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一個號碼比110更讓群眾耳熟能詳。
沒有哪一個電話比110更受百姓喜愛。
無論何時何地,
老百姓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110。
110已不再是三個簡單的數字,
而是百姓心中的「平安符號」。
2021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也是全國第35個「110宣傳日」。記者從山東省公安廳了解到,2020年,全省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報警電話2224萬次,有效警情734萬起,群眾求助218.7萬起。本期,讓我們走近這些可愛的人,一起感受110民警接警、處警的風採。
□姜娜娜
日復一日,110工作看似平淡,卻總有驚心動魄;年復一年,接處警工作看似平凡,卻總在守護美好。
2011年11月2日轉業以來,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特巡警大隊一中隊民警冉慶山堅守在基層一線,共計出警4177起,為群眾排憂解難1433人次,挽救轄區群眾生命115人次,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96人,收到群眾感謝信40餘封、錦旗15面。數字背後,凝聚著冉慶山赤誠為民的默默付出。
赤手空拳抓獲持刀搶劫男子
2015年12月28日23時19分,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解放閣附近一位男子持刀搶劫一位女子的挎包後沿黑虎泉北路向北逃竄。指揮中心立即啟動「網格化」街面巡防應急預案。
23時26分,冉慶山帶領輔警小寧駕駛巡邏車巡查至青龍街小學西門時,在馬路左側發現一位男子,體貌特徵與指揮中心通報的持刀搶劫犯罪嫌疑人基本相符,冉慶山立即停車上前進行盤查,該男子察覺後突然轉身沿東青龍街向南逃竄。冉慶山奮力追擊,當追至距離青龍街小學西門約50米馬路東側時,該男子突然將右手伸入上衣內。因事先得知該男子是持刀搶劫,冉慶山一個健步衝上去緊緊抓住該男子雙臂,順勢將其撲倒在地。隨後,輔警小寧趕到,兩人一起將該男子制伏。經檢查,在其上衣內發現一把長約40釐米的刀具,其隨身攜帶的銀灰色挎包正是被搶劫女子的物品。
奮戰兩小時幫助9名施工工人脫困
2016年的一天,冉慶山駕駛巡邏車巡邏至南門橋附近時接到歷下分局指揮中心指令:黑虎泉西路浦發銀行9樓有多人被埋。警情就是命令,冉慶山帶領輔警小東僅用3分53秒就趕到事發地點。
施工工地一片狼藉,由於樓頂坍塌,安全出口被樓板堵塞,僅有一個30多公分的洞口,透過洞口可以聽到9名受傷工人在大聲呼救。面對樓頂可能再次發生坍塌的危險,冉慶山毅然決然選擇挺身而出。他迅速從這個狹小的洞口爬進坍塌現場進行救援,進入現場後發現9名受傷工人中有4名受傷嚴重,還有一名40多歲的女性工人被埋。向指揮中心匯報情況請求支援後,冉慶山一邊安撫受傷工人的情緒,一邊開始用手迅速清理被埋女工身上的泥石,他奮力掀開樓板,不停地大聲對她喊話。經過30多分鐘的努力,被埋女工身邊的掩埋物已清理乾淨,最後在消防隊員的協助下合力將其救出。由於電梯無法運轉,冉慶山又和同事逐一將傷員從9樓抬下。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9名施工工人全部脫困。此時,冉慶山渾身已被汗水浸透,連邁步的力氣都沒有了。他用髒兮兮的手抹了一把額頭的汗,又拍打了幾下滿是灰塵的衣服,拿起對講機:「報告指揮中心,浦東銀行坍塌警情處置完畢,受傷工人已送去醫院,1號車恢復巡邏。」
「暴走」十裡送護送倆娃安全回家
2019年1月8日10時40分,冉慶山巡邏至泉城路東段路口時,兩個孩子引起他的注意,一小男孩緊緊地牽著一小女孩的手站在路口等待紅綠燈,周圍沒有家長陪伴。
出於職業習慣,冉慶山留心觀察了一下,發現倆孩子過了路口後,沿著黑虎泉北路一直往北走。於是冉慶山下車跟著走了五六百米,發現倆孩子確實沒有家長陪伴,就過去詢問孩子情況。經了解,男孩是哥哥,今年7歲;女孩是妹妹,今年4歲。哥哥說,上午他獨自帶著妹妹走到泉城路新華書店看書,現在要帶妹妹再走回位於黃臺南路的家。冉慶山問其父母情況時,倆孩子警惕性很高,都沒有應聲,手牽著手繼續往前走。考慮到孩子年齡太小,冉慶山想用警車送孩子回家,卻被小男孩拒絕了,堅持自己走回家。
從泉城路走回黃臺南路,接近10裡地,冉慶山不放心兩個孩子走回去,於是他決定步行跟在倆孩子身後,陪他們回家。直到中午12時許,冉慶山護送倆孩子到了一個花園小區。
敲門後,孩子媽媽開了門,看到孩子被民警護送回來非常驚訝,她稱,早飯後她讓哥哥帶著妹妹下樓找爸爸玩,認為他們一直在一起,沒想到哥哥竟然帶著妹妹走著去了泉城路的新華書店看書去了。
幾天後,孩子的家長手捧鮮花和繡有「人民的好警察 暴走十裡送倆娃」的錦旗來到中隊,真誠感謝冉慶山的幫助。
形影不離陪伴涉嫌酒駕者的孩子
法律是剛性的,但執法者的心是有溫度的。在和交警的一次聯合執法中,一輛小型客車由北向南行駛至二環東路路口,經呼氣檢測顯示駕駛人涉嫌酒後駕駛。這時,冉慶山發現車內後座有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不能讓這麼小的孩子對警察執法產生心理陰影。」冉慶山想到這,低頭鑽進車裡,男孩卻大喊大叫,還用玩具槍朝著冉慶山不停地開火。
「孩子,別怕。你爸爸只是和警察叔叔處理一點小事,我帶你去那邊看看真正的警車好麼?」聽到這番話,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冉慶山順勢把孩子抱到懷裡,握著他冰涼的小手去撫摸警帽上閃光的警徽。在駕駛人遠離孩子視線採取進一步檢測的整個過程中,冉慶山形影不離地陪伴孩子,給他講警車構造、警察故事。
駕駛員非常感動,主動配合完成了所有檢測工作。圍觀群眾對冉慶山的做法豎起了大拇指。
「如果一個人能把瑣碎的事都做好,能夠珍視生活中所經歷的每一段平凡,那就是一種成就,一種不平凡。作為一位110民警,要做到第一時間出警,第一時間幫助群眾,第一時間處置各類警情,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110就在身邊。」
□丁俊傑
「1號車,1號車,指揮中心呼叫!」
「1號車收到,今日值班民警鐘連魏。」
鍾連魏是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中韓派出所的一位110民警,也是一位社區民警。
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中韓派出所轄區企事業單位多、人口密集,年接處警8000餘起,鍾連魏就是承擔這8000餘起警情處置的6名110民警之一。日復一日、披星戴月,十餘年來,鍾連魏奔走在22平方公裡的轄區,累計出警1萬餘次,最多一天出警50餘次,用心、用情、用力忙出了他的多彩「出警記」。
抓捕盜包賊
2019年4月7日8時許,交接完警情和裝備,鍾連魏換上便裝就到了青醫附院。臨走時,鍾連魏和案件處理民警大海竊竊私語:「有線索,我就給你電話,立刻帶人來支援我!」
原來,頭一天,鍾連魏接到群眾小陳的報警稱其在青醫附院一樓大廳為親屬辦理住院手續時,身上的一萬餘元現金被盜。現金被盜,不能辦理住院手續,病人無法立即進行醫療,小陳及其親屬非常著急。
安撫受害人情緒,記錄現場情況,調取現場監控錄像,詢問周圍群眾……鍾連魏認真地做好現場的第一手記錄。回所後,鍾連魏將調取的青醫附院全部監控錄像交給當天的案件處理民警大海。
大海對數十個探頭記錄下的監控錄像進行仔細分析,反覆觀看,確定一名身著紫色上衣的中年女子有重大嫌疑。大海將嫌疑人的特徵告知鍾連魏後,鍾連魏說:「上午一般是病人辦理住院的高峰期,憑我的直覺,這個嫌疑人今天還會繼續到青醫附院實施扒竊。」於是,鍾連魏和大海約定好到青醫附院蹲點守候。
11時許,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了。鍾連魏立即通知大海,在這個嫌疑人再次伺機作案時,一舉將其抓獲。
「扎西德勒!」藏族小夥的真誠感謝
中韓派出所轄區的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每年舉辦各類大小會展節慶活動近百場。2020年6月9日,藏族小夥子羅布報警稱其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6號館門口與會展主辦方發生糾紛。
「根據會展的規定,你們得把費用補上!」「我們不補,不符合我們的約定。」到達現場後,鍾連魏看到一群穿著民族服飾的年青人和會展工作人員正吵得面紅耳赤。先將雙方人員安撫下來,鍾連魏分別詢問雙方事情的經過。
原來,羅布等20餘名年青人接到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藝術品展覽會主辦方的邀請,從四川趕來參加展覽,但主辦方要求羅布等人在交付1000元參展押金的基礎上再交納3000元的參展攤位費,羅布等人對此提出異議,並表示主辦方在邀約時承諾與其參展產品相同的攤位不超過4家,現在卻出現了11家,因此不僅不同意交納3000元的參展攤位費,還要求主辦方退還1000元押金,雙方因此發生爭執。
弄清事情原委後,鍾連魏從各方利益需求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過兩個小時的溝通,雙方終於就參展費用和服務措施達成一致。
「我同意!」「我也同意!」藏族小夥子羅布與會展方友好地握了手。
「扎西德勒!」20多名年青人一起給老鍾獻上了潔白的哈達。
海水浴場的暖心救助
石老人海水浴場是青島東部最大的海水浴場,每年接待遊客約500萬人次,節假日更是人流如織。這麼多年,這條巡邏路線中韓派出所110民警走了千遍萬遍,石老人海水浴場的兒童走失警情也處理了近千起。
救助走失兒童和救助被困遊客是石老人海水浴場最典型的兩種救助。鍾連魏說,十多年來,他救助了很多被困的群眾,但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十年前剛上110時實施的第一起救助。
小影是青島農業大學大一的學生,為減輕家庭負擔,寒假期間她留在城陽區的一家電子原件工廠打工。快過年了,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的她和同學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玩。兩人坐在礁石上只顧欣賞美景,沒發現海水正在漲潮,當兩人意識到危險的時候,海水已經包圍了礁石。
「接到警情,我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附近並沒有救援船隻,我和老華看到岸邊有一艘小木船,但上面用鐵鎖鎖著。當時海水漲潮很快,海水已經沒過了兩個女孩的膝蓋,救援船隻一時趕不過來,於是我們就將小木船的鐵鎖砸開,跳上船向礁石划去。」鍾連魏回憶說。
風大浪急,被困的礁石旁還有很多暗礁,小木船無法靠近。此時兩個女孩已經完全浸沒在海水裡,情況危及,剛學會遊泳的鐘連魏二話不說就跳進海裡,將兩個女孩拉到小木船附近,和老華兩人把兩個女孩救上了小木船。此時救護車趕到,為她們做了緊急急救措施。
深夜,從醫院傳來女孩們脫離危險的消息,重感冒的鐘連魏打著點滴終於沉沉地睡去。
「110是社會平安的第一道防線,是百姓危難之時的第一線希望,是公安機關服務群眾的第一個窗口。要當好一名合格的110民警,就必須急群眾所急,做群眾所需,不僅要快速反應、機智勇敢,更需要勤學苦練,用心盡心。」
□孫敬
「110嗎?博濟橋廣場東邊路口有人摔倒了,受傷嚴重!」「一中門口有人打架!」……
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中,陽穀縣公安局110接報警服務臺的接警員們手持電話筒,沉著冷靜地指揮著每一起警情的處置。
這是一個24小時全時在線、聞警而動的特殊集體,正是有了他們,才換來了轄區群眾的幸福與安寧、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科學指揮助破案,打擊犯罪更高效
2020年6月23日21時許,陽穀縣公安局110接報警服務臺接報警稱:轄區村民楊某某家發生一起殺人案,三人死亡,一人受傷。
110接報警服務臺立即將警情通報轄區派出所前往處置,刑警大隊民警迅速集結趕赴現場,120救護車快速趕往現場……因案情重大,接警臺第一時間將情況報告帶班局領導,並逐級上報陽穀縣公安局和聊城市公安局主要領導,為快速有效處置贏得了先機。參戰民警全面走訪摸排、收集線索,於25日16時將犯罪嫌疑人武某某抓獲,案件成功告破。
這是陽穀縣公安局110接報警服務臺指揮處置眾多違法犯罪案(事)件的一個縮影。作為捕捉第一手社會面治安動態信息的熱線,陽穀縣公安局110接報警服務臺依託可視化指揮調度平臺,建立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點對點調度」的扁平化指揮調度機制,創新打造了「情報、指揮、巡邏、視頻、卡口、網絡」六位一體立體化巡邏防控體系,提升了快速響應、多警聯動效能,為有效打擊社會面現行違法犯罪、及時救助群眾提供了支撐。
爭分奪秒處警情,傾情救助為民生
聞警而動、爭分奪秒,是110唱響的不變旋律。陽穀縣公安局依託動態警力對處理警情量化了「30秒接警判斷、30秒派警、10秒接收指令、3分鐘趕到現場」的標準流程,提升了接處警工作效能。
2020年9月5日10時許,110接報警服務臺接到報警稱一位男童在醫院走失。接警員立即將警情派給醫院所在轄區的西湖派出所值班民警。值班民警迅速處警,3分鐘趕赴醫院。
「我帶孩子打預防針,在繳費處把兒子弄丟了!」看到民警,孩子母親小魏緊張的情緒一下子崩潰,抓住民警的衣角失聲痛哭。「別著急,趕快說一下孩子的具體特徵!」
處警民警問清楚情況立即在醫院附近的報亭、小攤開始地毯式搜尋,所幸只用了十幾分鐘就將在國道341路邊哭泣的孩子找到。原來,母親在付款過程中,孩子被一個小女孩手中的卡通氣球吸引,不知不覺就跟在後面走出了醫院。
見到孩子,母親小魏激動得熱淚盈眶,向西湖派出所民警連連稱謝。
民警苦練強泳技,只為轄區百姓安
「110嗎?金水湖有人溺水了!」
陽穀金水湖,又稱南湖,這裡有沙灘浴場、蓮花廣場、金水湖廣場、健身休閒場館,是人們茶餘飯後散步遊玩的首選。每年一入酷夏,隨著以遊泳嬉水來鍛鍊身體、消暑解熱的群眾逐漸增多,溺水的警情也逐漸高發。
「博濟橋派出所,金水湖有人溺水,請立即處警!」接警員快速下達指令。
接警後,博濟橋派出所值班民警飛速趕往金水湖,只見距離岸邊幾十米遠處一位老年人溺水,圍觀群眾稱已撥打120、119。民警爭分奪秒,飛奔下車,脫下外套跳入湖中,依靠自身過硬的身體素質和遊泳技能遊至湖中央將老人救上岸。這時,120急救車正好趕到,眾人合力將老人送往醫院。
「我們必須學會遊泳,學好救人技能!一旦處警,我們就要跟時間賽跑,跟死神搶人!」這是博濟橋派出所所長武繼雷對該所民警、輔警下的硬命令。
依託陽穀縣公安局組織的大練兵活動,博濟橋派出所每個值班組都抽出兩名身體素質較好有遊泳基礎的民警、輔警專門學習鍛鍊水中施救技能,以便遇到溺水警情能快速救援,最大限度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李玉波 茌平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調度科科長
細想一下,我從最初的一名110機動隊隊員到派出所的110處警民警,再到如今的110接處警工作的負責人,經過20多年的鬥轉星移後,我的工作又回到了起點,工作軌跡形成了完美的一個圓。誰說這不是一種緣分呢?
1999年3月,我正式到茌平縣公安局報到參加工作。幾天後,我被分配到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調度科下屬的110機動隊當了一名隊員。當時局裡設有一個110報警服務臺,由專門的民警負責接聽電話,在問明情況後根據現場情況再指派我們110機動隊進行先期處置。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們負責處置的多是一些日常瑣事,期間我經歷了首次與一名持槍犯罪嫌疑人的「親密接觸」,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2001年6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家中輪休,機動隊的劉隊長打來電話告訴我有緊急任務,我立即趕到值班室待命。原來,當日城區南關村發生一起持槍故意傷害案,一名受害人被槍擊後身負重傷。經偵查,該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此時正在家中,急需抓捕歸案。根據領導安排,我和劉隊長等三人組成抓捕組,負責到王某家中實施抓捕。傍晚20時許,我們悄無聲息地接近了王某的住宅,此刻的王某絲毫沒有發現異常情況,正赤著上身做飯。這時接應組的民警發出行動信號,王某見狀不好,扔下手中的飯勺急速跑向屋內,我和劉隊長見狀飛身來到王某身邊,一招「背後鎖喉」將其撲倒在地,迅速將其控制。事後,我們從他居住的房間內搜出4支土槍,經檢查土槍內已裝滿火藥,槍管內塞滿鐵絲,一觸即發。
2003年1月,因工作調整我被分配到茌平縣公安局宣傳科工作,每到110宣傳日,我都會到活動現場進行採訪、攝像、拍照,記錄豐富多彩的110宣傳日活動,並通過新聞媒體報導出來。
2014年8月,我調到離家十多公裡的鄉鎮派出所擔任指導員,當時的派出所警力十分有限,每名民警都需要輪流值班,負責接受110報警服務臺的指令處置110警情。
在派出所工作的這五年間內,有一起警情我至今回想起來依然心有餘悸。2015年2月的一天下午,正在值班的我接到110報警服務臺的指令:轄區李雙西村有一名違法嫌疑人持刀行兇後焚燒物品故意毀壞他人財物。我立即帶領兩名值班輔警快速趕到現場。經現場了解,違法嫌疑人李某當天下午持刀捅死受害人家中的山羊,並打砸受害人家中的物品。李某身材魁偉,脾氣暴躁,患有精神疾病。鑑於現場處置警力薄弱,我立即向相關領導做了匯報,等待警力支援。在支援警力還沒有到達現場時,一位中年婦女慌慌張張地從家中跑出來向我們求助稱嫌疑人李某此刻正在她家中意欲行兇,請快速救援。來不及多想,我帶領兩名輔警悄悄進入受害人家中,發現李某正在院內試圖行兇。趁其不備,我飛速衝向李某從背後緊緊鎖住他的咽喉,將其撲倒在地,和隨後趕到的兩名輔警一起將其牢牢控制。
2019年9月,我從派出所調到聊城市公安局茌平分局指揮中心任指揮調度科科長,具體負責110接處警工作。時隔20年,我在歷經多個崗位後又回到了起點。和20年前相比,110接處警服務大廳已今非昔比,150平方米的接處警大廳內,4名專職調度民警、12名專職接警員、1名專職系統維護員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報警服務臺使用的是先進的雲警務指揮調度平臺和多源110接處警系統,科技化、信息化水平高,功能強大。
新的起點,新的希望。我與110的不解情緣或許還會繼續下去,我會繼續在這個人生的舞臺上釋放出自己的光彩。
□盧廣濤
處警別留後患
凌晨一時,我接到一個旅客住宿退房的糾紛警情,客人與酒店僵持不下,最後索性客人說要坐在大堂等候老闆處理,我們告知他可以去工商管理部門投訴,他聽不進去,並稱如果警察走了自己被打了就全是警察的責任。
面對對方的無理要求,我也說了句:「沒事,反正我夜班也不睡覺。」我陪這位旅客在酒店大廳的沙發上坐到凌晨三點,中間我還處理了一個其他地方的警情,帶回兩個打架的在酒店門口調解。三點半的時候,或許是被感動了,旅客看到我忙前忙後,說了句:「以後我這樣的小事,再也不麻煩警察了。」
既然處警是崗位職責,那正在處理的警情一定要有個結論,別急著回去,別留後患,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圓滿。
看著雙方盡情宣洩
曾經一次在菜市場出警,雙方因為兩毛錢吵得不可開交,一方讓警察把對方抓走,一方向我們吼:「你抓我呀!」我回應道:「是他說抓你,我可沒說,是你們兩個吵架,我沒惹你!」
接下來,我靜靜地看著他們「理論」,雙方「吵吵」了幾分鐘後,見我一言不發,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們,似乎覺得很沒面子,就讓我評理。我默默地遞給菜販子一塊錢說:「我一夜沒睡了,三個小時後還要去執勤,這個損失我來出,你們算給我個面子,早回家,我也早回所睡會。」說完,雙方都嘟囔著「給警察面子不給你計較」的話離開了。
我們處置的警情中,很大一部分夠不成案件的各類糾紛,在警察未到現場前雙方還有所顧忌怕對方魚死網破,吵得並沒有那麼兇,警察到現場後,雙方反而吵得更起勁。此時,冷處理不失為解決矛盾的方法,讓雙方盡情地傾訴,宣洩夠了火氣也就消了一半,稍微給他個臺階,事情一般就解決了。
切忌斤斤計較
有的人喜歡湊熱鬧,一次出警被好多人圍觀,我對一個把電動車停在快車道上的群眾說:「看熱鬧可以,停在快車道上危險。」對方回應一句:「你管得著嗎?」噎得我啞口無言。
幾分鐘後,正在處理警情的我被「哐」的一聲嚇了一跳,就是剛才我勸的那個群眾的電動車,被路人甲的汽車撞上了。我倆對視一眼,其實我一點都不尷尬。
處警過程中,個別人會說「帶刺」的話,只要他做的事沒有涉及妨害執行公務,沒有涉及其他違法犯罪,就不要斤斤計較。
來源:人民公安報
文圖:張 瑜 蔣 濤
編輯:高 攀
審核:祝文心 李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