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飲食文化 那可謂是博大精深,主食麵點小吃那是不可勝數。這和中國地大物博,文化源流豐富也是分不開的,不說這些 主食,只說菜品出名的就有八大菜系,那些別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更是有著別樣的風味,其實吃不是重點,重點是吃的有文化有內涵,有人說《舌尖上的中國 》帶有政治目的,這不純屬瞎掰嗎,一個吃漢堡包的命出去操那些吃滿漢全席的心,作為一個純正的吃貨要對那些沒事找事的人嗤之以鼻。當然 古代也有有名的文人就是著名的大吃貨,比如袁枚他自號隨園主人,還出了一本流傳後世吃貨等的食地圖叫做《隨園食單》,中國古代對於版權問題不是那麼重視,就算現在重視了盜版書也層出不窮向袁玫這種文人名士,出書風格更是不拘一格 ,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各大菜系裡那些有內涵又好吃的代表菜。中國文人愛在數字上找由頭,比如什麼四大名茶,八大菜系,其實也是逐漸變化的,比如一開始講究的是魯粵川蘇四大菜系,到後來又加了徽浙閩湘合成八大菜系。
一: 魯菜——帶子上朝
魯菜是八大菜系之首,宋代就成為北方菜的代表,它有三部分組成一部分可以稱為齊魯風味,以省府濟南菜為代表九轉大腸更是其中的代表菜,還有一部分是膠東菜,就是山東半島地區,流行於膠東 遼東等地,以做海鮮為主,其中其中 代表菜有大蝦燒白菜,炸蠣黃,肉末海參等。最重要一部分 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就是孔府菜,孔府菜與蘇菜中的淮揚菜供稱國菜,今天我們要說的帶子上朝就是孔府菜的代表之一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一直到清朝新文化運動以前,孔府和儒家文化在中國都是不可撼動的文化坐標,孔府菜的興盛也和中國儒家文化的興盛,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其寓意是孔府輩輩做官,代代上朝,水為官府門第,世襲爵位不斷。此菜是用一隻鴨子帶一隻鴿子,一大一小放盤中,別具風味,是宴席大件菜。父子上朝意父與子都是做官之人,劉玉瑩和北方人的口味魯菜的特點就是鹹香味厚,也迎合了山東文化的厚重和沉穩。
二:粵菜——龍虎鬥
粵菜即是廣東菜發源於嶺南,有廣州菜 東江菜 潮州菜組成,粵菜取百家之長 用料廣博選料珍奇,因為華人華僑以廣東人居多,為粵菜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而且粵菜急劇變化色彩,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濃鬱天要介紹的這一道代表菜充分體現了粵菜用料之廣博,文雅菜名叫做龍虎鬥,又名豹狸燴三蛇,具說蛇肉有許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吃蛇為了飽口福又為了養生。這個菜發源於清朝末年,使用豹狸肉和蛇肉為主料,而得名。但是在這裡 我們還是要呼籲,愛護野生動物不要只為了口腹之慾就去獵殺那些 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一個是它們瀕危需要保護,更重要的也有可能引起疾病,我們最熟悉的非典病毒最初應該就是從果子狸身上引起來的,是一個沉痛的教訓,正是我們對野生動物有了更新的認識。
三:川菜——宮保雞丁
川菜起源於四川,更是分蓉渝兩派,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 在宋代行程流派,川菜的風格樸實而又清新 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蓉派川菜精緻細膩,渝派川菜粗獷大方,川菜因為取材廣泛調味多樣菜式適應性性強三個特徵,除了許多享譽全國的家常菜,其中六個代表菜,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回鍋肉、麻婆豆腐、東坡肘子。
今天我們 著重講一下宮保雞丁,看這個菜名 大家就可以看出中國各大菜系的另一個源流,那宮廷菜就是 在民間的各家的私房菜,宮保雞丁就是曾經私房菜得到推廣的代表之一,宮保就是一個清朝的官名,最有名的一個宮保就是,北洋軍閥曾經實際統治者袁世凱袁宮保,當然 這個宮保是指 丁寶楨丁宮保,這道菜原流甚廣,被貴州菜 四川菜 魯菜都收錄過,丁堡鎮做過山東巡撫和四川總督,改良發揚成為一道新菜式,後來更是收入宮廷菜傳入海外,是宮保雞丁 走出全國 走向世界。關於個家私房菜這一源流,是中國古代精耕細作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一個必然特點,畢竟那個時候既沒有新東方有沒有藍翔,廚師這個職業還是算在工匠的範疇,當然那些 登峰造極了也得以流傳,北京譚家菜也是以私房菜為原流的代表之一。
當然 在那個古代集中 口碑和名聲的年代,許多這樣的行業都是家族企業,更有益於核心技術的保密和新菜式的進一步研發,在他的行業內部形成了一個良好的 競爭體系,幾乎每個菜館都有它的招牌菜,成為他們這個經營的立身之本,前面提到的魯菜九轉大腸,就因為出自九轉酒樓得名。
蘇菜——霸王別姬
蘇菜即是江蘇菜系,外面經常稱其為淮揚菜,他有南京、徐海、淮揚、蘇南四種風味組成,淮揚菜更是他們的代表,其中有名的是蟹粉獅子頭,大煮乾絲,揚州炒飯,選料講究,刀工精細,口味偏甜,造型講究 。她的風格起源於宋代的開封,南宋衣冠南渡後逐漸漸佔據了主要地位。我們著重講一下代表菜霸王別姬,其實就是一甲魚和雞為主料,霸王別姬主要是取諧音,更是為了擴寬這道菜的知名度,原名又叫龍鳳宴,去項羽在彭城為虞姬娘娘舉行開國宴的意思,記載於民國初年的《大彭烹事錄》。
這又是中國菜式起名的又一特點,就是託名之法,放在政治上 這叫託古改制,放在娛樂圈 這就叫名人效應 ,比如湘菜著名的菜式左宗棠雞,大概創製於1952年和左宗棠沒有一毛錢關係,就是典型中國菜式起名的託名之法。更可以看出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只講了四個菜 其他的沒有講到,你不是說他們沒有內涵而是中國的飲食文化是 一時半會兒都說不完的,比如閩菜的代表菜佛跳牆,再比如湘菜的剁椒魚頭徽菜的黃山雙石,浙菜的西湖醋魚這裡舉幾個小例子 一筆帶過 大家有哪些看法可以在下面收藏 評論 分享 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