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很粘人?多半源於父母這4個行為,讓他沒有安全感

2021-01-14 倪媽愛育兒

經常聽到有不少媽媽反映,自己孩子都3、4歲,但是還是非常的黏人。只要自己一出去做點什麼,孩子就可能會哭鬧不止,非要跟在自己身邊。其實粘人的孩子不在少數,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黏人,是孩子和自己親近的表現,當孩子長大後,慢慢就會好了。但是如果孩子到了3、4歲,還是非常粘人的話,媽媽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看看你是不是經常做下面這4件事,讓孩子缺少了安全感。

1、先天性的情感:寶寶是父母之間愛的結晶,共同孕育出來的生命,爸爸對寶寶也是十分重要,但是仍然無法取代媽媽在寶寶心目中的地位,這其中有先天性因素,從而出現寶寶與媽媽之間天然地更加親近。由於缺乏安全感,就會粘著媽媽,傾聽媽媽的心跳聲、聞媽媽身上的味道,這些熟悉的存在,會讓寶寶獲得安全感,覺得安心,因此寶寶喜歡一直粘著媽媽。

2、親子間的信任不夠:如果孩子過度的黏媽媽,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更想和媽媽親近,也說明了孩子和媽媽之間的信任感不足。這樣的媽媽,一般很少和孩子進行心靈情感上的溝通,就會使孩子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其實這就像是一對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情侶,如果一方難以掌控另一方,很容易造成一方缺乏安全感,而變得焦躁不安,想讓另一方一直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

3、對孩子冷漠,習慣冷處理:有些媽媽心情好時,很有耐心地讓孩子粘著;心情不好了就一把將孩子推開,讓孩子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反而會增加孩子的「粘性」。更有的媽媽突然對孩子發脾氣,孩子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不管是吃飯還是說話都小心翼翼。當孩子處於這種「恐懼」下,失去了安全感,就會用更多的粘人行為來獲取媽媽的「愛」。

如果大多數父母,都願意去學習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很多教育失敗的例子,就可以避免出現,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變得更好一些。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的正確引導,如何正面管教孩子,還需要從書中找尋答案,今天推薦的這本事就是關於正面引導子女的,家長不妨多去學習學習,以便樹立正確的三觀。

4、對寶寶過於寵愛,不夠信任寶寶:很多家長那個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幫孩子親力親為地做好。這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加重了孩子認為媽媽和他是一體的想法。如果不想寶寶太粘人,媽媽應該給予寶寶足夠的信任和機會,多鼓勵寶寶自己動手,並在寶寶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後不吝嗇自己的讚美,這樣寶寶就會非常有成就感,變得自信, 慢慢喜歡自己去完成任務。

媽媽需要重視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管大小事孩子都不會做、做不好就會一直粘著媽媽。媽媽們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儘早對孩子進行一些生活獨立能力的訓練,孩子會慢慢享受自己的獨處空間。幼齡時,寶寶依賴父母而生活,父母是寶寶的全世界,寶寶需要獲得更多父母的愛與關注而生活,因此父母在陪伴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將注意力放在寶寶的身上,給予高質量的陪伴。

相關焦點

  •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我總會在夜裡做盡令人恐懼的夢了。這是潛意識用夢來對抗不喜歡的夜晚。媽媽從不知她的女兒的童年有這樣糟糕的體驗,如果她能細心點,也許就會伸出雙手擁我入懷給我安撫了。但在那個年代,父母們更多忙著的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孩子多是散養著。所以說,能得到父母給的安全感,帶著安全感長大的孩子該是多麼幸福。
  • 孩子不自信?很多都源於父母的10種行為
    這極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必須獨立承擔他生命裡的責任。父母的過度保護是對孩子創造力的無情扼殺。一個孩子什麼事沒做過,只是學習絕不可能成為天才。 、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會以為這是正常的行為,是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狀態,這樣的孩子就無法樹立自尊心。
  •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
    原標題: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   年紀小小的,卻非常的「懂事」,大人一言一行他們都能猜透大人的心思。有的父母會感覺孩子這樣是好事,甚至還會沾沾自喜。卻不知,孩子一旦形成這種討好型人格,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是很大的。
  • 談戀愛的時候,非常喜歡粘人,沒有安全感的幾大星座女
    下面,我們就來看下,這幾大粘人精的星座,到底是哪幾個?1.但是她們談起戀愛的時候,會忽然變得非常聽話乖巧,非常喜歡粘著對方,因為一開始她們就愛得非常多,付出非常多,內心沒有什麼把握,更沒有安全感。她們也許也不是非常粘人,但是經常性的聯繫,讓別人感覺她們非常粘人。3.射手座射手座還沒有談戀愛的時候,她們是非常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年幼的時候,父母的束縛也會讓她們感到非常厭煩。
  • 孩子忽然變得粘人,可能並非是一個好現象
    孩子忽然變得粘人,可能並非是一個好現象 有些家長一直都覺得孩子粘人是因為喜歡父母,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粘人這個行為卻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至少如果你的孩子並非一直那麼粘人,而是忽然有一天開始變得非常依賴父母,那麼大家可就一定要注意了,因為你的孩子此時肯定是遇到了什麼較大的問題,但是礙於某些原因他不是很好跟父母進行訴說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這其實是一種迎合。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客體關係心理治療》謝爾登.卡什丹。
  • 多子女家庭中,以下孩子長大多半不願與兄弟姐妹來往,父母要注意
    文|文兒多子女家庭中,子女教育,手足感情,一直都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父母為什麼會偏心?兄弟姐妹們為什麼整天打打鬧鬧,遇到外人欺負時又開始一致對外?還有的手足間,關係為什麼連陌生人都不如?前段時間回老家,遇到一個老同學。
  • 心理學家:孩子喜歡「這種顏色」,多半沒有安全感,父母要多陪伴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給孩子買東西,或者給他們穿衣服的時候,他們都有自己非常喜歡的顏色。 很多家長不知道,其實孩子喜歡的顏色,與他們的性格也有一定聯繫,曾有心理學家就指出,喜歡紫色的孩子更沒有安全感,可能需要父母多加關注。
  • 戀愛時,最粘人的4個星座
    1點星座有的人在戀愛中還會保持獨立的個性,堅持獨立的自我,會給彼此足夠多的空間,因為在他看來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有的人在戀愛中就很粘人,巴不得時時刻刻都在一起,並且很依賴對方,有人說他們已經活得沒有自我了,但他們很清楚其實就是自己很沒有安全感而已,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這樣的四個星座。1,白羊座:缺乏安全感白羊座是一個在感情裡很缺乏安全感的星座。
  • 孩子突然「變小」,吃飯要餵走路抱,原因在父母,聰明父母這樣做
    做父母是世界上最累也是最開心的事情。孩子的成長過程也的父母成長的一個過程,今天宸爸就和朋友說一說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常見的現象「行為倒退」。有些父母會發現,在孩子2-4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比如說變得敏感愛發脾氣、以前孩子明明會自己吃飯、平時也不用抱了都是自己走,然後到2-4歲左右我們會發現他好像突然又變成小寶寶了,要大人哄、吃飯要餵了、走路也要大人抱了、上廁所啥的全都不會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現在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太缺乏「信任」了,需要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榜樣?1)家庭教育:讓孩子從小吃得飽、穿得暖、笑得出來;讓孩子從小健康地成長,不僅要健康,更要健康成長。2)學校教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讓孩子從小知道學習的重要性。3)社會教育:健康是第一的,能力是第二的,情感是第三的,人格是第四的。
  •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不想害娃就收手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與父母經常吼孩子、吵罵孩子有關,孩子年紀小,對來自父母的指責和批評很多時候他們是害怕的,如果父母總是吼孩子、無端責罵孩子,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就會逼迫自己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去討父母歡心。在孩子看來,只有自己「懂事」了父母才會喜歡自己,也才不會吵罵自己。
  • 叛逆的孩子,從小牴觸父母這3種行為,長大容易學壞,現在糾正來得及
    人是很奇怪的物種,你對他/她做了9件好事,未必會印象深刻。但...只要你有一件事不小心傷害了他/她,就容易記仇。你們之間的關係就會出現裂痕,再怎麼修復心裡還是會有一道坎。在教育問題上,父母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對孩子用心良苦,孩子偏偏就不領情,不聽話、愛跟父母唱反調。為什麼會這樣?跟父母這3種無知的行為有關,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
  • 這3種行為的家長,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父母對孩子性格影響很大
    但是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夫妻之間吵架的時候,一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一來這會嚇到孩子,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內心留下陰影,二是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容易讓孩子變得情緒暴躁。2、長期的恐懼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 一歲半的孩子在叛逆期難管教,別用這三種方法,用得越多效果越差
    雖然叫做叛逆期,但是作為家長可以換個角度來理解孩子,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想要探索這個世界,學到更多的東西,而所謂的叛逆期其實是孩子的「學習爆發期」。為什麼一歲半的寶寶會叛逆?獨立性越來越強需要更多探索空間1歲之前,嬰兒是個乖寶寶,1歲半之後,孩子開始變得不聽話,媽媽的命令開始不聽從,不讓去的地方非要去。不讓動的東西非要動。
  • 孩子不愛讀書?帶他到這三個地方走走,李玫瑾:比說教管用多了
    小左夫婦兩人互相催促才勉強完成,寫的過程還磨磨蹭蹭,大人還聽不進去,道理也聽不進去,嘴上說自己明白其實根本沒聽進去,一說他不乖就開始頂嘴,爭著大人開始哭,夫妻倆都拿他沒辦法。兒童愛學習不是單靠天生就能左右的,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兒童的學習態度,更多的還是需要父母后天的培養,培養兒童的學習是要花很多精力的,激發兒童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兒童為什麼不愛學習?
  • 孩子「沒教養」的4個表現,旁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中有數
    孩子「沒教養」的4個表現,旁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中有數古人云:「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矣。」意思是一個人的禮貌,就像是魚和水的關係一樣。孩子「沒教養」的4個表現,旁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中有數男子猛地站起來,把小男孩直接摔在了地上,最後還用腳用力踩男孩的頭。孩子開始嚎啕大哭,車上其他乘客看見情況有些失控,趕緊上前阻止男子的行為。最後男孩因為受傷被送進了醫院,而男子也因為施暴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 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原標題: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平時在家裡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去到陌生、人多的環境就變得膽小怕事,不敢表現自己還愛哭鬧,而這就是孩子怕生的表現。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怕生呢?孩子怕生家長又應該怎麼辦呢?
  • 1歲半寶寶成了媽媽的粘粘蟲,生怕孩子哭鬧,可能是這三大原因
    在寶寶3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很平靜地和陌生人接觸,但是等孩子到了8個月到12個月期間,孩子對陌生人會明顯的產生不安,甚至還會哭泣,我們平時把這種現象叫做「怕生」。所以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有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現象,父母不要太擔心。因為對於小寶寶來說最值得依賴的就是媽媽,所以這時候孩子對媽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這時候孩子就會變得非常黏媽媽,這就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 若要孩子「情商高」,儘量避開這3個「懂事行為」,父母別瞎開心
    如果孩子有以下這幾點看著懂事的行為,或許是在暗示你孩子的情商比較低,在孩子長大之後,可能在生活和工作上受到一些影響。若要孩子「情商高」,儘量避開這3個「懂事行為」,父母別瞎開心1、不調皮惹禍,不愛出門大多數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總是會吵著鬧著出去玩,就連自己一個人玩玩具時也很調皮搗蛋,但是你發現你家的寶寶就沒有這樣的情況,甚至不會主動要求出去玩,也不會做一些讓父母感覺到生氣的事情,那麼每一位做家長的都認為孩子很乖很省心,但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