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學而》二:為仁之本
第二章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
基本注釋:有子,人名,孔子的學生。弟,通「悌」,敬重、敬愛。犯上,即做亂、造反。
這一章說的是孝道的重要性,處世的基本要先能盡孝道。然後在孝道的基礎上去學習和實踐仁道,即指明了仁德的基本在於「孝」。這一章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這裡的大意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但卻喜歡冒犯上級,這樣的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樣的人是沒有的。
這裡說的是「孝道」的重要性:人們對尊卑的最初認知,首先從「孝道」開始。並通過對父輩的孝順和對兄長的敬重,來對自己進行一個最基本的定位,而且對這個最基本的定位進行一個正確的認識。而能夠清楚了自己定位的人,往往不會亂來。
第二部分: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
這裡的大意是:一個品行良好的人,常常致力於踐行自己的根本事務。自己根本的事務都能處理好了,就能夠建立起自己正確的思想觀念,於是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也就確立了。而能夠盡好孝道的人,這就是日後能夠達到仁德的根本。
這裡說的是處世的基本:做好了基本的定位,然後勤加實踐,再建立好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於是自己前進的道路以及能夠讓自己實現目標的方法也就逐步完善了。哪怕是古人認為最難以達到的仁德境界,也是如此推進。所以從一個人最基本的出發點來看,孝道就是成為君子的基礎,也是君子以後能夠達到仁德境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