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卦」之上九爻辭破解

2021-01-14 子夏故壇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象曰:遇雨則吉,群疑亡也。

釋字(詞):

《說文》:「負,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

「負」在本卦的意思就是背在身上。有「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

《說文》:「鬼,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

《禮記·祭法》:「庶人庶士無廟者,死曰鬼」。意思就是人死後不能入宗廟者為鬼。

「鬼」又指疑心所產生的幼覺和錯誤判斷。「鬼」為無稽之談,乃為心生。成語曰:疑心生暗鬼。有一則寓言故事,叫《失斧疑鄰》,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說符》。其原文曰:人有亡鈇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婚媾:1、婚姻,嫁娶;2、有婚姻關係的親戚。

釋象:

上九在離體,「離為目」故曰「見」。上九並非離體主爻,故上九為旁觀者。

九四爻辭曰「睽孤」,上九爻辭亦曰「睽孤」。這兩個「睽孤」均指六五爻,六五為喪父的孤子,上九、九四均為其父輩。六五雖幼、為孤,卻為君;上九、九四雖為父輩,為長,卻為臣。九四、六五既有君臣之義,又有長幼之別,關係很微妙。九四、六五均不當位,於是在上九的眼中生出許多疑象。

《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無妄》六二「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遂成《睽卦》六五。是為「孤」。「孤」在《無妄卦》中居震體,「震為大塗」,故曰「塗」。「塗」通「途」,道路的意思。卦變時,「孤」於途中,乘於九四之上,得到尊位。九四本為與六五「交孚」的「元夫」,六五為「孤」,「孤」在「元夫」之上,象「元夫」把「孤」背在身上,故曰「負」。 「元夫」負「孤」於「塗」,這是真實的象,但在上九眼中,卻不是這樣:九四為坎體主爻,「坎為豕」,故曰「見豕負塗」。這是一句省略句,完整地說就是「見豕負孤於塗」,意思就是看見一頭大豬把「孤」從路上背了過來。九四本是攝政的託孤重臣,但在上九的眼中,卻是一頭髒兮兮的大豬,充滿了厭惡之情,這是由於上九懷疑九四心底骯髒,心懷不軌,意欲篡位。

九四在坎體,「坎於輿也,為多眚」。故九四為多眚之輿。「輿」象徵權位,「多眚之輿」象徵權位存在一些問題。君幼不能主政,這就最大的問題。主幼臣賢,相互配合,這是必須的,故九四與六五相「交孚」。九四為輔,以成幼主之輿。這是客觀事實,但在上九的眼中,卻不是這樣:「坎為隱伏,為溝瀆」,好象其中充滿了陰謀,充滿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坎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心疑則鬼生,所以在心疑者的眼中,九四之輿,不再是君王的座乘,而是塞滿了陰謀詭計的一輛破車,故曰「載鬼一車」。這裡的「鬼」,就是指不可告人的陰謀詭計。「坎為萬物之所歸也」,人之所歸為「鬼」,故「鬼」取象於坎。

「坎為弓輪」,故曰「弧」。《無妄卦》變為《睽卦》,坎體才出現,故曰「先張之弧」。「先張之弧」,表示關係緊張。九四、六五同在坎體,互不當位,故關係緊張。六五不當位,是由於六五年幼不能主政,而不是其它原因。六五長大主政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六五長大主政後當位,六五就會成為九五。六五化剛,則《睽卦》就成了《履卦》。履者,禮也,尊卑上下有序也。《履卦·彖傳》云:「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就是說九五為帝,剛中正故不疚,所以光明也。尊卑上下有序,故關係不會緊張,表現在卦上,就是《履卦》沒有坎體,不會劍拔弩張。故曰「後說之弧」。「說」通「脫」,鬆脫之義。「先張之弧,後說之孤」,是說九四、六五開始關係緊張、難處,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六五逐漸長大,真正能夠「履帝位而不疚」之時,君臣之間的緊張關係就會鬆脫。

「坎為盜」,換言之,謂之「寇」。九四為坎體主爻,故九四在上九的眼中為「寇」。「寇」字從「宀」從「元」從「攴」。「 宀」表示家室;「元」指家室中的幼弱者;「攴」表示持械擊打。「寇」的本義就是指侵入家室內部,持械擊打、傷害家室內幼小者(的人)。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九四、六五「交孚」,九四為「元夫」,六五為「孤」。九四是保護、輔佐,六五的人,決不會傷害六五之「孤」,故曰「非寇」。由前面已經知道,九四是六五的父輩,九四、六五當為叔侄關係,故曰「婚媾」。這裡的「婚媾」是指有婚姻關係的親戚。

「坎為水」,雲、雨是水的不同形態,故「坎」亦可取象為雨。《說卦傳》云:「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可見,《易》以坎為雨。為雨則潤物。《說卦傳》亦云:「潤萬物者,莫潤乎水」。雨潤萬物,象徵萬物得到滋養。《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卦變時,《無妄》六二「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遂成《睽卦》六五。《睽卦》六五與九四、六三組成坎體,坎為雨,九四為坎體主爻,故九四為雨。六五「柔進而上行」,遇九四,故曰「往,遇雨」。六五遇九四,九四爻辭已經說明,曰「孤遇元夫」。喪父的孤兒遇到仁愛的叔父,就象久旱的幼苗得到了雨的滋潤,故曰「遇雨則吉」。既然認為九四是潤物的及時雨,那就是認可了九四與六五「孤遇元夫,交孚」的關係,也就是說,九四不再是豬,也不是鬼,更不是寇,九四與六五的關係也就不再緊張難處了。故其《象傳》釋曰:「遇雨則吉,群疑亡也」。

義理:

上九是位旁觀者,他就是要看九四、六五的關係到底怎樣。九四、六五共居坎體,「坎」的取象極為豐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象,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心疑的人把九四看成是骯髒的豬,心懷叵測的鬼,傷害孤子的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九四不僅是六五的親屬,還是一位心底坦蕩的輔臣,還是一位充滿仁愛之心的「元夫」。在王朝的關鍵時刻,還是一場渴望之至的及時雨。

史實:

周公輔成王(略)

附1

以星象解《睽卦》

《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卦變時,《無妄卦》上乾體,變成了《睽卦》上離體;《無妄卦》下震體,變成 了《睽卦》下兌體。

乾體毀,象父亡,柔上行,如子承,故有「孤」。《睽》有離,離位南;南朱雀,見於天。離為目,為鬼宿;鬼宿名,曰「輿鬼」。故有「載鬼一車」之稱。《晉書·天文志》:「輿鬼五星,天目也」。《觀象玩佔》:「鬼四星曰輿鬼,為朱雀頭眼,鬼中央白色如粉絮者,謂之積屍,一曰天屍,如雲非雲,如星非星,見氣而已。」

《睽》有兌,兌西方;西白虎,見於天。兌為口,為奎宿;奎宿名,曰封豕。故有「見豕負塗」之稱。震為塗,見《說卦》;震體毀,為「負塗」。豕負塗,髒糊糊。

附2:

陶簋上的《睽卦》

2002年在洛陽唐城花園發掘一批西周墓葬,其中一座編號C3M434墓葬中出土的仿銅陶簋內壁腹部有圖畫、筮數和刻畫符號。《考古》2007年第2期以《河南洛陽市唐城花園西周墓葬的清理》為題作為簡要報導(以下簡稱《簡報》)。該刊同期還發表了蔡運章和安亞偉合寫的《西周陶簋所見圖畫、筮數和文字簡論》(以下簡稱《簡論》)一文,對其中的圖象、筮數和文字作了有益的探討。

陶簋內壁上刻劃的「田獵圖畫」、「筮數易卦」和「刻劃符號」等,在西周陶器中極為罕見。

根據《簡報》的描述,圖畫分別是:一車徒,豬首人身,左手持盾,右手持戈,雙腿彎曲,做向前走動狀;一射夫,鬼頭狀,橫眉圓目,左手執弓,右手持戈,左腿揚起,做張弓欲射狀;一田車,長方形輿,雙輪、單轅、橫衡,車輿與靷橫間有繫繩相連;車前側立一獸。

車前分別有五組筮數易卦和刻劃符號。

第一組筮數:一一八九一八,即《周易》的《巽》卦;

第二組筮數:八一八一八六,即《周易》的《《蹇》卦;

第三組筮數:六一八一八九,即《周易》的《既濟》卦;

第四組筮數:一八一八一一,即《周易》的《睽》卦;

第五組筮數:一一一八八一,即《周易》的《無妄》卦;

在《無妄》卦下還刻一「雨」字。

分析:

周王朝這輛多眚之車如何拉?

一、陶簋內壁所刻劃的圖畫,與《睽卦》爻辭所描述的卦象有很多相似之處。《睽卦》六三爻辭曰:「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鼻。無初有終。」《睽卦》上九爻辭曰:「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孤,後說之孤;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陶簋所繪「一車徒,豬首人身,左手持盾,右手持戈,雙腿彎曲,做向前走動狀」,其中圖「一車徒,豬首人身」,是否就與《睽卦》所謂「見豕負塗」有關?另外,「左手持盾,右手持戈「,是否象徵事物的矛盾性?陶簋所繪」一射夫,鬼頭狀,橫眉圓目,左手執弓,右手持戈,左腿揚起,做張弓欲射狀」,是否就是《睽卦》所謂「載鬼一車」,「先張之孤,後說之孤」?陶簋所繪「一田車,長方形輿,雙輪、單轅、橫衡,車輿與靷橫間有繫繩相連;車前側立一獸,是否就是《睽卦》所謂「見輿曳,其牛掣」,說明是牛拉著車,艱難地行進。「車前側立一獸」,該獸當為「馬」。

《睽卦》中,六三卦變前在坤體,坤為牛;九四卦變前在乾體,「乾為馬」。所以《睽卦》六三為牛,九四為馬,有馬、牛合力拉車之象。牛與馬本不合套,但在特殊情況下,牛力不夠,輔之以馬力,則車行矣。這完全符合《睽卦》「以同而異」的主題。可見,「側立之獸」為馬也。

二、陶簋內壁有五組「筮數易卦」,分別為《巽卦》、《蹇卦》、《既濟卦》、《睽卦》和《無妄卦》。這五個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其中《睽卦》是陶簋所刻劃的主卦(本卦)。《既濟卦》是主卦的交互卦,反映《睽卦》的本質內涵;《蹇卦》是主卦的錯卦,反映主卦的否定意義;《無妄卦》是本卦的變卦,《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而《無妄卦》又是由《否卦》變化而來。變卦反映本卦的天時。同時,變化生象,卦中許多象都是由卦變產生的。不知卦變,無以識時,更無以識象。

要全面、準確地把握一個卦的意義,必須要同時研究一個卦的變卦、交互卦、綜卦、錯卦加上本卦等五個方面。所謂「錯綜複雜變」。「錯」即錯卦;「綜」即綜卦;「複雜」即複雜卦,也叫交互卦;「變」即變卦。加上本卦共五個卦。陶簋所列五卦,基本上符合這個思想,只是缺少《睽卦》的綜卦,即《家人卦》,而多了一個《巽卦》,不知是什麼原因?綜卦反映本卦的對比意義,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對比綜卦,是辨證法一分為二的研究方法。一分為二的觀點是《易經》貫穿始終的方法論。《易經》64卦,都是成對出現的,並且基本上是以綜卦的形式結成一對,只有當綜卦與本卦為同一卦時,才以錯卦結成一對。本卦與錯卦結成一對,表面上是一對,實質上是兩對。

這也正是《易經》之所以《上經》30卦、《下經》34卦的真正原因。實際上,《易經》應該共有36對72卦,每一對卦所凝結的智慧為一計,故有36計。只不過這72卦中有8卦為重複卦,也就是說有8個卦的綜卦就是其本卦自身。這八個卦分別為《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其中前6卦在《上經》,後2卦在《下經》。所以把重複的卦都算上,《易經》上、下經都是18對36個卦,合為36對72卦。贅言以上道理,無非是想說明,研究《睽卦》,絕少不了研究其綜卦《家人卦》。《家人卦》與《巽卦》都是四陽二陰,且兩卦的上卦體均為巽體,只是下卦體初、二爻相錯,是不是由於陶簋年代久遠,所刻劃的筮數模糊,考古者錯把《家人卦》的筮數誤為《巽卦》的筮數?或未可知。

三、陶簋在《無妄卦》下刻一「雨」字,這正好說明《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無妄卦》變《睽卦》時,《無妄》六二爻「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遂成《睽卦》六五爻。卦變後,《睽卦》六五爻遇九四爻而形成坎體,「坎為雨」,故曰「往遇雨則吉」。在《睽卦》中,六五為「孤」,九四為「元夫」,六五遇九四,就是喪父的孤兒遇到了有仁愛之心的叔父,故九四爻辭曰「睽孤遇元夫,交孚」。「孤遇元夫」,恰好久旱的幼苗得到了時雨的滋潤,故曰「往遇雨則吉」。「孤」與「元夫」相「交孚」,之前的一切猜疑隨之煙消雲散,故爻象傳釋曰:「遇雨則吉,群疑亡也。」

相關焦點

  • 《無妄卦》之上九爻辭「無妄。行有眚,無攸利」破解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釋字(詞)眚《說文》:「(眚)目病生翳也」。引申為指災禍,災自外來,眚出於己。窮《說文》:「(窮),極也。從穴躳聲」。窮的本義就是指走到了盡頭,達到了極限。
  • 283.用甲骨文和金文析睽卦九四爻辭
    ䷥)卦九四爻辭: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析爻辭:爻辭「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大意是,九四爻如同一個孤兒,孤立無援,要拿出誠意拜訪初九爻,雖然環境惡劣,最終還是無咎九四爻陽爻居於陰位,不正。九四爻是上卦離卦的初爻,離卦為目,睽乃兩目分別斜視兩邊,光線不能集中焦點上面。睽卦的九四和上九出現睽字,這兩爻都是離卦之爻,說明睽卦的核心在這兩爻。
  • 280.用甲骨文和金文析睽卦初九爻辭
    析爻辭:爻辭「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大意是,睽卦初始階段有悔不用怕,悔會消失的。這個階段馬(財富)丟了沒有關係,自己會回來的。這個階段不要唯美要學會以毒攻毒、以惡制惡。初九爻陽爻居於陽位,很正。初九爻處於睽卦的初始階段,背離的程度不深,可謂入門階段。但是,畢竟還是睽卦啊,所以,才會出現「悔亡」的斷語,即有悔可是「悔」會消失。
  • 284.用甲骨文和金文析睽卦六五爻辭
    ䷥)卦六五爻辭: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六五爻是天子之位,貴於極處,在睽卦裡代表著背離的程度最深。這樣的爻象顯示出有「悔」,因為柔順居中,又會「亡」悔,「悔亡」即生活帶來的困擾沒有了。六五爻和九二爻正應,一方面說明兩爻遙相呼應,另一方面則表明二爻志同道合,共同把睽卦的背離程度夯實、鞏固、加深。用一句話形容,六五爻的背離程度可謂水深火熱。處於六五爻的人事該如何做才能夠趨吉避兇呢?
  • 281.用甲骨文和金文析睽卦九二爻辭
    ䷥)卦九二爻辭:遇主於巷,無咎。析爻辭:爻辭「遇主於巷,無咎」大意是,九二爻雖然不走運,在艱苦環境參拜地位比自己高的上司,可能會讓上司感覺難堪,但錯不在九二爻九二爻的背離程度可以用「遇主於巷」形容,「主」是六五爻,是地位最高的天子,九二爻本應在金碧輝煌的宮殿朝拜天子,因為睽卦的背離,沒有這個條件和機會了,只能在狹窄的巷道去面見天子,無論是九二爻還是六五爻都處於窘迫的境況下實現這次會面。對於九二爻來說,在惡劣的環境下參拜天子,雖然讓天子有些難堪,但是,九二爻始終秉持守中原則,沒有過錯。
  • 破解《易經》第38卦之睽卦:怎樣開啟一個脫胎換骨的人生?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後來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 《周易》:火澤睽,君子以同而異——睽卦第三十八
    睽卦離上兌下,離為火,兌為水,水火不相容,陰陽不合,事理不順,喻示產生矛盾。睽卦在家人卦之後,《序卦》有言: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也就是說家中變得窮困了,於是離異、不合的現象就會出現了,所以家人卦的後面是睽卦,所謂睽就是就是睽違。物質條件是家庭和睦的一個重要條件,失去了物質基礎,一家人就會出現矛盾。
  • 「損卦」之上九爻辭「……得臣無家」破解
    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一)釋字(詞)得《說文》:「得,行有所也。從彳聲。」《說文·段注》:「得,取也。行而有所取,是曰得也。左傳曰:『凡獲器用曰得。』」《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
  • 《周易》的卦爻辭多數都是一卦說一類事
    《經》以八卦兩兩相覆,得六十四卦。卦有六爻(yáo),爻分陰(--)、陽(—)。《經》文以「九」表示陽爻,以「六」表示陰爻。六爻的順序是從下往上數,如《恆》卦的「」,其六爻依次是「初六、九二、九三、九四、六五、上六」。每卦包括卦畫、標題、卦辭、爻辭四部分,如《泰》卦:「(卦畫)。泰(標題)。小往大來,吉、亨(卦辭)。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徵,吉。九二……(爻辭)。」
  • 「遯卦」之初六爻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破解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釋字(詞):尾尾者,柔而隨於後者。尾從屍從毛,尾多長毛,柔順於後,故從毛。釋象:《遯卦》初六之上是一個巽體,「巽為股」,「股」指大腿。《遯卦》初六柔居初位,又在「股」下,故有「尾」之象,故曰「遯尾」。尾長於股後,並不是身體必不可少的部分,故其作用有限。又「巽為進退」,尾是隨「股」之進退而進退。尾巴雖善於搖擺,卻只能隨於「股」之後,故曰「厲,勿用有攸往」。「厲」是礪的本字,本指磨刀石,用作動詞表示磨練,這裡形容尾巴來回擺動。
  • 《大畜卦》之上九爻辭「何天之衢,亨」破解
    上九: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釋字(詞)何《說文》:「何,儋也。從人可聲。」臣鉉等曰:「儋何,即負何也。借為誰何之何。今俗作擔荷,非是。」「儋」同「擔」。「何」在這裡是承受、秉承、受用、獲享意思。
  • 「夬卦」初九爻辭「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破解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爻辭曰:初九: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象曰:不勝而往,咎也。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九三:壯於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由於社會已經有了相對剩餘的社會財富,並由此產生了私有觀念,但還沒有形成私有制度,因為《夬卦》變成《大有卦》後,才是私有制的確立。由於私有制還沒有確立,所以也就不可能形成階級和國家,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天子或王,更沒有「辨上下、明尊卑」的禮制,因為《夬卦》變成《大有卦》,《大有卦》再變成《履卦》後,才確立了等級社會的禮制。
  • 睽卦六三爻,堅持求合,最終突破難關遇合
    睽卦六三爻辭:見輿(yup 二聲)曳(ye 四聲),其牛掣(che 四聲),其人天且劓(Yi 四聲),無初有終。輿:大車。曳:拖住。大車子被人家拉住了。六三是很有衝勁的,偏偏被九二拉住,初九跟九二都是靠六三。
  • 「旅卦」上九爻辭「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破解
    《旅卦》六五與上九以及剛被消去的陽爻組成巽體。「巽為木」,這裡取象為「林」。《旅卦》六五又是離體主爻,「離為火」。《旅卦》六五既是巽體主爻,又是離體主爻,上「林」下「火」,合為一個「焚」字。《旅卦》六五是火災的根源,火炎於上,而《旅卦》上九在六五之上,火災必殃及上九,故《象傳》釋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
  • 「損卦」之初九爻辭「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破解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爻辭曰:初九: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九二:利貞,徵兇,弗損益之。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一)總體分析《損》《益》之道,損多而益寡。盈則損,虛則益,時損則損,時益則益,損益不失其時,故《損卦·彖傳》曰:「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損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否卦》上乾下坤。坤多柔而無剛,乾多剛而無柔,損益之,則損下之柔而益上,此為《損》也。
  • 「姤卦」之九四爻辭「包無魚,起兇」破解
    (二)釋象《姤卦》的卦變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姤卦》先變為《同人卦》,然後《同人卦》再變為《小畜卦》。《姤卦》反映母系氏族公社形成初期的社會生活,《同人卦》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成熟和興盛階段的社會狀況,而《小畜卦》則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的社會情況。《姤卦》初六為巽體主爻,《易》以巽下之陰為「魚」,故《姤卦》初六取象為「魚」。又「巽為長女」,長女就是指成熟女性。
  • 白話講易經,第三十八卦,火澤睽卦,萬物有別,應當求同存異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家人卦,「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就是乖離、睽背、離散,是說家人之間相處久了,會因為互相猜忌、價值觀等的迥異等而產生互相背離的現象,所以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睽卦,它將會教給我們如何扭轉背離而實現和合。
  • 《易經》睽卦:喪馬勿逐給我們的智慧啟示
    「喪馬勿逐而自復」是《易經》暌卦初九爻的爻辭,說的是即使身處下位,也沒有發生令自己後悔的事情,就像馬匹丟失了,卻也不急於去追尋一樣,只有靜心的等待,在適當的時候,那丟失的馬匹會自動地返回,從而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不可估量的損失,最多只是在目前的階段有所不便罷了。
  • 「升卦」初六爻辭「允升,大吉」破解
    從兒聲」《晉卦·六三爻辭》:「眾允,悔亡」。筆者以為,「允」當從「厶」從「兒」。「厶」是「私」的古字;「兒」是幼子。偏愛幼子的私心,是人之常情。或者說,人之私心,莫過於對自己幼子的偏愛。「允」的本義就是象偏愛自己的幼子一樣,予以關愛和支持,引中為泛指同意、許可,《說文》所謂「信」也。信者、言乎仁也;仁者,愛也;因愛,故予以關照、支持。
  • 304.用甲骨文和金文析損卦六四爻辭
    作者 楊本樞損(䷨)卦六四爻辭析爻辭:爻辭「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大意是,治理初九爻的弊病,快速得到療效和效益,怎麼做,都不為過。六四爻和初九爻正應,損卦是損下益上,就初九爻和六四爻而言,初九爻損失、六四爻增益,這一組關係中,六四爻要充分利用損卦的特性,大膽開展改革,革除初九爻的弊端,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