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新型職業農民的「美」味生活

2021-01-17 騰訊網

近年來,冷水灘區不斷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越來越多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年輕人投入到農業生態發展中。出生於冷水灘區普利橋鎮的80後青年創業者李雪斌就是其中之一,憑著對農業的熱愛,他回到農村開展規模化草莓種植,帶動當地村民就業,一起過上幸福「莓」味生活。

眼下正是草莓成熟期,在伊塘鎮和一草莓種植基地,李雪斌正忙著和幾個村民採摘草莓、打包,準備銷往城區水果超市。去年12月份以來,大棚內各種草莓相繼成熟,草莓富含多種維生素,被譽為「水果皇后」,酸甜多汁的草莓給這個冬季帶來一絲絲香甜的氣息,不少市民紛紛結伴前來採摘遊玩。「這個草莓又脆又甜,而且水分足,很好吃。」家住冷水灘的周女士特意帶家人和朋友一起過來採摘。

草莓的生長對溫度、水分、光照的要求都極高,因此適合溫室大棚種植。2016年,剛過而立之年的李雪斌放棄在外的生意回到農村,經過考察學習和本地市場調研,他選擇了發展草莓種植。「因為草莓成熟豐收期在12月到第二年5月份,正好填補這一時期本地市場新鮮水果上市空檔期,能夠錯峰上市。」

目前,李雪斌的草莓園種植面積已擴大至20畝,有22個草莓大棚,種有紅顏、白雪公主、寧玉、貴妃等4個品種,均採用有機肥種植,畝均產近兩千斤。

「現在國家提倡發展綠色高效農業,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響應號召,積極投身現代農業發展。而且我現在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收入也相當可觀,我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越過越甜蜜。」李雪斌笑著說道。

來源:唐夢 周淑芳

編輯:文奇

【來源:冷水灘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李雪斌:80後新型職業農民的「莓」味生活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近年來,冷水灘區不斷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越來越多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年輕人投入到農業生態發展中。出生於冷水灘區普利橋鎮的80後青年創業者李雪斌就是其中之一,憑著對農業的熱愛,他回到農村開展規模化草莓種植,帶動當地村民就業,一起過上幸福「莓」味生活。
  • 一位新型職業農民的成長曆程
    王飛的成功帶動了周圍的一批人,不少人開始意識到,返鄉做一名職業農民未嘗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馮仕政說,「職業農民」概念的提出,意味著「農民」是一種自由選擇的職業,而不再是一種被賦予的身份。
  • 農民參加培訓還有補貼?怎麼申請?2020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補貼政策
    為什麼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首先農民自身的個人素養和專業知識能力代表著農業發展的上限,將自身所學的技術應用於農業經營管理當中,解決農村怎麼種地,如何靠農業增收等問題。此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也是培育農業的青年接班人,不僅良好的解決了農村人才短缺問題,同時也有利於吸引更多人返鄉創業,彌補農業產業不足,讓更多農業從業者獨當一面,更快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
  • 山東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
    (範洪豔)日前,山東省印發《關於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面向全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  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分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分為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農民助理農藝師、農民農藝師、農民高級農藝師、農民正高級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職稱是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標誌,不與崗位和聘用等硬性掛鈎。  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並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
  • 我縣3人上榜全市「百名新型職業農民」名單
    我縣3人上榜全市「百名新型職業農民」名單",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youyang/youyangxinwen/2021-01-15/3582522.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youyangxinwen/2021-01-15/fc73abe83f4ab6cae5c0d1357e0da4a7
  • 山東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
    日前,記者從山東省人力和資源保障廳獲悉,山東省印發《關於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面向全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據了解,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分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分為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農民助理農藝師、農民農藝師、農民高級農藝師、農民正高級農藝師。
  • 甘谷:新型職業農民成農村發展「領頭雁」
    這裡,是甘谷縣六峰鎮將軍嶺後山的駝峰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塊佔地504畝的種植園,是花牛蘋果和「大紅袍」花椒的主要產區之一,也是甘谷縣探索建立高素質農民制度改革的試點之一。「今年蘋果特好賣,往年3.8元一斤,今年4.5元都有人收,每天都有外地的商家來和我們談生意。」駝峰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鞏雙海笑著說。
  •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2019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二班圓滿結業
    2020年8月9日,土左旗2019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二班在土左旗昌德休閒農莊完成了為期7天的集中培訓,圓滿結業。從預備課、理論課、能力拓展課、體能課、到實踐觀摩,都得到了新型職業農民的充分認可。聘請的老師全部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系統裡挑選的優秀教師,結合學員的生產生活實際、從事的產業類別設置了相應的授課內容,並篩選了經營有方、管理完善、效益良好的種養殖基地和國家示範園區進行了實踐觀摩。
  • 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參加2020年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茶藝師項目創佳績
    12月24日, 2020年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閉幕式暨「敬業江門」技能人才啟程「十四五」儀式在江門市演藝中心僑都大劇院舉行。活動為今年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市一類競賽項目、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項目區域總成績獎進行頒獎。同時,對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機構、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頒獎授牌。
  • 華陰市華西鎮: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力助力脫貧攻堅
    2020-04-02 23:29:18 來源: 渭視農家四季 舉報   為深入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 學者解讀習總書記談「三農」創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編者按:昨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代表團,參加該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的審議,就「創新創造」、「新型職業農民」、「脫貧攻堅戰」等幾方面工作提出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雲飛) 「轉變」——從「身份農民」轉變到「職業農民」 「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形成農業農村改革綜合效應,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 「土專家」、「田秀才」將成人才「正規軍」 青島首次開評新型職業...
    中國山東網7月9日訊 近日,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我市首次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隨著現代農業的興起,出現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他們以農業為職業,依靠自身專業技能,從事一定規模的種植、養殖、加工、物流、農機等農業經營,逐漸成為推動現代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一直以來,新型職業農民並未納入職稱評價體系當中。去年,根據山東省《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省人社廳確定在我市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
  • 合江荔江鎮:「菜鳥」變身「土專家」 職業培訓讓農民身價水漲船高
    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再加上農技員的上門指導,如今,羅汝兵兩口子從一竅不通的「菜鳥」變成了大家眼裡的「土專家」。去年賣羊賺了3萬多元,羅汝兵夫婦第一次感受到了養殖的成就感。生活雖算不上富裕,但也衣食無憂。2013年,丁學超被查出患有腎結石和腎囊腫,再幹不了重體力活,「前後住了5次院,總共花了10多萬元,家裡的積蓄又在前兩年蓋了房子,日子簡直沒法過」。到2014年,一家人不僅背上14萬元的巨債,還多了一頂貧困戶的帽子。2016年,鎮上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的消息迅速在團灣村傳開。
  • 青島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歷程 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新農村蝶變·數變  5983個村變身千餘新社區  對於目前仍然生活在農村地區的450萬農民來說,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福利待遇、生活環境、工作機遇,無疑是最實在的「中國夢」;而對於定位「三城聯動、城鄉統籌」的大青島來說,相對落後的北部地區充滿著機遇和可能,於是一場 「從5983到1000」的數量級變化應運而生。
  •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五指山農民「參合率」全省第一
    海口晚報網1月24日訊來自五指山市衛生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上旬,該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已達50811人,佔全市農民總數的94.5%,成為我省「參合率」最高的一個試點市縣。  白內障手術可獲補償  「每年只繳10元錢,看病就能報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讓我們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 歷下實施新型城市化將農民變市民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1.09.20 星期二 歷下實施新型城市化將農民變市民 作者:蘇茂華實習生谷青   本報9月19日訊(記者 蘇茂華 實習生谷青 通訊員 蒲躍平 趙青)作為中心城區,歷下區的農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與其他區縣有著明顯不同
  • 過去十年,農民從身份到職業經歷了什麼?
    撰文\ 風千語編輯\ 吳不知圖片來源於網絡【這是銀杏財經第335篇原創文章】「未來農民,應該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身份。」這話出自「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中「豔九天」領隊沈海燕口中,沈海燕帶領的隊伍屬於頂尖農人組,同組的還有全國勞模紀榮喜等人。
  • 2015年中國農民生產生活基本狀況調查分析報告
    (二)居住與工作狀況   從居住地域看,居住在村莊的農民比例達到77%,居住在鎮上或城鄉接合部的農民佔8%,兩項合計85%;居住在市縣城區的為13%,其中居住在中心城區的佔到10%。雖然村莊仍是農民最主要的生活居住場所,但預期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離村進城居住的人們將愈來愈多。
  • 奈曼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2019級養殖業班第一期班第二階段圓滿結課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2019級養殖業班第一期班第二階段於2020年12月19日正式開課,經過5天的培訓。通過培訓,學員們運用所學到的新技能,在今後的農業生產中結合最新的農村實用技術、農業經營管理以及農村電商等知識,引導廣大農民紮根農業農村建設,推動各鄉村振興不斷縱深發展。(奈曼旗農牧和科技局:徐燕臣)【來源:通遼市農牧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關於「80後」法官職業價值觀調查及對策分析
    在實際生活中,「80後」法官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 追求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的統一,希望並渴望有一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並能得到他人和社會的承認和尊重。「80後」法官參與案件討論的積極性非常高,十分熱衷於向別人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期望對方能接受或人同。自主和獨立意識比起前輩有著明顯增強,因此對於法院強調的紀律性在他們眼裡多多少少會有點被束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