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包無魚,起兇。
象曰:無魚之兇,遠民也。
(一)釋字
起
《說文》:「起,能立也。從走己聲。」《說文段注》:「起,本發步之稱,引申之訓為立,又引申之為凡始事,凡興作之稱。」起的本意是發步之稱,引申為行為,動作的開始。
民
《說文》:「眾萌也。從古文之象。」《說文·段注》:「萌,猶懵懵無知皃也。」「民」的甲骨文、金文突出一隻大眼睛,象無知的孩子一樣的大眼睛,很萌,故民的本義就是指未開化的矇昧無知的庶眾。
(二)釋象
《姤卦》的卦變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姤卦》先變為《同人卦》,然後《同人卦》再變為《小畜卦》。《姤卦》反映母系氏族公社形成初期的社會生活,《同人卦》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成熟和興盛階段的社會狀況,而《小畜卦》則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的社會情況。《姤卦》初六為巽體主爻,《易》以巽下之陰為「魚」,故《姤卦》初六取象為「魚」。又「巽為長女」,長女就是指成熟女性。「魚」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殖崇拜的對象,故把成年女性尊稱為「魚」。
《姤卦》是消息卦,所以其下面潛隱待息的是若干陰爻,其中兩個陰爻即可與初六組成坤體,「坤為眾」,這裡換言曰「民」,故《姤卦》初六及其下面潛隱的陰爻皆為民。只不過《姤卦》初六為卦內之民,其它的為卦外之民。由於《姤卦》九二、初六與下面潛隱的「卦外之民」組成一個艮體,「艮為門闕」,故《姤卦》初六可稱為門內之民,而其它卦外之民又可稱為「門外之民」。「門外之民」就是指本氏族之外的民眾。《同人卦》初九爻辭所謂「同人於門」,就是指母系氏族公社的成年男子走出本氏族,與族外其它氏族的女子實行群婚,叫「出門同人」。
在《姤卦》中,九四與初六(「民」)為正應關係,說明二者原本有直接的血親關係。應而無比,說明沒有近親婚配的現象。《姤卦》變為《同人卦》後,九四與「民」已失應無比;《同人卦》再變為《小畜卦》後,「民」趨於四位,而原來在四位的九四卻避而遠之,非但失應無比,還主動避而遠之。這就是說,《姤卦》九四雖與全卦唯一的初六陰爻有正應關係,但在卦變過程中卻始終沒有與初六比鄰而走到一起。《姤卦》初六為「魚」,九四與之有緣無份,從來沒有那怕是很短暫地佔有這條「魚」,故曰「包無魚」。在一系列卦變過程中,《姤卦》九四不但與初六沒有比鄰接觸過,而且與下面卦外的陰爻也未接觸過,她們都是「民」,故九四爻《象傳》曰「遠民也」。
原始社會初期,逐漸排斥族內近親血緣婚配是好事,有利於人口質量的提高,但如果不「出門同人」,與族外女子婚配,那就會嚴重影響人類繁衍。《姤卦》九四奉行單身主義,既不與本族女性婚配,也不出去到其它氏族尋求配偶,這種表現在當時生殖崇拜的母系氏族社會是很不好的,不利於人口數量的大量增加,這在母系氏族社會初期是很嚴重的問題,故曰「起兇」。「起兇」就是起初就兇的意思。其《象傳》因而釋曰:「無魚之兇,遠民也。」這裡的「無魚」一方面指《姤卦》九四「遠民」而不近女色,另一方面就是指人口增加不快,生殖不旺。這是很嚴重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可能和母系氏族初期族外群婚制還沒普遍形成有關。
(三)義理
人類的婚配關係,也和生產關係一樣,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落後的婚配關係會影響生產力的發展,超前的婚配關係也會對生產力的發展有不利影響。過猶不及也。
母系氏族初期,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社會需要的是大量的勞動人口,於是產生了生殖崇拜。過早地排斥血親婚配,會影響人口的大量增殖,故在當時是不合時宜的。就象現在的瀕危物種的保護,當務之急就是數量的大量增加,沒有數量,一切都是假的。假如人種都瀕臨滅絕了,剩下的人就是全是孔子一般的聖人,也是沒有用的。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傳說,就有可能反映了當時的人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