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金正義 史敦月 胡耀勻 劉禮凱)在戰火紛飛中誕生,與新中國共同成長,歷經了80餘載,跨越了兩個世紀,留下了一段厚重的歷史——它,就是光山縣人民醫院。
回望歷史
光山縣人民醫院的前身是1933年成立的光山縣平民醫院,後來,醫院經過數次更名,輾轉搬遷,1956年,恢復光山縣人民醫院名稱,並在南關新建門診和病房,同年遷至南關院址。1968年,光山縣人民醫院與衛生科、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等合併為光山縣衛生防治院。
1978年,光山縣人民醫院恢復了建制,進入了規範化建設時期。1980年,在城關北臺子東南處,四層高的門診樓及三層高的住院樓各一座動工建設,1983年醫院開始遷至現址(信陽市光山縣正大街222號)。
1995年後,光山縣人民醫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二十餘年的沐風櫛雨、砥礪前行,醫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駐足今日
近年來,光山縣人民醫院堅持實施「科技立院、人才強院、文化興院」的發展戰略,推動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醫院先後引進了數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統、1.5T磁共振、寶石能譜CT、64排CT、四維彩超等現代化醫療設備,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診斷依據。學科建設持續完善,開設疼痛科等一級學科,完成了內、外、婦、兒的二級分科,建立了完善的重症醫學體系,成功創建國家級胸痛中心、省級卒中中心及腦卒中防治中心。
同時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營造人才建設的制度環境和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醫院大膽創新中層幹部管理改革,將一批德才兼備、技術能力強的青年醫師提拔到科主任崗位,推行護士長公開競聘制度,為優秀護士搭建成長平臺。
如今的光山縣人民醫院佔地面積41畝,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300張,設臨床醫技科室56個,是豫南地區集醫療、急救、康復、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也是全縣的醫療技術和急救中心,職工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定點醫院,全省首批「3+2」助理全科醫師規培基地,承擔了全縣65%的醫療救治及80%以上的急救任務,年門診量50萬人次,住院人數達到5萬人次。其中感染科、兒科、神經內科、泌尿外科為河南省縣級醫院重點專科,神經外科和心血管內科為信陽市縣級醫院重點專科。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光山縣人民醫院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同烏鎮網際網路醫院合作建成全國首家縣級「微醫」網際網路醫聯體。通過網絡與鄭大一附院遠程會診中心、省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互連互通,實現了疑難重病患者足不出縣,即可在醫院會診中心接受國內、省內知名專家的遠程網絡會診服務。
作為全縣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龍頭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紐帶,光山縣人民醫院積極承辦全縣鄉村醫生培訓班,對全縣共800餘名村醫進行輪訓,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為重點,重在技能操作、突出實用效果,並向全體學員免費贈送農村常用藥物,為全體學員免費體檢。強化與各兄弟醫院間的合作交流,向各鄉鎮衛生院及部分村衛生室免費贈送網絡心電圖,實現了心電圖遠程共享。
經過幾代光醫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光山縣人民醫院亮出了一張張漂亮的成績單:先後榮獲 「河南省模範職工之家」、「信陽市五一勞動獎狀」、「信陽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信陽市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傳承溫情
1954年,城關名醫老中醫上官西庚自願將其私人開設的價值3000餘元的「慎修軒」藥店全部藥品、器材捐獻給縣衛生院開設中醫門診。何洪道將「何須問」藥店併入光山縣衛生院。
1998年10月,在光山縣委召開貫徹《獻血法》動員大會上,光山縣人民醫院40餘名醫務人員率先帶頭獻血。
2020年1月28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山縣人民醫院婦科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位29歲的女士因腹部劇痛難忍不得已來到醫院就診,被初步診斷為腹腔內出血、卵巢黃體破裂待排,需急診手術治療。
但在詢問病史過程中發現,病人及家屬9天前於武漢返回本縣,並已經實行自我隔離,監測體溫無異常。這個信息引起了主管醫生副主任王開葉的警覺,他立即讓值班護士對該患者實施隔離、測體溫,並將該信息逐一電話告知患者入院後所有接觸的醫療人員,上報醫院相關部門。
隨後王開葉迅速聯繫手術室值班人員胡宗宇住院醫師準備手術,並告知此項特殊信息,要求所有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加強自我防護措施。術前,所有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均按照最新診療方案穿戴防護用具。為避免過多接觸患者體液、血液等物質,在手術室護士長王菲指示協調和主管醫生詳細評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決定對該病人實施微創手術。歷經30分鐘的手術,患者的生命體徵終於平穩下來,腹腔內出血情況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也因佩戴特殊的防護用具,早已汗流浹背。
從過去到現在,一代又一代光醫人秉承著「尚德、人文、博學、創新」院訓精神,為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眺望未來
現在,隨著光山縣人民醫院的發展越來越好,擴大規模被提上了日程,因此光山縣人民醫院又要「搬家」了。
據了解,醫院遷址新建項目是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是省、市、縣重點民生工程,也是光山縣百城提質和官渡河區域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位於紫水大街東側、星光大道北側,一期建設用地約108畝,總投資概算9.5億元。總建築面積16.2萬平方米,設計病床數1200張。建設內容包括:門急診醫技綜合樓、病房樓、感染樓、行政後勤科研樓。建設工期842天,計劃於2021年5月20日前全面竣工。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幾代人的篳路藍縷,不忘薪火相承,八十七載風雨兼程,終見春華秋實。展望未來,光山縣人民醫院將朝著建成「安全、優質、高效、人文、和諧」的具備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水平的豫南名院目標大步邁進,再次描繪醫院新一輪大發展的壯美畫卷,真正實現「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囑託。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0376-6880376,投稿郵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