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清柯
試圖讓更多的人喜歡上收音機的曾德鈞,意外切中了時代的情緒。
這個總是認為自己能做出「全世界最牛的收音機「的人,他漫長的青春期都是在對收音機的打磨中度過的。他憑著簡單的收音機原理,再加上高級音響的製造經驗,開始像手工匠人一樣雕琢木質外殼,組裝金屬元件,打造出手工的收音機。
當他自得地把自己手工打造的收音機發布到BBS論壇上炫耀的時候,卻意外地收穫了大量的購買需求。他戲稱自己是「大奸商「,每年在論壇上賣出的收音機超過了300臺。
2013年,當56歲的曾德鈞徘徊在退休的邊緣,這段短暫的青春回憶又重新進入到他的腦海中。這個在當年或許微不足道的念頭,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貓王收音機。
後來的MBA,不斷地講述著曾德鈞的故事,他們將其視為商業世界開始理解匠人精神的開始。
歌手陳綺貞是它的代言人,它在摩洛哥舉辦的電臺復活節成為了潮流的標誌,而CCTV-2財經頻道則將它稱為「網際網路+」和「中國創造」的精彩案例…
「傳統造車新勢力」的東風啟辰,同屬這時代情緒的一部分。
在2019年廣州車展上,它發布了其VSA智能模塊架構下的首款車型——啟辰星。我們都清晰記得它在前瞻科技上的鮮明氣質,但它卻從未放棄對於匠人精神的洞察、理解與堅持。
極寒、極熱、極高的測試,是啟辰星誕生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穿梭於西藏的山脈,後者以高達5000米以上的海拔而聞名。也在新疆的盆地疾馳,地表70℃的溫度是那裡的常態。
這些經歷註定不會是能夠被廣泛傳頌的故事,但卻是一家車企融入匠人精神的努力,也是啟辰星對於「新一線輕中產」需求的理解與把握。
我們處於一個由匆忙主導的時代。從優衣庫到zara,潮流服飾的設計風向更迭轉眼即逝。碎片化的知識讀物取代了紙質書,成為大多數人構建知識世界的途徑。甚至社交也是程式化的,我們傾向於在社交軟體上用表情包表達情緒,而非面對面的熱切交流。
一切都變得匆忙,我們更多關注數量、效率,而忽視質量、內涵。汽車消費是這種匆忙最極致的體現。
每一家車企都在強調自身對於科技的運用,卻從未說明這些科技的穩定性。強調激進的設計如何迎合當下的潮流,卻從未考慮這些設計是否能夠超越潮流。
部分領先時代而著稱的新造車,因為電子故障而被推上輿論的頂峰。大家驚訝地發現,領先的背後常常是穩定性的缺失,它們是偶爾的軟體失靈,是動則停滯在馬路上的無奈。大家被失望所支配,也被後悔所淹沒。
啟辰星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前瞻科技的運用,不需要以可靠質量的缺失為代價。
它重新為這個在進步與保守之間掙扎的行業,提供一種確定的秩序。將貓王收音機所帶來的匠人精神,引入到汽車消費這個更廣闊的商業領域之中。
嚴苛的「三高「測試,成為了啟辰星自身匠人精神最有力的註腳。
被譽為「世界屋脊「的西藏,同時融合著高達4000米以上的平均海拔以及極寒天氣兩種極端複雜的自然條件。空氣的稀薄以及低溫,卻成了對啟辰星性能的最好考驗。
在這片高原上,工程師不斷地重複著100km/h的加速測試、60-100km/h、80-120km/h的超越加速測試,坡道的起步與爬坡性能測試。
一次次的重複之間,啟辰星的性能極限被一次次地提高。他們不斷地根據啟辰星在不同海拔上的動力表現,調校發動機的工作邏輯,不斷讓發動機克服因為空氣含氧量偏低而導致的動力衰弱現象。
他們甚至駕駛著啟辰星翻越了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只是希望進一步提升動力極限表現。
在熾熱的新疆盆地,啟辰星又被投入到高溫的考驗當中。高達70℃的地表溫度是這裡的常態,人們將其稱之為「中國最炎熱「的地方。
工程師駕駛著啟辰星穿行於一望無盡的戈壁灘。那裡充斥著碎石、煙塵,還有從未間斷、卷席而來的熱浪。在路況難以預料的行車過程中,車輛頻繁地攀爬、加速、剎停,測試車輛的全工況能力。
46℃的高溫暴曬下,工程師一次次地頻繁啟動車輛,驗證發動機在散熱條件惡化的情況下,發動機性能的穩定以及極限。
他們還把啟辰星置於長時間的暴曬中,進行高溫浸車測試,以此檢測發動機的怠速穩定性以及整車電子架構的穩定性。
啟辰星所進行的極端測試,詮釋著東風啟辰對於匠人精神的理解,也解釋著汽車工業如何融合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既不是淺顯的故事,也不是對於創新的拒絕,而是以製作手工藝品的嚴謹態度,對全新科技的運用進行一次次的深入推敲。
這種對於匠人精神的理解與堅持,是由東風啟辰「傳統造車新勢力」的獨特定位所決定的。
它背後依靠的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所帶來的全球化技術資源支持,但它卻又比許多的汽車品牌都要更了解中國市場的聲音。它擁有的是傳統車企中最為完善的製造體系,但它卻又從不拒絕新技術的運用。
或許我們都需要從更廣闊的圖景中,去理解啟辰星身上所具備的匠人精神。
這種匠人精神的品質打磨,是一個微觀的節點。它代表一家汽車企業對於快與慢、新與舊、科技與傳統之間的態度與判斷。在強調張揚的時候,保持克制。在追逐科技的時候,關注人文。
所以我們看到了啟辰星身上的「混元美學」。在官方描述裡,這種理念被解讀為「氣勢」、「凝練」、「平衡」三元素的融合。
它沒有盲目地跟隨新造車所引領的設計潮流。而是以自身對時代精神的判斷,用高度克制的手法表現先鋒的態度。
從鑲嵌著66顆立體星鑽的V-Galaxy星空家族前臉到採用星空陣列式燈帶布局的雙子星LED大燈。從前臉輪廓垂直、立體的切面到側面簡潔富有張力的型面。
啟辰星擺脫了主流的為張揚而張揚的設計潮流。它的珍貴在於,試圖讓先鋒的態度突破潮流的定義框架,使激越的美,從短暫變為恆久。
我們也看到,儘管啟辰星誕生於VSA智能模塊架構,但它從未用過於冰冷、科幻的語言去描述自身。它頗為獨特地稱自己為「A+級SUV頭等艙」,著重於凸顯自身所提供的出色舒適感。
這種對人感受的關切,有三點是再明顯不過的:
1. 空間依然是一切豪華舒適的基礎。基於VSA智能模塊架構的大型化平臺,啟辰星擁有2756mm的超長軸距和1905mm同級最大車寬,以及全平後排地臺。
2. 用科技創新舒適。啟辰星配備了零重力座椅。這張座椅是模擬太空零重力狀態,參考人體曲線和體壓分布開發,能夠給予人體與脊椎最大的緩衝與連續支撐,有效降低疲勞。
同時,副駕駛席具備帶有腿託、腰託的女王副駕座椅,主副駕皆具備座椅加熱、按摩等功能。
3.對便利性進行充分的考究。啟辰星帶有主駕一鍵休閒、後排護頸航空頭枕等休閒功能,以及自動淨化空調系統、高保真12揚聲器音響系統等環境控制。
VSA智能模塊架構所帶來的種種技術優越性,在啟辰星身上,不再是諸如龐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輕混動力的性能數字…
東風啟辰用更貼切的口吻告訴你,這是一款「A+級SUV頭等艙」。
這或許也是匠人精神之所以持久吸引我們的原因。在認真、嚴苛的背後,常常蘊含著溫度。我們總是能夠從那些無可挑剔的作品中,感知到製作者的態度以及用功。
啟辰星的誕生,是對於時代情緒的一次敏銳捕捉。因為「傳統造車新勢力」的獨特定位,東風啟辰得以在一個匆忙的時代洞察到新一線輕中產對於「慢」的渴望。因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技術保障,東風啟辰得以在運用前瞻技術的過程中注入人文的匠心。
這種嘗試的價值是巨大的。它讓我們對於匠人精神的理解不再局限於貓王收音機、高檔定製服飾等領域。
更重要的是,它解決了許多車企徘徊在創新與守舊之間的困惑:所有科技的運用,最終的落點都會回歸到人文這個命題上,回歸到對舒適體驗的創造上。
在2019年的廣州車展上,東風啟辰汽車公司總經理馬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邁進新十年的節點,啟辰用了前期三年的準備,在啟辰星上做了很多的考量與探索。」
你或許能夠這樣理解這番話:東風啟辰正嘗試著講述一個更漫長的故事,這是一個有關於時代情緒的故事。而啟辰星,是這個故事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