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月開始,《壹讀》停止紙質印刷版發行。除了雜誌之外,《壹讀》的視頻、微博、微信等將會繼續數位化生存。《壹讀》是壹讀傳媒旗下的一本新聞生活類雜誌,於2012年8月6日創刊,由《看天下》雜誌前執行主編、《南方周末》前高級編輯林楚方擔任傳媒出品人兼主編,最初是雙周刊,2014年9月轉為單月刊,截至目前已發行50餘期。《壹讀》以其輕鬆、幽默、趣味的風格頗得很多年輕人喜歡,在新媒體的種種開拓性嘗試也為諸多媒體效仿,曾被譽為「當下最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壹讀傳媒總裁、主編馬昌博說,《壹讀》並不是停刊,而是停止公開發行,這本雜誌會以內部發行的形式存在。「壹讀傳媒一直沒靠這本雜誌生存,在收入構成中,動畫視頻佔60%,新媒體佔30%,雜誌只佔10%,但雜誌成本佔了40%,這樣算下來肯定不合算。」在《南方能源觀察》雜誌總編輯蔣志高看來,壹讀做出了很好的抉擇,「它的行動表明『紙』在慢慢削減,但『媒』沒有死,只要精耕細作內容本身,媒體就有生存的空間。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報4起違法違規典型案件
自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九部門部署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以來,各地各部門協調配合,加強管理,查辦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得到有效遏制。2015年2月5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社會通報了《中國產經新聞》《中國文化報》《中國縣域經濟報》新華通訊社記者違法行為等4起典型案件查辦情況。這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自2014年以來第五次公開通報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情況。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各地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要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高度,繼續深入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持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要紮實推進清理整頓駐地方機構各項工作,關閉一批非法的駐地方機構,停辦一批違規的駐地方機構,合併一批重複的駐地方機構,清退一批違規聘用的駐地方機構人員,全面規範新聞傳播秩序。
貴州省新聞職業道德大講堂活動啟動
近日,貴州省新聞職業道德大講堂活動在貴陽舉行開班啟動儀式,來自貴州省、市(州)16家媒體採編一線的新聞骨幹近60人參加第一期培訓學習。活動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貴州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承辦。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主辦單位邀請貴州省內專家學者以《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為主體,結合該省新聞單位實際給學員授課。
第20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活動在臺灣舉辦
由中國記協和臺灣「中國新聞學會」共同組織的第20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活動近日在臺灣舉辦。本屆新聞營的主題是「新媒體技術下的臺灣媒體轉型與中華文化」,來自兩岸16所新聞院校的60名師生參加。
活動期間,新聞營師生拜會了臺灣中國時報、旺報、工商時報、聯合報、聯合線上、UDN電視臺、中華電視公司、中央通訊社等臺灣主流媒體並與媒體高層座談交流,參訪了世新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和東華大學並進行座談討論,聽取了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彭懷恩題為「新媒介對新聞專業的挑戰」、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王翔鬱題為「臺灣新媒體發展現況以及新聞節目述事實務」,以及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副教授董克景題為「兩岸新聞交流回顧及新媒體下民族文化傳播發展」的主題講座,兩岸師生圍繞講座主題進行了溝通討論。活動結束時,兩岸學生共同編寫了本屆新聞營特刊及活動紀念視頻。
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統一帳號正式運行
新華社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的官方統一帳號「New China」3月1日起正式運行。此舉目的是為了順應世界媒體變革的需要,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積極回應國際社會關切。
新華社於2013年底開始在臉譜、推特、優兔上開設帳號,試水海外社交媒體。1日起,新華社把在這三家社交媒體上的帳號統一更名為「New China」,每天24小時以文字、圖片和視頻形式不間斷向用戶推送中國、涉華和國際新聞。(李鵬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