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具有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者於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體現了漢族先民無與倫比的聰明智慧。漢字的造字法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在「認識」的角度上,它提供了一個對對象的「形象描述→形神兼顧→得意忘形→抽象概括」的系統認識方法的進化模式。
陽
字形演變:
本義溯源:
甲骨文「昜」最早出現,是「陽(陽)」的本字。先畫一個太陽(日),再畫一個向下的直出符號,表示陽光向下照射:
之後,甲骨文「陽」從阜從昜。「阜」是「土山,山丘」,增其作為偏旁,表示越往山高處越近陽,也越明亮;或者表示越往高處,陽光越能照到。《說文解字注》:陽,高明也,從阜昜聲。
金文「昜」,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增加了表示太陽光線瀰漫開來的「彡」字根,更明確了陽光普照的含義。
相應地,金文「陽」也加了「彡」字根:
篆文「陽」承續了金文字形,從阜從昜:
隸化後,字形變為:
草書出現簡寫字形,將「昜」簡化為「日」:
俗體楷書採用了草書「陽」的字形,之後被簡化字採納,寫作:
故此,「陽」的本義:土山高處太陽光照射的明亮之處。
衍生含義:
相關了解:
山南水北為陽
中國處於北半球,太陽升起,山的南坡及河的北岸能照到陽光,所以「陽」表示光明、明亮之處。《書·禹貢》:山南曰陽,水北亦曰陽。舉例來說:
借「山之南曰陽」命名的城市有:貴陽(貴山南麓)、綿陽(綿山南麓)、衡陽(衡山之南)、嶽陽(天嶽山南麓)、鳳陽(鳳凰山南麓)、萊陽(萊山之南)……
以「水之北曰陽」命名的城市有:洛陽(洛水北岸)、漢陽(漢水北岸)、瀋陽(瀋水即渾河北岸)、襄陽(襄水北岸)、富陽(富春江北)、汾陽(汾河北岸)……
有個古老的城市很特別,她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鹹」的意思是「皆」。
其他漢字解釋: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家「和」萬事興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世界是「平」的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萬象更「新」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數九寒「冬」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漢字本義 │ 秋收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