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9日舉行的南京江寧區新聞發布會「四新」行動系列專場上,江寧區「城市大腦」——智慧江寧運營管理中心正式亮相。這個城市大腦匯聚31個部門4億多條政務數據,開發了100多種智慧應用場景,首次實現江寧全區運營管理實時感知、科學管理、高效指揮。
看病掛號繳費,統統免排隊
市民前往醫院看病,無論掛號、繳費,都需要排隊等待,而有了江寧「城市大腦」的智慧管理,現場排隊現象不見了。江寧區發改委副主任湯磊介紹,江寧居民前往江寧區人民醫院、江寧區中醫院看病,可通過「我的江寧」APP預約掛號。按時到達醫院並看病過程中,醫院檢查繳費、病人拿藥繳費,都可通過線上進行,大大減少病人排隊時間。
患者看病繳費免排隊,背後是數據聯通的結果。湯磊介紹,以前,衛健、醫院、人社等部門的數據各自獨立、互不聯通,線上繳費功能很難實現。如今,智慧江寧運營管理中心打通了這些部門的數據壁壘,通過線上數據融合,最終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安全生產隱患實時感知
智慧江寧運營管理中心作為「城市大腦」,還可以實時感知城市運行狀態,及時發出預警信息。
企業倉庫裡堆放的危化品,有沒有安全隱患?企業如果超出經營範圍存儲危化品,監督部門又如何第一時間獲知?答案是大數據的分析和統計。
湯磊介紹,目前,智慧江寧運營管理中心正在開發建設江寧區危化品運輸監管平臺的應用,力爭打通交通、安監、交警等多部門的大數據資源,利用雲計算、AI、5G等技術,對全區危化品運輸車輛進行全流程、全過程實時監管。「例如,一輛危化品運輸車在進入江寧轄區時,卡口數據、企業數據、監督部門數據都會源源不斷匯聚到『城市大腦』,『城市大腦』經過大數據分析、比對,就可以通過危化品運輸車的路線、暫停地點、品種等,判斷是否具有安全隱患,從而有效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讓城市管理變得「耳聰目明」
智慧江寧運營管理中心佔地9000多平方米,目前已投入試運營。該中心集智慧體驗、大數據分析、賦能創新、全域治理指揮調度等多重功能,同時,也將向市民提供體驗、科普教育的平臺。
運營中心作為區縣級的「智慧城市大腦」,將通過對江寧區數據資源和社會治理要素的全景呈現,實現區街平臺、跨部門數據共享和聯動處置,讓江寧城市管理看得見、管到位、會思考、能聯動,讓城市更智慧、更高效。
記者獲悉,該中心首先建設了江寧區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通過對全域數據的統一接入、統一治理、統一編目、統一開放,將數據變成資產,用大數據為智慧江寧建設賦能。其次,中心統籌接入江寧區所有單位的業務系統,將分散的、獨立的信息系統整合為集中展示、互聯互通、疊加應用的「大系統」。
同時,中心還建設了城市運行一張圖,通過江寧城市三維模型與數據專題分析,展現城市運行全景,監測城市發展體徵,成為江寧區的態勢感知中心。
「這裡還是一個全域治理集成指揮中心。」湯磊表示,通過一個中心匯集群眾訴求、一個中心統籌社會管理、一個中心實施跨部門跨層級聯動指揮,真正做到「指揮調度一中心」,讓江寧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南報融媒體記者 周愛明 杜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