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卦」六四爻辭「月幾望,馬匹亡,無咎」破解

2021-01-08 子夏故壇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一)釋字(詞)

月幾望

農曆初一月暗謂之「朔」,十五月圓謂之「望」。「月幾望」指月亮接近圓滿而尚未圓滿。《易經》以坎為月,以離為日,皆是泛指。筆者認為,離坎泛指日月,乾特指正午的太陽,坤特指滿月(太陰)。《易·繫辭傳》曰:「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乾純陽,是謂太陽,特指正午之日;同理,坤純陰,是謂太陰,特指滿月。「月幾望」喻指時機接近成熟,正好開始行動。

「亡」是丟失或逃跑的意思。這裡指出走。

《說文》:「絕,斷絲也。從系從刀從卩。」《說文段注》:「斷之則為二,是曰絕。」這裡引申為離開,分開。「絕類」指離開同類。

(二)釋象

《中孚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先變成了《巽卦》,然後《巽卦》再變成《中孚卦》。《遯卦》是消息卦,陽消陰息,故《遯卦》及其所變之卦的下面有若干待息的陰爻。《中孚》六四原為《遯卦》六二,《遯卦》六二與初六以及下面待息的若干陰爻為同類,共同組成一個坤體,「坤為牛」,但坤為純陰,象徵母幼,故也可取象為牝馬。

實際上,坤於馬也,為牝或小馬。《坤卦·彖傳》有證曰:「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牝馬」與「小馬」準是跟從牡馬(公馬)而行,柔順有坤德,故坤為牝馬或小馬(馬駒),這裡《遯卦》六二取象為小馬(馬駒)。《遯卦》變《中孚卦》時,《遯卦》六二首先離開內卦坤體上行,之於外卦四位,先變成了《巽卦》六四,既而為《中孚》六四。《中孚卦》六四離開坤體中的同類,獨自外出,為走失之象,故曰「馬匹亡」。《象傳》亦因此釋曰「馬匹亡,絕類上也」。「絕類」就是離開同類,指小馬駒離開了馬群。

《中孚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是消息卦,按照消息卦演變特點,《遯卦》下面待息的陰爻生息出來,就會演變為《否卦》。《否卦》下卦為坤體,坤為純陰,是謂「太陰」,特指滿月。《遯卦》下面的坤體還沒有完全息長成形,說明月亮還未圓滿,但已接近圓滿,故曰「月幾望」。

「月幾望」象徵時機接近成熟,這裡暗喻小馬已接近成大成熟,基本可以獨立生存了。在這種情況下,小馬駒離開群類獨自外出,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孩子長大了,都會離開父母、離開家,最終獨立生存,這是自然規律,馬如此,人亦如此,萬物皆如此,故曰「無咎」。

(三)義理

孩子幼小時,做父母的會義不容辭地照顧,餵養和保護他們,是為「有孚」,這是天下通理,人,動物、植物莫不如此。當孩子長大,能夠獨立生存時,孩子最終會脫離父母,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我們看到,自然狀況下的植物,當籽實成熟後,會通過各種方式使其籽實離開而遠遊,最有代表性的如蒲公英,父母為每粒種子都備了一把傘,只要有風,種子就會脫離母體,乘傘而去。再如豆類植物,只要種子成熟,豆角就會自動炸開,把種子彈出去。還有蒺藜,當種子接近成熟時,身上的刺會變硬,只要有動物經過,蒺藜就會附著在動物身上,隨動物遠遊。再看動物,當動物的幼崽足以獨立生存時,父母都會毫不留情地把他們趕走,拒絕繼續餵養他們,讓他們靠自己的能力生存。

人類在這方面更溫情一些,無可厚非,但如果對子女過於溺愛,就會使子女過分依賴,結果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啃老族」、「坑爹族」。人類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違背了自然規律,當然會有不良後果。母父終會老去,孩子不可以永遠依靠父母,都會最終獨立。不要讓孩子永遠躺在安樂窩裡,趕他們出來,讓他們自立,這就是「中孚」之道。

相關焦點

  • 易經-人生 61.風澤中孚卦(上)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九五:有孚,攣如;無咎。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兇。術語說明一:六爻的順序為從下到上讀作:初,二,三,四,五,上;九代表陽爻,六代表陰爻;位置也分陰陽,第一、三、五爻為陽位;第二、四、六爻為陰位,二和五分別是上下兩卦的核心,但五是全卦的中心。術語說明二:卦辭:解釋一卦的含義。爻辭:解釋一爻的含義。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解析「中孚卦」之卦圖
    爻辭及其象傳:初九,虞吉,有它不燕。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 「中孚卦」六三爻辭「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破解
    (二)釋象《中孚》六三既處于震體又處於艮體。震為動,象徵事物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古人以擊鼓為進,鳴金為退,所以「震」在這裡為「鼓」,鼓動的意思;「艮為止」,「止」則不妄動也,這裡換言曰「罷」。「鼓」與「罷」是兩種矛盾的狀態,「鼓」則積極,「罷」而消極。六三既處震體又處艮體,處於一種矛盾對抗的狀態中,故曰「或鼓或罷」。
  • 易經的中孚卦的現實意義——誠信行天下
    《中孚卦》象徵誠信:誠信施及到愚鈍無知的小豬、小魚身上,從而感化了它們,因此獲得吉祥,利於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堅守中正之道。這一卦出現了豬{豚}和魚,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中孚-信也。---【易經.序卦傳】也就是有所節制才可以取信於人,這話很有意思,你答應別人的事你就必須做到,你做不到就不會有信用,老子也說:輕若必寡信。
  • 六十四卦詳解:第61卦 風澤中孚(中孚卦)誠信立身 下下卦
    譯文:中孚卦象徵誠信:誠信施及到愚鈍無知的小豬小魚身上,從而感化了它們,因此獲得吉祥,利於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堅守中正之道。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 「遯卦」之初六爻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破解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釋字(詞):尾尾者,柔而隨於後者。尾從屍從毛,尾多長毛,柔順於後,故從毛。《遯卦》的卦變形式共有三種:一種是《遯卦》先變為《訟卦》,然後《訟卦》再變為《鼎卦》;第二種是《遯卦》先變為《巽卦》,然後《巽卦》再變為《中孚卦》;第三種是《遯卦》先變為《離卦》,然後《離卦》再變為《豐卦》。《遯卦》陽消陰息,是小人用事之卦,小人用事則柔進而剛退。在第一種卦變中,《遯卦》初六未動,於是也就未深陷訟事中,故無災,這就符合了《遯卦》初六爻辭「勿用有攸往」的說法。
  • 「損卦」之初九爻辭「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破解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爻辭曰:初九: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九二:利貞,徵兇,弗損益之。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 「艮卦」六四爻辭「艮其身,無咎」破解
    六四:艮其身,無咎。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這就是說,無論君王是弱是強,六四始終能夠恪守君臣之道,忠於職守,不出其位,嚴格要求自己,心無旁騖,惟正於己,故曰「艮其身,無咎」,其《象傳》亦因而釋曰「艮其身,止諸躬也。」所謂「止諸躬」就是嚴格約束自己,自我管理,加強自身修養,以思不出其位也。
  • 下經中孚卦第六十一
    從兌下巽上的「中孚」卦看,一二、五六爻皆陽,三四爻皆陰,形成了上下卦的兩中爻皆實、全卦中虛的格局。這是一種內心誠實,而又能虛己容物的卦象,正與「中孚」的誠信之意相符。易家用守信實幹,不畏艱辛,築好土墩,蓄上塘水,餵養魚兒做比喻,說明只要保持一種誠信的心態,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那麼哪怕是築墩養魚這麼難辦棘手的事情,也能夠一樣吉祥如意,取得成功。
  • 道解《周易》:中孚卦
    釋義:中孚卦,是吉利的,利於做成大事,利於守正。啟示:中孚,中是中正,孚是真誠,中孚是教人保持內心中正、真誠的狀態。中正,是內心不偏不倚,相對於整體處在一個中點的位置。真誠,是內心沒有私慾妄想,真實、誠信地來對待別人。中孚卦,是教人保持在中正、真誠的狀態,這樣為人處世是吉利的,利於做成大事。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艮卦」初六爻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破解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一)釋字(詞)趾《爾雅·釋言》:「趾,足也。」《釋名》:「趾,止也。言行一進一止也。」「趾」的本意是指足的前稍部分,也借代為足。足的前稍部分一般為足指。
  • 259.用甲骨文和金文析晉卦初六爻辭
    罔孚,裕無咎。析爻辭:爻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大意是,初六爻的進取是什麼樣啊,邊受摧殘邊進取。地位卑微沒有威信咋辦吶,那就把肚量皮放大一些。如何化解困境呢?一是順應大勢,二是大度,結果無咎。
  • 304.用甲骨文和金文析損卦六四爻辭
    :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析爻辭:爻辭「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大意是,治理初九爻的弊病,快速得到療效和效益,怎麼做,都不為過。六四爻陰爻居於陰位,正位。六四爻和初九爻正應,損卦是損下益上,就初九爻和六四爻而言,初九爻損失、六四爻增益,這一組關係中,六四爻要充分利用損卦的特性,大膽開展改革,革除初九爻的弊端,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
  • 「損卦」之六四爻辭「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破解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一)釋字疾《說文》:「疾,病也。從疒矢聲。」《說文·段注》:「疾,病也。析言之則病為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按經傳多訓為急也、速也。」卦變後,坎體消失,《未濟》九四成為《損》之初九。《損》初九不僅當位,而且在兌體,「兌為說」,「說」通「悅」,可喜也。這說明《未濟卦》九四變為《損卦》初九,疾去而有喜也。《損卦》初九的「疾去而有喜」是因為《損卦》六四的到來而使然,也就是《損卦》六四把初九原來的疾患治好了,故曰「損其疾,使遄有喜。」,故《象傳》也釋曰:「損其疾,亦可喜也」。這裡的「其」就是指《損卦》初九。
  • 「巽卦」初六爻辭「進退,利武人之貞」破解
    《易》中卦有六位,五為君王之位,四為近臣輔相之位(文臣),三為武臣之位,二為王族內親之位,初為士位,上為尊長之位。三位是剛武之位,多兇。「革言三就」就是指革命多由三位的武人來完成。治古水名。源於東萊郡曲城縣的陽丘山,向南流入大海。「治」字從水從臺。「臺」通「臺」,指土石堆築的壩堤。治的本義就是修築堤壩,引水防洪,引申而泛指整理、安定。與「亂」相對。
  • 「中孚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一)釋字(詞)豚魚「豚」指小豬,「魚」在這裡特指小魚。「豚魚」指小豬小魚,泛指幼小未長成的動物。(二)釋義《中孚卦》整體是一個放大的離體,「離為網罟」,所以《中孚卦》整體有粗大的網罟之象。粗網不獲幼獸,大罟不取小魚,故能有孚於豚魚,故曰「豚魚吉」。《中孚卦》上巽下兌,「巽為木」,引申為木舟;「兌為澤」,引申指「大川」。乘舟涉川,可遠行也,故曰「利涉大川」。「中孚」之道,孚而有度,取而有擇,仁義兼備,合乎天道中庸,故「利貞」。
  • 「萃卦」上六爻辭「齎諮涕洟,無咎」破解
    上六:齎諮涕洟,無咎。象曰:齎諮涕洟,未安上也。(一)釋字(詞)齎諮王弼註:「齎諮,嗟嘆之辭也」。明·劉基《旅興》詩之三七:「浮雲不可駐,顧盼空諮」。筆者認為,把「諮」釋為嘆息,嗟嘆欠妥,有想當然之嫌。
  • 「睽卦」之上九爻辭破解
    其原文曰:人有亡鈇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婚媾:1、婚姻,嫁娶;2、有婚姻關係的親戚。釋象:上九在離體,「離為目」故曰「見」。上九並非離體主爻,故上九為旁觀者。九四爻辭曰「睽孤」,上九爻辭亦曰「睽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