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問你:「媽媽,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啊?英語太難了。」
你會怎麼回答?
家長們,請把這些下面這些道理耐心地說給孩子聽。
1
人生逆襲,從學好英語開始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孩子學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學好英語,會比別人更容易收到外企高薪offer;
學好英語,可以順暢地與全球三分之一的人溝通,能聽懂全球60%的廣播、能看懂全球75%的電視節目,能理解全球80%的網絡語言,甚至可以參加國際會議…
在知乎上,一位媽媽分享了英語帶給自己的人生變化。
剛開始,她因為英語交流問題錯失了很多次進修和晉升的機會,後來因為一次臨時的任務指派,這位媽媽不得不在兩個月內突擊苦練英語。
每天1個小時不停歇的聯繫,讓這位媽媽感到很痛苦,但是當她在展會上跟來自世界各地、操著各種口音的外國人都能用英語對答如流的時候,感覺就像是打通了經脈一樣,最後還帶領團隊贏得了一枚銀獎。
事情還沒有結束,因為這件事,這位媽媽後來又接手了一個國際項目,對接的都是專業內非常頂尖的專家。
這位媽媽感慨地說:如果不是因為英語讓我有這個機會接手這個項目,我也許永遠都觸及不到這些資源。
而這種重要性,或許孩子暫時還不能完全明白。家長只有讓孩子對英語學習有興趣,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才能逐漸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2
多學一種語言,多了解一種文化
孩子學好英語,可以自己自由地看英文電影、也不會錯過那些高價值的原版書籍,真正體驗來自世界的人文風俗。
很多英文好的孩子總會抗拒看譯文版,因為譯文翻譯不出原本的文化。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很多人物的命名都頗具深意。
舉個例子,哈利在霍格沃茲的死對頭同學馬爾福,英文名是Draco Malfoy;
Draco意思相當於serpent/dragon(蛇和龍在西方文化中都是邪惡的象徵);
Malfoy即「信仰邪惡,與邪惡為盟」。
從馬爾福的這一英文名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人物特點。如果我們只是讀翻譯本,可能就會錯過這一層信息。
很多人去國外旅行,很多翻譯只是介紹當地的基本情況;如果要真正讀懂當地的人文風俗,孩子必須要掌握好英語這門語言。
再比如,我們帶孩子看的翻譯成中文的繪本,內容差距也很大。
在繪本《綠雞蛋和火腿》(Green Eggs and Ham)中:
翻譯前:
「You may like them,You will see.You may like them in a tree.」
翻譯後:
「你也許會喜歡的。試試看。你也許會喜歡在樹上吃。」
「You will see」和「in a tree」,多妙的一組押韻,非要翻譯成中文,就變成了「試試看」和「在樹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