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00後,由於「見多食廣」,對於我輩曾經(不小心透露年齡)過年都吃不上的美食嗤之以鼻。對這種傳統美食並不感興趣,很多西式糕點反而成為他們追崇的。殊不知,在這些美食背後,有很多浪漫的故事。如果你了解中國飲食文化更多些,會更愛我們自己的美食。
艾窩窩,眾所周知,是傳統宮廷小吃,從宮廷御膳走向民間,成為今天老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艾窩窩:我的眼裡只有你
今天很多出名的美食,都跟歷史名人有關。這也是今天我們常說的名人效應吧。
艾窩窩來自於宮廷中乾隆和香妃的故事。
香妃是新疆人,維吾爾族。
據傳說,清乾隆大軍平自息了新疆大小和卓木叛亂後,當時主帥把維吾爾族首領的女兒搶到宮中做妃子。當然,也許是當時首領為了保住項上人頭,把女兒獻給乾隆也是有可能的。
香妃被搶入宮中的時候,己經有了心上人。(電視劇裡有演繹,俺就不多說啦)於是,香妃為了心上人,茶不思飯不想,想為心上人赴死。
乾隆急了,哪能讓美人兒在自己眼前餓死。於是賞金千兩,為香妃做她愛吃的東西。
當時的御廚們也是絞盡腦汁,為讓皇帝安心,讓妃子開心,做各種美食,可是香妃看都不看一眼。廚子們急了,咋還不吃啊?快哭了。要不花高薪請新疆廚子到宮裡做飯吧!
一來二去,香妃的小相好在新疆就得知了此消息。於是不顧跋山涉水,舟車勞頓,起早貪黑的從新疆坐了一個月火車來到北京。
來北京後,為了與香妃私會見面,就想起香妃打小愛吃江米糰子,於是他就做了一盤」江米糰子「,包上香妃最愛吃的餡料,遞給當時的大廚,讓他們獻給香妃。還起名」艾窩窩「。因為香妃的小相好叫艾買提,按漢人的說法,姓艾(這不是跟愛新覺羅一個姓了嗎?)。又可以理解為,」我的眼裡只有你,愛你愛在心窩裡「。
於是這盤名為」艾窩窩「的美食送到香妃面前。
香妃一看,眼熟啊!再聽名字」艾窩窩「
「——媽呀!這不是俺家小艾做的嗎?他來啦?」香妃心想。
於是香妃竊喜,一時高興,把一盤「艾窩窩」都吃了。
乾隆一看,香妃有食慾了,甚是高興,於是開始推廣。
香妃跟沒跟小艾見面,跟沒跟小艾走,俺也不知道。只知道艾窩窩,今天的人都愛吃了。
至少我愛吃。不過沒機會撒狗糧:)
以上故事,有些許演繹,是艾窩窩起源的一種傳說,有的說艾窩窩從明朝的時候就有了。不管怎樣,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喜歡吃愛窩窩的,就當個故事聽聽吧,也許有一天你「表白」的時候需要這樣一道美食來表達你的心意呢?
感謝您關注我,關注擁有美食的幸福生活!
本文故事情節由中國食文化宮廷御膳傳承導師周錦親述整理,作者有部分演繹。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