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不捕不訴 這些案例說明什麼?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正當防衛不捕不訴 這些案例說明什麼?

  上周末,最高檢發布了對6起防衛行為人不捕不訴的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於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這6起被認定為正當防衛而不捕不訴的典型案例,是對防衛行為的正向司法激勵,也是社會秩序和正義價值形成的明確導向。

  據介紹,上述6起典型案件的起因既涉及故意傷害、強姦、非法侵入住宅等,也涉及道路行車糾紛、暴力拆遷、傳銷等多發或備受社會關注的情形,因而其在檢察程序中的處置就更具司法導向性意義。此中除了慣常的涉嫌犯罪的故意傷害、強姦、非法侵入住宅的行為外,還有現在多發頻發的道路行車糾紛、多以政府或機構組織名義進行的暴力強拆以及以暴力欺瞞騙人入夥卻難以根除的傳銷,後者正是當下困擾民眾和社會的較常見不當行為。

  司法肯定對這些不當行為的防衛行為的正當性,無疑會激發公民的防衛意識,激勵公民的防衛意願,從而增加不當行為的風險,增大不當行為的實施成本。

  將防衛行為正當化,實際上就是激活現行法律規定中的正當防衛條款,讓防衛行為真正正當起來。最高檢在發布上述6起典型案例時的解釋中稱,在認定防衛行為實施人的防衛行為正當性時,「應體現有利於防衛人的原則」,亦即「要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防止在事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確的標準去評判防衛人」。這個原則和認定標準,應該適用於所有涉及因受到不法侵害而實施防衛行為的案件中。

  以這種司法判斷標準和原則裁量防衛行為,才有可能將法律規定的正當防衛條款激活成具有正向作用的行為規則。以往司法實踐中因了正當防衛條款的法律適用而導致的不當行為的實施人囂張無忌,防衛行為的實施人反倒畏首畏尾、生怕「過當」,最終總是導致不當行為得逞或是兩敗俱傷的結局,這樣的情況不應再出現了。

  「有利於防衛人的原則」,就是不能將「正當」理解為在侵害行為和防衛行為的烈度之間劃上等號,就是不能將「過當」的判斷標準定位在侵害行為和防衛行為的後果對等或相同上。

  以這種司法判斷標準和原則裁量防衛行為,就是要增加不當行為實施人的行為風險,增大行為實施後果所帶來的成本。這種不當行為的風險和成本的不確定性,無疑將使蓄謀不當行為的人三思而行。

  「解綁」現行法律中的正當防衛條款,就是在司法導向上讓「正當防衛」活起來,防不當行為於未然,以節約司法成本。(光明網評論員)

相關焦點

  • 聚焦| 這6起案件不捕不訴!涉強姦、傳銷等情形
    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案例一、甘肅省涇川縣王某民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準確理解和把握「正在進行」「行兇」等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一)法律要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的規定
  • 山虎說法第243期 |對「捕後不訴」的辯證評價
    11月24日《檢察日報》第3版發表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所董坤、李佳倩《捕後不訴率上升情況的數據分析》一文,文章顯示2020年1-9月全國檢察機關捕後不訴率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高檢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在《司法理念、執法層次和辦案效果》授課中,特別講到根據社會治理需要和辦案具體實踐,對「捕後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案件不應簡單作負面評價。高檢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董桂文作有關業績考評的輔導講座。課間休息時,我專門就「捕後不訴」考評指標中要扣分一事向董桂文主任請教。
  • 如何判定正當防衛,掌握三大要點學會如何為正當防衛者撐腰!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判斷防衛是否過當,輕傷以下不算「重大損害」?為正當防衛「鬆綁」是否會導致防衛權濫用?
  • 為正當防衛架起「法律天平」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於9月3日聯合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正當防衛」架起了「法律天平」,使得正當防衛者「該出手時就出手」,也讓非法防衛者「難鑽漏洞」。讓正當防衛者「挺直腰杆」。
  • 「崑山砍人案」落幕 怎樣才算正當防衛?
    什麼情況下才能正當防衛呢?會不會出現防衛過當呢?怎樣區分呢?筆者在此為大家談談正當防衛的法律解釋和一些個人理解。我國《刑法》 第20條規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 湖南少年被15人校園霸凌,反擊刺傷3人是正當防衛嗎?看完後明白了!
    這個案件,毫無疑問是較為標準的正當防衛,無需有什麼疑惑。而且,法院也已經認定為正當防衛,非常準確的一個結論。 案件概況 2019年5月17日,湖南吉首二中未滿15歲的小蔣被同學以威脅等方式從教室帶到廁所,隨後,被同校的15個學生相繼圍毆。
  • 大陸配偶不堪家暴殺夫案 因正當防衛獲減刑圖
    大陸配偶趙巖冰去年春節在臺北市家中,殺死大她二十三歲的丈夫,她的背景、家暴遭遇引起婦女團體同情與聲援;臺北地方法院認定她只是防衛過當,昨天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減刑為一年六月。 合議庭認為,五十三歲、有碩士學位的趙巖冰長期被家暴,罹患受虐婦女創傷症候群,殺夫符合正當防衛的規定;但防衛過當造成丈夫死亡,基於對生命的尊重,不宜免除其刑,但依刑法二十三條規定的「防衛過當」、自首、
  • 68歲男子反制87歲持棍上門打人者致死 法院:不屬正當防衛
    ;五、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本人。郭子玉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成為法院審理及輿論關注的焦點。8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郭子玉重審獲刑5年,法院未認定其正當防衛。  / 法醫鑑定 /  「毆打雖不致命,但影響受傷者生理功能和精神痛苦,系輔助死因」  被羈押兩年後,郭子玉已年過七旬。
  • 被校園霸凌刺傷3人是正當防衛嗎?
    事件回顧:  2020年7月6日,湖南吉首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小蔣無罪,被羈押近11月後走出看守所,然而案子並沒有完全了結,10天後該市檢察院提起抗訴,認為小蔣不構成正當防衛
  • 湖南初二少年被15人校園霸凌,反擊刺傷3人,這是正當防衛嗎?
    2019年8月7日,小蔣被刑事拘留,直到11個月後2020年7月法院一審作出正當防衛的無罪判決後才走出看守所。但在2020年7月16日,吉首市人民檢察院對無罪判決提出抗訴,要求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小蔣刑責。檢方的理由是:小蔣當時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也可以給家長反應,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 武松與孫二娘的邂逅:是正當防衛,還是嫉惡如仇?
    理不辯不明,文學又沒有唯一標準,意見分歧反而是可貴的。但是,既然要討論,總要有個基本的平臺與背景吧?不能你說「李世民是好人」,我說「李白犯過法」,你就說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上來把我打一頓吧?我說的武松也好,孫二娘也好,是小說《水滸傳》裡的人物,不是電視劇,也不是什麼網絡文章,這是基本背景。
  • 杭州:被同事用酒瓶捅傷,男子把他打成輕微挫傷:我是正當防衛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正當防衛就是別人打自己時,自己還手把對方給打了,這就能算成是正當防衛,實際上正當防衛可不是這麼算的,並非是對方先動手,自己再還手就能算正當防衛了,頂多就只能算是互毆,傷勢輕的賠償醫藥費。
  • 68歲男子反制87歲持棍上門打人者致死,二審刑期改判3年:不屬正當防衛
    朝陽中院認為,趙洪財已87歲高齡,平日拄拐,郭子玉在奪下拐棍並將其推倒後,郭子玉夫妻已經完全控制住趙洪財,此時不法侵害已經結束,此後實施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由於趙洪財在本案的起因上存在過錯,且郭子玉系自首,故本院依法作出以上判決。」朝陽中院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郭子玉第三次在判決中被更改刑期。
  •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彙編(第1-147號)
    指導案例30號蘭建軍、杭州小拇指汽車維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天津市小拇指 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裁判要旨】1、經營者是否具有超越法定經營範圍而違反行政許可法律法規的行為,不影響其依法行使制止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的民事權利。
  • 以案釋法 | 互毆中的故意傷害行為不具有防衛性質
    以案釋法 | 互毆中的故意傷害行為不具有防衛性質 2021-01-13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擅自使用近似企業名稱」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
    在本次修訂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已陸續頒布了配套的司法解釋並發布了指導性案例,將《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企業名稱」的範圍擴大到了企業字號及企業簡稱。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第2號)第六條就規定,「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企業名稱中的字號,可以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三)項規定的『企業名稱』。」
  • 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刺破迷霧解你疑難
    ,到勞動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達成了虛假仲裁調解協議,目前這些案件都已經進入執行程序。「於海明正當防衛案」「侯雨秋正當防衛案」「朱鳳山故意傷害(防衛過當)案」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砍傷深夜來家鬧事者是否屬防衛過當「這起案件的辦理多虧有最高檢指導性案例指導!」
  • 讓見義勇為不再瞻前顧後 | 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背後的故事
    老人、猝死,這些中國傳統念「死者為大」的因素混合在一起法院會怎麼判決?裁判結果庭審現場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人民法院認為,孫某見到郭某林將羅某某撞倒在地後,讓郭某林等待羅某某的家長前來處理相關事宜,其目的在於保護兒童利益,該行為符合常理,不僅不具有違法性,還具有正當性,應當給予肯定與支持。
  •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
    【來源】最高檢第二十二批指導性案例4.檢例第81號:無錫F警用器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關鍵詞】單位認罪認罰;不起訴;移送行政處罰;合規經營【要旨】民營企業違規經營觸犯刑法情節較輕,認罪認罰的,對單位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檢察機關應當督促認罪認罰的民營企業合法規範經營。
  • 重慶女攤主砍傷城管被認定正當防衛 當事人:擔憂今後被找麻煩
    楊某被追打過程中揮刀致楊某橋受傷的行為系正當防衛。楊某橋的行為構成毆打他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行政拘留。案件正進一步依法辦理中。13日晚上,瀟湘晨報記者聯繫水果攤主楊漓,她稱處理結果「是公平公正的」,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