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冷暴力」正悄然蔓延,孩子無法承受厭學,家長卻不知為何

2021-01-17 水星育兒說

現代社會物慾橫流,想要生活方方面面都離不開金錢。很多家長忙於工作,疲於照顧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剛滿三歲的時候就送去幼兒園照顧,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3歲之前也早早把孩子送去了託兒所,以社會照顧來代替家庭照顧。這種做法無可厚非,卻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環境中,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也可能受到校園欺凌。寶寶有壓力,家長卻蒙在鼓裡,毫無察覺。

淘淘今年上幼兒園中班了,平日裡家長們都對他十分寵愛,不僅對他的話言聽計從,而且做錯了事也從來捨不得說句重話。但有一點非常麻煩,就是他特別不愛去幼兒園。每天早晨送去幼兒園之前都要大哭大鬧一場,他的父母總是很頭痛,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抗拒。

他們表示其實淘淘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還是很樂意去的,但沒過多久,他就變得對幼兒園越來越排斥,父母曾問過老師原因,老師說淘淘在幼兒園裡太鬧騰了,玩玩具時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和小朋友說話,說了沒兩句就打人家兩下,老師也批評教育過他,感覺孩子可能就是淘氣了一些吧。

孩子的性格淘氣是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幼兒園的小朋友受不了他的欺負,所以才會選擇孤立他,不跟他玩。淘淘在幼兒園裡覺得沒意思,所以成天到晚嚷著不去幼兒園,由此看來,家長們在不知不覺間的過度溺愛,才讓孩子養成了自我霸道的習慣,但他們仍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類似於淘淘這種受到幼兒園孩子集體排擠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一些經常調皮搗蛋、欺負其他小朋友的孩子,就容易遭到大家的嫌棄,而像一些滿口髒話、不懂禮貌的孩子,也不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喜歡。

老師們針對這樣的孩子也會採取一定的措施糾正,但如果糾正效果不好,老師自己心裡也會不滿意這個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感受到了校園的冷暴力,也自然會反感校園生活了。

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裡不受排擠?

家長一定要有正確引導,雖然現在社會節奏加快,但是家庭教育仍然是第一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三歲之前,母親最好親自撫養,這樣才能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心理資本。

道理雖然很多家庭都懂,但是現實無奈,很多年輕媽媽早早就離開孩子,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無奈,但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家長能夠重視家庭教育,重視母愛和父愛的輸入,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心理。

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受歡迎?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從小要給孩子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只有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才會贏得他人尊重,才能交到好朋友。家長們也要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培養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才能品行好。

小朋友們雖然年紀小,但並不代表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一個人願意幫助自己,自己也自然會願意親近他,愛是相互的。適當地表達友善,才能夠獲得他人的關注,成長的路上也會多一些陪伴。

李玫瑾教授還說過,孩子要在6歲之前管好,不然以後就很難管了。如果孩子在4歲的時候你拒絕了他,那麼他最多是在地上撒潑打滾。如果等孩子長大以後再去管教他,就已經會懂得離家出走,甚至自殺了。

希望每一個家長都能夠反思在照顧子女方面是不是做得不夠,又或者做得太滿。切記不可過分溺愛,也不可過分苛責。一定要把握分寸,言傳身教。

相關焦點

  • 孩子厭學,在學校老是逃課,不願意上學了,家長怎麼辦?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一心撲在學習上,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都不用管,有家長操心。可是有些孩子家長越催促,他就會越厭惡學習,出現不願意學習,不想學習,甚至出現不做作業,上課睡覺,逃學這樣的「厭學」行為。那麼是什麼原因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甚至逃學呢?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呢?
  • 「停課不停學」,幼兒園搞在線教學,家長喊話:瞎湊什麼熱鬧
    幼兒園給孩子的課表安排得密密麻麻的,從早上八點半,排到晚上六點半,每天還要上傳學習心得,真是把家長折騰得苦不堪言。要是家長不教,那也得爺爺奶奶來,並且系統還是收費。幼兒園美名其曰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實質卻在加重學生的身心負擔,也加重家長的身心負擔。
  • 部分初中生厭學嚴重,家長很困惑,老教師給學校幾條建議
    #初中生#部分初中生厭學思想嚴重,表現多樣,原因複雜部分初中生厭學,這已經是有目共睹的現實,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來說,困惑之餘,想盡了辦法都不能奏效,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上重點高中、上一流大學,只能是長籲短嘆,心裡隱隱作痛啊!
  • 聽到自己孩子被同學孤立,寶媽太心疼:幼兒園的冷暴力不容忽視
    冷暴力這個詞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其實冷暴力這個詞更多的是形容一些情侶,當吵架的時候,一方不理另一方,讓對方在冷靜中爆發。很多接受過冷暴力的人,都覺得非常恐怖,比真正意義上的暴力對心靈和心理的摧毀力度更大。但是,最近,我們發現,冷暴力好像已經開始在幼兒園中出現了。
  • 你的孩子是否厭學?心理學家:警惕條件反射性厭學
    孩子厭學是兒童教育中的老大難問題,尤其是在應試教育下,有些老師一味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導致了很多孩子出現厭學現象。這讓很多老師和家長感到頭疼和困惑。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厭學的類型、原因和應對,看看心理學家有什麼建議。1.
  • 孩子幾歲適合上幼兒園?太早太遲都不好,這才是最佳年齡
    每到幼兒園快要開學時,不少家長就開始發愁,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兒園?這確實令人頭疼。因為家長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怕在幼兒園時被人欺負,又沒有父母陪在身邊,到時孩子會多麼無助,要是不送去幼兒園,可能起步都比別人晚,而且老一輩的人帶孩子也不放心,真是挺令人糾結的。
  • 資深幼師坦言:不建議孩子3歲上幼兒園,背後原因很真實!
    有些家長要上班,白天沒時間帶娃,娃在家哭的也是很讓人鬧心,想著還不如早早把娃送到幼兒園。還有家長認為,不能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接受教育,學到的東西就越多,於是很多剛滿2歲的孩子就被送進了幼兒園。國家建議入園年齡是2.5~3歲,但這個年齡僅僅是一個參考,並不適用於所有家庭。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如今,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就被家長送上了幼兒園,想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這樣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3歲還比較小,正處於依賴期,想到了4歲再將其送到幼兒園中,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孩子幾歲上幼兒園都一樣,其實則不然。
  • 幼兒園要求孩子填寫「家庭調查表」,引發家長熱議
    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可謂是省心的不少,幼兒園開學了兩個月,孩子也習慣了幼兒園裡的學習與生活,和老師同學們也相處得還不錯。但是孩子卻在學校帶回來了一個讓家長們覺得很"匪夷所思"的東西。朋友小芸,孩子今年剛進幼兒園,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還不錯,前幾天從幼兒園拿來一張「家庭調查表」讓小芸填寫。小芸填寫後突然發現,這張表除了一些基本信息外,還填寫家庭住址、職業、收入等。
  • 家長多次發現孩子身上淤青做噩夢:三歲孩子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三歲幼兒手腳有淤青 家長懷疑幼兒園老師動手萬女士三歲零八個月的兒子在安寧子子育親幼兒園讀小班,萬女士說,他的兒子最近經常夜裡驚醒,她還曾兩次在兒子手上和腳上發現過淤青,萬女士因此懷疑,兒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萬女士:「我兒子最近十多天,天天晚上喊著老師打老師打。
  • 無法承受之重!為輔導孩子作業兩夫妻起爭執,一重傷一入刑
    老師每天通過微信或是某些手機APP軟體將作業布置下去知會家長,再由家長下班回到家輔導孩子完成作業,並在檢查完畢後籤名確認,第二天孩子將由家長籤名確認過的作業交給老師,這樣完成的作業才能得到老師的認可,如果孩子上交的作業未經過家長籤名,那不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的這頂帽子你是戴定了。
  • 孩子掌握了小技能,方可在幼兒園「順風順水」,老師和家長都省心
    ,是他正式走向獨立的第一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時間適應,家長也跟著緊張起來。  幼兒園畢竟是陌生的環境,老師不一定會像家裡人那樣對待孩子,於是娃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為了解決這一煩惱,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還特意挑了帶監控的園區,就是為了隨時觀察孩子的動態。
  • 幼兒園中班要求孩子用筷子吃飯 家長焦慮
    開學在即,部分即將升入中班的孩子家長開始焦慮了,因為聽說幼兒園從中班下學期開始要求孩子用筷子吃飯,而自家的孩子連勺子用得都不順。擔心跟不上幼兒園節奏的同時,有的家長甚至還開始擔心,孩子掌握不了相應時間段該掌握的技能,會對之後的生活學習有影響。另外,是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不夠聰明?
  • 孩子在幼兒園,人際關係不好怎麼辦?家長這一舉動很重要
    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家長操的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會一直照顧著他們,但是等他們年齡長大之後,就得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會產生一些對孩子不好的地方。比如說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會接觸不同性格的孩子,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孩子是膽小懦弱的話,那麼他的人際關係肯定會很差,當別的小朋友在一起做手工,一起吃飯的時候,你的孩子只能默默的躲在角落裡。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懂得如何去開導孩子,引導孩子的話,那麼只會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這種自卑的心理,等他長大之後,交際圈自然也不會很廣了。
  • 幼兒園入學填表,表格引家長吐槽:孩子的出生方式也有鄙視鏈?
    如果你的孩子要上學了,可能會遇見更多奇葩事兒,比如幼兒園的入學表格。 最近不少網友都在吐槽五花八門的幼兒園表格,有的畫風清奇,有的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月經和母乳時間」,幼兒園入學表格引家長吐槽 這位寶媽就遭遇了這類糟心事,按常理說,填表格有家庭信息之類的都無可厚非,但當「月經時間」、「母乳時間」、「分娩方式」這樣的字眼映入眼帘時,她都懷疑自己眼花了。 這和孩子上學有什麼關係呢?真讓人看不懂。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幼兒園的重要是要讓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幼兒園作為孩子教育道路的開端,一直以來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家長們對於孩子到底幾歲才能上幼兒園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就已經基本完成,在這個時候上幼兒園從意識完整的 一開始就可以得到專業的教育人員的培養, 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但也有的家長認為,在 孩子3歲的時候心智不夠成熟 ,更何況晚一年上幼兒園讓孩子多享受一年玩耍的樂趣,4歲再上幼兒園更有好處。
  • 教育部新規: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學」就是拔苗助長!
    超前教育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說「超前教育」弊端多多;現在一些幼兒園或培訓機構打著「雙語教育」的幌子來招生;殊不知「超前教育」看起來很美。「超前教育」擾亂了正常的辦學秩序,提早讓孩子進入學習階段,違反了孩子心理,生理的自然發展,等孩子正式上了小學後,容易導致孩子過早地對學生產生厭倦,還會導致孩子缺乏主見,獨立思考的能力。
  • 冷暴力對待孩子對孩子的心靈也不是一般的摧殘
    有父母會教育孩子不要動手打孩子,這不錯,但是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如果不能按照事實判斷和好好聊天,遇到事情以毆打孩子的方式疏導,只會起到一個打孩子的行為。而現在家長對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各種的體罰行為卻層出不窮,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但是就孩子的性格是不會改的,會變得更加暴躁。家庭暴力太多的小孩有可能導致暴力發生,所以先做好家庭教育,提升孩子的教養方法和指導思想。
  • 幼兒園老師「最討厭」的4種家長,父母要了解,以免連累到孩子
    家長給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他們的心裡其實是非常不安的,很怕孩子在幼兒園裡吃苦受罪,因此有些家長把時不時的向幼兒園老師詢問孩子的情況,甚至有的家長還想在幼兒園教室裡安裝監控。此前,在杭州的某家幼兒園裡,便有家長向園方提出自費安裝監控的要求。
  • 孩子過生日挺開心的,家長送上「殘忍蛋糕」,網友:承受了太多
    孩子這個可愛的舉動把很多網友逗笑了,紛紛評論道:這個生日也太殘忍了吧。還有網友說道:這誰能承受得住啊,孩子小小年紀承受了太多。網上還有一個小男孩也因為過生日火了,原來,生日蛋糕上沒有玩具鮮花,而是插著各種教科書樣式的擺件。除了教科書外,還有一行字寫著:"地球一日唔毀滅,你都要去做作業"。這個蛋糕被拍上網絡後很快就火了,不少網友紛紛吐槽這是最殘忍的生日蛋糕,小小年紀承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