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戰機:十載奮進路,昂揚再出發

2021-01-11 中國航空新聞網

十年前威龍亮劍,「他」的橫空出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空裝備的成就,帶給國人一次又一次的欣喜、震撼、感動。

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到2011年,回顧那一場「奇蹟」的降臨。

威龍首飛,耀世騰空

2011年1月11日,殲20首飛成功!這一天,中國徹底結束了沒有隱身戰鬥機的時代!這一天,殲20威名遠揚,龍騰九天。國之重器威龍,耀世騰空!

2011年1月6日,原本應該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卻被機械分隊王小波打斷——原來他發現發動機的右發有一處漏油。消息一出,大家的心也懸了起來。當日八點,故障被確定為加力燃油分配器薄膜故障,導致漏油。檢查、更換、驗證、還是漏油,重裝、再驗證,直至發動機轟鳴聲在零點的深夜重新響起,四個多小時,「人不卸甲,馬不離鞍」,故障徹底排除,首飛的節點終於保住。總設計師楊偉事後感慨道,「幸虧機務發現及時。」

而後氣象臺臺長陽凌帶領氣象預報團隊「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每天分析上千張氣象圖表,不敢有絲毫馬虎,不敢有絲毫懈怠,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要素的變化,否則會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經過預報演習、首飛任務更改等數次實戰演練,天氣預報均給出了完美的準確結果。1月7日夜,在最新的權威預報資料的基礎上,氣象臺分析得出:11日為最佳的可飛日。別看只是一個日期,常言說:「天有不測風雲」,要準確預報出可飛的天氣,這項任務實則難乎其難,畢竟入冬後的成都天氣像個小孩子,說變就變。要想摸準小孩子的脾氣,就要多了解它。陽凌和他的團隊做到了。

時間來到11日——中國,成都,黃田壩,溫江機場。

8點,機場區警戒人員就位。

9點,飛行跑道檢查完畢,機務人員就位。

10點,消防車、搶險車、救護車、電源車就位。

10點30分,放飛前最後一次飛機狀態檢查全部完成。

11點,殲20驗證機01架、伴飛的殲10雙座到達指定停機位置。

11點30分,氣象站報告,霧霾消盡,天空放晴,能見度大於5公裡,天氣情況滿足首飛條件。

12點30分,首飛試飛員從機務手中拿過放飛單,在試飛科目鄭重寫下「首飛」兩個字。

12點48分,殲20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讓原本喧鬧的現場頓時變得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目光凝聚到殲20。

「抬前輪,保持,離地,騰空!」萬眾期待中,殲20優雅地抬起前輪,騰空而起。殲10雙座飛機也從人們的頭頂呼嘯而過,在後面加速追趕,抓拍殲20起飛過程。

兩架飛機上升轉彎,一圈,兩圈。目睹新型戰機通場呼嘯的震撼場面,有人不住地鼓掌歡呼,喜悅溢於言表;也有人神情嚴肅,始終處於緊繃狀態。

「飛機準備著陸。」十八分鐘的飛行平穩而驚豔,殲20開始下滑、改平、主輪兩點觸地、放傘、收油門、剎車,幾個動作乾淨利落,一起呵成。飛機前輪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背部的減速傘好似一對伸展開的翅膀,隨著飛機在風中輕輕飄蕩,最終安全著陸。

「首飛成功!」飛機滑行來到主席臺側方莊重行禮。當殲20的座艙蓋打開,地面掌聲雷動,吶喊聲此起彼伏。設計人員、工藝人員、製造人員……所有為這架飛機傾注了心血和夢想的航空人在這一刻才真正釋放掉巨大的壓力,融入歡騰的人群,盡情享受喜悅。

現場的掌聲和歡呼久久不能停歇,網際網路上也迅速炸開了鍋,無數模糊的圖片和視頻被瘋傳。國內媒體稱此次首飛為「有史以來最透明的首飛」,國外媒體也將此次首飛稱作一次久違的「亮劍」。

威龍首飛,耀世啟航,呈現出中國航空工業的高度自信和高速發展,標誌著中國徹底結束了沒有隱身戰鬥機的時代!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時刻——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宣誓,堅決守護威龍安全,堅決完成祖國和人民交予的光榮使命……」

2019年6月13日,北京,一場莊嚴的授旗儀式正在進行。從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羅榮懷手裡鄭重地接過「龍之隊」的旗幟,第3聯合服務保障中隊隊長馬靈威宣讀了他們的出徵誓言:「我宣誓,堅決守護威龍安全,堅決完成祖國和人民交予的光榮使命……」

6月22日,第3聯合服務保障中隊正式進駐閱兵保障駐地,他們將在這裡執行包括殲20戰機在內的閱兵保障任務。

「轟轟…..」又有殲20升空,馬靈威和老搭檔李濤每次都像約好似的,總是第一時間跑到外面仰望天空。不過,他們所在的位置多數情況下是看不到飛機的。幾位年輕人發現後,特意跑過去詢問:「你們是約好了嗎,一聽到飛機聲就往外跑?」馬靈威的神情有些落寞,說:「看一次就少一次嘍!」

原來,作為外場老兵的他們曾經執行過「9.3」閱兵、朱日和閱兵以及許許多多重大軍事演習的外場保障任務,而這一次很可能是他們的最後一次徵程——老兵快要退休了。

7月23日,天氣異常炎熱。11點45分,機務正在對殲20做飛行後的例行檢查。機腹下一根導管上掛著的一滴小油珠,讓龔靈一下子警覺起來。他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勘察,果然發現導管的喇叭口有受損的情況。

「李部,機腹液壓導管受損,需要更換。」聽到對講機的呼叫,李濤立刻丟下手中的飯盒,抓起對講機就往現場跑。但庫房沒有導管的現成配件了,這個消息讓趕到現場的李濤一下揪心起來。此時距離第二天的飛行計劃僅剩20小時。

緊急的現場會議後,大家決定拆卸受損導管,並現場進行三維數字掃描生成數字模型,通過ALIS平臺將信息回傳成都,由內場重新製造。2小時後,成都內場成功收到傳回的數字模型。信息導入,開工生產,一場跨越2000公裡的協同作戰全面打響。內場緊張地製造著,外場焦急地等待著,大家都只有一個信念:20小時內必須更換完成!

「裝車發運。」凌晨2點,歷經5個小時的接力運輸,一個全新的導管經綠色通道被送達,一直守候在現場的工作人員立刻進行更換。1小時、2小時、3小時……時間在緊張地忙碌中不知不覺過去了。

「收工!」更換工作終於完成,李濤高興地說:「我們全程竟然只用了18個小時,這麼快的反應速度,如果沒有現在先進技術的支撐,我們根本做不到。」話音剛落,一股暖意襲來,他抬頭一看,朝陽已鋪滿大地。

10月1日,刺破蒼穹驚碧落,相伴天日萬裡晴,舉國盼望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的步伐。」看著包括殲20在內的一架架戰機米秒不差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聽著習總書記鏗鏘豪邁的宣言,平日肅靜的指揮部大廳裡掌聲雷動。

100多天的保障任務順利完成,「龍之隊」不辱使命,實現了任務完成率100%、飛機完好率100%、問題處置及時率100%、信息報送及時率100%的奮鬥目標,以完美的答卷為祖國慶生,用無悔的姿態開啟新的徵程。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成飛:逐夢藍天六十載 初心依舊不改
    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基斯坦8架「梟龍」戰機升空護航。「梟龍」戰機是中巴友誼的象徵,為中國領導人護航是巴方認為最好的致敬方式。「梟龍」項目源自20世紀80年代外貿後繼機的研發,從「佩刀」II到超7,多國先後參與,歷經十餘年,航空人百折不回。2003年8月25日,超7原型機01在萬眾期待中首飛成功—「梟龍」飛機榮耀登場。
  • 殲20首飛十周年,生日快樂!一圖縮影「威龍」十年路
    資料圖:殲20首飛當日,成都某機場外圍的圍觀「爬牆」群眾。圖片來源:環球網軍事  圓滿成功!機場外,民眾沸騰了,全球焦點也都在這時鎖定這架神秘的戰機,國內外媒體爭先恐後的報導。相對於美軍F-22A戰機的15年研製周期,8年試飛周期,殲20已經明顯突出了後發優勢。 從2011年首飛,至2016年短短五年時間,該機就已經試裝備空軍作訓單位,進行先期戰術戰法研究。
  • 殲-10戰機首飛22周年,生日快樂!
    10已成為大國航空的主戰裝備 並為殲-20等戰機的研製積蓄了堅實力量 10首飛20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殲-10飛機的研製 傳承了航空人的理想和追求 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殲-10戰機首飛這一天,成了他的"生日"
  • 殲-20首飛十周年,曾三次對外公開,高清圖片與你回味精彩瞬間
    也正是那次飛行展示,軍迷們終於可以在公開的場合,拍到了清晰的殲-20隱形戰鬥機的圖片,從2016年至今,筆者這張圖片在某圖片網站被下載了2000多次。當時覺得這架戰機的造型真的太科幻了。那一天,在珠海航展上空進行飛行展示的兩架殲-20戰機沒有5位數的戰術編號,理論上當時還沒有正式裝備人民空軍。圖片為其中一架殲-20戰機從水平盤旋狀態轉至垂直爬升。
  • 殲-20首飛十周年宣傳片再現飛翼造型飛機,今日轟-20驚喜要泡湯了
    東方網·演兵場1月11日:今天,殲-20首飛十周年。航空工業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2分半的官方宣傳片,在視頻中再次出現一架飛翼造型的飛機,引發網友關注。在這條微博下面,網友又來催了:轟-20啥時候來?而傳說中的「今日份驚喜」,似乎也要泡湯了。
  • 殲-20誕生日,代表的是盛世中國
    殲-35?雙座殲-20?哪怕重大部件比如渦扇-15上機?都天黑了,「前方」靜悄悄啊! 但不妨礙1.11成為一種圖騰,每年還是盼,全然不顧這些年運-20、直-20、FC-31......首飛都不在這個日子,「遼寧」艦、「山東」艦航母、055型萬噸驅逐艦等等一眾大神級裝備也都沒選這天為重大節點,但全不妨礙。 為什麼?
  • 山西古縣:三合村停了一架殲6戰機,翼下可掛空空飛彈、火箭等
    山西省古縣,三合村停了一架殲6戰機,翼下可掛空空飛彈、火箭等。(王建安 攝影)山西省臨汾市古縣石壁鄉三合村牡丹景區,景區內的一處廣場上停著一架國產J-6(殲六)戰鬥機,這是中國空軍最後一種有實戰戰績的功勳戰機。
  • 巴鐵緊急採購30架殲10C,梟龍不及陣風只有殲10可應對
    當然,巴基斯坦空軍方面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展開行動開始求購我國30架殲 -10CE戰機,同時包括PL-15,PL-10等空空飛彈。顯然,巴軍訂購這一批殲10CE便是為了對抗陣風。實際來看,儘管殲10CE從未參與實戰,但其性能在三代機中算是突出的一款,能在執行空戰任務中攜載4枚中近程空空飛彈,並很可能具備換裝PL-15的能力。近日我軍的殲10C便被曝出具備掛載PL-15的能力,並在加裝複合掛架的情況下進一步增加載彈量,殲10CE是否具備這一能力還不能得知,不過從巴鐵訂購PL15來看,殲10CE很可能同樣已經實現。
  • 拿陣風比殲20?印度專家竟口出狂言:陣風擁有20年實戰經驗
    把印度購買的第4代半中型的"陣風"戰機,對比中國第5代重型殲-20戰機,還號稱陣風更強!印度總共從法國的達索公司手中購買了36架陣風戰鬥機,合同總金額達到了接近90億美元,也就是說單價為2.5億美元左右。這個價錢,足夠印度人自己組裝三架蘇-30MKI重型戰機,甚至可以買到美國F-35A隱身戰鬥機!印度花了這麼多錢,不好好吹吹怎麼可能?
  • 殲20第四條生產線今年開工,換裝渦扇15板上釘釘了
    這三個國家的五代機分別是殲20、F22、F35、蘇57戰機。目前美國的五代機F35、F22戰機已經在服役了,F35並且大批量建造當中。而中國的殲20雖然列裝了部隊,但是還沒肩負起戰鬥值班的任務。自從我的殲20列裝部隊以後,我國的殲20一直就是國外媒體談論的話題,有的說中國的殲20隻適合遠程作戰,不適合近戰,說白了就是在說發動機的毛病。
  • 空軍招飛視頻中,殲-20機身標識什麼意思?擊落擊傷8架「敵機」?
    在這則宣傳視頻中,我們除了能夠感受到中國空軍的磅礴氣勢外,最引人注目無疑是視頻中出現的各種先進戰機,比如說殲-10、殲-16,以及在全球為數不多的五代機殲-20。但是這一次殲-20卻是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機身上塗有兩排紅色五角星的標識,這些五角星標識意味著什麼?
  • 今天,殲-10戰鬥機首飛二十二周年!
    很少有人直到,中國的有一款比蘇-27機動性還要優秀的戰鬥機,那就是殲-10。在《我與殲十20年》一書裡,有殲-10首席試飛員雷強的原話:蘇-27是補出來的軟體飛機,它的機翼可以有一定幅度變形。這種變形有利於盤旋性能。但它承受滾轉載荷的能力比較低,20~30度/秒已經接近結構承載能力的極限了。蘇-27的滾轉機動性比較差。
  • 殲-20機身現罕見標誌!故事還要從這位山東老英雄說起
    紅五星短短1分鐘的宣傳片中,包括殲-10改進型、殲-16等空軍多型先進戰機亮相。而最讓人振奮的,無疑還屬現役最先進四代戰機殲-20。據「政知道」微信公號報導,宣傳片結尾處,殲-20座艙下方首次出現實心紅五星、空心紅五星兩排標誌:實心紅五星位列第一排共5枚,空心紅五星位列第二排共3枚。
  • 殲20執行踹門和斬首?轟20尾隨執行戰略轟炸?火箭軍炮火支援!
    轟-6K要速度沒速度,要隱身沒隱身,即便有戰機保駕護航,也很難躲過敵人的飛彈。哪怕僥倖突破了第一島鏈,那還有第二島鏈呢,說實話成功的概率基本為0,這不是說誇大別人的實力,也不是說貶低自己,只是呈現事實!
  • 中國的戰機水平,1996年到2020年,到底有多大的逆襲?
    認真的說,1996年,我國戰機的水平並不高,與對岸存在很大的差距。與同時期的美國戰機相比,差距更加明顯。20多年過去了,雙方的力量對比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一轉眼20多年時間過去了,當年的差距已經時過境遷。由於自身無法生產戰機,也無法對戰機進行升級改造。對岸的將近300架三代機,還是90年代的水平,雷達、航電系統等已經完全落後。認真的說,即便是與國產化的殲11B戰機對抗,也根本沒有任何優勢。由於長時間的消耗,相當一部分戰機已經接近了使用壽命,對岸的戰機在越來越少。
  • |人民空軍|戰機|運20|中國空軍|空軍
    (人民空軍新版招飛宣傳片搶先看)▼(目送殲十升空,唯有超級震撼)▼(在沿海巡邏的空軍戰機)▼(在高原訓練的戰機編隊)▼(空軍戰機實彈射擊訓練)▼(直升機編隊訓練)▼(地空飛彈部隊)▼(甘巴拉雷達站的士兵,海拔5374米)▼(運20參加武漢抗疫)▼
  • 殲-20首飛給西方帶來什麼?美專家:對中國軍事力量認知的分水嶺
    據悉,1月11日,中國空軍迎來殲-20首飛10周年紀念日,在這一天,國內外軍事媒體都或多或少地為殲-20首飛而感嘆中國空軍的變化。其中,如果要問到殲-20的首飛給中國帶來什麼?
  • 殲16作為後起之秀,綜合性能並不落後,蘇35航電系統略遜一籌
    據悉F-15作為美制四代戰機,搭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到450公裡,能夠同時對數十個目標進行偵察。此外該戰機座艙內還安裝一塊平板顯示器,並且與數位化頭盔配合使用,因此也讓這架戰機的航電系統達到F-35的水平。而作為俄制四代半戰機的蘇-35,搭載雪豹-E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夠同時追蹤30個目標,最大探測距離為400公裡,而且還裝載超遠程空空飛彈。雖然該戰機座艙內部也設計液晶顯示器,但還擁有大量的按鍵,這樣做無疑會降低顯示面積。
  • 成飛曝光751方案,殲20飛翼布局或成功突破
    第4代隱身戰機的出現可以說是顛覆了傳統空戰,而且我國對隱身戰機的開發與西方國家實際上是同步的。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沒有蘇聯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就開始嘗試發展先進戰機,多年以後,我國的一項名為「715抬式戰鬥機方案」被解密出來。而在此前,成飛對此作出首次曝光,並已經總結抬式戰鬥機相關經驗,已經著手進一步的研發之路奠定基調,那就是前所未有的戰鬥機飛翼布局。
  • 珠海航展燃爆畫面,三架殲20擺最強戰鬥姿態
    珠海航展邀請了世界上多個國家來參觀,不但可以讓他們了解並且購買中國的軍工產品,同時,也讓世界其它國家了解到中國的軍事實力,這樣的大場面,殲20怎麼會錯過呢?在11月6日上午的珠海航展中,天空場面十分燃爆,先是第一梯隊的多架殲10戰機出現天空,拉出絢麗的彩色煙帶,引發了群眾的真陣陣掌聲,緊接著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出現了,它進行了多項特技表演,著名的「眼鏡蛇機動」、「落葉飄」那都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