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幼皆知。這個故事出自《水滸傳》第八回。當時,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遭到太尉高俅的迫害,被刺配充軍至滄州。途中,押送公人董超和薛霸欲將林衝置於死地。關鍵時刻,魯智深挺身而出,在野豬林施以援手,令林衝平安脫險。最終,林衝火燒山神廟,變成了一位梁山好漢。
魯智深為何要救林衝呢?眾所周知的一個原因是魯智深嫉惡如仇的性格所致。除了救過林衝,魯智深還救過落難的金翠蓮父女、桃花村劉太公的女兒。不過,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水滸傳》中還提到了另外的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出自小說第七回魯智深與林衝初次見面時說過的一番話。
在小說第七回中,魯智深當眾表演禪杖功夫,林衝正巧陪著夫人前往附近的嶽廟燒香還願,途徑此地,看到魯智深的武藝出神入化,不禁高聲喝彩,兩人因此相識。在雙方的交談中,魯智深道出了與林衝的一段淵源。魯智深表示:「洒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的人多,情願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
從這段對話來看,儘管當年魯智深並未見過林衝,但與林衝的父親林提轄相識。因此,後來魯智深在野豬林救林衝,除了俠肝義膽的豪爽性格之外,還有著一層故舊因素。
眾所周知,水滸故事的發展經過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自南宋時期,水滸故事就在民間廣為流傳,話本及雜劇中的水滸故事數不勝數,這也為後來《水滸傳》的成書提供了巨大的借鑑作用。而在這些早期水滸故事當中,就有魯智深與林衝的故事,其中對魯智深與林衝的關係有一個更為有趣的說法。原來,魯智深不僅與林衝的父親林提轄相識,與林衝的關係也非常特殊。他們曾先後拜一個世外高人為師,學習武藝。此人是五臺山文殊院的住持智真長老。這個故事在被後人稱為「林衝投筆從戎」。
在該故事中,智真長老是一位武藝高強的世外高人,在五臺山文殊院擔任主持。除了佛法高深之外,智真長老還有一身出神入化的武藝。魯智深打死鎮關西後,幾經周折,來到五臺山落髮為僧。智真長老見魯智深天生神力、嗜好武藝,便對其悉心傳授,魯智深的杖法就是出自智真長老的傳授。魯智深武藝初有小成之後,智真長老便讓魯智深離開五臺山,闖蕩江湖。最終,魯智深也成了一位名震江湖的大俠。
就在魯智深離開五臺山後,林衝也來到了五臺山,並成為了智真長老的俗家弟子。原來,年輕的林衝目睹遼國屢次進犯中原,心生報國之志,決定投筆從戎,遍訪名師學習武藝,為國殺敵立功。機緣巧合之外,林衝來到了五臺山。智真長老見林衝骨骼驚奇、胸有大志,便破例將其收為俗家弟子。在智真長老的嚴格要求下,林衝的武藝大有長進。
此後,林衝與恩師智真長老灑淚惜別,來到京城投軍,並在軍中結識了八十萬禁軍的張教頭。張教頭見林衝武藝高強,非常高興,不僅將自己的拿手絕技——鉤鐮槍法傳授給林衝,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林衝。此後,林衝在禁軍中表現突出,也被提拔為八十萬禁軍教頭。
不過,林衝的報國之志後來卻因受到高俅的陷害戛然而止。得知師弟被刺配充軍,身為師兄的魯智深義無反顧,在野豬林出手相救,保住了林衝的性命。後來兩人先後上了梁山落草,在梁山屢立奇功,成為令對手聞風喪膽的一對師兄弟。令人遺憾的是,《水滸傳》作者並沒有將這個故事放入小說當中。否則的話,魯智深與林衝的故事將更加的精彩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