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綠皮火車跑了70年,從北方一村子穿過,像民國穿越來的

2021-01-13 圖說故事520

行於路上,分享所見所聞。最近有親戚家孩子結婚去河北東部一個村子裡喝喜酒,親戚家在村子中部,時而覺得有種沉悶轟隆隆聲音從地下傳來,還以為地震了,把本村人聽笑了。村民告訴說,不是地震,這是村西頭的火車來了。

孩子們聽說村子裡通大火車,十分好奇,趕緊穿衣服讓親戚帶著看看去。火車她們坐過,但她們沒見過村子裡跑的大火車啥樣。冬天的北方草木枯黃,孩子們看到鐵軌忍不住跑上去走走。

老鐵軌很破,中間枕石更破爛。村裡親戚說,別看這鐵軌破,天暖和時經常有城裡年輕人來這拍照。孩子們一眼瞄著前方的火車有沒有來,一腳跳上去讓拍照留個念。

當孩子們正等待火車來時,一聲汽笛聲由遠而近,視線中一輛綠皮車緩緩駛來。車前寫著118數字,幾盞大眼睛燈像民國穿越來的。最前一節像客廂,後面是敞口車廂,貌似有10多節。

親戚介紹說,這些穿過村子的老火車,是駐河北遷安首鋼礦山公司的貨運車,平時拉些礦石和煤等,全程不出唐山境內。近年,隨著新修鐵路出現,這車據說更跑不遠了,只在百裡範圍內跑。

看得出這些火車已很有年代了,有村民說,首鋼來此差不多70年了,這些老火車自建礦時就有了,也差不多快70年。老火車太老了,前面是綠皮的,後面車廂變成了紅色像有車皮是新漆過的。不過村民說,那時誰家姑娘找個村裡跑火車的,還挺洋氣讓人羨慕的。

早年,在首鋼鋼鐵形勢特別好時,村民說,這條運輸線曾十分繁忙。由於是先有村子後有鐵路,那時新嫁過來離鐵路近的新媳婦們說家裡天天像「地震」還十分不適應。而在鐵路附近,看到離鐵軌最近人家不足百米,那種地晃的感覺可想而知。

如今這條鐵路的運輸任務慢慢被新鐵路新交通方式所取代,而這列存在半個多世紀的老綠皮車,扳道岔的老工人依然堅守著崗位,而老火車跑的頻率越來越少,沒那麼忙了,但卻成為一個遠去時代的記憶。你老家還有這樣的火車嗎?

相關焦點

  • 偶爾我還會夢到,那些追著火車奔跑的日子
    那時候我們對火車充滿了好奇,有時候我們像躲避鬼子進村一樣,聽到火車在一公裡開外鳴響時,立刻衝下鐵路躲在大大的土堆後面,窺視著火車的一舉一動,直到走遠我們才放心的出來。那時候想不明白火車裡的都是些什麼人,每天匆匆忙忙地跟著火車奔走,有時候我覺得他們都是有錢人,高出袋裝方便麵三倍價格的大碗面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 薪火相傳|穿越70年的崢嶸歲月……
    「我驕傲,能在1949年10月1日為五星紅旗站崗。」「我似乎看見城市和鄉村借著綠樹丫杈般的鐵路網,穿越70年崢嶸歲月、40年改革開放,駛向新時代的——中國夢。」「一座城市的70年時光底片,也是一個國家在70年的風雲激蕩鏗鏘行進中,一個小小的縮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一場綠皮火車上的舌尖宴遇,開啟許昌人對夏天的憧憬……
    止步在繁華的都市叢林把綠色不乏單調的落得自在不問雅俗風月喝著談天論地的酒幻想著沿途風物都入底片讓不動的火車把生活歸於正軌的吃喝才是嚮往的生活在天寶路與清潩河畔有這樣一節綠皮火車>藏匿在天寶路清潩河愛情主題公園中它曾經穿梭連接著漢口與哈爾濱的故事途徑許昌火車站承載著無數的思念與動人的情誼「九號餐車」火車主題餐廳在許昌打造了一個可以寄託情結找尋回憶的地方整節車廂都可以包桌、朋友聚會並根據需求制定party場景當人們都坐在綠皮火車裡吃飯
  • 綠皮火車廁所直排?那小時候在鐵路上撿的牛肉乾是什麼?
    綠皮火車廁所直排?那小時候在鐵路上撿的牛肉乾是什麼?鐵路工人告訴您!鐵路工務人告訴你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便便和尿在排出時,由於列車高速運行已經都成水花和散粑粑了,當然如果不巧,很可能飛到鐵路工作人員身上,這都是可能的,這也是為什麼老的客車到站要鎖閉廁所的原因,不然車站的站線都是屎尿,上車的旅客豈不很噁心。
  • 民國元年火車駛進徐州府
    津浦線通車時徐州共有機車5臺,型號為2—6—2型「老英造」機車。隴海鐵路(開徐線)通車時有機車11臺,5臺德國造,6臺比利時造,皆是小型機車,每臺牽引量為800噸左右。津浦、隴海鐵路徐州管控的車輛共有木板客車12輛,鐵皮客車8輛,貨車20輛。
  • 70年多前的教材是啥樣 民國老課本重現揚州
    淺顯易懂繪生活點滴網友「獅子山下是我家」近日在新浪微博發文稱:「#清新民國老課本# :一、我吃東西細細地嚼碎了再咽下去;二、我不多吃糖食;三、我在應當吃東西的時間吃東西;四、我不用衣袖揩嘴臉;五、我的頭髮要梳得整齊;六、我對人家要常常面帶笑容;七、我不說謊話不騙人。」該網友還評價稱:「寓教學說理於簡單之中,清新大氣。」
  • 當綠皮火車駛進德州站時,一切旅途美味,都在這隻雞面前味同嚼蠟
    「 綠皮火車緩緩駛入德州站,車門一開,車廂內人群蜂擁而出,風馳電掣般衝向站臺上的扒雞小販,手裡緊緊攥著鈔票,他們只為買到一隻扒雞。心急的乘客,甚至直接從車窗裡跳了下來...........」過往的榮譽,似乎黯淡了許多,火車站裡再也不見一雞難求的場景。記得小時候,父母在山東做生意,從濟南到德州的京滬高鐵G188次列車上,高鐵服務人員始終會推銷「德州扒雞」,到終點站甚至還會打折。小時候,在火車上必嘗一波德州扒雞,因為品嘗它的理由簡直不要太多!我們先看它的外表,色澤鮮亮,油嫩光滑又細膩,光是看目的地,就好像已經聞到了香味,讓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 湘贛邊火車「慢」遊記 - 深讀湖南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錢燁 8塊5毛錢車票抵達醴陵火車站 上午9點12分,穿過擁擠的人流從長沙火車站的候車廳跨過檢票口,氣溫略有回升,旅客們從長長的地下通道到達車輛停靠的站臺,一輛炎陵到長沙的綠皮火車映入眼帘。 到醴陵的票只要8塊5毛錢,沒有買到座位。
  • 武威廢舊蒸汽火車價格【尹喜火車】
    武威廢舊蒸汽火車價格【尹喜火車】隨著新式火車在鐵路交通當中的全面推廣使用,老式的綠皮火車不可避免遇到被淘汰的命運,原本那些樣式老舊、缺少動力的火車基本上都已經被廢棄淘汰,但是這些淘汰的火車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處理掉。
  • 濟南這個商圈還原了民國街,一起穿越回1904年吧
    如今提到老商埠,不少市民的第一反應是於2017年開業的經三緯四融匯老商埠商業街。其實,老商埠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曾吸引了大量洋行、老字號商場進駐,也曾是濟南最繁華、最發達的地區。而近日,老商埠內又「開張」了一條民國風情街,一起跟著新時報記者穿越回民國時期吧。
  • 46歲陶虹寫真曝光簡直就是神仙,網友:像民國時期穿越來的女人味
    一看到照片就被臉和眼神吸引,穿的什麼根本不重要~~~舉手投足之間光彩照人,她就是我老年目標活成的樣子啦~~而且我看過她的故事,編劇都寫不出來吧,跌宕起伏的命運!!當年不懂她的美,現在看來真的別有一番韻味!!真的是符合氣質年齡的美!!然後是我們風情萬種的陶虹姐姐,這一套寫真真的是仙女本人了!!
  • 老火車司機的撞人噩夢
    一年這麼多趟,總會遇到一兩次吧?假如一輩子跑30年車,就算其中有10年你都沒遇到過,那還剩的20年呢?所以差不多就這個數。」「也就是說,隊裡的每個司機都遇到過這種事?」「不敢說所有人,但起碼有一多半吧,如果跑車超過10年還沒遇到的,幾乎沒有。」我腦中浮現出公寓裡那些談笑風生的師傅們,他們看上去是那麼普通,但其實……想到這兒,我的心情複雜起來。
  • 70年的民國老宅成了「違建」?
    投訴人:70歲的李鍵強老人  投訴時間:昨日上午  投訴內容:南京下關區熱河路127號的三幢民國老樓,是我父輩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至今保存完好。既然沒有記載,也無產權證,這民國閣樓不就成為違章建築了嗎?  記者核實:這三幢民國老宅無論從哪個角度審視,儼然成為一個整體;走進內間,三幢小樓結構、用料、高度都是一模一樣,根本不可能分開而建。附近80歲高齡的王大爺稱,日本鬼子尚未打進南京城時,這三幢小樓就存在了,一直是李家的住宅樓。  那麼三幢古老的民國民宅,為何中間一幢成了「不合法」的身份呢?
  • 滿嘴跑火車的三大生肖
    生肖蛇屬蛇的人也是如此,他們滿嘴跑火車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出破綻,他們永遠都是臉不紅心不跳的樣子來編造一個謊言,而且說的頭頭是道,所以別人常常深信不疑。滿嘴跑火車也就是說謊,滿嘴跑火車的人常常會用自己嫻熟的面部表情,來取得別人的相信。但是有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大家都是看破不說破,明明知道你在滿嘴跑火車但卻還是微笑著聽你津津樂道的跑火車。所以,做人還是真誠為好。
  • 70多年前(民國)人們怎麼坐火車?(上集)
    先挑出一組民國時期和火車有關的照片,和大家講講民國時期人們是怎麼坐火車的。先橫屏預覽一下圖片1941-1949年 安徽省我買的時候名稱上面只標註了1941-1949年中國各地老照片,1.照片拍攝於蚌埠,明光市,淮南市這些地方,離南京很近。2.照片裡面穿軍裝的都是國軍身份。
  • 民國初年組建一支部隊得多少錢?一挺機槍1000大洋,還不包括子彈
    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敗無能,1911年孫中山先生發動了辛亥革命,從此封建王朝逝去,華夏迎來了民國時期,雖然打破了封建王朝,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軍閥混戰,外敵入侵,神州上下一片黑暗。民國初年,冷兵器時代早已淘汰,各路軍閥為了爭奪地盤,維護主權,便開始組建自己的軍隊,從舊時的冷兵器全部換成了熱武器,不過當時他們並沒有自己的軍工廠,也沒有先進的科技,所以一切都需要大量從國外進購,那麼當時一位軍閥組建一支自己的部隊得花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
  • 滿嘴跑火車,但就是受人尊重的星座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對這樣的人表示尊重,那就是平日裡他們為人謙遜,而且很少說話,但是一開口,必然會讓人感覺到他們的遠見卓識。而當然了,我們對於那些滿嘴跑火車,整天沒點正事兒的人呢,就是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了。
  • 一走70年 臺胞思念故土 民國規劃圖幫他找到親人
    一走70年,臺胞思念故土「我此次回來,是想幫助我的父親尋找故鄉高郵健在的親人。」臺灣同胞黃先生告訴記者,「父親解放前離開大陸去了臺灣,這一走就是70年,每次思及家鄉的人和事,老父親都唏噓不已。」「我們晚輩年幼時時常聽到父親提及高郵的故事,這讓我們一直神往。
  • 口述歷史|民國十八年,西北大年饉中的閃光人性(1)
    活下來,像花開的聲音,能聽見,卻永遠無聲無息。民國十八年於奔騰的歷史長河裡,成了西北人民心中永遠的痛。像風捲走了塵埃,塵埃卻還在空中,而後靜靜地落下來,落在了心裡,若不再被記起,就會像塵埃一樣消失。
  • 六盤水:十分鐘穿越從貴州到雲南,抄表員變跨省「電管家」
    十分鐘時間孔德好便能完成從貴州到雲南、再從雲南到貴州的穿越之旅。進村抄表就是一整天,大部分時間花在路途上,每次抄表回來,大家都笑稱「跨省抄表員」終於回來了。接到電話的孔德好趕緊趕往馬德賢家,位於六盤水水城縣發耳三岔河谷的龍井村松林組毗鄰雲南省, 70多戶居民居住在這裡,孔德好需要沿著公路驅車到半山,停車步行下到谷底走過一座不到50米的吊橋,踏上雲南省宣威市土地,又穿過一座更狹窄更短的小橋,才能再一次站在貴州的土地上到達馬維賢家,十分鐘時間孔德好便能完成從貴州到雲南、再從雲南到貴州的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