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學而》二:為仁之本

2021-01-10 永恆水一

《論證——學而》二:為仁之本

第二章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

基本注釋:有子,人名,孔子的學生。弟,通「悌」,敬重、敬愛。犯上,即做亂、造反。

這一章說的是孝道的重要性,處世的基本要先能盡孝道。然後在孝道的基礎上去學習和實踐仁道,即指明了仁德的基本在於「孝」。這一章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這裡的大意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但卻喜歡冒犯上級,這樣的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樣的人是沒有的。

這裡說的是「孝道」的重要性:人們對尊卑的最初認知,首先從「孝道」開始。並通過對父輩的孝順和對兄長的敬重,來對自己進行一個最基本的定位,而且對這個最基本的定位進行一個正確的認識。而能夠清楚了自己定位的人,往往不會亂來。

第二部分: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

這裡的大意是:一個品行良好的人,常常致力於踐行自己的根本事務。自己根本的事務都能處理好了,就能夠建立起自己正確的思想觀念,於是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也就確立了。而能夠盡好孝道的人,這就是日後能夠達到仁德的根本。

這裡說的是處世的基本:做好了基本的定位,然後勤加實踐,再建立好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於是自己前進的道路以及能夠讓自己實現目標的方法也就逐步完善了。哪怕是古人認為最難以達到的仁德境界,也是如此推進。所以從一個人最基本的出發點來看,孝道就是成為君子的基礎,也是君子以後能夠達到仁德境界的基礎。

相關焦點

  • 「論語」學而篇第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2有子⑴曰:「其為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鮮⑷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⑸。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⑹與⑺!」【注釋】⑴有子——孔子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歲,或者小三十三歲。⑵孝弟——孝,子女對待父母;弟,tì,弟弟對待兄長。
  • 學習「孝悌者也,其為仁之本與」的意思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孝悌者也其為仁之本與。」這句古詩文。這句話的重點其實就是「孝悌者也」。這個關鍵詞。「孝悌」,其本意就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然後圍繞這個關鍵詞展開論述。《三字經》裡有許多描寫孝親的句子。
  • 喵說《論語》: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巧言令色,鮮矣仁!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仁者愛人,是孔子學說裡的一大要義。孔子以孝導仁,並非以孝求忠,但是又不得不說,如果一個人都不愛自己的家人,卻說他愛國家,那必是奸惡之人,一有機會他就會行犯上作亂之事,眼下的安靜,只是一種潛伏!喵曾經被被質問:你對父母有對寵物好嗎?喵回懟:你關注父母有關注我多嗎?父母是人,寵物是動物,對父母之愛、之孝,與對寵物之愛、之養,是不可類比的。
  • 我讀論語小記:學而第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若說:為人孝敬父母,尊愛兄長,而喜歡冒犯上級的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而喜歡造反作亂的人,從來沒有;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本建立了,道就產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吧!】「弟」通「悌」;「與」通「嶼」,是語氣詞,和「者」「矣」無異。
  • 閒思論語之孝悌仁之本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通譯(略修改):有子說:「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頂撞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歡頂撞上級,卻渴望造反的人,自古以來都是沒有的。
  • 廉潔家風 | 孝悌何以為仁之本
    廉潔家風 | 孝悌何以為仁之本 2020-04-21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爻預測學第二章八卦五行基礎知識
    震為雷,為長男,為足,為仁,屬木,方位東,旺於冬春,代表動物龍。陽巽卦: 巽下斷。巽為風,為長女,為股,為仁,屬木,方位東南,旺於冬春,代表動物為雞。陰坎卦: 坎中滿。坎為水,為中男,為耳,為智,屬水,方位北,旺於秋冬,代表動物為豬。陽艮卦: 艮覆碗。
  • 字裡行間丨孝悌何以為仁之本
    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孝經》說:「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兩漢時期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舉孝廉」,也將是否孝順親長作為考察、提拔官員的一項重要標準。悌本義為敬愛兄長,在古代典籍中多寫作「弟」,如《論語》中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說文解字》中本來沒有收錄悌字,宋代徐鉉校訂時補充了402個字,將悌納入其中,解釋為「悌,善兄弟也。
  • 古老《易經》的爭論:二點理由足以論證,到底是科學還是迷信?
    佔卜算卦這種事,登堂入室,美其名曰預測學,成了科學研究之學科門類了。怎麼來看待這種所謂周易或者周易研究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人類文明進化到今天,所謂哲學著作、特別是哲學原典,必須回答以下問題:人是什麼?人從哪裡來的?又到哪裡去?世界是什麼?宇宙是什麼?生與死是什麼關係?物質與精神是什麼關係?存在與意識是什麼關係?人為什麼活著?
  •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作者:中山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 劉根勤  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題為《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引用「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呼籲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
  • 《三字經》中關於孝悌之義的解說
    重要語錄: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一、「孝悌」 的歷史本義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
  • 2022京考行測技巧:尋找論證隱含邏輯,巧解削弱、加強題目
    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聊聊「削弱」、「加強」題目比較常用的一種解題方法「尋找論證隱含邏輯」。削弱、加強題目題幹最常見的是由一個或多個論據推出一個結論,從論據推出結論的過程叫論證,論證過程中會存在一個或多個邏輯漏洞,或者說論證過程中存在一些「隱含邏輯」,考生可以通過找題幹論證的「隱含邏輯」來削弱或加強題幹論證。
  • 姓名學泰鬥何榮柱談:生肖姓名學的可取之處
    中華姓名學泰鬥《姓名學教科書》作者,國際姓名學領域唯一專利得主中國臺灣何榮柱教授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格局代表結局,我們取名字第一步首先會根據客戶的八字配出最適合的最上等的格局,而後而依據姓名學十大門派中的(八字派、生肖派、納甲派、天運派、九宮派、音律派、形家派等)的優點配字,最終為客戶層層篩選出十組名字形音義俱佳的名字供客戶挑選
  • 中醫五行論證—皮膚白晰的女生更容易生病
    那今天我想用中醫裡陰陽五行的理論,來論證一下,為什麼皮膚白的女生更容易生病! 首先,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對應的顏色為白,因此,皮膚白肯定是與肺有關的。原因有二,一是溼氣重,二就是因為肺虛所致。為何?很簡單,正因為溼氣重,所以川妹子要吃辣而辣是入肺的,過辣傷肺,久而久之,四川人就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一種體質。 四川不光是女孩子皮膚好,很多男人的皮膚也是吹彈欲破的那種。這是對應的皮膚白,愛吃辣,都歸屬於肺的論點。
  • 水利部制定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水資源論證工作的意見》,探索建立...
    (二)基本原則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水資源作為區域發展、相關規劃制定和項目建設布局的剛性約束,將經濟活動嚴格限定在水資源承載能力範圍之內。  ——健全水資源論證體系。充分考慮規劃、建設項目以及區域發展的實際,分類推進水資源論證工作,突出工作重點,優化內容和形式。  ——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 學易經感悟之二:陰陽平衡則無往不利,成功有捷徑
    這裡主要是從易經內在之道(本質、規律)的層面來說,卦辭爻解不再贅述,百度一搜就有詳盡解說,但只把握這種淺層的解卦是學不通易經的,本末倒置了不卜卦還學易經幹什麼?會這樣問的人估計大部分都被道聽途說或者某些江湖神棍給忽悠了。我身邊也有很多人都以為易經是算命是迷信,這真是易經的悲哀。易經已經把事物發展的規律道盡,懂易經的人最善於把握趨勢,順勢而為,事半功倍,不做無用功;不按規律行事往往功虧一潰功敗垂成。下面我就詳細說說乾坤二卦的玄機,大家就能明白為什麼同時擁有乾坤(陰陽平衡)兩種特質的人會無往不利,容易成功。
  • 王啟元︱晚明唯識學復興的歷史與價值
    但是零星分散的晚明唯識學著述文本,的確不足以構築唯識學之於佛教復興的論證,尤其《嘉興藏》及續藏中有限的晚明唯識著作的收入,依然無法全面展示一時代之佛教學說的進步,甚至,僅僅憑藉通行的雪浪洪恩《相宗八要》及蕅益智旭《相宗八要直解》等相對入門的書籍,判斷晚明唯識學境界不及唐代先賢,尤其對照近代自日本取回基法師唯識因明諸書而得出晚明唯識學人遠在下風之論,時常發生。
  • 2021省考行測技巧:尋找論證隱含邏輯,巧解削弱、加強題目
    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聊聊「削弱」、「加強」題目比較常用的一種解題方法「尋找論證隱含邏輯」。削弱、加強題目題幹最常見的是由一個或多個論據推出一個結論,從論據推出結論的過程叫論證,論證過程中會存在一個或多個邏輯漏洞,或者說論證過程中存在一些「隱含邏輯」,考生可以通過找題幹論證的「隱含邏輯」來削弱或加強題幹論證。
  • 坤以順性:細說乾坤二卦的「性命」之學(下)
    在外物之前立心不動之人,就是《周易》和孟子所稱道的「大人」。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坤卦的爻辭是如何教我們「立心」,從而擺脫心性的迷茫,找到自己道路的。二、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坤》卦的上爻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這句話,是君子立心率性的第一步。(坤卦六爻順序要倒著讀,具體可以參考周易天文曆法密碼系列的解釋)。
  • 民間命理高人論證「二行成象」五行無忌
    隨著時間的推移,閱讀各類命理學著作的數量越來越多,居然得知有一種特別的格局,叫「二行成象」格。據介紹,這種格局,行運就是沒有任何喜忌的,即不論水、木、火、金、土運,均是可行之運。經過仔細對照,發現這個女孩的命局,是「二行成象」格中的「火土相資」格,竟然是一個十分好的格局。鍾先生認為:「『兩行成象』之格,多富貴吉壽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