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一山不能容二虎」,為什麼?因為虎是百獸之王,如果一座山上有二個王的話,那百獸該如何抉擇呢?統治者必然只能夠有一個,所以如果真的一座山上有二隻老虎的話,那就必須通過決鬥來決定誰是真正的王者,王者留存,而敗者則只能退走,在這種情況下,不論實力如何,都只能迎面而上,去爭取自己的榮耀。這倒是很像我們今天想要講的《坤卦》上六爻: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本爻上處坤卦之極,已經到了坤卦的頂端,面臨著一個物極必反的窘境,陰爻處於陰位,屬於得位,但是重陰至極則陰氣凝重而向外宣散,未免有一種暴戾之氣橫亙在其心中,想要憑藉著自己的地位和實力,去突破柔順的特質,進入到一個主導的地位。可是,由於其雖然已經將坤陰之道發展到了窮盡的地步,卻終究是屬於陰屬,即使他們能夠將自己的特點發揮到極限,產生了足以與乾陽不相上下的力量,但由於他違背了自己的屬性和溫和、以柔克剛的原則,捨棄了自己的長處而去和別人相爭,註定了兩敗俱傷的結果,這種「傷敵三千,自損八百」的事情,都是因為上六爻情昏意亂,陰極而陽之時本性顛倒所造成的。
雖然上六爻達到了陰的極盛狀態,可以與陽勢均力敵,但畢竟仍然是陰屬,所以在爭鬥中,便很有可能會失去好不容易積蓄的力量(其血玄黃),血者陰屬也,上六爻之力量所在,其血玄黃則傷之甚矣。坤陰在此之時,本應繼續將以前的柔順一以貫之的保持下去,用以柔克剛的方法來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上之策,可是由於上六爻陰極而陽,想逞強於外,逞強好勝之心致使自己失去了一貫的柔順之德,剛愎自用的去與乾陽相互爭鬥,終必將會釀成「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慘劇。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力不可使盡,勢不可用盡」,告誡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該留有餘地,這樣在事情的運轉之中才能獲得轉環的可能,如果一切都做到極端才停止,那麼很可能便會付身體和事物本身產生無可挽回的損傷。做人是這樣,做事情同樣是這樣的。
世間之事,物極必反,勢極必衰,陰極必陽,凡事之理,極則必窮,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如果想要獲得一個完美的結局,那麼即使在自己獲得優勢的情況下,也要努力戒驕戒躁,不要得意忘形的去與人發生爭執,以一種慎終如始的心態,謹慎小心的去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道德經》中曰:「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可見聖人之思全在「慎終如始」四字,千古一理,信哉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