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基礎知識(卦辭、彖辭、爻辭、象辭)

2021-01-09 畢丙寅

《周易》八卦基礎知識。周易卦辭、彖辭、爻辭、象辭…

周易中的「辭」包括卦辭、彖辭、爻辭、象辭等,現分別記述如下:

《周易》八卦的基礎知識

【卦辭】:是一卦的總綱,解釋每個卦的卦意。【彖辭】:對卦辭卦象進行進一步解說。

【爻辭】:對每一爻進行解釋。

【象辭】解釋卦象與爻象之辭,進行萬物類象。分「大象」和「小象」。「大象」解釋卦象卦辭,「小象」解釋爻象爻辭。

現在以乾卦為例,

《乾》:元,亨,利,貞。(卦辭)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威寧。(彖辭)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象辭,大象)

初九:潛龍,勿用。(爻辭)下同。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象辭,小象)下同。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相關焦點

  • 周易知識百問百答:1、什麼是周易?
    《易經》主要有卦符、卦辭與爻辭;《易傳》有《繫辭》、《文言》、《彖辭》、《象辭》、《說卦傳》、《雜卦傳》和《序卦傳》,因為《繫辭》、《彖辭》和《象辭》分上下篇,所以《易傳》也叫「十翼」,「翼」有附翼、輔佐之義,原本是用以明經的。所以《周易》也就有了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周易》包含著《易傳》,狹義的《周易》專指《易經》。『「周」字代表性解釋是,「周而復始」。
  • 破解《周易》:如何讀懂《周易》—《易經》和《易傳》
    得到卦象只是第一步,最要緊的是解釋卦象的含義,《周易》除了六十四卦的基本卦象,最要緊的是附在六十四卦之後的卦辭和爻辭。2、卦辭「卦辭」是解釋每一個卦象的總的涵義。上古人關心的事情大體分為四類,一是軍事,二是行旅,三是祭祀,四是婚姻。所以《周易》裡的卦辭大多是解釋這幾類事情的吉兇的。卦辭的語言比較古奧,晦澀難懂,也很玄妙。
  • 《周易》:澤山鹹,君子觀乎萬物之情——鹹卦
    「鹹卦」是《周易》的第三十一卦,《周易》又分為上經和下經,「鹹卦」是下經的第一卦。《周易》上經以乾坤兩卦開篇,講的是天道與地道;《周易》下經以鹹恆兩卦開篇,開始講人道。鹹卦彖辭裡說:鹹,感也。說明鹹卦是講人類感情的問題。
  • 以益卦為例,看孔子如何用《易傳》來解釋卦名和《卦辭》的
    我們已經在自媒體平臺上,對《周易》的離卦,進行了完整的闡述,因為《周易》十二蓋取的第二個是蓋取諸益,我們的這篇文章就講一下益卦。我們繼續用孔子《易傳》的思想,通過《序卦》、《雜卦》、《卦辭》、《彖辭》、《象辭》、十二蓋取、六爻、六爻的《象辭》這八個程序,講一下對益卦的理解。
  • 《周易》:山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損卦第四十一
    《周易》深諳其中奧秘。損卦是艮上兌下,兌為澤,艮為山,澤在山下。澤卑山高,以澤之自損以增山高,是損下益上之象。從大的角度來看是君王損害了一些百姓的利益來增加君王的實力,君王雖然實力加強了,可百姓如果受損過多,對國家的根基必定有所削弱,所以這種損害必須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才能得到百姓的認可。從小的角度來說,就是告誡人們如何犧牲短期利益獲取長遠利益。
  • 《周易》64卦詳解:講解乾卦彖辭和象傳,其譯文和含義
    今天來講一下乾卦的彖辭和象傳,首先講一下彖辭和象傳並非是《周易》中的一部分,是後人為了更好的理解《周易》而作的卦辭和爻辭。那麼這些彖辭和象傳是誰作的呢?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所作還有一些是卜官所作,後來到了孔子時代經過孔子整理,然後孔子口言相傳給其弟子,然後在孔子死後,其學生把它們書寫成書發表出去。也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易傳》又稱為《十翼》。
  • 《周易》:天風姤,君子誥命四方——姤卦第四十四
    天風姤卦為《周易》第四十四卦,乾上巽下,巽為風,乾為天,象徵風行天下,無物不通。姤又有邂逅之意,因此姤可以表示相遇。姤卦就是講遇合的道理,可稱之為遇合之德,也就是合德。在機遇和誘惑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立場,當合則合,絕不苟合、亂合,特別要警惕看似嬌柔弱小,實則陰險強硬的小人,以免陰壯陽消,反受其害。姤卦開篇就說:「女壯,勿用取女。」
  • 教你如何更美·《周易》山火賁,君子以明庶政——賁卦第二十二
    賁卦的演化,是人類原創審美意識的產生,為中華文化系統奠定了美學基礎,具有人文初創的偉大意義。賁卦與萬物的關係,其實是質與文、體與形、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道家老子主張內在的質樸美,反對美言害質;而儒家主張在內在充實的前提下,注意外在的適當修飾,是有益無害的。二者所見各有道理,儒道兩家的主張互補可以更完美的闡釋美的意義。一、本經:卦辭和爻辭卦辭:賁 亨。
  • 對《周易》任何一卦的讀解,都跟本文對離卦的讀解方法一樣
    我們在《周易這本書,應該這樣來讀解,有些謎團,要這樣來解開》的文章中,已經明確講過,讀解《周易》的任何一卦,都必須是同一個原則、同一個方法、同一個套路,無一例外。這一套讀解方法就是:一,先看《序卦》。二,再看《雜卦》。三,再看《卦辭》。四,再看《彖辭》。五,再看《象辭》。
  • 周易知識百問百答:2、為什麼說周易是卜筮之書?
    《周易》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並非是完全由幹它神奇的卜筮功能,還因為它具有著極其深奧的哲理。《周易》更是一部哲學蓍作,有人說它是「人類的少年哲學」。因為當時的農牧漁獵是《周易》的經濟基礎;渾然一體、尚為分化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哲學是它的文化背景。
  • 《周易》:八卦之乾卦
    八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相傳在天水卦臺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易經有言,陰陽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為,六十四卦圖像是由上下兩個八卦組成,8乘8得64卦,所以有乾上,乾下。元,亨,利,貞為卦辭,表達的意思即是有著無窮生命力的你排除萬難,到達目的地,自然是大吉大利的。初九為爻名,其中九表示陽爻。潛龍勿用為爻辭,意思是機會還未成熟時,龍應潛伏在水底,韜光養晦,不可冒進,輕舉妄動。廣存糧,緩稱王就是這個道理。
  • 《周易》:火澤睽,君子以同而異——睽卦第三十八
    物質條件是家庭和睦的一個重要條件,失去了物質基礎,一家人就會出現矛盾。比如夫妻離異、兄弟反目、子孫不贍養老人等,甚至家庭四分五裂,各自外出謀生。睽與合相反,《說文》中說:「睽,目不相視也。」意思是說睽的本義是兩隻眼睛不朝一個地方看。可以引申為大家看問題的眼光不同,產生了分歧,互相分離、背離、不合的意思。
  • 一文讀懂《周易》和《易經》二者的前世今生!詳細解讀!
    上古時期,八卦是由伏羲根據當時的天地來確定的,此時的八卦我們稱為先天八卦;西周時期,文王行六十四卦(即《封神演義》中為姜子牙輔佐的周文王),此時的八卦我們稱為「後天八卦」又或者是叫「文王八卦」;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為《周易》創作了《易傳》(又稱《十翼》)。
  • 《周易》:澤天夬,君子以義決惡——夬卦第四十三
    一、本經:卦辭和爻辭卦辭: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譯文】夬卦象徵決斷,在朝堂之上宣布小人的罪狀,竭誠地大聲疾呼,告誡有危險人們;告訴自己封邑的民眾,不利於動用武力;利於日後有所行動。爻辭·初九: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譯文】初九爻,腳趾前端盛壯,貿然前行不能取勝,反而會招來災禍。
  • 《周易》象辭的「君子以」,是個劃時代的詞彙
    《周易》卦爻辭是周文王所寫;象辭是周公所寫(此為筆者觀點)。歷代學者在解釋象辭時,總是把「君子」一筆帶過,認為就是講君子應該怎樣做,至於寫「君子」是不是另有深意,則沒有人去想,相信看這篇文章的讀者也同樣如此。提出這個問題對我們理解卦爻辭是至關重要的。
  • 學會周易預測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可以知道孔子注重易經的學習要玩味爻辭,要有大的興趣,睡眠還是出外時都帶在身邊,隨時可以研究學習。學習是那麼勤奮,熟牛筋也被磨斷了多次。收穫很大,可以無大過也。孔子在一生學習中總結,《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中這裡可以看出孔子的修為已經到了很高的境界。
  • 周易八卦基礎知識(周易常用斷語)
    周易八卦基礎知識周易常用斷語註:吉兇斷語是有使用條件的,根據限定的條件來推理,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常用字有:元、亨、利、貞、吉、咎、悔、吝、厲、兇等。
  • 秦漢史: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孔子喜歡讀《易》
    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對於儒家經典的闡釋與研究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為後人研習提供了基本可靠的底本和基本可信的初步解說,奠定了經學的基礎。而且,經學與現實政治緊密相關,開創了通經致用的治學傳統,決定了中國學術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