻祖——中國文學歷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謝靈運。

△清朝江心嶼地圖

公元422年,謝靈運被貶放任永嘉太守。這位自稱是「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佔八鬥,我得一鬥,其他的人共分一鬥」的狂人不僅成就了江心嶼,也成就溫州的山水詩。

不知為何,江中那若隱若現的小島竟引發了謝靈運「尋異景」的心性,也許是受到鬥城中軸線的指引,他帶上侍從,橫渡甌江,上島遊覽,於是留下了《登江中孤嶼》的傳世名作。

「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有山水詩鼻祖的這番「表白」,江心嶼從此成為歷代文人務必打卡的風雅之地。聞人如李白、杜甫、孟浩然、韓愈、張又新等均不例外,演繹了風流雲散,也成就了江心嶼的才墨之藪。

江心嶼為何能成為中國詩之島?不僅僅是因為歷代著名詩人留跡孤島,鬥量筲計只是結果。詩之島形成的歷史必然是因為江心嶼獨特的方位,作為古城的頭首之處,這裡清淨空靈,賦予駐足或暢懷的文人源源不斷的巧思和詩意。從地理上看,江心嶼「遠」在江中,似伸手不可探;而從格局來講,它如「腦」相連,似有中宵梵唄徐徐而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江心嶼的獨特成就這些文人墨客。

曾有一個形象說法:若讓謝靈運、孟浩然等人站在熙熙攘攘如菜場一般的環境中,他們還能賦詩一首韻味空靈嗎?

本文特別感謝

湯章虹老師提供解答和幫助

相關焦點

  • 溫州才女與文壇推手的「生死別戀」
    自學成才,溫州女工考上廈門大學  記者:您是溫州哪裡人?  朱錦繡:我是正宗的溫州人。以前我家住在市區江心路,這條路是市區信河街通向江心嶼的,現在已經沒有了。  我有四個哥哥,一個妹妹。在小學四年級時,正逢文化大革命,我就離開了學校,後來當了女工。回想起年輕時,真的特別享受特別懷念。
  • 這些溫州古井 說不定你小時候就喝過水
    鹿城江心嶼宋井  別名:無  位置:江心嶼東端東塔山西麓。  名片:對研究溫州佛教史具有較高價值。  介紹:井壁由塊石壘砌而成,平面呈圓形。井欄由單塊花崗巖石鑿成,平面呈外八邊形內圓形。井深7.6米。井水清澈,現仍能使用,井壁上經文圈仍能分辨。
  • 記者探訪7.8公裡中軸線——中軸即景揀故事 申遺文物會說話...
    作為北京最早的湘菜館之一,它是中軸線上鼓樓地區的一張名片,1953年從冷飲店發展而來,然而因為地鐵線修建,它已經闊別這裡15年了。2017年,西城區騰出地安門外大街這塊地,舊址重建馬凱餐廳,完成馬凱「回家」的夙願。馬凱,作為中軸線最北端的一家老字號,「回家」以來始終和「老街坊」想在一處,即在記憶深處留鄉愁。
  • 【老城發布】讓「綠風尚」成為新時尚
    2020年春節期間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至今還籠罩在陰霾之中,為了牢固樹立同學們保護環境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風尚,植樹節前夕,老城二小大隊部組織全體少先隊員開展了「『讓綠風尚』成為新時尚」系列活動。
  • 《鼓樓之下》:記錄洛陽老城一家三代人最真實的生活與故事【視頻】
    其中第三集《鼓樓之下》,呈現出老城鼓樓下濟世堂李佔標膏藥第四代傳人李瑞成一家一年生活的點點滴滴。  感知二十四節氣的緣起,第一站來到洛陽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對天地的觀察得出的一套時間標尺,這部片長約100分鐘的《鼓樓之下》,便著眼於二十四節氣的發源地——洛陽。
  • 沿「甌江山水詩路」,飽覽溫州的詩意美景
    孤嶼詩樓聖地之旅 (江心嶼、池上樓、梅雨潭) 江心嶼位於甌江中遊,是中國四大名勝孤嶼之一,享有「中國詩之島,世界古航標」之美譽。島上東西雙塔凌空,映襯江心寺,還有英領事館舊址、宋文信國公祠、浩然樓、謝公亭、澄鮮閣等名勝古蹟。
  • 2013年溫州大事紀要
    23日 江心嶼金秋文化節在第三屆中國節慶創新論壇上獲「2012節慶中國榜最具區域文化特色主題節慶」稱號。該論壇由中國人民網主辦,全國3000 多個節慶參與評選。  21日 溫州市域鐵路S1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總投資192.43 億元,是溫州單項工程投資最大的交通項目。  △ 鹿城區南塘5組團小區業主大會領到社區團體法人證書,成為全國第一家登記為社團法人的業主大會。
  • 一個老城 有山有水 《濟南的冬天》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
    雙語賞讀 品味溫州。聽眾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朗讀溫州肯恩廣播室」,歡迎收聽 我們今天的節目。I’m Chloe from Wenzhou-Kean University.我是來自溫州肯恩大學的佔依諾。
  • 衡陽人,你真的知道解放路的前世今生嗎?
    衡陽,也不例外,百年城市中軸——解放大道,猶如城市生命的經脈,貫穿衡陽發展的現在與未來!解放大道全長6.9公裡,路幅寬64米,雙向6車道。東起湘江河,西至蒸水河畔,是衡陽市的主幹道之一,也是石鼓區與雁峰區的分界路。(解放大道貫穿衡陽東西)其中,解放路華新立交橋是衡陽市城區首座大型立交橋,於2001年9九月全部竣工通車。
  • 浙江溫州有「中華第一高瀑」,卻因為名字太生僻,好多遊客不知道
    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中,溫州應該是一個土豪城市,商業發達,大佬眾多,但其實溫州也是浙江省著名的旅遊城市,自然風光秀麗,歷史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說起溫州最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恐怕不得不提「百丈集」。百丈集位於溫州市文成縣,被譽為「中國最高的瀑布」。然而,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麼百丈集是瀑布。生僻的「坤」字是什麼意思?原來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瀑布有很多種叫法。
  • 【老城發布】官宣 | 女神,我有話對你說……
    過去一年,全區廣大婦女同胞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參與老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在工作上揮灑激情,做敢於追夢的鏗鏘玫瑰;在家庭中傳承美德,做弘揚新風的堅強後盾,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上忠誠履職、奮力拼搏,用實際行動為實現「文化老城、智慧老城、活力老城、品質老城、幸福老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體現了先進女性群體「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時代精神!
  • 漫步在老城街道,聞空氣中氤氳著的咖啡香氣,讓時間停留
    漫步在老城街道,古老的教堂,悠長悠長的鵝卵石小巷,空氣中氤氳著咖啡的香氣,讓時間停留老城區除了歷史遺蹟外,還有許多咖啡館、餐廳和手工藝品店。由於瑞典200年來沒有戰爭,老城保存完好,非常值得花點時間漫步其間,尤其是臨河和臨海的街道上。老城的主要景點有王宮、斯德哥爾摩大教堂、諾貝爾博物館和騎士教堂。
  • 都說溫州人很會做生意,可為何浙江的省會不是溫州,而是杭州呢?
    可一提起溫州這座城市,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是這裡到處都是生意人,的確,溫州人很會做買賣,他們遍布世界各地,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和事業,有人說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溫州人,被稱為「我國最會做生意的城市」,當地人也被大家稱讚為「東方猶太人」。
  • 夏天陪你一起看星星眨眼,去收穫溫州絕美的星空~
    自駕路線: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京福線—白中線—中雁蕩山 楠溪江楠溪江,三百裡江水晶瑩透徹,江面上鸕鷀出沒,漁歌互答;沿岸青山疊翠,竹樹茂密,可謂四時風景如畫。自駕路線: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瑞安方向—飛雲出口—S56—S230—瑞楓線—坳河路—直達山頂 永嘉四海山四海山景區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而可憑高望遠,可見萬千景觀。尤其是登上四海尖瞭望塔,極目遠眺,只見群山蒼翠,崗巒起伏,蒼山似海,殘陽如血,溪流彎曲,公路盤旋,群山疊疊,風光如畫,盡收眼底。
  • 【Judy帶你逛起點】兩天線下運營課程,到底能學什麼
    大家在報名起點學院線下網際網路運營實戰訓練營課程之前,都會填寫報名表單,報名表單中最後一項是:請寫出希望老師在課堂上幫你解決的運營問題?9月16-17日,起點學院又迎來了求知好學的同學,大家都是帶著問題來到這裡,希望通過兩天的學習能解答自己的困惑。
  • 終於等到你!光星華府9月21日認籌,首開在即
    那麼,2020年,松江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板塊嗎?答案是:松江新城國際生態商務區(EBD),也是松江新城的核心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松江EBD位於松江新城東部,東接工業園區,西臨松江新城地鐵九號線和大學城,規劃佔地面積4.14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佔2.02平方公裡。
  • 從《山海經》裡的「甌居海中」,讓你知道什麼是「滄海桑田」!
    傳說中,麻姑見過東海三次變成桑田;而真實的歷史會告訴你,溫州經歷過4次滄海變桑田——從先秦時期的「甌居海中」,到如今東海之濱的歷史文化名城,溫州用5000年告訴你什麼是「滄海桑田」。甌居海中《山海經 海內南經》載:「甌居海中」,晉郭璞註:「今臨海永寧縣,即東甌,在歧海中也。」
  • 手相看運勢,事業線可以看出事業的發展前景,你知道嗎?
    手相是相學中比較古老的一門學問,在手相中,人手掌上一般都會有生命線、智慧線、感情線、事業線、婚姻線五大線紋。當然,也有很多人可能是沒有的,少一條兩條線紋,線紋的多少和線紋的複雜簡單程度對人的運勢的影響都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