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副總裁楊紅:運營服務是保險公司生命線 詳述壽險變革驅動...

2020-11-22 中國保險網

原標題:壽險服務如何變革?中國人壽副總裁楊紅詳述客戶驅動力和服務行動力

  今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楊紅在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保險論壇中表示,運營服務是保險公司的生命線。 同時,她從壽險服務變革的客戶驅動力和服務行動力進行詳細闡述。

  以下為部分演講實錄:

  在保險公司我從事這個職業有13年的IT工作經歷,有18年運營服務工作的經歷,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個點,運營服務是保險公司的生命線,它在為一線銷售人員不斷的賦能,我們可以去試想沒有後面的這種支持,我們的保單如何去實現,我們的服務如何去實現?我們的客戶如何去感受到他自己,或者他家人所獲得保險最後的價值,其實他是感受不到的。所以運營服務是保險公司的生命線。

  運營服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一項工作,需要工匠精神,久久為功,潤物細無聲的工作中為客戶,為企業,為股東創造價值。

  服務和銷售的融合也正在成為險企轉型的方向,我們公司也提出來重振國壽的戰略,叫「343」,三個轉型裡第一個轉型就是從銷售向服務於銷售融合的轉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

  一、壽險服務變革的客戶驅動力。

  不斷社會怎麼變,疫情的影響也好,還是說社會的這種變化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好,一個保險企業要經營下去,其實你經營的是誰?經營的是客戶,你的客戶就是客戶,那麼客戶的需求變化會驅動我們企業的變化,我記得我剛到保險公司的時候,我們並沒有什麼系統,沒有什麼電腦,我們是在用手工,所以我們公司在1982年恢復壽險業務以後,我們積存大量卡片,那裡記載了客戶的養老金和他的健身險,目前我們公司還有大量這樣的所謂業務存在,雖然我們放到系統裡了,那個時候的客戶需求是什麼?大家會去想,那個時候客戶沒有說我要足不出戶,是做不到的。我們去看現在客戶的主要需求,總結成三個易、意、義,要求的是極簡,第二是快捷,第三是即時,第二是無縫的銜接。第二個意需要被理解,需要精確,比如像物流,我需要投遞員在哪裡,現在對保險業也一樣需要知道業務員在哪裡,需要知道業務辦到什麼程度了,到底什麼時候給我理賠,什麼時候給我單子,再就是要準確,還要有一定的前瞻。最後一個很重要,你是不是說話算數,很簡單,我的權益能不能被保障。我們去翻開這三個易的背後是什麼驅動客戶需求的變化?這是人類共同的基因,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剛才王總講的美好企業,十九大也提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因為我們不斷的人類共同價值觀是什麼,我要不斷的舒適,獲得自由,趨利避害。第二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需求的顯化,特別感謝網際網路的創始人,也特別感謝網際網路企業,把客戶潛在追求舒適,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一個一個被顯化出來,並沒有什麼神仙創造客戶的需求,是因為你做的這件事情激發了客戶的潛在需求,誰能夠更多地激發客戶的潛在需求,誰就會去成為經營客戶中國贏家。

  二、壽險服務變革的服務行動力。

  總結起來,一個中心,三個重點。一個中心就是以客戶為中心,這是整個服務行業,甚至說一些製造業它的共同訴求,但是以客戶為中心,又在不斷的被演化,因為它隨著客戶需求的變化,在不斷的被做的更加的精緻,更加的貼近客戶的需求,不斷的在變化。以前我們說像我們公司,以前說以客戶為中心,能把他的保單查出來,這就很好了。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我們認為那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了。到現在你再說能把保單查出來,那個就不叫以客戶為中心了,那個只是再普通不過最基礎的服務了。所以它會隨著時代的變化。

  為了能夠把以客戶為中心做好,我認為在未來我們的保險業在服務方面可能應該做三個方面的事情。

  一是核心服務一定要做精。

  保險公司最核心的服務是什麼?理賠,一個理賠不好的公司,我相信它一定是一個不太好的保險公司。客戶最關注你賠不賠我,現在客戶可能更關注說你賠我的同時你快不快賠我?你能不能告訴我賠款的進度,所以理賠服務是客戶選擇保險公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我們也是希望能夠把我們中國人壽的理賠打造成自己的品牌,能夠讓客戶在聯想起理賠的時候,他能想起中國人壽的理賠好,也希望這種的好能夠帶給他的家人。

  下面給我們自己做了壽險理賠子品牌,叫有速度,有溫度的理賠品牌打一個小廣告。(播放視頻)我也知道很多同行理賠方面做的非常之好了。我們理賠的直付成為壽險行業的常態,我住院的時候出來就不再去再找你報案,再找你傳資料,沒有了,應該直接就賠付了。在國外先進的保險公司已經早就實現了。當然這裡有我們的一些壁壘,我們和醫院,和一些醫保機構的對接。

  保單服務重在體驗。這裡體驗不是公司給他什麼,而是客戶感受到什麼。一個客戶的體驗是和社會的總體服務水平,與客戶個體差異相關的,並不是我認為好服務他就會體驗好。我們覺得應該在客戶體驗方面不是具體為客戶做到一些什麼,而是要建立一套機制。就是這樣的一個閉環客戶體驗管理機制,並且要設立一些專業的部門,比如說我們公司,我們就設立了流程與運營管理部,它來負責我們客戶的體驗。

  二是場景化服務要做強。

  場景其實是網際網路企業帶給我們壽險業的一個新的服務變化。大家都講場景服務,所謂場景是客戶在的地方,我們看客戶在哪裡,會在公司的客戶端,會在自己想在的任何一個網站,或者是任何一個線下的地點。我們也做了一個統計,2018年到2020年,我們看到公司2019年線上的觸點服務量佔比同比提升了37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線上觸點的服務量佔比提升了18個百分點,表達客戶更喜歡在線上做服務。增加更多外部觸點,不是僅僅利用自己的APP和微信公眾號,而是把它擴展到客戶所在的地方。

  特色的生態化服務應該助推保險公司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的轉變。經營一個客戶我們認為應該有三個階段,一個叫連接客戶,一個叫黏住客戶,一個發展客戶。所謂連住客戶是用網際網路連著他。黏住客戶是用大量的生態場景裡服務它。像剛才徐總講的,要把康養這個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點,把健康服務作為很重要的點,比如說現在疫情階段,我們把免疫力提升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點,去和客戶的生活進行融合。

  三是智能化服務要做深。

  前端的智能化,大家說誰又智能化了,但是我們把智能化回歸到人性的角度去看,我認為智能化目前還是有挑戰的。體現在哪裡呢?人工服務它的服務人性化,還有客戶對人工智慧的適應性,以及技術的成熟度,是智能化服務的一個挑戰。所謂智能化服務我們覺得應該讓我們的機器更像人,而不是讓我們的人更去學習機器。所以在人性化裡面可能在現在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壁壘,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去走,所以我們覺得在前端,人工智慧在短時間內可能還不能完全去替代,人工服務。智能化服務的做深,中後臺智能化服務將會有更加深入的發力,在提高效率、風險控制、成本降低、準確性提高方面,應該將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像我們公司在實踐當中也做了很多風險識別模型,我們的調查模型,我們的保險保後去核查的一些模型,為公司去識別客戶的風險以及提高我們的服務效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這裡有下一步繼續探索和提高的地方。第一是數據和模型是兩大基礎,比如理賠智能模型裡,最重要的是基礎數據,比如說三大目錄,如果你沒有三大目錄,其實你沒有辦法做所謂的直賠,你沒有辦法做自動的計算,是沒有辦法全流程自動化的。比如說我們公司67%已經基本上全流程自動化,不需要人幹預的這種理賠,99%的保全基本上是利用我們系統去做審核的,這裡沒有基礎數據是不可能的。還有一個模型,到底怎麼樣去訓練你的模型,通過你現有的數據讓它越來越精確,越來越精準。還有一個點就是外部數據的合理應用,以及內部數據的結構化,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挑戰,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外部數據的合理應用我想在座保險業同仁們應該都有很深切的感受,當我們去想用到客戶外面醫療數據,比如說信用數據,比如等等這種數據的時候,我們會遇到很多壁壘,所以我們也希望保險業能夠真正的去聯合起來,突破這些壁壘,把這些壁壘突破以後,我們才能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好、更精準的服務。

  再就是內部數據的結構化,比如說咱們理賠的很多單證自動化的識別,這依賴於IT OCR識別技術的進步等等。

  所有的歸納起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服務要有一個核心的理念,我們要提供一個什麼樣的服務呈現給客戶,我的觀點就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就是六個字,簡捷、品質、溫暖。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抗疫復產保安康,用心守護人民美好生活——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抗擊新...
    作為維護改革發展「壓艙石」、生力軍和「穩定器」的國有控股金融保險企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敢打頭陣,敢於先行,敢做先鋒,始終把公司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用擔當和奉獻履行初心使命,凝聚起系統上下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 華貴人壽保險公司(華貴人壽)汪振武:向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華貴人壽保險2020年3月5日訊,華貴人壽保險隸屬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貴人壽)致力成為綜合競爭能力一流的平臺型人壽保險公司。
  • 中國人壽重慶市分公司 以科技賦能 守護百姓智慧生活
    為及時響應防疫期間客戶保險服務需求,分公司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構建了智能核保、智能理賠、智能客服等全方面、多角度的智慧保險生活。2019年,中國人壽集團公司正式提出「重振國壽」戰略,「三轉、四型、三化和兩步走部署」指出了「從人力驅動向人力與科技雙輪驅動轉型」、「科技驅動型企業」、「科技化創新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國壽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新高度。
  • 中國人壽:科技創新助力打造「智慧國壽」
    隨著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人機互動、生物特徵識別等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與保險業的結合已成為一種趨勢,並將帶來商業模式和發展模式的顛覆性變革。將人工智慧應用於保險領域,實現承保、核保、定損、理賠和客服等環節的智能化,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已成為科技賦能保險的內在要求。
  • 在忌諱談論死亡的中國,保險公司如何開拓市場?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歐和北美的人壽保險市場日漸飽和,商業人壽保險公司開始將自己的業務版圖擴張到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歐地區。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經濟發展令人矚目,成為壽險業全球擴張的主要目標。截至80年代末,已有數十家跨國人壽保險公司在北京設立了辦公室,急切地等候獲批經營許可證。
  • 華貴人壽保險公司打造為茅臺集團金融板塊發展重要增長極
    據了解,華貴保險是中國保監會批准設立的一家全國性人身保險公司,是貴州省第一家法人保險公司。在2017年2月的開業儀式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李保芳就明確指出,華貴保險的正式掛牌運營,既是茅臺集團拓展金融板塊的關鍵性一步,也是打造「產融結合」控股集團的實質性進展,更是補齊貴州保險業「短板」、加快全省金融業發展的重要成果。
  • 華貴人壽總經理辭職 這家茅臺做股東的保險公司業績怎麼樣?
    目前,華貴人壽股東包括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佔股20%)、華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佔股15%)、貴州貴安金投(佔股11%)等11家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三年來,華貴人壽的總經理一職已經出現過兩輪變更。據了解,劉衛平自2018年10月起任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分管團險業務部、經代業務部、信息技術部、運營部。
  • 中國人壽信陽分公司給您拜年了!
    中國人壽連續16年入選世界《財富》500強企業,2018年排名第42位,連續15年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排名第5位,獲得了「最佳壽險公司」「最值得信賴保險公司」「最具社會責任保險公司」等多項殊榮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響應中國消費者協會倡議...
    中國人壽審時度勢,深度探索不同客戶群體業務辦理習慣,推出「中國人壽壽險APP」、「銷售人員保全管家服務」、「智慧櫃員機」、「空中客服」四大智能保全業務辦理模式,與傳統櫃面服務構建起覆蓋「海、陸、空」線上線下、多點觸達的保全服務網絡,全面滿足客戶服務需求。
  • 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貴人壽:以產品升級迎行業春天
    華貴人壽保險訊,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貴人壽保險),華貴人壽保險是一家產品和服務領先的平臺型保險公司,買保險就選一流的人壽保險公司-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貴人壽保險).華貴人壽保險讓您與保險更近一步,訪問華貴人壽保險官網,獲取最新的華貴人壽保險產品資訊,華貴人壽保險立足貴州服務全國.華貴人壽保險,人生華貴。
  • 構築保險健康生態,平安人壽「雙子星」大福星、少兒平安福雙雙斬獲...
    11月8日,由保險文化雜誌社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保險康養產業論壇於桂林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生態·理性」。  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新技術、新經濟的時代,一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生活向高品質發展的時代,一個大眾需求高端化、多元化的時代。
  • 2020年險企樣本觀察:踐行小而美的網際網路壽險
    對於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康人壽」)來說,2020年是持續推動價值轉型,優化業務結構的一年。作為一家小而美的壽險公司,弘康人壽在成立之初就選擇了一條有別於傳統壽險公司的發展道路,走網際網路優先的路徑,此後更是日復一日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聚焦保險保障功能,如今已經基本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重構。
  • 2020中國保險年度排行榜發布
    原標題:2020中國保險年度排行榜發布   近日,2020中國保險
  • 第十一屆「金理財」獎揭曉 長生人壽榮獲「年度保險服務卓越獎」
    長生人壽公司董事、財務總監周麗萍女士代表公司領獎強強聯手,為服務提質金融科技正在改變保險行業,變革商業模式、經營方式、業務流程科技賦能,為服務提速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2019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消費者希望保險公司能夠通過科技賦能,將保險科技應用於各業務流程和服務環節
  • 中再香港全面啟動業務運營 中再集團全球化布局再譜新篇
    、總裁和春雷出席儀式,與來自香港、內地的20餘家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高層領導一起,共同見證中再集團全球化發展、中再香港全面啟動業務運營的這一重要時刻。作為中國大陸唯一的再保險集團,中再集團堅定不移走「全球化」發展道路,不斷增強中國再保險行業對外提供技術服務的能力和吸引力,成為國際再保險市場的主要聯結者。  中再集團全球化起步早於絕大部分中資保險公司,「十二五」以前,業務版圖就已經遍布全球。
  • 數讀|上市壽險2020年保費收官:國壽、新華各領風頭、平安改革成效...
    截至目前,A股上市保險公司相繼發布2020年全年原保費收入,其中壽險業務頗受關注。在2020年收官後,這些A股上市保險公司壽險業務2021年的表現值得期待。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強勢表現是在「重振國壽」和「二次騰飛」的戰略提出後。2019年提出「重振國壽」戰略後,中國人壽將改革作為重振國壽的「關鍵一招」,並將之後啟動的包括一系列改革工作統一命名為「鼎新工程」。
  • 同方全球人壽「宙斯」智能個險正式發布
    公司將以 「數字保險,踐行未來」為戰略口號,以數位化保險踐行者的姿態,每年發布公司數位化革新舉措,以期在全球數位化的大趨勢下,脫穎而出,並助力中國壽險行業的數位化發展。「數字原住民」井噴,倒逼保險業技術革新中國消費市場正逐步由新一代數字原住民主導。
  • 壽險業給付壓力如山 生命人壽卻巨資押注房地產
    原保費收入排第8的生命人壽,是2012年保險業內投資性房地產增量最多、不動產投資佔總資產比例最高的公司,2013年至今在多地推出超過372億元綜合地產投資建設計劃。21世紀經濟報導數據顯示,2012年底,生命人壽投資性房地產佔總資產的比例從5.65%增至9.16%。
  • 從發達市場看中國壽險產品演變:老齡化倒逼養老健康險、經濟降速...
    註:本文作者鍾瀟、梁麗幗、王子鹹、殷超、朱翔宇、孫璇,目前均供職於太平人壽戰略部;本文原題《成熟壽險市場產品演變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驅動我國壽險市場近30年發展的三大因素是政策、渠道、產品,其中產品作為商業鏈條的原點對促進行業發展的作用最為顯著,隨著我國壽險市場的逐漸邁向成熟,客戶趨於理性、需求更加多元,未來產品形態將如何演變?
  • 中國保險最大謠言:保險公司會不會倒閉?
    對之《保險法》有進一步的要求條款: 《保險法》第九十二條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險公司達成轉讓協議的,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接受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