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這是一個外行人很少關注的會議,卻又與日益引人注目的生態環境保護密切相關。今天,2014年中國城鎮汙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在長沙舉行。
近年來,隨著我國汙水處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汙水處理的副產品——汙泥也同步大幅增加。汙泥是汙水處理過程中汙染物的富集和濃縮,其無害化處理,是城市汙水處理和環境保護的延伸戰場。目前,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汙水處理廠3622座,汙水處理能力每日約1.53億立方米。到2015年,全國全年城鎮汙水處理廠溼汙泥(含水率80%)產生量將達到3359萬噸,即日產汙泥9.2萬噸。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汙泥處理處置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汙泥處理產業也成為環保企業掘金的富礦。本次研討會設置了「各地城鎮汙泥處理處置的概況及規劃,汙泥處理處置的標準解讀、政策探討與汙泥產業『十二五』進展總結」等40多個主題。伴隨著汙泥處理市場化設施建設與運行等話題的深入探討,一些汙泥處理的新技術、新趨勢也得以展現。
出水汙泥:隱藏在環境中的「定時炸彈」
汙水處理關係到城市文明程度。2013年,長沙主城區8座汙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汙水40618萬噸,比上年增加2000餘萬噸,汙水處理率達96.3%,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只要汙水處理設施啟動,汙泥就會隨之產生。目前,湖南全省共建成汙水處理廠133座,汙水處理規模約525萬噸/天,汙水處理率達到72%,每天產生汙泥超過1825噸,每年產生汙泥約66.6125萬噸。
汙泥是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是汙水中汙染物的富集和濃縮。汙泥中含有不少病原菌,寄生蟲(卵),銅、鋅、鉻、汞等重金屬,以及其他多種有害物。
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起步較晚,目前我國的汙泥處理處置技術,不同程度存在佔地面積大、能耗高、對環境二次汙染嚴重、減量化不徹底、資源化處置途徑有限等方面的問題。
實際上,汙泥處理一直是汙水處理的老大難。由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負責人主編的《中國汙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3)》調研表明,我國汙泥處置中衛生填埋佔比67.19%,堆肥12%,近18%去向不明,相當於超過80%的汙泥並未得到無害化處理。這些汙泥直接消解了汙水處理的效果,也成為隱藏在環境中的「定時炸彈」。
掘金富礦:「十二五」汙泥處理投資347億元
由於我國汙水處理廠建設存在嚴重的「重水輕泥」現象,導致大量汙泥積壓,未得到合理安全的處理處置,一度形成全國關注的「汙泥問題」,存在嚴重的二次汙染隱患。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住建部等部委先後多次發文,強調汙泥處理處置的緊迫性與重要性,要求汙泥處理與汙水處理「三同時」建設,對已建成的汙水處理廠,要配套擴建汙泥處理處置設施。
國務院《「十二五」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汙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其他設市城市達到70%,縣城及重點鎮達到30%。
「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其中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投資347億元。
《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提出,重點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境治理產業,而城市汙水汙泥處理及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以及城市汙水汙泥資源化技術均是發展的重點。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