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海南:六一兒童節前夕,記者採訪了中國本土心理學《五形心理學》研發人韓國中先生,韓國中先生是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客座教授,海口市瓊山區校外學生活動中心特聘國學講師!
韓教授就如何用本土心理學《五形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幫助孩子心靈成長,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或避免自殺現象的發生做了分析和解讀。對於問題孩子的問題,韓老師從《五形心理》角度做了回答,他說:從五形心理學的因果論來看:孩子出現這樣或那樣問題都屬於結果,那結果之背後一定有所導致的原因。
從五形心理學一性、二律、三道、四命、五舍來講:一性就是由於平時教育上的不妥當、不正確,孩子出現了後天的不良習性,如:自私、任性、好勝、蠻橫、無知、虛榮、懷疑等,這些不良習性一方面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另一方也是引爆各種問題的導火索,存在這些問題的孩子往往缺乏定力,孩子沒有定力就會心浮氣躁遇有問題就會出現應激反應。出現如:暴力、自殘、自殺等現象。二律,是指八大自然規律,如陰陽平衡、五行生剋、蛹動、中成極反、天人合一規律等。
現今孩子教育多是失衡性教育,要麼缺少母愛,要麼缺少父愛,要麼就是一邊倒教育,就是缺少有目標,有理想,胸懷大志,為國為民的理想的陽性教育。昨天我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家人,看得出是老來得子,母親雖年齡不小,但打扮時髦,與孩子玩手語,母親玩的很累想放下手勢,但孩子依然玩味未減,當母親停下來時孩子便拿起自己的鞋往媽媽嘴上貼!母親無可奈何,坐在過道位的父親對孩子說:兒子別鬧了,快下車了,老爸給你買好東西吃。這就是當今社會教育的縮影,慣孩子,而且從幼小時就當皇帝慣養,這樣的教育就是陽陰失衡,陰性過重,陽性缺失。
三道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行車有車規,打球有打球的規則,遊戲也有規則,父慈子孝、夫義婦隨、君仁臣忠、兄友弟恭、朋誠友信,這就是人與人交往與交際的規則,若不遵守,甚至是關係顛倒就會沒長沒幼、沒大沒小,朋友也只是一句稱謂而已,孩子長大之後就往往成為一個不受人歡迎的人、不受單位喜歡的人。
命,人人都有定數,但運可改變,運改了,命運的軌跡就會隨之改變,如監獄的犯人多次立功受獎就會得到減刑。最後一個就是舍,舍是得的源泉,有舍方有得,舍財得財,舍智慧得智慧,助力別人健康,自己就會得到健康的本領。
綜上所述,一個孩子要想健康成長,就要循心之道,在心上下功夫,做到:淨而不染,正而不邪,美而不醜,護而不傷,養而不乏。
從韓國中老師以上運用五形心理學理論對問題學生的分析和解讀來看,對學生的教育要從良好心性的養成開始,要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教育引導學生!要遵循教育規律,心理成長規律,敬天循律,從而實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化掉其稟性,去除不良習性,圓滿其自然天性!最終,使學生學有所得,習有所能,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孫東剛 記者: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