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三體》在科幻世界處於什麼地位?有怎樣的影響力?

2020-12-01 騰訊網

劉慈欣《三體》的意義在於,作為亞洲第一個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品,不僅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青睞,而且憑藉宏大的格局,深邃的思想,對當下的科幻小說完全進行了一次降維打擊。就像其中描繪的執劍人羅輯一樣,以一部作品挑起了東方科幻的半壁江山。完全稱得上與阿瑟·克拉克、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等大師經典作品齊名的偉大作品。

三體在2015年獲得了科幻小說的最高榮譽,雨果獎,這也是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第一次獲得雨果獎,同年獲得星雲獎,其實早在2008年,大劉就已經十次蟬聯中國科幻界最具權威大獎銀河獎,三體在在《科幻世界》的長篇連載也是開先例之河,那時就有人稱他是中國科幻界第一人。

科幻的力量,其實就在於想像力。從修真到機甲,從虛幻到穿越,這些所有的題材,其實都在於人對自身的幻想和希望。大劉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依託於愛因斯坦的宇宙中的宏大的想像,是的,最終這個宇宙還是在相對論的想像裡,雖然出現了超出預期的大神,但是大劉還是給出了一個解釋。也許這就是科幻和玄幻的差別。

沒人知道多年以後,他會成為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冷酷的道德評判者、一個冷靜的思想者。他的目光,從宇宙大爆炸之初到宇宙歸零。他的筆根植於中國的土地,卻書寫著宇宙的壯麗史詩!

相關焦點

  • 科幻《三體》是利用上班時間偷寫的,劉慈欣:我好像佔了單位便宜
    2019年4月18日,「第13屆作家榜」壓軸的主榜單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以《三體》系列作品,超過餘華、莫言等人的暢銷代表作,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剛剛拿下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冠軍的中國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在引發熱議之餘,意外鉤沉出同名原著小說作者劉慈欣的一段電力從業往事。
  • 劉慈欣的《三體》,常常打破常規思維的人,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
    然而,這位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得主、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開創者,卻對每經影視坦言,他至今都沒想明白到底為什麼《三體》能達到這樣的影響力……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天文學家葉文潔在其間歷經劫難,被帶到軍方絕密計劃"紅岸工程"。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
  • 科幻世界雙神對談:卡梅隆今天將對話劉慈欣
    據20世紀福斯電影官方消息,詹姆斯·卡梅隆將在今日下午與劉慈欣展開對話,活動名為「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對話劉慈欣」,官方號稱「科幻世界雙神對談」。劉慈欣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幹擾》等等。
  • 《三體》英文版入圍美星雲獎 堪稱科幻界"奧斯卡"
    據《三體》系列出版策劃人、《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透露,這也是「新時期以來首部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科幻長篇即入圍星雲獎,劉慈欣再次創造歷史。」  同時,《三體》電影在大興安嶺開機,而劉慈欣是電影版監製。出品公司遊族影業稱:「引入好萊塢團隊參與製作,為大家呈現一部史詩級國產科幻大作。」
  • 劉慈欣《三體》中寫了那麼多物理學家,為何單單只「黑」了牛頓?
    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的《三體》肯定是必讀的書單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可謂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巨著。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他獲得了無數的花環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評價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入圍美國「星雲獎」
    京華時報訊(記者田超)美國當地時間2月20日,美國科幻奇幻協會在其官網上正式公布了2014年「星雲獎」入圍名單,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英文版《三體》入圍長篇小說決選。昨天,劉慈欣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很高興能獲得提名,會以平常心看待。他透露,《三體》第二部英文版預計今年8月在美國出版。
  • 《三體》作者劉慈欣受邀擔任IDG資本首席暢想官
    IDG資本今日宣布,正式聘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擔任IDG資本「首席暢想官」。這是IDG資本首次跨界到科幻領域,未來雙方將展開一系列腦洞大開的合作。劉慈欣以富有想像力、具有人文內涵的科幻作品為人所熟知,曾連續12次獲中國科幻文學創作最高獎「銀河獎」,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他的《三體》被公認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之作。
  •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獲美國「星雲獎」提名
    新華網上海2月21日電(記者許曉青 姬少亭)記者21日從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獲悉,中國知名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版已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    業內人士分析,儘管目前僅是獲得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 "三體"英文版入圍星雲獎
    近日,從國內科幻「重鎮」——《科幻世界》雜誌社傳來好消息,美國科幻奇幻協會2月20日正式公布星雲獎入圍名單,《三體》第一部英文版,已入圍該協會主辦的2014年度「星雲獎」長篇小說類提名的決選名單。  儘管目前僅是獲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仍舊意義非凡。
  • 歷史上的今天|6月23日 57年前的今天 當代科幻第一人劉慈欣出生
    57年前的今天,1963年6月23日,「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劉慈欣出生。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23日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陽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
  • 《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如果你看過劉慈欣的著名科幻小說《三體》,那麼你一定對其中的一個情節記憶猶新。人類被三體人追擊的時候飛入四維空間,三維宇宙中的一切都呈現在他們面前,人類發現四維空間中的更高生命是矽基生命。最後,他們成功地摧毀了四維空間,回到了三維世界。通過這個描述,我們可以發現,在高維空間中,低緯度的一切都可以查閱的,就像我們在看書一樣。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也有類似的描述。
  • 高曉松對談劉慈欣,科幻小說裡的科學並不是科學,而是文學的映像
    各大媒體上關於《三體》內容的解讀和評論如雪片般紛飛,但對於劉慈欣這部包羅政治、經濟、哲學等思想的科幻大作,能夠比較系統的有邏輯性的大致複述整部小說內容的人卻是不多的。高曉松曾在自己的節目《曉說》中用四期的時間講了這部作品,同時也有很多做讀書節目的大咖在各自的節目中從不同的角度評論和推薦此書。
  • 雨果獎《三體》作者劉慈欣英文簡介(雙語)
    劉慈欣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家,現年52歲的他著有13作品。劉慈欣曾擔任山西省某發電廠的軟體工程師。他在中國的知名度可以和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相媲美。人們常將劉慈欣與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相提並論,而劉慈欣稱自己受到了克拉克的影響。
  • 流浪地球英文版書評,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是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流浪地球》英文版已經在國外出版一年多,小說中收錄了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微紀元等獲獎佳作。
  • 科幻神壇《三體》中的宇宙文明,最強神級文明不是邊緣和歸零者
    劉慈欣的《三體》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科幻小說。其中所描述的許多宏大場景甚至是難以想像的,如降維打擊、光粒打擊、二向箔等等、都是相對強大和難以想像的。而《三體》的各個文明就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存在,其中有弱小的文明,有強大的文明,而最強的文明,在小編看來就是歸零者了。1.地球文明地球文明無疑是世界上最弱的文明。
  • Netflix剛拿下《三體》拍攝權,劉慈欣《全頻帶阻塞幹擾》也將搬上...
    據了解,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已經通過了電影局備案,即將由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成電影,易常春擔任編劇,不過,在大部分科幻迷看來,這部電影能否像《流浪地球》那樣成功,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 繼「雨果獎」後,劉慈欣又獲「克拉克獎」:全程英文演講談科幻使命
    「身為一名科幻作家,我現在的責任和使命,就是世界變得平淡無奇之前,把它們寫出來。」——劉慈欣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科幻大神」劉慈欣又獲大獎了!美國當地時間2018日11月8日晚8點15分,劉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貢獻社會獎」(Clarke 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這也是繼2015年8月22日劉慈欣《三體》獲得雨果獎後的又一喜訊。劉慈欣在頒獎現場用英文發表了全長近15分鐘的獲獎演講。
  • 《三體》火遍日本,遭瘋搶脫銷,連地鐵上都掛滿了《三體》海報
    《三體》在日本如此火爆連作者劉慈欣以及引進該作品的日本出版方早川書房和翻譯者都沒料到。當初日文版譯者之一的大森望,認為:「《三體》這樣的傳統科幻,在日本通常不會很暢銷,即使是名家名作,能賣兩、三萬本就已經很好了。」
  • 劉慈欣:新作明年5月出版,「我不喜歡,但我寫不出更好的」
    談科幻產業現狀《三體》賣了600萬冊,但它並沒有拉動我其他作品銷售自2015年《三體》獲「科幻界的諾貝爾」雨果獎以來,各類關於科幻影視劇開拍、書籍創作的新聞就常常見諸媒體。有人稱,劉慈欣憑一己之力,把科幻產業的發展往前推動了幾十年。然而川觀記者和大劉談到科幻作品的現狀時,他仍然用了「低迷」這個詞。
  • 《三體》英文系列劇集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只恆文)由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影視改編權一直備受粉絲關注。9月1日晚,《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系列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同時也公布了首批核心主創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