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卦象對待學說解卦的由來,應該追溯到帝神卦。在對六爻法徹底失望後,我曾專注於研究康節先生的梅花易數和皇極經世,三變一體的理論促使我在主卦和變卦之外尋找第三個卦參與卦理對待。所謂的卦理對待就是卦名的理直接相互對待。而真正讓我設立帝神卦的卻是繫辭的一句話:「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經卦六爻,分陰分陽,一三五陽,二四六陰,是為其位陰陽爻。八卦立則再一陰陽爻,陰陽動化則又一陰陽爻。這樣可以組成一個三爻經卦。即是所謂的三極之卦。用該經卦和其變出之本經卦,可以組成一個別卦。這樣就得出所謂的帝神卦。
隨著卦理對待理論的破滅,帝神卦也隨之被我放棄了。這個放棄也是我對康節先生的學說從迷戀到認清的必然。也讓我不再依賴於任何現有學說而去尋找周易象學真正的出路。然而放下帝神卦的同時,結合我在梅花預測時的經驗。梅花易數卦變有限,而預測者廣。起卦測卦外應都是在找不同。忽然間福至心靈地發現,周易主卦變作之卦。居然已經是六十四卦卦變中獨一無二的。也就是如果以象理可以解釋卦變的話,主卦和變卦兩個卦已經足夠了。根本不需要其他卦的參與。並可以解釋為什麼不需要用爻位的理論參與卦的解讀。這一發現無異於醍醐灌頂。只是當時連我自己也不相信,居然真可以這樣操作。就像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樣的八純卦,怎麼會有豐富的對待內涵?除非它的象理別有洞天。
隨後我專注於八卦象理的研究,早期則和大家一樣關注萬物實體的變化對待。所謂陰陽十六象等。卻始終走不通。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我注意到「理象」的存在。這種理象不再局限於萬物本身是什麼。而更側重萬物在運行對待時展現點。就像一個八卦轉盤,不論萬物本體是什麼,當它能轉到一卦區位時。那麼就可以認為該物體存在該卦卦性。也可以認為此時該物體就是該卦。不過,很快我就發現,要找到一個卦的準確理象,是如此之難。雖然只有八個。最初我認為是八個動詞。逐步認識到,其實是八個字。就是這八個字,很難!為什麼難,因為它們站在八卦樹的頂端,涵蓋面實在太廣了。找到他們的過程,大家可以在我的文章、動態一一看到。有水到渠成,也有意外之喜。箇中艱難喜悅難以言表。目前為止,離卦是最後一個找到。而乾坤不算如意。尚在實踐中觀察。
乾坤易之門戶,乾率三女,坤率三男。乾卦解完,接下來就是坤卦。乾坤可解,則意味著八卦八理象的正確定位,也意味著周易盡可解。
坤卦卦辭 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帛易作,川: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亡朋。安貞吉。
坤卦上坤下坤,坤為實。所以重坤卦就是互實的局面。主方結實於客方的結實。同樣是結實,和乾卦一樣,也有不同。就是主方是主控,客方是應對。如同大地上多了一層冰川。或者牆面上又刷了一層漆。又或者人在身體表面穿上一層衣服。假如這裡帛書斷句是對的。那麼先迷後得主,主字就是主導的意思。得是得以。得主,不是得到主人,而是得以主導。先迷,是先被遮蓋迷失的意思。先被對方遮蓋然後得以主導。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坤象,得到一個坤象。增高了。卻沒有變作艮象。這表示主方的得到,是他方的失去。而主方依然擁有主導地位。安貞吉,安然堅持則吉。至於所謂的牝馬,是不存在的。馬字是象字誤改。應作牝象。也就是兩個拼湊在一起的實體。或者說是可以和其他實體拼湊在一起而又不會改變自身特性的實體。
初六:履霜,堅冰至。
帛易作:禮霜,堅冰至。
坤卦一變則成復卦,復卦上坤下震,坤為實,震為伸。伸實,伸展於結實者。即便是把震卦定位在了深字上,我都無法理解這句爻辭為什麼是冰不是雪。可是,當定位在伸字時,立刻就明白了。因為土和雪是無法互相伸展的。而冰卻可以。就這麼簡單而傳神。
敬請關注後續!
帝語易無界,神話道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