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英年早逝,有什麼貓膩嗎?為什麼史記只有草草幾句?

2021-01-08 大俊講歷史

西漢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王朝,漢武帝更是津津樂道,漢武帝的輝煌離不開衛青霍去病幫助他擊敗匈奴,也成就不了這番偉業,霍去病英年早逝更是為人們所遺憾,司馬遷對於霍去病的記載很少,我們對於少年英才霍去病缺乏了解。這就導致了一些人對霍去病英年早逝爆出了各種腦補,有說被「衛氏集團」迫害的,有的從史記的簡短話語中扣真相的,還有的說司馬遷這樣寫肯定有隱情等等。小編卻覺得,霍去病英年早逝,應該就是正常的病死。為什麼這麼說,容小編來分析。

首先司馬遷的《史記》是不是對霍去病的事情有所隱瞞呢?司馬遷是一個史學家,如果要給他套上人設的話,那肯定是耿直、軸。就衝著司馬遷給劉邦等一些帝王的黑歷史挖了一個底朝天,連皇帝都不怕,他也就不需要替別人掩蓋隱藏什麼。那麼司馬遷沒有寫霍去病早逝的問題,要麼是他不知道,要麼是早逝根本沒有什麼故事。試想,如果不知道的話,那麼2000多年後的我們怎麼就能知道同一個朝代的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呢?

要說政治鬥爭的話,我們不能懷疑司馬遷的文筆,他可是一把好手,比如跟漢武帝關係非常近的竇嬰和田蚡,都是屬於外戚權貴,他們之間的陰謀、陽謀的權力制約,也沒看司馬遷給他們隱藏什麼呀,相反寫的還非常精彩,如果霍去病的死有什麼隱情的話,小編估計司馬遷比我們還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至於霍去病的死被一筆帶過,應該是司馬遷認為這個是沒有記載意義的正常死亡。因為現在醫學科技發達,如果現在有一個23歲的年輕人死了,我們就會覺得肯定有什麼隱情的非正常死亡。但是我們要知道,民國時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還不到40歲,死一個年輕人很正常,更何況2000年前的古人。而且霍去病的名字我們大概也能猜出一些,可能是霍去病小時候身體不好,家裡人期望他能健康取名叫去病,也是說不好的。

再有就是一些人說被「衛氏集團」迫害,這就有一些荒謬了。漢武帝統治期間就沒有出現過一個「衛氏集團」的勢力。漢武帝因為小時候的遭遇,變得多疑、殘暴,衛青霍去病出生平凡,之所以得到重用,一是他們確實有真本事,二是他們出生平凡沒有任何背景,一旦他們建功立業後,皇帝就是他們的靠山,沒有其他的利益集團。衛青霍去病的崛起只是漢武帝用來制衡那些皇親國戚的。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如果真有「衛氏集團」的話,霍去病也是屬於其中的一員呀,怎麼會被排擠迫害呢?更何況壓根就沒有「衛氏集團」的勢力存在。

#霍去病#

我們惋惜霍去病的早逝,希望能夠了解到更多霍去病的經歷而不是網傳的那些陰謀論,不負責任的說辭。對歷史人物多一分尊重,而不是胡亂猜測。

我是大俊講歷史,歡迎大家點讚關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霍去病英年早逝,死因成謎,西漢名將為何不得善終?
    霍去病劇照目前,病逝是霍去病英年早逝的原因中認可度最高的,西漢時期的史書當中對於這位名震一時的大將軍去世的原因便是如此記載的,上面說:「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西漢地形圖在《史記》當中曾經描述過,衛青和霍去病兩人之間存在勢力衝突,雖然兩人從來不曾正面衝突,但也逐漸走向了對立面。在霍去病逝世之後,衛青的勢力也被削弱了很多,漢武帝更是將他晾在一邊長達十幾年。
  • 霍去病為何24歲早逝,史書講得很明白了,陰謀論還是早點散了吧
    霍去病的死,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記錄死因,以至於某些人開始憑空遐想,霍去病的死與漢武帝有莫大關係,有這種觀點的人,可以說根本不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面會一一進行闡述。 霍去病之死的記載 關於霍去病之死,司馬遷在《史記》中,只用了一個「卒」字;而班固在《漢書》中也僅用了一個「薨」字,一筆而過,給後世留下了諸多的猜疑。
  • 一代戰神私生子霍去病23歲英年早逝,有沒有妻子與後代?
    今天我和大家要聊的話題,就是說說霍去病一早去世了,他有沒有妻子,有沒有後代?封建時代的中國對於後代,則是較之其他國家更為注重些。古代更是如此,記得有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不過今天這些都已經沒有多大的實際的意義了。
  • 漢朝歷史上的四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呢?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立下了白馬之盟,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並且,在漢朝數百年的歷史上,除了王莽、曹操等極少部分大臣之外,大部分文臣武將都沒有獲得公爵。所以,對於漢朝歷史上的文臣武將,侯爵無疑是自己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了。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冠軍侯,就是漢朝歷史上含金量十足的一個爵位。
  • 橫掃漠北的漢朝名將,卻在24歲英年早逝,霍去病的死因之謎
    霍去病為什麼就突然去世了呢?霍去病的去世會不會不是正常死亡的? 圍繞霍去病的去世,後世有很多不同的猜測,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殺人過多,因果報應 古人認為,霍去病殺人過多,最終招致報應。這是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不過當時的人對這種說法卻深信不疑。
  • 他被世人譽為戰神卻英年早逝,死因連司馬遷都無法解釋至今成空白
    他被世人譽為戰神卻英年早逝,死因連司馬遷都無法解釋至今成空白眾所周知,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朝代之一,尤其是西漢時期,更是盛產名將,像韓信、衛青、李廣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傑出將領,他們為西漢的建立和穩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 拿起就放不下的歷史二人轉:私生子怎麼了——衛青和霍去病
    「媼」是當時婦女的通稱,換句話說,他的老媽有姓無名。至於衛媼的身份,說法不一,《史記》裡說她是平陽侯曹壽的妾,《漢書》中說根本就不是什麼「妾」,只是一個卑微的奴僕。司馬遷和班固這兩位老兄不知誰更靠譜,但有一點是公認的,她長期生活在平陽侯府裡。
  • 李廣對士兵好,終生沒有封侯,霍去病對士兵不好,卻一戰封侯
    中國有個成語叫「李廣難封」,講的是漢代著名「飛將軍」李廣戎馬一生、戰功累累、勇武過人,卻終生沒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運多舛。和李廣形成鮮明對比的人,是另一個漢代名將霍去病,他17歲那年就領軍深入漠北,擊殺匈奴,獲封為「冠軍侯」,一戰成名。
  • 一代名將霍去病竟僅一戰就被封侯!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將星降世眾所周知霍去病是漢朝大將軍衛青的外甥,衛青有三個姐姐,其中最出名的非衛子夫莫屬。衛子夫是衛青的三姐,大姐衛君孺,二姐衛少兒。而霍去病就是衛青的二姐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霍去病是一個私生子,但卻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更因三姨衛子夫深得漢武帝的寵愛而在十八歲那年被選去做漢武帝的侍中。
  • 「戰神」霍去病,一生就是一場「閃電戰」。17歲時一戰封侯!
    年少輕狂者,必有天縱之才!17歲少年打出「千秋功業,萬裡江山」!他就是「戰神」——霍去病霍去病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外甥,因從小體弱多病,故取名「去病」。霍去病確實張狂,懟人就懟皇上。他認為打仗是隨機應變的事情,學古人的死板教條,有毛線用?狂的長安城都放不下他,簡直無邊無際。17歲的他,正是難耐寂寞的年紀,在長安城待得太過無聊,乾脆直接帶著800輕騎,孤軍深入大漠,長途夜襲。如此荒唐的行徑,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殲敵2000,全身而退。被驚掉下巴的漢武帝,從龍椅上都跌了下來,當即封他「冠軍侯」。如今比賽第一名被稱之為「冠軍」,正是來源於此。
  • 17歲受封冠軍侯,斬殺匈奴數萬人少年將軍霍去病,最後結局如何?
    插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那麼在他二十幾歲的生涯中,到底做了哪些事,才讓他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受封冠軍侯?是因為有他舅舅衛青在前提拔?還是因為他真的有非凡的軍事才能?那麼他又為何會年紀輕輕就突然離世?這其中和漢武帝有多大的關係?談歷史,解謎題,我是愛說歷史的周公子。今天就帶大家走進這位少年戰神的一生。
  • 天妒英才,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名人,他們要是長壽不敢想像!
    天妒英才,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名人,他們要是長壽不敢想像!歷史上有非常多的英年早逝的人物,所以才流傳出來了一句「天妒英才」。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在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人物都有哪些吧!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初唐四傑之首,可惜只活到了26歲。
  • 《乘風破浪的姐姐》有貓膩?金星發言內涵節目組,這是什麼情況
    不過再怎麼樣,也都不能阻止觀眾們期待這部綜藝的事實,節目播出了4期過後,不僅成為了國內綜藝榜的榜首,就連播放量也早已突破了15億,可想而知這檔節目現在到底有多火爆了。當然了,有人被黑也有人圈粉,像寧靜、白冰和丁當等人,她們都因為在節目當中的表現,狠狠的圈了一波粉。
  •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
    衛青是一個很有創新精神的人,但和李廣的貴族身份不同,身份低微的衛青總是選擇低調。衛青有於出身底層,很容易和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在戰功上,衛青又不和下屬貪功,因此,衛青是一個低調但講求實效的人。這樣的人,我們只有對他的事跡了解,但對面走過卻不認識的類型。因此,後人在衛青個人人格上難以產生共鳴,實在找不到興奮點。
  • 貓膩:我的小說有辣子和蔥|百家故事
    另外,一定要有安全感。」在《慶餘年》裡,男主角範閒身份特殊,資源廣闊,「想死都死不了」,給足讀者安全感。人設上,他好看,有才,武藝高強,結合了「霸道總裁」的特點,最後當上隱皇帝。貓膩知道讀者要什麼:對女性來說,影像化之後很有吸引力;對男性來說,代入也很有快感。這是一次嘗試,貓膩第一次爭月票,第一次迫切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書。
  • 十七歲就領兵痛擊匈奴一生徵戰未嘗一敗,卻英年早逝是天忌英才嗎
    霍去病相信大家都對他有一定的了解,這裡就簡單說一下他的一生功績。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裡,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定下法令,讓驃騎將軍的官階和俸祿同大將軍相等。如此年紀如此戰績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沒有比他還強悍的了,霍去病就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戰神沒有之一。
  • 霍光被哥哥霍去病帶進了宮,成長為西漢最有權勢的人!
    其實霍去病早就知道自己的父親是霍仲孺,只是一時沒有時間去拜訪,這次他已經是將軍了,霍仲孺恭恭敬敬的對他行禮。霍去病趕緊上前扶住父親,而後跪下行禮,去病之前不知父親大人何在,沒有來拜訪,還請恕罪。那霍仲孺也趕緊跪下扣頭,能有你這麼有出息的兒子,是老天對我的恩賜啊!認了親爹之後,霍去病就給霍仲孺購置了大量的田地產業,這才出徵去討匈奴。
  • 唐門英雄傳:唐三挑戰六神王,仙帝海龍不理解,只有天琴看出貓膩
    不過唐門英雄傳第7話中,唐三提出挑戰六大神王,仙帝海龍非常不理解,而唯獨幻月看出了貓膩。到底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鬥羅神界加入定神陣之後,定神陣中一共有七大神界,大家誰都不服誰,都想當掌握決策權的那一位。既然大家各不相讓,怎麼辦呢?
  • 一代戰神霍去病,為何年僅二十三歲就英年早逝?只因權力鬥爭
    在名將輩出的西漢,湧現出了很多功勳卓著的將軍,在這當中有一位年紀輕輕便被稱為「戰神」的傳奇名將——霍去病。對於這樣的解釋,很難有說服力,但是除此之外,也沒有過多的記載。一位十七歲就參軍入伍、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在年僅二十三歲的時候突然得病去世,這怎麼看都是說不通的。作為常年徵戰四方的將軍,霍去病的身體素質自然沒得說,此前也未曾有過他身患疾病的記載,倘若是病死,那這病也生得太蹊蹺了,再者,霍去病去世之時年僅二十三歲,哪怕是個普通百姓,二十三歲也絕非正常的去世年齡。
  • 正月裡理髮死舅舅,霍去病能去病,民俗藏著的華夏精神
    但是這件事總是在網上拿來說事,一些文化精英總會說,霍去病明明就不是什麼好兆頭,霍去病年紀輕輕二十四歲就病死了,拿他當做是「去病」的保佑簡直就是諷刺,就因為名字裡有去病兩個字就被人追捧,這樣的民眾簡直太無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