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
與800萬媽媽一起科學育兒和共同成長!
1
一張照片引發的爭議
都說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可杭州這位媽媽可太「狠心」了!
在她曬出的朋友圈裡,9歲的女兒竟然被她用膠帶封住了嘴,怎麼回事?
朋友圈這張圖片引發了有關部門的關注,經過記者採訪,才明白她是有苦衷的。
9歲的女兒安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天都張著嘴,連睡覺都張著,她急得不行,帶安安看過醫生後,醫生的診斷是「口呼吸」。
建議用膠帶封嘴,防止孩子變醜,這才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可憐父母心啊,真相一出,朋友圈好多媽媽也紛紛留言,表示感同身受。
這樣一看,孩子「口呼吸」這件事,還挺常見的。
記得之前小s微博曾經曬過一張許老三的睡覺照,也被網友提醒「孩子口呼吸啊!」「小心變醜啊!」等等...
不過呢,也有網友提醒張嘴睡覺不一定就是口呼吸。
情況多見,又不好鑑別,好多媽媽就擔心,口呼吸到底是不是病?需不需要幹預?對身體又有什麼影響?怎麼預防?
那今天就來說一說讓人擔憂的口呼吸!
2
口呼吸是病麼?
孩子偶爾因為感冒鼻塞引起的口呼吸,不算病,只需要治療引起口呼吸的疾病就好。
孩子長時間口呼吸,睡覺鼻子呼嚕呼嚕響,嘴巴閉上就憋氣,出現這些病狀,就需要及時幹預了。
至於口呼吸的原因,大多是這兩點:
一種是呼吸系統疾病導致的。
上次小包因為鼻塞去醫院,耳鼻口科的孩子超多,大多數患有過敏性鼻炎啊,腺樣體肥大啊這類呼吸疾病。
鼻子被塞住了,自然只能改用嘴巴呼吸。
還有一種是不良習慣導致的。
比如奶嘴吃的太久,愛吸吮手指,吞咽方式不正確等等,都會導致孩子的上頜骨向上生長。
鼻腔的空間變窄,自然通氣不暢,引發口呼吸。
3
長期口呼吸會變醜麼?
非常肯定的,會。
長期口呼吸的人,會出現牙齒突出,下巴後縮,甚至彎腰駝背的症狀!
為什麼呢?
說到底,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空氣!
口呼吸的時候,空氣會直接進入嘴巴,而這些看似柔弱無力的空氣,摧毀起你的體態來,那是相當的無情。
整個摧毀的過程,攏共分三步。
第一步,摧毀上頜骨和牙齒
用嘴巴呼吸的時候,空氣會直接衝擊上頜骨,不信你試一下。
上頜骨在每天幾萬次的衝擊下,不得不向上生長拱起。
點擊播放 GIF 0.8M
、
它一拱起來不要緊,牙床就會受到擠壓。
牙床空間變小,牙齒就受不了了,開始向外謀求生長空間。
點擊播放 GIF 0.7M
牙齒外翻,齙牙等等就找上門了。
第二步,摧毀下顎
用鼻子呼吸時,舌頭是在貼在上頜骨的,下巴沒有影響。
但用嘴巴呼吸時,下巴和舌頭是一起被頂下去的,不信你也試一試,很神奇...
點擊播放 GIF 0.4M
在空氣和上牙突出的共同作用下,下巴抵抗不過,只好往後縮。
口呼吸的典型形態:下巴後縮就來了。
第三步,摧毀體態
用嘴呼吸也是很累的一件事,長時間甚至還會降低血氧的飽和度。
用嘴呼吸過的人都會明白,時間長了大腦昏沉沉的,為了舒服點,頭會下意識前傾。
頭一旦前傾,脖子後面會受到很大的力,頸椎也會前傾。
點擊播放 GIF 0.7M
脖子和頸椎持續疼痛,含胸駝背的就不遠了。
明白了吧,口呼吸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有預謀的把人退化回猿的
不僅如此,口呼吸更致命的危害在於:病毒!
鼻腔的構造,可以過濾掉進入鼻腔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質。
嘴巴可沒有這個功能,所以這些有害物質可以橫衝之下,攻擊首當其衝的腺樣體、扁桃體,就會發炎,腫大。
點擊播放 GIF 1.0M
真是心機深重啊!
3
如何改善口呼吸?
說了這麼多危害,那怎麼改善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及時就醫,對症下藥。
鼻子的問題,去耳鼻喉,如果是腺樣體肥大等原因導致的,需要及早藥物或手術幹預。
不用緊張,基本都是比較成熟的微創。
牙齒出現問題,去口腔科,配合治療及時矯正。
不確定的話,直接掛兒科,讓醫生診斷一下。
如果是輕微的,提供一個兒科醫生建議的改善方法,可以試一試。
1、彈舌頭,每天在口腔裡彈動舌頭100+次也可以改善下巴後縮。
2、閉口鼓氣,讓寶寶練習吹這個動作,吹口哨,吹喇叭等等,鍛鍊舌及頰肌。
至於睡覺嘴巴粘膠帶,或者戴特製口罩這個方法,最好聽從醫囑,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要私自購買。
如果孩子鼻塞嚴重,有可能引起窒息風險。
預防大於治療,這幾個習慣培養好可以有效減少口呼吸發生的概率。
1 不要過度使用奶瓶,最晚也不要超過1歲半。
2 4、5歲還有吃手指的習慣,要科學制止,以免影響牙齒和臉型的發育。
3 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要遠離過敏源,過敏季節出門戴好小口罩。
4 睡前用生理鹽水清潔鼻腔,減少孩子鼻塞。
5 多進行體育鍛鍊,增強抵抗力。
總之呢,孩子醜了別怪爹,也不要諱疾忌醫,該手術手術,該矯正矯正,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年代,千萬別讓孩子輸在這一步啊!
關注我,跟包媽一起輕鬆育兒
寶寶健康不容忽視
同意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