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
編輯:牛綺思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41期)
那隻兔子又火了!
9月20日,備受關注的美加淨大白兔奶糖味潤唇膏終於開售。在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這款售價78元兩支的潤唇膏開售不到2分鐘,就被秒光下架。網友調侃其難買程度堪比春運火車票。
為啥這支潤唇膏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因為它來自兩大國貨品牌腦洞大開的跨界聯姻——59歲的大白兔奶糖和56歲的美加淨。看上去不搭界的兩個上海老字號品牌就這樣擦出了火花,是偶然,還是必然?
腦洞大開的跨界聯姻
「我們的合作是一拍即合。今年1月份美加淨制定了唇膏的產品和市場計劃,把唇膏作為新品類,希望通過跨界或其他方式,能夠打造一支『爆款』來實現品類曝光和引流。最初曾經擔心大白兔作為食品跨界會非常謹慎,但雙方理念一致,於是決定攜手,美加淨負責產品設計研發、配方調配、包裝設計和銷售全環節工作。大白兔輸出形象和把控口味。」上海家化美加淨高級品牌經理李晨珅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美加淨創立於1962年,從推出中國第一支護手霜開始,創造了諸多中國化妝品歷史上的「第一」,是經典的國民品牌。大白兔奶糖作為物資匱乏年代的甜蜜記憶,也是「上海情結」的最好載體,具有營銷天然優勢。
因此,在產品設計之初,項目組想過很多種產品包裝設計方案,但最終發現,既要有品牌內涵,又要美觀、高識別率,沒有哪個設計能比過大白兔奶糖原有的包裝。所以這款奶糖口味的潤唇膏,不僅在包裝設計上延續了大白兔奶糖的經典形象,整個造型就像一顆糖一樣,它的扭結就作為一個開封,可以打開把潤唇膏拿出來,盡最大可能還原了奶糖的包裝。
形狀、包裝確定後,還剩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選什麼口味?
李晨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經過不斷調研發現,奶糖味作為唇膏的味道,是消費者能夠接受而且歡迎的。他們一致選了大白兔奶糖味道,讓這款潤唇膏的主要成分由乳木果油、橄欖油、甜杏仁油等食品級植物精華構成,更融入牛奶精華,聞起來就有大白兔奶糖的經典甜香。
「雙唇薄薄塗上一層,就能掀起一波『回憶殺』,想想都令人開心和嚮往。」一位網友如是描述道。
於是,在2018年9月7日上海舉辦的「2018第十二屆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上,「冠生園食品(大白兔母公司)宣布推出聯名款——美加淨牌大白兔奶糖味潤唇膏,你心動了沒」這一消息在朋友圈、微博引發熱議,迅速成為網紅爆品。
「最火辣」的中國女人秒殺時裝周
如果說「做奶糖的去做唇膏」這樣的跨界還算合情合理,那麼國民品牌老乾媽突然進軍時尚界,在前不久的紐約時裝周「C位出道」,便可以說是火爆新聞了。
在紐約時裝周開始前,社交網絡上的NY Magazine,已經不聲不響地發了老乾媽的照片。一開始國人們還以為是時尚博主們特別喜歡中國的辣醬,但誰也沒想到這個徵服了中國人的胃的國民女神,要去徵服時尚界了。
於是,9月10日,一件以紅色打底、胸前印著老乾媽的商標、兩隻袖子上分別印有中文「國民女神」和英文「sauces queen(辣醬皇后)」字樣、售價120美元的潮牌衛衣,出現在時裝周潮流買手店的開業典禮中。
和老乾媽一起「登場」的還有雲南白藥、雙妹、頤和園等國貨品牌跨界合作的衛衣,它們作為紐約時裝周第二屆「Tmall China Day(天貓中國日)」的代表,在模特的展示下,激起了人們的購買慾。
很快,每套售價1288元、包括99瓶老乾媽辣醬和一件帶有其logo的潮牌衛衣的貨品全部賣光,老乾媽天貓店的營業額比此前增長了240%,成為此次紐約時裝周天貓中國日的最大贏家。
社交媒體上很多時尚博主們紛紛感嘆:「厲害了我的老乾媽!」被譽為「土味時尚」的中國老品牌代表作燃爆紐約,登上了熱搜榜首,吸引了上千萬網友來圍觀。雖然不少人表示「審美無能」,但仍擋不住身居海外的華人紛紛留言求代購。
對此,老乾媽的電商負責人李俊俁表示:「天貓來找我們合作時,一開始我們是拒絕的。老乾媽是非常佛系的品牌,我們從來不做任何廣告,但沒想到能以這種方式再度走紅,品牌上下很震驚。」
其實,老乾媽辣醬在國外都很受歡迎,美國奢侈品電商Gilt曾經把老乾媽稱為「尊貴調味品」。今年3月還有一篇題為《老乾媽和馬應龍是如何控制美國監獄的?》的文章在網上被瘋傳,雖然文章的大部分情節是虛構的,但足以反映人們對於老乾媽多麼感興趣。
天貓國潮項目負責人錦雀表示:「我們邀請了美國潮牌OC為這些國貨老字號重新進行品牌定位,他們在創意方面輸入了非常多的國際化元素,比如將老乾媽定義為sauces queen,再以年輕人喜歡的大logo彰顯自我的風格,做了衛衣、腰包、圍裙等周邊產品,紐約的老外也非常喜歡,店裡的貨全被搶空了。」
品牌諮詢公司Labbrand駐紐約的高級顧問Ray Ju認為,品牌的核心任務是在「街頭化」之前建立強大的標識差異和尊重,隨著中國留學生的增加,老乾媽辣醬也走出了國門,成為大家眼中「家鄉」的代言產品。合作聯名款勾起消費者情懷,通過logo印花建立商品和消費者的情感聯繫,增強與年輕人群的聯繫。
製造一時話題易,長久守住消費者難
其實稍微梳理一下不難發現,自從年初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后,就有越來越多的國貨受到關注,一些品牌也做出了改變,開始跨界「搞事情」。
2018年2月,國產品牌李寧改頭換面登陸紐約時裝周。(視覺中國)
2018年情人節前,作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的「瀘州老窖」推出同名香水賺足了眼球。香水採用水晶玻璃瓶,被包在淡粉色的禮盒中。雖然如今在其官網還有,但卻已不再單獨銷售,而是搭配果酒一起出售。
5月底,上海家化旗下六神品牌在其官微公布,六神與RIO銳澳雞尾酒聯合推出「RIO銳澳六神花露水風味雞尾酒」。
同一時段,還有周黑鴨和御泥坊聯合推出了「小辣吻咬唇膏」,不過唇膏並不是辣味的。
此外,上海鳳凰老字號品牌通過將智慧財產權授權,完成了首次與年輕時裝品牌太平鳥的跨界,於近日推出了系列女裝、配飾及限量合作款自行車。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近年來老字號都在時尚化、年輕化方面發力,全線突破,以努力適應消費者需求,獲得新的利潤空間。「但是,跨界的背後其實還有業績帶來的壓力,在產業轉型升級以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多元化發展模式業績普遍不佳。因此,投資者應對跨界轉型的上市公司保持警惕。」業界專家普遍認為,品牌跨界自然是品牌變現的捷徑,但這同樣有「品牌漂移」乃至「品牌貶值」的風險。相比於製造一時話題,長久守住喜愛老品牌的消費者或許要難得多。
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認為,國貨老字號推出時尚定製產品,雖然可以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但卻無法成為常態。雖然是公認的大IP,一個隱憂是這些「大齡」品牌在積累口碑和信任度的同時,也面臨著品牌老化、產品結構單一等諸多問題。
「跨界一定是品牌年輕化的重要手段。因為跨界本身就是新花樣,就是老品牌在原有積澱和形象上的延伸和拓展,而且當兩個老品牌以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的方式合體,它本身就非常具有話題性和趣味性——年輕人反而比中老年人更加容易被吸引,也更加有動力去玩、去嘗試。」李晨珅這樣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如今,「情懷殺」「回憶殺」所驅動的國貨復興浪潮漸成氣候。伴隨著各類老字號、國貨的重新流行,怎樣才能經得住時間的檢驗呢?
上海家化首席市場官俞巍表示,「新國貨」能成就「國潮」的核心是應時而變,因需求而變,主動創新,貼近消費者。
而網友們給出的招數更為直接:「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希望國民品牌越來越好,走向世界」。
2018年第41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