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制時代的權力金字塔中,皇帝無疑是站在塔尖的那個人,其他人都只能臣服在他的腳下。然而在元朝乃至整個古代史中,卻有這麼一個囂張到極點的權臣,他不僅公然娶皇后為妻,還先後納了40位公主為妾,他的權勢大到連皇子都要認他做養父。此人名叫伯牙吾臺·燕鐵木兒,原本是元武宗海山的貼身侍衛。公元1307年,元成宗無嗣而崩,一場圍繞皇位的內鬥也隨之開始。經過一番角逐,坐鎮漠北的懷寧王海山成功上位,是為元武宗。
身為貼身侍衛的燕鐵木兒自然平步青雲,當上了同知宣徽院事。幾年後其父去世,燕鐵木兒又繼承了父親左衛親軍都指揮使的職位,手中開始有了一定的兵權。當初海山能夠登上皇位,離不開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的全力支持,作為報酬他冊封弟弟為自己的皇太子(實為皇太弟),兄弟二人約定大元的皇位以後兄終弟及、叔侄相傳。但是在皇位的誘惑力面前,一切的口頭約定都不靠譜,元仁宗始終在立儲問題上猶豫不決,也就是到底該傳位給侄子還是傳位給兒子。此時燕鐵木兒站了出來,勸他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燕鐵木兒勸仁宗立自己的兒子也是有私心和野心的,因為當時仁宗的兒子碩德八剌(後來的元英宗)年僅17歲,相對容易控制。元英宗在位期間推行新政,在推動元朝國力好轉的同時,損害了一批貴族的利益。公元1323年燕鐵木兒發動政變,派自己的義子刺殺了年僅21歲的元英宗。英宗死後,仁宗一系就此已絕嗣,燕鐵木兒不願立武宗的兩個兒子當皇帝,而是選擇了他認為認為更有資格的晉王也孫鐵木兒,並派人將玉璽送給了他,是為泰定帝。不得不說泰定帝運氣挺好,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來。只可惜他身體不太硬朗,36歲時便一命嗚呼。
轉眼間又到了燕鐵木兒立皇帝的時候了,這一回他終於念起了曾經和武宗海山的舊情,立他的兒子圖帖睦爾為帝,也就是元文宗。對於燕鐵木兒的專橫,泰定帝的其他臣子們持反對意見,並擁立泰定帝的兒子阿速吉八即位,也就是天順帝。如此一來,一個元朝出現了兩個皇帝:大都的元文宗和上都天順帝。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雙方為了唯一的合法皇位大打出手,最終燕鐵木兒憑藉自己絕對的實力擊敗了天順帝和他的支持者。
天順帝的失敗使得他自己連帶父親泰定帝都被視為了非法君主,父子二人連元朝皇帝標配的漢文廟號、諡號和蒙古汗號一個都沒撈到。得到了燕鐵木兒支持的元文宗雖然取得了「兩都之戰」的勝利,但他的皇位並不牢靠。雖然是武宗海山的兒子,但是他還有一個哥哥周王和世 。當初燕鐵木兒本來是想立和世 為帝的,只不過當時他離得太遠,一時之間趕不回來繼位,這才改立了文宗。文宗心裡也清楚,只要有燕鐵木兒在,這個皇位他就強求不得,於是稱帝的同時就宣布:「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
與此同時,文宗開始拉攏和討好燕鐵木兒,給了他類似漢人王朝「加九錫」的殊榮。過了四個月的皇帝癮後,文宗心不甘情不願地兌現了自己的話,將皇位讓給了姍姍來遲的大哥,這便是元明宗。元明宗認為自己當皇帝是理所當然,看不慣燕鐵木兒的囂張氣焰,一上臺就準備扳倒他。結果明宗在位不到一個月就突然暴斃,皇位再次回到了文宗的手裡。對於明宗的暴斃,元廷一直對外宣稱是因病去世,但是事情的真相大多數人不用想都一目了然。
此時的燕鐵木兒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歷經武宗、仁宗、英宗、泰定、文宗和明宗6位皇帝的他,堪稱「六位帝皇王」,6位皇帝換來換去,只有他才是一直屹立不倒的王。這麼一位連皇帝都懼怕的權臣,自然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當時泰定帝已死,但他的皇后八不罕依然年輕貌美,燕鐵木兒索性明媒正娶過來給自己當妻子,宗室的公主40人也被他納為小妾,以至於「後房充斥,至不能盡識」。在皇位上戰戰兢兢的元文宗,為了討好燕鐵木兒,索性讓自己的兒子塔剌海認他當養父。
畢竟泰定帝的皇后論輩分算自己的嬸嬸,否則自己這個皇帝反倒還要比燕鐵木兒低一輩了。燕鐵木兒的兒子曾揚言「天下本我家之天下」,舉國上下竟無一人敢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