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招財進寶(小小說)
彭老總愛兵,也愛國之寶。
據說抗戰期間,他曾派一支十人的小分隊,神不知鬼不覺,突破日本鬼子的封鎖線,鬼子半響才發現,追趕了一程,見八路軍的隊伍裡,只多了一個乾癟的瘦老頭,便不追了。但八路戰士都說「彭老總橫刀勒馬,招財進寶」。日寇華北剿共司令龜田將軍聽到消息,大罵太行山的寇首:「彭德懷從你們鼻子底下取走了寶,你們大大的飯桶,統統槍斃。」朱老總聽到消息,喜氣洋洋地打電話,「彭老總,你招財進寶,比取得一次戰役勝利更有意義。什麼時候同你將兩軍?」
彭老總招了什麼財,進了什麼寶?這得從頭說起。
幾天以前,戰士們在根據地與敵偽交界處,發現了九個前來投奔八路軍的青年人。這幾個青年人從外地遠道而來,幾個月,長途跋涉,沿途要躲避日本鬼子和敵偽軍,還要忍飢挨餓,都已面黃肌瘦,破衣爛衫,蓬頭垢面,鬍子拉渣,柱著拐杖,互相攙扶著,乍眼一看,還以為是一幫乞丐。有一個青年身患疾病,好幾天沒吃東西,被人拖著,拉著,已奄奄一息。他們到達八路軍戰士營地後,都倒在地裡動彈不得。
八路軍戰士立即搶救,讓他們躺在自己的床鋪上休息,給他們燒水做飯,剃掉長頭髮和鬍鬚,還請來軍醫給患病的青年看病,打針,服藥。
那幾個青年身體剛剛恢復,要求見見彭老總。那天,恰好彭老總在這裡巡視,說來就來了。他穿著一身舊軍裝,頭上一頂八角帽,腰上挎著黃皮帶,別著一支手槍,熊腰虎步,走路虎虎生風。
幾個青年一眼認出來,立即站起來,「彭老總,我們好想您呀!」
彭老總一見這幾個青年都穿著婦女的紡織布,是他熟悉的;再聽他們的聲音,也是他熟悉的,立即眼睛一亮,眉毛滾動起來,「哎呀,平江伢子來了!」他抱著這個親一親,抱著那個握握手,拍拍肩。十多年前,他和黃公略、滕代遠等率領農民軍,在湖南平江打響起義的槍聲,那紅旗飄飄,槍聲隆隆,千軍萬馬衝向敵陣的壯烈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正是血氣方剛、忠勇善戰的平江子弟兵的支持,起義軍才衝破敵人的重重包圍,走上井岡山,壯大了革命根據地。他深深懷念那片紅色的土地,懷念那裡幫起義軍抬過擔架,送過軍糧的大爺,懷念給戰士們造過飯,做過軍鞋的大娘,他們如今生活得怎麼樣?立即問:「平江現在情況如何?」青年人說:「平江淪陷了,日本鬼子殺人放火,姦淫擄搶,無所不為.還派飛機轟炸,平江縣城下西街一次炸死了幾十人。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日夜盼著八路軍、新四軍打回去。」 彭老總牙齒咬得鋼崩響,恨恨地說:「總有一天,要打回去的。革命勝利後,我一定要回去看看平江人民。」停了一會,他問,「打日本鬼子,到處可以參軍,你們怎麼找到這裡來了。」青年人爭著說:「彭老總,我們平江人民特別懷念你。你打日本鬼子,發動百團大戰,威震天下,我們敬佩您。當兵要當八路軍,要當彭老總的兵。」「這麼遠的路,你們怎麼走來的?」「我們從湖南出發,經過湖北、河南,到山西,走了幾個月,沿途當過苦力,給村裡扮過禾,種過地,給商人開過車,拉過貨,扛過包,也在街頭打過蓮花鬧,唱過戲文,餓得肚子叫,頭髮昏,也當過乞丐。晝伏夜行,經歷九死一生,才到這裡。」彭老總說:「你們走過大半個中國,也是一次長徵。」青年人說:「比起紅軍戰士的二萬五七裡長徵,我們算不了什麼。」「你們當過兵嗎?」
年紀稍大一點的青年人說:「我打過遊擊,他們八個人,有四個是農民,有四個是青年學生。我們恨透了日本鬼子,一心要投軍殺敵。」彭老總笑著說:「好呀,有農民,有學生。我們窮人打天下,要有拿槍的隊伍,也要有拿筆桿的隊伍,兩個拳頭出擊,試看天下誰能敵。」一個青年人說:「還有一個老頭子。』彭老總說:」老頭子怎麼啦?」「那老頭子跟了我們來投八路軍,五十多歲,身體很弱,腳都走腫了。過鬼子的最後一道封鎖線,太危險,我們怕他有什麼損失,將他拉下了。」彭老總重重打了一拳,急切地問:「拉下不管了?」「我們將他寄在一個可靠的老鄉家裡,準備找到部隊以後再去接他。不過,接過來也沒有什麼用,他不能拿槍打鬼子。」「老頭子原先做什麼的?」青年人說:「老頭子原先在武漢什麼大學教書,武漢淪陷以後,他回到鄉裡來了。有一次日本鬼子在我們村的水田裡丟了一個悶葫蘆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爆響,村民們嚇得不得了。老頭子帶了扳手、鉗子、啟子,將炸彈開膛破肚,炸藥取了出來,沒事了。」「哎呀,國之寶!」彭老總說,「你們聽說過三國時候的諸葛亮嗎?大儒生。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西取巴蜀,奠定鼎足之勢。你們聽說過漢朝的張良、唐朝的魏徵嗎?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那些讀書人,雖然不能打仗,卻能指揮打仗;不能指揮軍隊,卻可以通糧道,愛撫百姓。我們黨內的周恩來、張聞天等都是讀書人,他們有時當得百萬雄師。」
那幾個青年人從來沒聽說過讀書人有這麼大的作用,聽了彭老總的一番話,立即說:「我們明天就回去,把那老頭找回來。」彭老總哈哈大笑說:」日本鬼子的封鎖線難道是菜園門,你們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後來彭老總經過一番周密的籌策,精選了十多名勇健機警的戰士,又與當地的遊擊隊溝通,出其不意,將他所說的「國之寶」接了過來。豈料這十名戰士聽平江新戰士說,途中有日本一個軍馬場,只有幾個馬伕,便趁其不備,打進去,打死馬夫,擄來了幾十匹軍馬。」
彭老總把軍馬送給了前方,那老頭深夜長談之後,知道他是一個愛國的槍炮專家,立即派人把他送到延安,不久辦起了一個兵工廠。
作者簡介:劉石堅,晚年自稱劉老頭,男,年八旬,平江四中高三語文教師,退休後寫點散文,小說,詩詞,散見於報刊,願與大家交流。
轉發分賞是您最好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