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囂張的權臣:娶皇后為妻,納40位公主為妾,收皇子當養子

2021-01-20 騰訊網

在帝制時代的權力金字塔中,皇帝無疑是站在塔尖的那個人,其他人都只能臣服在他的腳下。然而在元朝乃至整個古代史中,卻有這麼一個囂張到極點的權臣,他不僅公然娶皇后為妻,還先後納了40位公主為妾,他的權勢大到連皇子都要認他做養父。此人名叫伯牙吾臺·燕鐵木兒,原本是元武宗海山的貼身侍衛。公元1307年,元成宗無嗣而崩,一場圍繞皇位的內鬥也隨之開始。經過一番角逐,坐鎮漠北的懷寧王海山成功上位,是為元武宗。

身為貼身侍衛的燕鐵木兒自然平步青雲,當上了同知宣徽院事。幾年後其父去世,燕鐵木兒又繼承了父親左衛親軍都指揮使的職位,手中開始有了一定的兵權。當初海山能夠登上皇位,離不開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的全力支持,作為報酬他冊封弟弟為自己的皇太子(實為皇太弟),兄弟二人約定大元的皇位以後兄終弟及、叔侄相傳。但是在皇位的誘惑力面前,一切的口頭約定都不靠譜,元仁宗始終在立儲問題上猶豫不決,也就是到底該傳位給侄子還是傳位給兒子。此時燕鐵木兒站了出來,勸他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燕鐵木兒勸仁宗立自己的兒子也是有私心和野心的,因為當時仁宗的兒子碩德八剌(後來的元英宗)年僅17歲,相對容易控制。元英宗在位期間推行新政,在推動元朝國力好轉的同時,損害了一批貴族的利益。公元1323年燕鐵木兒發動政變,派自己的義子刺殺了年僅21歲的元英宗。英宗死後,仁宗一系就此已絕嗣,燕鐵木兒不願立武宗的兩個兒子當皇帝,而是選擇了他認為認為更有資格的晉王也孫鐵木兒,並派人將玉璽送給了他,是為泰定帝。不得不說泰定帝運氣挺好,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來。只可惜他身體不太硬朗,36歲時便一命嗚呼。

轉眼間又到了燕鐵木兒立皇帝的時候了,這一回他終於念起了曾經和武宗海山的舊情,立他的兒子圖帖睦爾為帝,也就是元文宗。對於燕鐵木兒的專橫,泰定帝的其他臣子們持反對意見,並擁立泰定帝的兒子阿速吉八即位,也就是天順帝。如此一來,一個元朝出現了兩個皇帝:大都的元文宗和上都天順帝。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雙方為了唯一的合法皇位大打出手,最終燕鐵木兒憑藉自己絕對的實力擊敗了天順帝和他的支持者。

天順帝的失敗使得他自己連帶父親泰定帝都被視為了非法君主,父子二人連元朝皇帝標配的漢文廟號、諡號和蒙古汗號一個都沒撈到。得到了燕鐵木兒支持的元文宗雖然取得了「兩都之戰」的勝利,但他的皇位並不牢靠。雖然是武宗海山的兒子,但是他還有一個哥哥周王和世 。當初燕鐵木兒本來是想立和世 為帝的,只不過當時他離得太遠,一時之間趕不回來繼位,這才改立了文宗。文宗心裡也清楚,只要有燕鐵木兒在,這個皇位他就強求不得,於是稱帝的同時就宣布:「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

與此同時,文宗開始拉攏和討好燕鐵木兒,給了他類似漢人王朝「加九錫」的殊榮。過了四個月的皇帝癮後,文宗心不甘情不願地兌現了自己的話,將皇位讓給了姍姍來遲的大哥,這便是元明宗。元明宗認為自己當皇帝是理所當然,看不慣燕鐵木兒的囂張氣焰,一上臺就準備扳倒他。結果明宗在位不到一個月就突然暴斃,皇位再次回到了文宗的手裡。對於明宗的暴斃,元廷一直對外宣稱是因病去世,但是事情的真相大多數人不用想都一目了然。

此時的燕鐵木兒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歷經武宗、仁宗、英宗、泰定、文宗和明宗6位皇帝的他,堪稱「六位帝皇王」,6位皇帝換來換去,只有他才是一直屹立不倒的王。這麼一位連皇帝都懼怕的權臣,自然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當時泰定帝已死,但他的皇后八不罕依然年輕貌美,燕鐵木兒索性明媒正娶過來給自己當妻子,宗室的公主40人也被他納為小妾,以至於「後房充斥,至不能盡識」。在皇位上戰戰兢兢的元文宗,為了討好燕鐵木兒,索性讓自己的兒子塔剌海認他當養父。

畢竟泰定帝的皇后論輩分算自己的嬸嬸,否則自己這個皇帝反倒還要比燕鐵木兒低一輩了。燕鐵木兒的兒子曾揚言「天下本我家之天下」,舉國上下竟無一人敢反對。

相關焦點

  • 古代最囂張的大臣:娶皇后為妻,納40位公主為妾,皇帝都畢恭畢敬
    在中國史書裡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的不僅只有皇帝,還有「肱股之臣」,不管他們是有名的忠臣,還是著名的權臣,都是中國歷史裡抹不去的存在。而在這些權臣中,有個人最囂張,他娶皇后為妻,還納了40位公主為妾。伯牙吾臺·燕帖木兒是元朝人士,那時在位的皇帝是元武宗,燕帖木兒因為勇敢受到了元武宗的喜愛,由此開始了他的青雲直上之路。1312年,燕帖木兒繼承了父親的官職,此時的皇帝是元仁宗,燕帖木兒雖不是他的左膀右臂,仍舊受到重用。然而仁宗的壽命同樣不長,8年後,他就離開了人世,繼位的是仁宗的嫡子元英宗。
  • 古代「最成功」的臣子,迎娶皇后為妻,40位宗室公主自願為妾
    古代「最成功」的臣子,迎娶皇后為妻,40位宗室公主自願為妾。 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畫紙。歷史是無數的浪花,時間是一條河流。歷史是絢麗的花朵,時間是一座大花園。歷史是繁星,時間是藍色的天幕。
  • 史上最狂妄的權臣,弒殺2位皇帝強娶皇后為妻,40位公主甘願當妾
    文/阿解 標題:史上最狂妄的權臣,弒殺2位皇帝強娶皇后為妻,40位公主甘願當妾 在元朝時期,說起權臣們可謂是扎推的出現,特別是在忽必烈時期之後,這些權臣們更是跋扈專斷,層出不窮。
  • 中國古代,「小老婆」想上位當正妻幾乎不可能,一朝為妾終身為奴
    說起古代的婚姻制度,大家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三妻四妾」一詞。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朝代中,古代的妻妾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便是坐擁三宮六院的皇帝,在他的「後宮團」中也僅存在一個「正位」,也就是皇后,其他嬪妃、御妻所享受到的待遇,嚴格來說都是妾室,根本無法與正宮皇后相提並論。
  • 從《上陽賦》三位皇子看原生家庭,二皇子的腹黑就是因為太缺愛!
    雖說三人皆貴為皇子,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不過即使三位皇子財富再多權勢再大,也會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導致後面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二皇子這一角色現在看來是事業心最重的一位皇子了,由於劇情透露,二皇子可能並不是老皇帝親生,可即便不是老皇帝所生,卻也是老皇帝所養。什麼原因導致二皇子如此性格呢?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二皇子如此腹黑?
  • 古代男人的「小妾」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說「一招為妾終身為奴」?
    古代男人的「小妾」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說「一招為妾終身為奴」?大家都知道,現如今,大多數的國家都是實行的一夫一妻制,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體現。只不過,相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人就不一樣了。在古代的中國,一個成年男人,往往可以有三妻四妾。
  • 公主欲殺丈夫小妾,卻被美貌驚住放下屠刀,從此誕一成語流傳至今
    2000年前的漢朝著作《獨斷》中曾有古語:「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嬪。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什麼意思呢?
  • 還珠格格:小燕子與知畫,兩人究竟誰為妻誰為妾
    還珠格格:小燕子與知畫,兩人究竟誰為妻誰為妾《還珠格格》在第三部分的時候永琪變了,他不再那麼的一心一意,他娶了小燕子和知畫兩個女人,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時候永琪變渣了,對於小燕子和知畫的身份大家也是不明白,畢竟在皇宮之中,正妻和妾的位置分得格外清楚,妻是妻妾是妾,妾永遠也越不過妻,而妾在妻的面前也永遠都低人一等
  • 平妻在古代根本不合法,平妻就是小妾,兼祧兩房娶平妻更是笑話
    而在民國時期,已婚的梅蘭芳發達後愛上年輕美貌的福芝芳時,不顧髮妻在堂,娶了福芝芳過門,而且沒有叫福芝芳當小妾,而是讓她當平妻,和同甘共苦的髮妻王明華平起平坐。可是古代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根本沒有平妻這一說。民間有此陋習,一般都是在外行商的商人家做的,有身份的人是不敢娶平妻的,因為平妻違法。古代社會雖然給了男人納妾的權利,也同時維護著妻子在家裡的地位。
  • 因果相報:她作為聯姻對象出嫁即為皇后,卻肆意妄為,16歲就去世
    稱呼最能體現兩國關係,北魏對柔然採取蔑稱,他們要是能好好過日子才怪,於是連年的戰爭開始了。經過長期徵戰,柔然最終被北魏打殘,很長時間內沒怎麼吱聲。然而當北魏因為內戰不斷消耗的時候,柔然卻不斷復甦,在首領阿那瓌(guī)的帶領下,柔然再次走向強盛,壓制著東魏和西魏。兩魏的權臣高歡和宇文泰都是聰明人,為了減輕北患,他們競相與阿那瓌結好。
  • 古代公主、太后的私生活.......
    貴族婦女在性放蕩方面公然要求「男女平等」的例子,最著名者當推南朝劉宋之山陰公主,《宋書· 前廢帝紀》記其事云:山陰公主淫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託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惟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
  • 古代不是「一妻多妾」嗎,為啥總說「三妻四妾」,三妻四妾指的啥
    而古時候往往有這樣的規章制度,最關鍵的還是體現了男和女不公平的狀況。設想,假如男人地位較為太低,也許就會有「三夫四公」了吧。次之,說古時候「三妻四妾」究竟指的是哪三妻?哪四妾?實際上這個詞分離看來,在其中「三妻」指的是一位正妻,和倆位平妻。
  • ...妻子與妾有何不同?這待遇簡直天差地別嘛,看來在古代還是做男人...
    妻妾制度中最重要的關係當然是丈夫與妻妾之間的關係了,那麼古代妻妾之間有何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古代的娶妻制度。古時娶妻不僅是為了延續血脈,更是處於顯示倫理綱常,而且為合兩家之好,所以禮制在娶妻過程中極為明顯,按儒家《禮記》記載這一過程可以分為六步,即六禮。是哪六禮呢?一 :納採,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得到允許後送上禮物。
  • 細數《上陽賦》中七條隱藏的感情線:懷恩暗戀阿嫵,皇后最意難平
    三:桓宓和二皇子子律桓宓和自律原本是兩情相悅,但是卻被棒打鴛鴦嫁給了自己不喜歡的王夙,可以說兩個人皆是被自己的家族當作是聯姻的旗子!婚後,王夙對桓宓卻很冷淡,甚至於不願意與她親近!這反倒給出軌的妻子留了更多的機會,而桓宓更是對丈夫無感,終日裡和二皇子相好在一起,可以說是本劇的尺度擔當了!
  • 古代妾室獲得誥命有多難?獲得誥命的妾室死後能否從正門出喪?
    誥命就是誥書,「誥」本身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在古代,誥命是由皇帝任命當朝官員後,授贈給官員家屬的「榮譽證書」。而古代的妾室地位是非常低的,獲得誥命的機會也很小,傳統的婚喪習俗是,正妻死後可以從家中正門出喪,妾室死後是不能從正門出喪的,那麼獲得了誥命的妾室能不能呢?
  • 丫鬟一部位特殊被少爺納為妾,婚後生三子一女,次子大名無人不知
    2021-01-11 04:03:09 來源: 寶兒花 舉報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
  • 古代一夫多妾,會不會造成很多男人沒老婆?
    古代一夫多妾,會不會有很多男人沒老婆?答案是肯定的,但不至於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國古代的一夫多妾制度,正確的叫法應該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始於黃帝、堯、舜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沒有具體措施,民間仍然延續慣例。
  • 古代「一夫多妻」是單身福利?沒錢沒權都白扯!
    古代實行的婚姻制度確切點說叫「一夫一妻多妾」。媳婦不是你想娶,想娶就能娶。唐高宗《永徽律疏》中有《戶婚》規定:「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翻譯過來就是如果你有一個媳婦還想再娶一個,你要被判刑一年,你第二個媳婦家也要判稍微輕一點的刑。不光判刑,你倆還得被迫離婚。想再娶個正門媳婦?NO problem!等這個死了再議。
  • 古代皇族為何會羨慕普通人的生活?公主多和親,皇子更是多早夭
    古代皇族為何會羨慕普通人的生活?公主多和親,皇子更是多早夭在古代,可能很多人都會羨慕皇帝的出身,皇帝的生活。認為皇帝一輩子享受榮華富貴,宮中的官兵、宮女隨意使喚,還擁有著後宮佳麗三千。一般,為了朝廷政權穩固,會將宮中的公主送去邊疆和親、聯姻,而皇子早已被安排好娶哪位朝中大臣的女兒。為了社稷江山考慮,皇子和公主的命運就這樣被安排好了。據說,皇子在成親之前,皇宮之中會安排宮女與皇子一起睡覺,讓皇子提前熟知男女同房之事,而不至於在婚後而尷尬。
  • 故事:她暗戀帥皇子還沒表白,皇后一見她「我缺個兒媳,你可願」
    宮裡幾位資歷較深的妃子閒來無事,在向皇后請安時,在她的寢宮裡嘮起嗑開來。「陛下三年前替小皇子向鄰國皇帝許下國婚,說是要娶人家的女兒,可眼瞧著畫像裡鄰國的幾位適婚公主均比不上咱們長公主花容月貌、端莊得體,陛下又不高興了,說是跟他的掌上明珠比起來,這幾位公主都不夠看的,當下便把婚事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