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砍人案」落幕 怎樣才算正當防衛?

2020-11-30 驅動之家

2018年8月27日晚,在江蘇省崑山市震川路發生的於海明致劉海龍死亡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經過5天的焦灼等待,這起萬眾矚目的「崑山反殺案」終於塵埃落定。

2018年9月1日,崑山市公安機關以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為由對該案作出撤銷案件決定。當地檢察機關認為,公安機關的撤案處理符合法律規定。

媒體評論「崑山案」時稱,「優先保護防衛者」是人心所向,很多網友在為這一判決結果擊掌稱快的同時,也提出疑問:

如果遭遇襲擊,我順手抓起板磚或板凳什麼的去反抗,會不會打傷對方,如果打傷或打死襲擊者,屬於正當防衛嗎?什麼情況下才能正當防衛呢?會不會出現防衛過當呢?怎樣區分呢?

筆者在此為大家談談正當防衛的法律解釋和一些個人理解。

我國《刑法》 第20條規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急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親們注意了,《刑法》第20條雖然只有短短200個字,卻解讀了正當防衛的三種可能: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無限正當防衛。

那麼,這段文字有什麼內涵,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哪些要素呢?


來源:網易新聞截圖

起因條件:不法侵害現實存在

正當防衛的起因必須是具有客觀存在的不法侵害。

「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許的,其侵害行為構成犯罪為條件。對於精神病人所為的侵害行為,一般認為可實施正當防衛。

但是並非針對所有的犯罪行為都可以進行正當防衛,例如貪汙罪、瀆職罪等不具有緊迫性和攻擊性的犯罪,一般不適用正當防衛制度。

不法侵害應是由人實施的,而對於動物的加害動作予以反擊,原則上是緊急避險而非正當防衛。不法侵害必須現實存在,如果防衛人誤以為存在不法侵害,那麼就構成假想防衛。

假想防衛不屬於正當防衛,如果其主觀上存在過失,且刑法上對此行為規定了過失罪的,那麼就構成犯罪,否則就是意外事件。

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才能對合法權益造成威脅性和緊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衛行為具有合法性。

不法侵害的開始時間,一般認為以不法侵害人開始著手實施侵害行為時開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威脅十分明顯緊迫,且待其實施後將造成不可彌補的危害時,可以認為侵害行為已經開始。

例如恐怖分子在放置炸彈後,即使尚未引爆炸彈,但也構成不法侵害;為了殺人而侵入他人住宅的,即使尚未著手殺害行為,但也被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已經開始。

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當合法權益不再處於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的時候,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

具體表現在:不法侵害人被制服,喪失了侵害能力,主動中止侵害,已經逃離現場,已經無法造成危害結果且不可能繼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在財產性犯罪中,即使侵害行為已經構成既遂,但如果尚能及時挽回損失的,可以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例如:搶劫犯奪走他人財物,雖然搶劫罪已經完成,但是防衛人仍然可以當場施以暴力奪回財物,這也被視為正當防衛。

在上述開始時間之前或者結束時間之後進行的防衛,屬於防衛不適時。具體分為:事前防衛(事前加害)或者事後防衛(事後加害)。前者被俗稱為「先下手為強」。防衛不適時不屬於正當防衛,有可能還會構成犯罪行為。

對正在進行或者諸多跡象表明將要實施危害的行為都可進行正當防衛。

主觀條件:防衛人具有防衛意識

正當防衛要求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前者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後者是指防衛人出於保護合法權益的動機。防衛挑撥、相互鬥毆、偶然防衛等都是不具有防衛意識的行為。

防衛挑撥——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先行侵害,然後以正當防衛為由,對對方施以侵害。這被俗稱為「激將法」。因行為人主觀上早已具有犯罪意識,自不可能實施正當防衛。但仍為不法加害行為。

相互鬥毆——雙方都有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沒有防衛意識,因此不屬於正當防衛,而有可能構成聚眾鬥毆、故意傷害等罪名。但是,在鬥毆結束後,如果一方求饒或者逃走,另一方繼續侵害,則有可能構成正當防衛。

偶然防衛——一方故意侵害他人的行為,偶然符合了防衛的其他條件。例如,甲正欲開車撞死乙,恰好乙正準備對丙實施搶劫,而且甲對乙的犯罪行為並不知情。這種情況下,甲不具有保護權益的主觀意圖,因此也不構成正當防衛。

對象條件:只針對侵害人防衛

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侵害人本人防衛。由於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針對其本身進行防衛,才能保護合法權益。

即使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而不能對其沒有實行侵害行為的同夥進行防衛。

如針對第三人進行防衛,則有可能構成故意犯罪或者假想防衛亦或是緊急避險。

限度條件: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防衛行為必須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內進行,否則就構成防衛過當。例如,甲欲對乙進行猥褻,乙的同伴丙見狀將甲打倒在地,之後又用重物將甲打死。這就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

必須注意的是,並非超過必要限度的,都構成防衛過當,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的,才是防衛過當。

針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不會構成防衛過當。例如,甲欲對乙實施強姦,乙即使在防衛中將甲打死,也仍然屬於正當防衛的範圍。

相關焦點

  • 騎車男「反殺」紋身男,雖網友這樣評論表支持,但畢竟屬防衛過當
    (本文作者:趙克勇)27號在江蘇崑山發生的一起刑事案,即騎車男「反殺」開寶馬的紋身男一事引發網友們熱議。對於事情的經過,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之所以引發熱議,是因為它契合一個道理:不要欺人太甚,否則沒有好下場。
  • 如何判定正當防衛,掌握三大要點學會如何為正當防衛者撐腰!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判斷防衛是否過當,輕傷以下不算「重大損害」?為正當防衛「鬆綁」是否會導致防衛權濫用?
  • 杭州:被同事用酒瓶捅傷,男子把他打成輕微挫傷:我是正當防衛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正當防衛就是別人打自己時,自己還手把對方給打了,這就能算成是正當防衛,實際上正當防衛可不是這麼算的,並非是對方先動手,自己再還手就能算正當防衛了,頂多就只能算是互毆,傷勢輕的賠償醫藥費。
  • 為正當防衛架起「法律天平」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於9月3日聯合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正當防衛」架起了「法律天平」,使得正當防衛者「該出手時就出手」,也讓非法防衛者「難鑽漏洞」。讓正當防衛者「挺直腰杆」。
  • 崑山「反殺」事件現場:白衣男一直握著刀 警察來才鬆手
    在劉起身過程中,於朝劉回砍三刀。在劉起身離開後,於又從身後追砍兩刀。警方通報,劉某某經搶救無效死亡,於某某無生命危險。今日,剝洋蔥探訪事發地,發現事發十字路口附近有一條南北向的河流,血跡從十字路口向震川東路延伸,長約10米。有目擊者回憶,當晚劉某某一路跑向路邊並跌落在草地上,傷得很重。
  • 被校園霸凌刺傷3人是正當防衛嗎?
    事件回顧:  2020年7月6日,湖南吉首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小蔣無罪,被羈押近11月後走出看守所,然而案子並沒有完全了結,10天後該市檢察院提起抗訴,認為小蔣不構成正當防衛
  • 正當防衛不捕不訴 這些案例說明什麼?
    原標題:正當防衛不捕不訴 這些案例說明什麼?  上周末,最高檢發布了對6起防衛行為人不捕不訴的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於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 崑山龍哥劉海龍姓名巧連神數簡析
    最近幾天發生的崑山龍哥拿刀砍人反被砍死事件引起大家的熱議,人們也在圍繞騎車白衣哥是否正當防衛展開討論,人們都渴望伸張正義,在當前掃黑除惡的大背景下
  • 湖南初二少年被15人校園霸凌,反擊刺傷3人,這是正當防衛嗎?
    2019年8月7日,小蔣被刑事拘留,直到11個月後2020年7月法院一審作出正當防衛的無罪判決後才走出看守所。但在2020年7月16日,吉首市人民檢察院對無罪判決提出抗訴,要求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小蔣刑責。檢方的理由是:小蔣當時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也可以給家長反應,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 男子回家撞見妻子與情人親熱,反遭暴砍,小偷拼死相救!
    2017年包某回家的時候撞見妻子正與情人段某在床上親熱,十分憤怒的包某拿起菜刀砍向段某,段某一下子就把刀從包某手裡奪了下來,然後用菜刀砍包某,導致包某身上多處受傷,血流滿地。就在段某決定殺死包某的時候,突然兩個小偷出現,阻止了段某的殺人行為,後來四人都被警方帶走。(來源:央視網新聞)【事件普法】1.引用網友的一句話:「自古姦情出人命」,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
  • 重慶女攤主砍傷城管被認定正當防衛 當事人:擔憂今後被找麻煩
    楊某被追打過程中揮刀致楊某橋受傷的行為系正當防衛。楊某橋的行為構成毆打他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行政拘留。案件正進一步依法辦理中。13日晚上,瀟湘晨報記者聯繫水果攤主楊漓,她稱處理結果「是公平公正的」,可以接受。
  • 湖南少年被15人校園霸凌,反擊刺傷3人是正當防衛嗎?看完後明白了!
    這個案件,毫無疑問是較為標準的正當防衛,無需有什麼疑惑。而且,法院也已經認定為正當防衛,非常準確的一個結論。 案件概況 2019年5月17日,湖南吉首二中未滿15歲的小蔣被同學以威脅等方式從教室帶到廁所,隨後,被同校的15個學生相繼圍毆。
  • 大陸配偶不堪家暴殺夫案 因正當防衛獲減刑圖
    大陸配偶趙巖冰去年春節在臺北市家中,殺死大她二十三歲的丈夫,她的背景、家暴遭遇引起婦女團體同情與聲援;臺北地方法院認定她只是防衛過當,昨天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減刑為一年六月。 合議庭認為,五十三歲、有碩士學位的趙巖冰長期被家暴,罹患受虐婦女創傷症候群,殺夫符合正當防衛的規定;但防衛過當造成丈夫死亡,基於對生命的尊重,不宜免除其刑,但依刑法二十三條規定的「防衛過當」、自首、
  • 麗江「反殺」案死者家屬:若對方被判定正當防衛,不會上訴
    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大年初五凌晨1時許的陣陣叫罵聲和砍砸鐵大門的聲音,喚醒了已睡覺的雲南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中洲村90後女孩唐雪。這個身高1.7米、身材偏瘦的退伍女兵,穿著半袖的睡衣和棉拖鞋,拿著刀具迎上前打開自家大門,與手持菜刀砍砸大門的叫罵者李德湘扭打在一起。平常生活中的唐雪。
  • 68歲男子反制87歲持棍上門打人者致死 法院:不屬正當防衛
    ;五、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本人。對於二審判決結果,郭子玉家屬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刑期從原一審的6年,變成如今的3年,但他們依舊不服該判決,堅持認為郭子玉行為系正當防衛,將依法提起申訴。郭子玉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成為法院審理及輿論關注的焦點。8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郭子玉重審獲刑5年,法院未認定其正當防衛。  / 法醫鑑定 /  「毆打雖不致命,但影響受傷者生理功能和精神痛苦,系輔助死因」  被羈押兩年後,郭子玉已年過七旬。
  • 被15名同學圍毆,初二男生刺傷3人,法院認定正當防衛檢方抗訴
    吉首市人民法院一審將之定性為一起「以多欺少、以眾凌寡的校園暴力案件」,今年7月6日,吉首市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蔣華構成正當防衛,公訴機關指控蔣華犯故意傷害罪不成立,判決蔣華無罪。隨後,蔣華走出看守所,回到家中。不久,吉首市人民檢察院向湘西州中院提起抗訴。檢方認為蔣華與對方約架後,將兩人刺成重傷,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應定性為正當防衛,應當追究蔣華的刑事責任。
  • 武松與孫二娘的邂逅:是正當防衛,還是嫉惡如仇?
    在官員受賄,拒絕武松的正義要求後,他才動用私刑、武力解決。殺嫂之後,被判流放,路上「那兩個公人知道武松是個好漢,一路只是小心伏侍他,不敢輕慢他些個」,使他沒有受到林衝所受的虐待,身體和精神都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到了十字坡,天氣正熱,武松正好想吃點酒肉,路邊正好有一個酒店。酒店的主人孫二娘上前迎客。
  • 《正當防衛4》畫質升級太逼真 猛漢突突射爆爽翻天
    《正當防衛4》雖然運用了雪崩工作室研發的最新一代APEX引擎,擁有複雜的災難天氣系統(雨、雪、雷暴、龍捲風),以及爽翻天的射爆玩法,但是諸如水面、植被、光影等糟糕的細節被瘋狂吐槽,不過官方在發售後就一直不斷更新修復,日前他們又升級了更多畫面細節,堪稱最大規模更新,這回可謂鳥槍變大炮
  • 68歲男子反制87歲持棍上門打人者致死,二審刑期改判3年:不屬正當防衛
    朝陽中院認為,趙洪財已87歲高齡,平日拄拐,郭子玉在奪下拐棍並將其推倒後,郭子玉夫妻已經完全控制住趙洪財,此時不法侵害已經結束,此後實施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由於趙洪財在本案的起因上存在過錯,且郭子玉系自首,故本院依法作出以上判決。」朝陽中院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郭子玉第三次在判決中被更改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