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蟋蟀皇帝朱瞻基:既開創了太平盛世,又充當了王朝的掘墓人

2021-01-15 騰訊網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盛世",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盛世等。

但所有盛世都沒有朱瞻基開創的盛世厲害,因為別的皇帝都是殫精竭慮、兢兢業業搞出來了,唯獨朱瞻基的盛世是玩出來的。

朱瞻基是個蟋蟀皇帝,對蟋蟀情有獨鍾,不但重金購買稀有品種,而且還親自觀察蟋蟀習性,成為養蟋蟀的專家,其蟋蟀方面的知識和成就一點也不亞於南宋的政治家賈似道。

有人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朱瞻基治國就到了這個境界。

雖然朱瞻基愛玩,但人家並沒有荒廢朝政,給大明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明史》所言:"(宣宗)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藩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

那些專家們就說了,朱瞻基在位,政績斐然,"功績堪比文景"。

專家們的溢美之詞太多了,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只要我們知道一點,朱瞻基統治的時候,國泰民安、歌舞昇平。

俗話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只要有槍就能打天下,其實有槍也可以坐天下,因為開國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威,個人威望高到難以想像,即使犯了錯誤,不僅人民可以理解,大臣也戰戰兢兢、不敢埋怨,更不會產生信任危機。

但越往後皇帝越難做,首先是官員對皇帝的迷信程度越來越低,參政議政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其次官員對皇帝的包容越來越少,越來越挑剔。

皇帝漸漸發現,祖宗留下的制度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形勢,而新的制度全靠自己摸索。

但朱瞻基是不僅是個聰明的皇帝,也是個非常自信的皇帝,正是他的自信,一不小心就玩出了個仁宣之治,但也出現了一個失誤,讓老朱家江山日漸衰落,為朱由檢的上吊埋下伏筆。

朱瞻基最大的失誤就是過分依靠宦官,為太監幹政禍亂朝綱創造便利。

都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江山也不是一代皇帝弄垮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朱家江山的隱患不是朱瞻基一個人埋下了,他爺爺朱棣也有一份功勞。

每逢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出生的時候,他們的父母都要做夢,有的夢見太陽落入院子,有的夢見飛龍入懷,有的夢見大鵬進屋。朱瞻基出生之前,爺爺朱棣也做了一個夢,夢到玉璽飛到了屋裡的辦公桌上。朱棣醒來大喜,天降祥瑞啊,說明孫子是個當皇帝的料。

可是天上不會掉餡餅,坐在家裡等不來皇帝,老子不當兒子怎麼當皇帝,孫子更不可能當,於是朱棣才堅定了奪權的念頭。

朱棣成功奪權登基,如願以償成為皇帝,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是法定接班人,朱瞻基作為朱高熾的嫡長子,註定是大明江山的接班人。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帝王家的兒子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央視名主持人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弄條狗放到他們單位也會出名;這句話放到這裡,就是說哪怕皇后生出一頭豬,也能當皇帝。

這裡只是強調平臺的重要和環境的重要,沒有別的意思。

朱瞻基從小在皇宮長大,厚黑學、權謀之術、帝王之道和治國安邦之道耳濡目染、無師自通。

朱瞻基登基後,小試牛刀就獲得成功,一舉粉碎了朱高煦反動集團的分裂陰謀。

槍打出頭鳥,藩王一看朱高煦被拿下,他們紛紛很識趣,紛紛向交出兵權,表態堅決擁護朱瞻基領導。

經過一番較量,朱瞻基牢牢掌握了槍桿子,政權得到空前鞏固,高枕無憂地當起了皇帝。

這時候的朱瞻基覺得江山穩如泰山了,就該好好放鬆一下了。

要知道朱瞻基不僅是個皇帝,也是個文藝青年,有藝術細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手到擒來。

比較起來,政務太枯燥了,弄得人頭昏腦漲,藝術才是朱瞻基一心嚮往的生活。

因此朱瞻基心想,乏味的奏摺讓別人處理,自己去追求藝術,既給了下屬立功受獎的機會,自己也能專心去搞創作,豈不是兩全其美。

朱瞻基是個很聰明又很有魄力的皇帝,他說幹就幹,把皇帝獨攬大權的祖宗制度拋在一邊,創立了司禮監聯合內閣輔政的制度。

其程序如下:

一、內閣先瀏覽對各種奏章,然後提出處理意見,

二、皇上進行"審核"。

三、宦官同志——"司禮秉筆太監"來代表皇帝,在文件上簽名蓋章,這樣的文件才產生法律效力。

皇帝審核為什麼要加引號呢?因為皇帝要追求藝術,一心不能二用,真正一錘定音的其實是太監同志。

這樣一來,皇帝就能做到江山和藝術兩不耽擱。

太監雖然不是中國的專利,但是中國把這種制度發揮到了極致。太監在宮裡又能勝任各種髒活累活力氣活,又不至於跟皇上的女人亂搞,可謂是最偉大的發明。

而且太監無兒無女,沒有野心,比較靠得住,沒有監二代監三代的後顧之憂。

太監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被閹割後沒有了陽剛之氣,多了些女人的縝密細膩和善解人意。

他們總能把大事小事處理得有條不紊,對皇帝的關懷也無微不至。

因此皇帝跟太監既是君臣,也是同志和戰友,還是保姆和知己,更是皇權的合理延伸。

但太監不男不女,有些人心理很變態,一旦掌權就會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甚至會葬送皇帝江山。

所以,朱元璋登基後,強調宦官不能干政。

老朱明文規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御外臣冠服,官無過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內庭"。並把制度製作成鐵牌懸掛在宮門上面,而且不允許宦官看書識字,一旦發現定斬不饒。

但是朱瞻基為了更好地讓太監為自己分憂解難,打破了祖宗的禁令,專門在宮裡開辦了太監學校,聘請名師進行指導,讓他們成為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太監。

太監不可怕,就怕太監有文化。太監識字幹政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發而不可收拾。

一時間,太監勢力遍布各行業、各部門,連軍隊也是太監影響範圍內。

他們仗著皇帝的寵幸陷害正直官員,到處吃拿卡要,榨取民脂民膏,胡作非為,無惡不作。

更可怕的是,這些太監沒有執政經驗,卻往往自以為是,經常出臺拍腦門政策,將國家推向深淵。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就是被腦殘宦官王振坑了,不聽大臣的勸阻,擅自親徵被瓦剌俘虜。

到了熹宗年間,皇帝朱由校寵信大宦官魏忠賢,大權獨攬、禍亂朝綱,成為大明的掘墓人。

明朝亡國不是皇帝多無能,也不是闖賊和蠻夷多厲害,「太監幹政」要背很大的鍋。

《明史》有言:"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開創了宣宗之治的朱瞻基,同樣也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享國276年的大明奇葩何其多,其中連皇帝都一個比一個奇葩,其實哪個朝代還沒有個奇葩皇帝?只是大明有16個,這也太多了點。下面,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一下這16位奇葩帝王。 名字決定命運——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個勵志傳說,放眼今天,連馬雲都要自愧不如。
  • 蟋蟀皇帝的個人愛好,產生了特殊的瓷器種類,後世難道的收藏珍品
    蟋蟀皇帝的個人愛好,產生了特殊的瓷器種類,後世難道的收藏珍品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封建帝王們在富有四海、錦衣玉食的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個人愛好。其中明朝的皇帝,可謂每一位都有一個鮮明的特色。不論是後世的木匠皇帝明熹宗,還是明朝初年的鼎盛時代的開明君主宣德皇帝,都有自己的一些小愛好。宣德皇帝便是其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位帝王。宣德皇帝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他的統治時間,明朝的經濟達到了鼎盛,因此他也被稱為明朝的盛世帝王。宣德皇帝,名朱瞻基,洪熙皇帝的長子,從小便受到自己的祖父永樂皇帝的特別的寵愛,在永樂皇帝活著的時候,便被封為皇太孫。
  • 從《四季賞玩圖》中窺見「奇葩皇帝」朱見深
    ▲明佚名《四季賞玩圖》 周海聖藏(感謝松美術館供圖)2018年松美術館的「明月松間照-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松」展覽中,周海聖所藏《四季賞玩圖》展出,在一片松風雅致中,猶如一朵奇葩,別樣引人矚目,一如明代這個「最奇葩的王朝」。
  • 為何文成武就朱瞻基稱為蟋蟀天子,他教會我們有能力者會點小癖好
    皇帝朱瞻基御駕親徵,在這裡平定逆賊謀反,這個逆賊呢就是了自己親叔叔漢王朱高煦。這也是明朝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皇帝親自出徵平定藩王造反事件。王爺朱高煦傻了麼?為什麼就在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謀反呢?身為堂堂當朝皇帝朱瞻基又為何會御駕親徵呢?讓我們先從一道聖旨說起。永樂二年也就是公元1404年四月的一天,一道聖旨送到了遠在京城之外。負責戍邊的朱高煦面前。
  • 朱棣設立交趾郡,朱瞻基卻成就黎氏王朝失去整個中南,這鍋該誰背
    從1407年朱棣開始,到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恢復原來藩屬關係,明朝的實際統治也就20年時間。關於放棄越南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就將其過錯單單放到朱瞻基一個人的頭上,還是有失公允。下面就先從朱棣將安南改為交趾郡開始,為大家詳細講解。那麼既然朱棣已經改變了兩地之間的關係,並在此設立交趾郡,就說明朱棣是將其作為長久規劃之內的。
  • 朱瞻基創立的一項制度,結束了仁宣盛世,還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
    朱瞻基所處的時代,就是這樣的一個交替的時代。他開創了仁宣盛世,同時也是他的政策,讓盛世不能再延續。 朱瞻基登基,全面接手全國兵權 據說,建文元年(1399年),朱瞻基出生前夕,朱棣恰好做了一個夢,夢到朱元璋把象徵皇權的大圭送給了朱棣,並對朱棣說:「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夢醒後,就聽到下人來報朱瞻基降生的消息,朱棣若有所悟。
  • 中國各統一王朝末代皇帝的結局
    中國統一的封建王朝,從秦朝開創封建時代後,共有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九朝。朝代更迭時,末代皇帝由於自身的身份,政治地位通常都是死的極慘的「陪葬品」!首先是秦朝,秦始皇最小的孩子秦二世胡亥。
  • 大明王朝皇室成員的名字有講究,看看太祖皇帝立下的五行取名制度
    說起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最差,家人長期處於吃不飽飯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朱家人文化水平自然高不了,從朱重八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明王朝建立之後,比較介意於自己出身的太祖皇帝自然要為後代設計一些比較高端的名號。
  • 明朝16帝聚在一起,以朱元璋的暴脾氣,哪些皇帝會挨他的揍
    朱棣雖然也算一個明君,他當皇帝時期,還出現了永樂之治,但朱元璋沒有讓他做皇帝的打算,他讓朱棣鎮守北方,是為了捍衛大明江山,而朱棣在朱元璋死後,卻成了朱家王朝第一個造反的人,開了一個很惡劣的頭。朱棣還導致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允炆的兒子朱文圭也被他囚禁了起來,對於極其護犢的朱元璋來說,不揍朱棣難解心頭之恨。
  • 《詩經·唐風·蟋蟀》講述了什麼人生道理?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無已大康,職思其憂。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 為何有人說中國歷史上得位最不正的皇帝是發動奪門之變的朱祁鎮?
    朱祁鎮是中國歷史上得位最不正的皇帝?這個觀點我無法苟同!先不說整個中國古代歷史,僅僅就大明王朝來說,朱祁鎮的曾祖父朱棣就第一個「不同意」!以「清君側」之名,發動「靖難之役」將自己親侄兒從皇位上拉下馬,整個大明王朝還有誰得位比朱棣還不正嗎?況且,朱祁鎮地位就真的不正嗎?明英宗朱祁鎮,明朝唯一一位兩度登上皇位的皇帝!
  • 有人說:「誘捕蟋蟀有技巧,不懂技巧捉不了」,捉蟋蟀有啥技巧?
    因此,許多農民朋友都比較討厭蟋蟀。蟋蟀喜歡穴居,經常躲藏在土穴中、磚石下或草叢間,有時候,還會棲息於地表之下。蟋蟀生性孤僻,非常喜歡獨立生活,一般情況下,它都是獨居的。同時,蟋蟀也屬於好鬥的昆蟲,如果人為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它會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以表示抗議。
  • 大明風華:使者想見皇帝,朱瞻基裝扮試探,使者一走,朱棣:快殺
    《大明風華》火辣熱播,其中有一個情節非常有意思,瓦剌有一個使者想要覲見明朝皇帝,而朱棣想看看瓦剌的態度,於是讓朱瞻基裝皇帝試探,他自己則裝成一個伺候皇帝的老兵,使者剛走,朱棣就派人談使者的口風,結果那個使者說道:明朝皇帝英明神武,但是旁邊的那個老兵才是真的英雄。朱棣聽完後感慨,這人真是大明的威脅,命人趕緊將他殺掉。
  • 被命運玩弄的朱祁鈺:得了皇帝的病,卻沒有皇帝的命
    明朝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帝,應該就是明代宗朱祁鈺了,他的一生仿佛都是在被命運所玩弄。明宣宗朱瞻基有兩個兒子,長子朱祁鎮,由孫皇后所生;次子朱祁鈺,由吳賢妃所生。按照明朝嫡長子優先的繼承法,這皇位註定是嫡長子朱祁鎮的,和庶出的朱祁鈺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朱瞻基駕崩之後,繼位的是朱祁鎮,也就是明英宗。
  • 北魏王朝死於非命的皇帝有幾位
    皇帝在封建社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由皇位引發的血腥事件更是不勝其數。北魏王朝是由拓跋鮮卑在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它自386年拓跋珪建國,至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北魏王朝歷經14帝,共148年。北魏14位皇帝中,竟然有11位死於非命,這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幕!今天縱橫五千年-帝王傳的編者甜心即可,就介紹下這段歷史。
  • 嘉靖和萬曆20多年不上朝,在位時間都40多年,大明王朝靠誰來治理
    導語:嘉靖皇帝朱厚熜,大明王朝第11位皇帝,15歲登基,60歲去世,在位45年之久,是大明朝在位時間第二久的皇帝,也創造了20年不上朝的記錄。萬曆皇帝朱翊鈞,大明王朝第13位皇帝,10歲登基,58歲去世,在位48年之久,是大明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創造了28年不上朝的記錄。
  • 洪武31年朱元璋駕崩,同年出生一個男孩,拯救了51年後的大明王朝
    這時天下義軍紛紛揭竿而起,經過多年的南徵北戰,終於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掃清六合、席捲八方,於應天登基稱帝,定國號大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大一統封建王朝。于謙像少年時的于謙就表現出了遠大的志向,他聰慧好學,立志報國。
  • 大明王朝的沒落並非偶然,李自成的成功離不開崇禎皇帝「順水推舟」
    大明王朝的沒落並非偶然,李自成的成功離不開崇禎皇帝"順水推舟"明朝末期最成功的農民起義領袖非李自成莫屬了,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吏成長為以為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大明王朝、改朝換代的英雄人物,李自成也許是最有潛力成為繼朱元璋之後又一位平民皇帝的人選了。
  • 籃網三巨頭能否開創王朝?蔡崇信豪賭兩個賽季
    這樣三位頂級超級也直接讓籃網成為了最有希望衝擊總冠軍的球隊,同時還有不少球迷表示籃網很有可能開創一個王朝,那麼說他們真的可以和當年的勇士一樣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嗎?年齡能否讓他們持續巔峰?想要開創一個王朝,三巨頭的年齡就不得不提,年齡最大的是杜蘭特,他是1988年9月29日出生的,已經32周歲了;哈登是1989年8月26日的,已經31周歲了;歐文是1992年3月23日的,馬上就要年滿29周歲了;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考慮他們的身體狀態和巔峰期可以延續到什麼年齡,真的每個人都可以像詹姆斯一樣,35、36歲依舊是聯盟頂級的狀態嗎?
  • 清王朝12位皇帝能力排名,光緒第九,康熙僅位列第三,第一名是他
    清朝十二帝能力排名,光緒排第九,康熙僅排第三,第一名無爭議清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也是唯一一個最後被外族入侵,而土崩瓦解的命運悲慘的王朝。它一共持續了200多年,一共有12位皇帝在位過。因為近幾年清宮劇的火熱,我們大家可能會對康熙,他兒子雍正,以及他孫子乾隆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