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短身材」的孩子,小時候有「標準體型」,媽媽再不重視就晚了

2021-01-10 櫻花媽咪育兒經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看來由古至今,大眾審美便離不開修長的體格和健美的身材。

大部分人認為孩子的身高和顏值主要源於父母的遺傳基因,這就有點以偏概全了。我們要明確遺傳因素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天下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如「出水芙蓉」般美麗,身材高挑出眾更是極好的。其實孩子幼時的體型很能說明問題,如果家長不多加注意,後果實在雪上加霜。

媛媛在分娩室待產,產後聽到護士在一旁議論說剛剛接生的寶寶實在嬌小,胳膊和脖子都很短。

這時一旁的產科醫生道:可能小寶寶是個「五短身材」,這樣的孩子以後身高可能很受限制,寶媽可要引起高度重視了。媛媛聽了吃驚不已,她不曾想原來寶寶從出生就暗示了身材走向。

01「三大信號」和長大後身材的關係,媽媽再不重視就晚了

1)看直臂長度

「手臂張開的長度與身高基本吻合」這一觀點已經上升到人類常識了,雖說沒有直接的科學依據,但十有八九的人都符合這一定律。

所以如果一個人手臂伸展極長,那麼他的身高情況一定頗為樂觀。反之,若一個人手臂短而粗壯,那一定概率上他也不會長得太高。媽媽們可要仔細觀察孩子這一身體特徵,及時「對症下藥」。

2)看腿部長度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會看到,一般高個子的人,不論男女,他們的腿總是又長又直。其實腿的長短和身高之間也存在一定相關性。

一般腿長的人個子也不會太矮,腿短的人,身高也不會有太突出的「成就」。雖說身材比例也是一方面原因,總會有身材五五分的高個子,但那也總歸不夠美觀。

3)看腳的大小

身邊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般個子矮的人體態嬌小,同樣他們的腳也很小巧,當然舊時代「裹足」的小腳那就要另說了。

相應地,高個子的人,穿的鞋碼也偏大。一般小孩如果腳部發育很慢,或者在骨骼發育成熟時,腳依舊很小,那後期發育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了。

02影響孩子身材的客觀因素,媽媽也要重視

1)營養不均衡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在中國溫飽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時期,很少有人能自然發育到身材高挑的地步,大都身材嬌小。這其實與他們的飲食相關。

在現今,又有很多人挑食,飲食不健康,又或不注意飲食問題,這樣下來身體難以獲取所需營養,自然身體發育也會停滯不前。

其實對於孩子們的飲食,家長應多加控制,儘量少吃快餐,多喝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要知道「保證營養均衡,是身體健康成長的關鍵一步」。

2)缺乏運動

運動是強身健體之本,還利於骨骼肌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一般缺乏鍛鍊的小朋友不僅在體能上弱於他人,還不利於機體骨骼的發育。

大多不愛運動,喜歡宅在家的孩子缺少太陽照射。我們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後會自動生成維生素D,如果長期不接觸太陽,無法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孩子的骨骼發育也不健全。

3)受疾病影響

很多直接與生長發育相關的疾病對於孩子們來說直接影響了他們人生。除此外,其他長期性久治不愈的疾病嚴重地損壞了孩子的免疫系統,也會導致孩子發育受阻。沒有什麼藥物長期使用後不會對人產生副作用,更何況正值發育的孩子。

所以家長們還是要多多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任何感冒發燒也不能大意了。

醫學上講究「對症下藥」,其實對於孩子的身體也是同樣的道理。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體型變化,及時作出合理的調整,堅持科學飲食,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

當然,為了避免孩子的「五短身材」,家長還可以適當給孩子進行身體按摩,按揉寶寶的百會穴,推三關、腹部等均有助於寶寶生長發育。寶寶的腳上同樣存在很多穴位,適當的按壓也能促進骨骼發育哦。

相關焦點

  • 有種發育叫「五短身材」,這類孩子身高發育難突破,要及早重視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可是一旦孩子出現了這幾種情況,大多預示著孩子是「五短身材」。有種發育叫「五短身材」,這類孩子身高發育難突破,要及早重視究竟什麼樣的身材,屬於「五短身材」呢?通俗地來講,孩子的四肢以及軀幹都格外短小,這樣的身材被稱為「五短身材」,「五短身材」的特徵通常有以下幾點:●沒有大長腿,看上去就矮擁有一雙大長腿,總會讓很多人豔羨,而腿長的人身高也比較高大,相比較而言那些腿短的人,身高不會有太大的突破,好的情況可以達到標準身高,但是由於腿短,往往給人一種身高矮小的錯覺。
  • 孩子長成「五短身材」有徵兆?這些「位置」能解疑,父母別不信
    作為父母自然也相當關注孩子的身高問題,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已經結束髮育了,才發現孩子身高不足,這時候的孩子的「五短身材」已經定型,做再多的補救也為時已晚。孩子「腳丫小」惹媽媽煩憂,兒科醫生:趁現在沒長成「五短身材」,快補救吧蕾蕾和幾個閨蜜一起喝下午茶,向身為兒科醫生的朋友諮詢,她女兒現在小學五年級,個兒頭和班上同學差不多,但腳丫比同齡人小很多,這正常嗎?
  • 有種發育叫「五短身材」,孩子從小有這3個特徵,很難長成高個子
    從古至今,身材高大一直是主流審美,孩子長得高也是家長們的一個願望。但孩子的身高畢竟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若孩子是「五短身材」,其實小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孩子從小有這3個特徵,基本無緣高個子①手臂短調查顯示,一個人張開手臂的長度與身高的比例接近於1:1。有的人手臂比身高長一點,也有的短一點,但總體來看,臂長與身高呈正相關關係。
  • 寶寶長成「五短身材」其實早有徵兆?家長及時補救,或許還來得及
    雖說孩子不管怎樣,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但如果自己的孩子長成「五短身材」,那估計很多家長都會心生遺憾。通常來說,「五短身材」指的是身高較低、胳膊較短、脖子不長、腿短、手也短,就像《水滸傳》中的「矮腳虎」王英一樣。可能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身高,多半是遺傳導致的,但生活中也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都很高,但孩子卻不高,這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未來身材受遺傳規律影響,五短身材的這些特徵,希望你娃沒有
    人們在尋找伴侶的時候,之所以很看重身高,主要是為了下一代著想,因為身高有70%取決於遺傳,可見另一半個子高是多麼重要了。孩子未來身材受遺傳規律影響,五短身材的這些特徵,希望你娃沒有表姐當年談朋友的時候,就不顧家裡的反對,與身高只有一米六出頭的姐夫走到了一起。如今一晃十七年過去了,他們的兒子也滿十六周歲了。
  • 孩子有這3個特徵,易長成「五短身材」,注意這4點還能及時補救
    不過好在檢查的早,因為娟姐家的女兒 有骨骼線閉合趨勢,因此導致了生長停滯。 這可給娟姐嚇得不輕,不過醫生說發現得早是可以改善的,這才讓娟姐安心一些。 其實,孩子的身高和腳長是有一定比例的。
  • 孩子睡覺的這個小習慣,再不糾正就晚了!
    關注我與800萬媽媽一起科學育兒和共同成長!1一張照片引發的爭議都說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可杭州這位媽媽可太「狠心」了!在她曬出的朋友圈裡,9歲的女兒竟然被她用膠帶封住了嘴,怎麼回事?朋友圈這張圖片引發了有關部門的關注,經過記者採訪,才明白她是有苦衷的。9歲的女兒安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天都張著嘴,連睡覺都張著,她急得不行,帶安安看過醫生後,醫生的診斷是「口呼吸」。建議用膠帶封嘴,防止孩子變醜,這才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可憐父母心啊,真相一出,朋友圈好多媽媽也紛紛留言,表示感同身受。
  • 五短身材都是指哪五短?五短身材的人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想必夥伴們一聽到「五短身材」這個詞,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水滸傳》中的武大郎這個人物。那麼五短身材究竟是哪五短呢?五短身材的人與其他人相比較,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通常理解的五短身材,就是身材矮小之人,但是都是哪些地方短呢?下面為大家解釋一下。
  • 澳洲最奇特的生物:名副其實的「五短身材」,常用屁股進行攻擊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澳洲有著許多動物,例如袋鼠、野兔、樹袋熊等,都是非常出名的生物。而今天要說的是澳洲最奇特的生物:名副其實的「五短身材」,常用屁股進行攻擊。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心理學: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後容易有這4種性格缺陷
    但是當這個嚴厲太過的時候,當這個嚴厲缺失溫暖的底色時,問題也會伴隨著出現,比如小時候父親太嚴厲,孩子長大後容易有下面這4種性格缺陷:1、容易緊張有的人特別容易緊張,遇到體型高大的男士就緊張,見到老師就緊張,見到領導就緊張,不敢和他們目光接觸,這樣的現象不知道你見過沒有,或者在你身上有沒有。
  • 孩子突然從叫「媽媽」變成「媽」?不光是變扭,還暗示了兩種心理
    「還是我兒子好,雖然已經是二十多歲成年人了,體型早已經是老母親的兩倍,但還在媽媽,媽媽的叫著,我每天都像泡在蜜罐裡一樣。」據社會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小時候會叫「媽媽」,但慢慢長大後便會改口叫「媽」,早已經是普遍現象。
  • 如果媽媽的體型是這樣,生出來的孩子智商都高!你別不信有依據喲
    就遺傳而言,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如果是個男孩子,就會更聰明。媽媽的智力在遺傳中佔有優勢爸爸可能也會通過後天的途徑影響男孩的智力,但目前的研究表明: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女性有2個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1個,所以媽媽的智力在遺傳中就佔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 小時候和媽媽吃飯,往往是我最侷促的時刻
    是因為她掃地的時候經過我腳下我沒有主動說「媽媽我來掃」嗎?大概到底還是因為我早戀吧?我從小是品學兼優多才多藝的「別人家的孩子」,除了這些,小時候的我真想不到什麼別的理由讓她這樣「懲罰」我。放假的時候,我經常因為起床晚來不及吃早餐,中午媽媽回家進廚房的時候是我最緊張的時刻。她有時會嘟囔一句,早上好不容易給你做的早餐又不吃?有時候甚至什麼都不說,只是嘆一口氣。然後這口氣就像山一樣壓在我心上。不過後來我就學會了,我會趕在媽媽回家前大口吞掉已經涼掉的早餐,然後利索地洗乾淨碗筷。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 千萬別輕視孩子的這句話!
    原來,從孩子進入校園開始,「媽媽第一個來接我」,竟是他們最大的期待!孩子為什麼會對「早接」有這麼大的期待呢,看看他們在幼兒園是怎樣的狀態!從送去學校的那一刻起,就不想鬆開媽媽的手...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家裡最親近的人都不在,瞬間慌了~雖然老師和夥伴可以暫時轉移意力,但心裡還是想著媽媽!
  • 究竟什麼是五短身材
  • 關於孩子說話,這些情況家長要重視
    在我們日常的言語評估和治療中, 經常會遇到很多家長來諮詢: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說爸爸媽媽了,為什麼我的孩子還不說話呢? 別人家的孩子說話都可以說句子講故事了,我的孩子怎麼說話像「火星文」一樣一點都聽不懂呢?
  • 「開竅早」和「開竅晚」的孩子誰更聰明?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01「開竅早」和「開竅晚」的孩子,誰更聰明?「開竅早」的孩子就一定比「開竅晚」的孩子更聰明嗎?其實並不是。經過研究發現:孩子開竅早晚與智商沒有多大關係。眾所周知,擁有全世界最聰明大腦的愛因斯坦,小時候就是一個「開竅晚」的孩子。
  • 孩子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歷,會留下心理陰影,長大後性格變得自卑
    孩子小時候有過就3種經歷,會留下心理陰影,長大後性格變得自卑,尤其是這種心理創傷難以自愈,最後可能會演變成你這樣的抑鬱症。」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並不會在意孩子的感受,他們只考慮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更加聽話,成為一個「乖孩子」。其實,家長們不要總是用「我都是為了你好」來要求孩子改變,孩子的人生應該讓他自己選擇,家長只能充當一個「引路人」的形象,不能操控孩子的人生。
  • 別看小時候不好看,長開了可說不準,孩子的「逆襲」要等到幾歲?
    變成長腿美女了,也比小時候好看了。記得《爸爸去哪兒》時期的Grace身邊總是圍繞著「醜萌」二字,然而現在更多的是「整容式長大」,「長腿美女」這樣的形容詞。去年八歲過生日時,照片就已經被跨過一番,今年再看Grace感覺又漂亮了一些。▲小時候的照片與現在的照片對比還是很強烈的你們身邊有沒有那種小時候不好看,長大了變好看的人啊,「逆襲」的那種。
  • 你小時候沒玩過冰嗎,幹嘛不讓孩子玩,大人都忘了自己的小時候
    回想我小時候,那時候哪個小孩子沒玩過冰,徒手抓冰塊、團雪球,不都是家常便飯嘛,也沒見手凍掉啊,雖然有的確實手凍出凍瘡,但是也擋不住玩冰的快樂,這不是童年才有的快樂嗎?其實在嘟嘟拿到這個冰塊之前,我已經帶他玩了一會兒冰。石榴樹下有個盆裡有半盆水,已經凍成了冰,嘟嘟看到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