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幹與掌盤十二地支

2021-01-08 明塵閣主

古人以天為幹地為支。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1、天幹為十個

計有: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是個天幹與十二個地支有分為陰陽

對於天幹而言,:分為陽幹,陰乾。對於地支而言:分為陽支和陰支。

五個陽幹:甲 丙 戊 庚 壬

五個陰乾:乙 丁 己 辛 癸

2、地支為十二個

計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六個陽支:子、寅、辰、午、申、戌

六個陰支:醜、卯、巳、未、酉、亥

十二地支又結合十二屬相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3、幹支方位

為了方便大家,我有一段順口溜方便大家理解與記憶。

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亥子北方水,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醜未四季土

想學習和了解更多的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zwmc5159

相關焦點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五行屬性: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前文已經講了古人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存在陰與陽的,因此,十天幹也是存在陰與陽: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 說說八字命理基礎掌盤的應用
    前面的系列文章,我們已經對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的喜忌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十二地支是如何分布的呢?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方向來說,十二地支與十天幹不同的是,中間的土是在四方的,它不在中央的。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天幹、地支是古代用來記錄年、月、日、時的符號。幹指天幹,意思是為天的骨幹,主動,幹為「幹」的簡化;支是指地支,意思是為支撐,主靜,支為「枝」的簡化。天幹地支的名稱,歷代以來人們都很重視,不論是國家,還是民間,不論是研究天文的,還是研究地理的。各行各業都依天幹地支紀年紀月。特別研究八字的,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天幹地支。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詳解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用以記載年月日時四季,自古在甲骨文就有幹支的記載。幹支的最初之意義,係指萬物的發生,生長,壯大,衰弱,消亡,周而復始。十天幹:甲、丙、戊、庚、壬。(陽幹)乙、丁、己、辛、癸。(陰乾)甲:為陽木,為森林之木。
  • 六爻基礎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醜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配,以此類推,天幹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 孫福來易經教學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簡稱幹支,是易學入門的基礎,不論是想學習預測還是風水,或者是命理都必須要熟悉掌握。幹支的陰陽五行方位等,初學者常常感到不容易記憶,其實只是剛剛接觸的原因,有興趣在易學上學習慢慢都會達到熟練。十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的陰陽區分,甲丙戊庚壬是陽幹,乙丁己辛癸是陰乾。
  • 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分類
    鑑於前兩天我分享的話題都是關於天幹,今天分享的話題是地支。中國人講到十天幹,就不得不提到十二地支。因為中國人在古代紀年就是幹支紀年,天幹地支相合。但是幹支的應用,不止光光紀年、紀月、紀日、紀石時方面。在中醫、風水玄學等方面,也有應用,可以說跟古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原始意義
    偶然發現了天幹、地支的較原始的解釋,與大家分享!望能對閱者起到一點幫助十天幹【甲】象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乙】草木出生,枝葉柔軟委屈。【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十二地址【子】孳也,草木種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生的開始。【醜】草木在土中發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辰】震也,萬物震起而長,陽氣生發已經過半。【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 2021年天幹地支對照表、幹支日曆表.
    其實在古代採用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組成的紀年方式,但是對於當時大字不識的平頭老百姓而言都是一頭霧水,後來為了方便普及和記憶,才採用了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2021年全年的天幹地支對照表吧!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天幹和地支
    這一期我們接著來看數術學中另外兩個重要的基礎知識「天幹」和「地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什麼是天幹,什麼是地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是經常會接觸到。甲乙丙丁、子醜寅卯、balabala~~等等,這些就來自「天幹」和「地支」,放在一起簡稱為「幹支」。「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字匿信史: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
    筆者最近在研究解析天幹地支的古文,無意中發現一個最可能接近十二生肖來歷真相的秘密:生肖確實來源於地支,但卻不是地支出現時生肖同時出現,而是在地支用於表示每天的十二時辰後附會產生。由於當時地支最初的構形本義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湮沒,在地支表示十二時辰後,人們為了記憶或解析天幹,根據動物每天的相對活躍時間以及地支最初的字體構形,兩者相互附會而產生的十二生肖。
  • 十二地支中「卯木」的相關屬性
    在學習傳統文化時,十二地支是很重要的概念。十二地支中「卯木」,「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卯月為農曆二月,萬物生長,冒出地面。卯對應十二生肖中的兔,屬陰木、位於東方。二、「卯木」與其它地支之間的生克關係:1、卯木克辰未戌醜土;2、亥子水生卯木;3、卯酉相衝;4、卯戌相合;5、亥卯未合木局;6、子刑卯,卯刑子;7、卯辰相害(卯辰相穿);8、寅卯辰會東方木。
  • 天幹地支,紀年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其中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天幹地支,是應用易學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通過它來認知。
  • 天幹、十二地支概述
    十二地支陰陽屬性:陽支: 子、寅、辰、午、申、戌;陰支: 醜、卯、巳、未、酉、亥。十二地支所屬方位:子:正北方;醜:東北方;寅:東北方;卯:正東方;辰:東南方;巳:東南方;午:正南方;未:西南方;申:西南方;酉:正西方;戌:西北方;亥:西北方。
  • 天幹、地支作用-計時(年月日)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進行組合,天幹在前,地支在後;陽幹與陽支組合、陰乾與陰支組合;共有60種不同的組合,每一個幹支組合就是一年,總共六十年。
  • 甲子日話甲子|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天幹地支是中國古代先民對自然世界的詮釋。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組成了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 2021年天幹地支對照表 幹支日曆表
    其實在古代採用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組成的紀年方式,但是對於當時大字不識的平頭老百姓而言都是一頭霧水,後來為了方便普及和記憶,才採用了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2021年全年的天幹地支對照表吧!
  • 天幹地支的起源,也許沒那麼神秘
    在神話傳說中,天幹地支的發明都與黃帝有關。黃帝是中華的始祖,他當年建國時,命大撓氏觀察天地氣機,於是創立了天幹地支。這是比較樸素的說法。皇帝想要阻止血河的流淌,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禱告天地,天上降下了十天幹十二地支,皇帝將十天幹排成圓形,十二地支排成方形,對應天圓地方,那些橫流的血液慢慢凝固下來。大撓氏把天幹和地支配合到一起於是有了六十花甲子,黃帝建國那天據說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在這個故事中天幹地支都是天上的神將下凡。
  • 十二地支的生克制化關係
    十二地支是一個太極,有著自己的時間、空間、要素和聯繫這四大支柱,其中的聯繫就是因地支的五行屬性而產生的十二地支之間的五行生剋制化關係。但考慮到十二地支比五行多了七個要素,且每一行都各有陰陽,因此地支之間的五行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在五行的相生、相剋、相比這三種基礎作用關係之外,以及在十天幹的相生、相剋、相比、相衝、合化的這五種作用關係之外,又增加了相刑和相害的關係。其中最核心的還是相生、相剋、相衝和化合這四種關係。
  • 關於奇門遁甲中地支別名的來歷
    關於十二地支,傳說是黃帝命令大臣大撓按照五行之情發明的。大撓發明了十二地支和十天幹。有事於地用地支,有事於天用天幹。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今天我來談談地支別名的來歷。1、亥別名天門,巳別名地戶。亥為天門,巳為地戶來源與易經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