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經歷風雨後,留下了這樣一首詩作,教會人們逆境生存!

2020-11-24 執筆淺畫清秋

蘇軾在經歷風雨後,留下了這樣一首詩作,教會人們逆境生存!

文|執筆淺畫清秋

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展現出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但是很多時候,亮麗的背後,卻是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從古至今,但凡是有輝煌成就的人,背後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宋朝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蘇軾,他的優秀作品被後世所弘揚,但是他的背後,也曾經歷了太多的事情。蘇軾在經歷風雨後,留下了這樣一首詩作,教會人們逆境生存!

這首詩是蘇軾當年和友人一起出去玩耍,忽然碰到颳風下雨,不巧的是,拿著雨具的人都已經走了。這時候,跟蘇軾一起淋雨的人狼狽不堪,根據當時的場景想像,肯定都是為了躲雨而焦急萬分。可是蘇軾就很淡定,之後還寫了一首詩,名字叫做《定風波》,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流傳千古,寫出了蘇軾畢生經歷。

蘇軾二十多歲就考到了功名,在考試期間認識了歐陽修,當時歐陽修是主考官,他看了蘇軾的作品之後大為讚嘆,並且一再誇讚蘇軾。在歐陽修的宣傳之下,蘇軾在當時的京城成了明星,只要是有新作品,很快就會傳遍整座城。但是之後的不幸的事情接連發生,他的母親突然病逝,蘇軾和弟弟跟著父親回家奔喪。之後蘇軾又到了京城當官。

沒過幾年,蘇軾的父親蘇洵也離開了人世,他又回家守孝三年。等他再次來到京城的時候,一切都變了,當時王安石主張變法,蘇軾的好友都相繼離開京城,包括當年的考官歐陽修。王安石知道蘇軾沒有跟他們站在一邊,就派人在君王面前說蘇軾的不好,之後蘇軾也主動請求君王,讓他離開京城。隨後蘇軾就到湖州當官,例行公事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京城。

而這封信引發了「烏臺詩案」,蘇軾被抓進大牢。被放出來以後,又到黃州就任,之後又被調到汝州,在途中,蘇軾的兒子也去世了。不過這一切的艱難險阻以及沉痛的打擊,都沒能將蘇軾打垮,這正體現了詩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句話。人生就是這樣,總會遇到一定的逆境,但是想要在逆境中成長,就必須不畏艱險,不顧風雨,豁達地前行。

只有不斷在逆境中堅定走下去,才能到達最終的地點,這一點也全部映照在蘇軾的身上。經過了逆境之後的蘇軾,再次迎來了自己的晴天。宋神宗過世之後,蘇軾在風景美麗的常州一代居住,享受著這裡的美景,也不用擔心饑寒的問題,遠離官場上的爭鬥,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人生沉浮,若想在這浮塵之中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便要有能夠洗滌心靈的能力,而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而大文豪蘇軾則是難得少有的能夠給心靈深處鉛華洗盡的人。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蘇軾晚年因夢見自己幼時情景,寫下一首詩作,通篇趣味十足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詩詞大家。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眾多,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成為了流芳百世的千古之作。就連蘇軾的弟弟,蘇轍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雖然蘇轍才華不及蘇軾那般出眾,但是在文壇之中,也是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的。比起兄弟二人的成功,他們的父親蘇洵,就顯得稍微遜色一些了。蘇洵的一生都沒有考中進士。直到人到老年,才當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官。
  • 由一首《定風波》,尋覓蘇軾的嶺南足跡!
    最近,70歲的譚詠麟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一首國粵語歌曲《定風波》火了,網絡上難得一致的一片好評聲,成為2021年火了的第一首歌,很多人呼籲這首歌要上春晚。確實,這首歌從填詞作曲到演唱都非常棒,年過古稀的校長用粵語將這首經典宋詞演繹得恰到好處,更用一生的經歷將蘇軾的豪邁與樂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蘇軾這首詩化用韓愈的名句,別出心裁卻是寫出了新意,很值得一讀
    蘇軾和韓愈那都是一代文宗,兩人對於詩歌的貢獻,那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兩人同時並列為唐宋八大家。韓愈的詩清新優雅,往往就是幾句,但是寫得很是深刻,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也正是韓愈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那麼蘇軾的詩,同樣的寫得很簡練,可是他的詩作裡,則是又多了一層哲理,例如他和李白都寫過廬山,讀李白的廬山讓我們感受到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然後便要想去看看;但是讀蘇軾的詩,他筆下的廬山則又是完全不一樣,使得人們讀了之後會陷入沉思。
  • 古人也使小性子,蘇東坡一首抬槓的古詩,卻讓人們讀出了人生哲理
    如果說李白是靠才氣出名,那麼蘇軾就完全是憑藉這自己的文化功底成就了千古絕唱。蘇軾的詩風格大氣磅礴,一副大家氣派,其中涉獵之廣也是古今罕有。不過即使是蘇軾這樣的大詩人也偶爾會使些小性子,蘇東坡寫過一首抬槓詩,卻讓人們讀出了人生哲理,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蘇軾的這首《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提到唐詩,我們肯定繞不開李白和杜甫,而提到宋詞也一樣繞不開一些名字,比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
  • 蘇軾被貶黃州的詩作,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蘊含了哲理和深情
    北宋的一位大文豪就深有感受,下面分享蘇軾被貶黃州的詩作,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蘊含了哲理和深情。洗兒詩宋代: 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被貶黃州,讀者朋友都知道其中深刻的原因。蘇軾當時年輕氣盛,既敢於直言,也因此而半生漂泊。來到貶所,先生前思後想,感慨萬千。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梅堯臣的一首詩,意新語工,與蘇軾的名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首優秀的詩作之所以能打動讀者,不僅因為其內容詳實、技法高超,更因為充滿了意趣。語言文字有趣,就容易感染讀者,也會對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百讀不厭。比如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作品通俗平易、又極富理趣,讀者總是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於是就容易理解和記憶。嚴羽曾說,詩者,吟詠情性也。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宋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這段時期也是宋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其中蘇軾和李清照分別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而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
  • 蘇軾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於是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贈給親兄弟
    蘇軾和蘇轍這種兄弟都是文豪的,往前數有曹丕和曹植,生在帝王家就註定了兄弟情不可能太和諧,往後數有周樹人和周作人,咳咳……魯迅先生的家庭關係也一言難盡。不說這些大文豪,就咱們普通百姓,兄弟反目也是屢見不鮮,像大小蘇這種兄弟情深的,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了。大小蘇從小一起學習,又是同科進士,曾被皇帝欽點為未來宰相的兩兄弟。
  • 蘇軾在兒子滿月時寫下一首詩,罵遍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一提起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宋詞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生在文學上的造詣非常高,但是在仕途上卻是跌宕起伏。但蘇軾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對人生的樂觀和豁達,蘇軾並不是我們定勢思維中的那種刻板書生的形象,縱觀他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是一個非常幽默而且「調皮」的人。
  • 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著讀是日出,倒著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我們翻看蘇東坡的詩詞,讀上幾首後,就能看出他的性格。蘇軾一生經歷過一個大案,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從而被貶黃州。他在與友人春日出遊的時候,忽逢暴雨驟至,又沒帶傘具,一行人狼狽不堪,唯獨蘇東坡在風雨中邊走邊吟,寫下了那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 公元1071年,蘇軾與王安石產生了意見分歧,蘇軾主動提出了離開京城這個想法,王安石自然是欣然應允,就打發蘇軾前往杭州做官。
  • 蘇軾灌醉友人被其妻趕出門,憤然寫下一首詩,讓這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史中,蘇軾可謂是最頂尖級的全面人才。無論是詩詞,還是書畫,都是當時第一流。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單項能力,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屈指可數的。因此,不光是現代,就是在他生活的北宋時期,蘇軾就已經是全民偶像人物。了解蘇軾的人都知道,蘇軾的一生是被貶的一生,他的一生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但是蘇軾從來都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最多也就是借杜康來解憂。
  • 蘇軾深夜夢見亡妻,寫下一首悼亡詞,開頭13個字就令人忍俊不禁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子之一,他的才華享譽古今中外。他的詩作以豁達樂觀被世人所熟知。無論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還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樂觀都無不展著蘇軾的非凡氣度和卓越才華。但是這樣一個樂天派的人,他也有沉痛欲絕,悲傷痴情的一面。蘇軾的髮妻王弗,與蘇軾相差三歲,十六歲時嫁給蘇軾,兩人情意綿綿,恩愛有加。
  • 蘇軾經歷了什麼,才寫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作為北宋文壇上的巨擘,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經典的詩詞。當然,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著名的詞作,比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又比如「十年生死兩茫茫」。大江東去浪淘盡但同時,蘇軾的詩也有不少經典作品。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兩句出自他的一首名為《洗兒詩》的作品,全文如下: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寫於蘇軾為出生的兒子「洗兒」時,可謂表達了詩人極其複雜的思想感情。
  • 蘇軾最早的一首詞,妙不可言,與偉人《卜算子·詠梅》異曲同工
    文|慕瞻舟人圖|網絡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世稱蘇東坡,蘇仙。根據施宿《東坡年譜》載,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時,開始填詞,但當年並無作品。根據朱孝臧、龍榆生編校的《東坡樂府箋》來看,蘇軾最早的一首詞乃是一首《浪淘沙》,作於熙寧五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這首詞。《浪淘沙·探春》宋·蘇軾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浪淘沙」是詞牌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
  • 蘇軾被貶,路遇一枝梅花,作下一首詞,表達了內心的寂寞之情
    把蘇軾放在漫長的華夏歷史當中,也依舊是非常耀眼的存在。很少有人可以達到他這樣,對詩詞歌賦都非常擅長而且書法畫作也是大家的地步,這些都讓他被後世所關注著。當然他那曲折的一生,同樣也是人們研究他重點需要知道的地方。蘇軾這個人的一生享盡人間富貴,也同樣嘗盡人間冷暖。就是因為他這麼波折的經歷,讓他的詞句更富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