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60歲的老王,平時就喜歡跟幾個老夥計下象棋,下了四十多年的老王是遠近聞名的「象棋高手」。
老王還喜歡吃老伴做的紅燒肉,幾乎每天都要來上一碗,但是去年3月份,老王被查出血脂高,醫生勸他忌口,老王堅持了大半年,但最近又忍不住了。
老王中午吃了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兩個大饅頭,下午又去下棋,下午這局棋很焦灼,眼看老王要贏了。
旁邊不知哪來的小夥子喊了一聲:「下這,把馬往這跳就贏了」,這可把老王氣得:「觀棋不語知不知道」。
那小夥子也不甘示弱,倆人就吵吵起來,老王吵得是滿頭大汗,突然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周圍人見狀,趕緊打電話,叫了救護車把老王送到了醫院。
檢查發現,發現老王血脂偏高,血管有多處血栓,腦部血管發生兩處堵塞,經歷4小時的搶救,老王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因為年紀過大,可能會落下偏癱的後遺症。
經過詳細的談話了解,醫生告訴家屬:「老王本身血脂就高,怎麼還能吃紅燒肉呢,並且他飯後跟別人吵架,血壓升高,是腦梗發作的主要誘因」。
醫生提醒:上了年紀的人,飯後2事,不可太急著做
1、飯後吵架
生活中,難免會遇見令人心情不舒暢的人和事,遇見這種情況,可以選擇視而不見轉移注意力,要儘量平復自己的心情,尤其是吃完飯以後,更應控制自己的情緒。
吃完飯以後,腸道蠕動需要大量血液,如果這個時間段情緒波動較大,會引起血液升高,大量的脂肪微粒進入血管,容易導致血液粘稠,增加血栓形成的機率,甚至會誘發腦梗。
2、飯後洗澡
洗澡可以洗掉身上的灰塵,舒舒服服地能有一個好心情,但是,吃飯後洗澡是很不明智的選擇,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因為洗澡時,空間比較封閉,時間久了會比較「悶」,尤其是飯後,更容易引起人體缺血、缺氧,大腦發送指令,血液快速流向大腦,容易導致血栓脫落,會增加腦梗發作的風險。
廚房中的1種食物,或會給血管「添堵」,提醒父母,再饞也要少吃
這種食物就是——紅燒肉
就像案例中的老王,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即使血脂偏高,醫生勸他忌口,最後也沒忍住。
紅燒肉是由豬五花烹飪,加入大量的鹽和糖,做出來香酥軟糯鹹香可口,是深受國人喜愛的一種家常菜。
但紅燒肉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的糖,若是經常食用,容易引起血液中的脂類含量增多,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嚴重危害了血管健康。
生活中,養成3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或能對血管健康大有好處
1、合理飲食
病從口入,合理的飲食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生活中,一些垃圾食物含有很多有害物質,應儘量減少食用。
尤其是血管疾病患者,平時更應該忌口,少吃多糖、多油、多鹽的食物,還要保證食物的新鮮和乾淨衛生,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粗糧,對血管健康有一定好處。
2、多喝水
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補充水分,《居民膳食健康指南》中推薦,每個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應不低於1500ml,這對促進血液循環有一定幫助。
喝水時,可以放入對血管有益的食材,或可事半功倍。
雲臺冰菊含有菊甙、水蘇鹼、類黃酮等,對血管健康有益。
菊甙有助於提升對血管損傷的修復能力,還能夠幫助血管抗擊有害物質,對血管健康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水蘇鹼具有促代謝功能,及時補充水蘇鹼,能夠促進血液中脂類的代謝,降低脂肪微粒大量堆積、危害血管健康的風險;
類黃酮能夠幫助分解毒素,有助於減少血液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還能夠提升血管彈性,延緩血管硬化。
在熱水中置入一朵,悶泡一會兒,更易於上述元素吸收。
3、堅持鍛鍊
運動對血管健康有很多好處,運動的時候,能夠在排汗時排出部分毒素,還可以燃燒脂肪,有助於減少有害物質在血管壁沉積。
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儘量避免長時間運動和劇烈運動,每天運動半小時,選擇比較和緩的運動即可,例如伸展運動、散步、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