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和龜龜了解一點神話,走近上古!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這位主,大家幾乎都認識,因為一個成語:睚眥必報!
簡介:
名字:睚眥(yázì)
特徵:龍種,然身似豺狼
出處:《戰國策·韓策二》等
睚眥,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九子第二子
故事:
睚眥者,龍生九子之一,雖為龍種,然身似豺狼。其父嗔,欲棄之,幸而母親哀求,得以苟全性命。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關於睚眥,最出名的反而是他的成語。
秦昭王時,秦國一位權高勢大的宰相範雎,是魏國人,這人極有口才,秦昭王對他十分信任。
範雎[jū]原本是魏國人,在魏國時曾隨「中大夫」須賈到齊國去過一次,須賈卻懷疑他同齊國私通,回國後報告了宰相魏齊。魏齊叫人把範雎毒打了一頓,範雎裝死,才得脫險,接著,他偷偷到了秦國。在秦國,經推薦,並且仗著他巧言善辯的一張嘴巴,取得了秦昭王的賞識,居然登上了宰相的高位。
範雎當了宰相不久,就說動秦昭王發兵攻伐魏國。魏國派須賈前往秦國,請求罷兵。誰知範雎知道須賈來到了秦國,便化裝成一個遊蕩他鄉的窮漢,到客棧去看他。須賈見是範雎,吃了一驚,談了幾句話,須賈覺得他可憐,便順手取件綈袍送給了他。後來,當須賈知道範雎的身份後,想起舊事,不禁惶恐萬狀,立即光著上身,跪在範雎面前請罪。範雎將須賈大罵,狠狠地侮辱了他,還說,因為他贈送綈袍,總算還不忘舊情,饒了他的命。可是,必須告訴魏昭王,迅速把魏齊的頭送來,否則就要發兵殺到魏國的國都去。
魏齊聽得這個消息,嚇得逃到趙國,趙國也怕得罪秦國,不敢收留;又想逃往楚國,楚國也不歡迎。這位宰相終於被逼自殺。
《史記·范雎傳》也說他:「一飯之德必償,睚眥[yá zì]之怨必報(睚眥,是瞪眼怒視的意思)。」——縱然只給過一頓飯的小恩,也要報答;縱然只瞪過一眼的小怨,也要報復。這就叫「一飯必償」、「睚眥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