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掀「減薪風暴」中超是否降薪?足協俱樂部互踢皮球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受疫情影響,包括歐洲五大聯賽在內的全球絕大多數主流足球職業聯賽均已停擺,隨之而來的是國際足聯有關「足球從業者減薪」的倡議及包括亞洲在內各大洲職業俱樂部推出的不同幅度的人員減薪舉措。中超俱樂部會否緊跟這一潮流?雖然答案尚不得知,但近期已有部分國內俱樂部就相關問題諮詢中國足協,並希望後者提出指導性意見。俱樂部把「球」踢出,中國足協是「接」還是「回傳、轉移」,這的確頗具技術含量,也頗費心思。

全球掀「減薪風暴」 亞洲足壇緊跟節奏

疫情持續發展背景下,球員減薪在足球界已形成全球性話題。截止到4月初,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地區)聯賽俱樂部推出了人員減薪措施。在各大洲中,歐洲足球技術水平及職業化程度最發達,在「減薪」方面邁的步子也最大。從瑞士錫永俱樂部主席直接解僱9名不願接受降薪球員開始,「減薪風暴」在全歐洲足壇範圍內迅速掀起。在他們當中,來自意甲的尤文圖斯、德甲的拜仁、西甲的巴塞隆納、馬德裡競技均旗幟鮮明地豎起「減薪」大旗。擁有C羅的「老婦人」甚至決定停發全員3月至6月的4個月薪水。巴塞隆納一線球員也「放棄」接受「ERTE(臨時就業條例)」的保護,同意在疫情期間減薪70%且不會在疫情結束後追討此部分薪酬的方案,並同意額外拿出2%的薪水,確保俱樂部其他人員正常酬勞的發放。

疫情對亞洲足壇的打擊同樣明顯。亞足聯3月初出臺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僅亞冠聯賽小組賽及中、日、韓三國聯賽的推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不少於9億美元。而隨著疫情延續發展,這一數字還會被不斷改寫。亞足聯各會員協會國(地區)及其聯賽既然短期內「開源」無門,也只能主動「節流」,管理機構及俱樂部的減薪成為必然。比如韓國足協3月26日就已經宣布部門及以上級別高管自動減薪20%,直到今年底。一天後,澳大利亞足協也宣布,其七成員工回家待崗。韓國足協在40強賽暫停進行後,面臨了和澳大利亞足協同樣的經濟困境。3月30日,泰國足協也宣布減薪,就連泰國隊日本籍主帥西野朗也減薪五成。越南足協同樣計劃削減其國家隊教練組人員的薪酬。

中超是否減薪 俱樂部把「球」踢給足協?

和歐洲及亞洲其他國家(地區)足壇一樣,中國足壇受疫情影響遭受的經濟損失直接而巨大。沒有比賽的日子裡,各級國內足球俱樂部在財政方面入不敷出,關於「減薪」的呼聲於是漸漸在國內足壇響亮起來。在此之前,中國足協一直沒有就此問題作出公開回應。一方面,國際足聯雖對足球界「減薪」表達了一定觀點,但發聲僅限於「建議或意見」層面,並不具備嚴格的強制力或約束力。在由球員與俱樂部構成的足壇勞資關係中,其薪酬發放問題的責任主體不是各會員協會而是俱樂部。

另一方面,和歐洲、亞洲俱樂部情況不同,雖然國內各項正式足球賽事也處於停擺,但教練員、球員及俱樂部其他工作人員並沒有停止工作。相關業內人士分析,球員在疫情警報沒有完全解除的情況下,堅持訓練,足協及有關方面也提出「春季大練兵」的具體要求,那麼如何給球員減薪?俱樂部很難開口。他們受資金運營壓力所致希望減薪,也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出口」來落實具體措施。於是不難理解他們向中國足協「索求」減薪指導意見的舉動。

足協「接球」也犯難 決策遭遇「真空地帶」

國內俱樂部人員特別是球員、教練員要不要減薪?中國足協的確很難做出答覆。首先,和發達歐洲職業聯賽從業者的勞動權益受各種足球組織及成熟行業與社會保障制度保護不同,國內職業聯賽從業者的薪酬發放問題帶有比較單一的「俱樂部說了算」色彩。舉例來說,在珀斯光榮對本俱樂部人員大幅減薪後,澳大利亞球員工會決定起訴該俱樂部替俱樂部人員維權,但中國足壇沒有類似「球員工會」組織幫球員維權。中國足協作為行業管理機構參與制定聯賽競賽規則及必要的監督,中超公司負責中超聯賽整體經營。而不負責俱樂部具體人員的薪酬發放。

球員受聘於俱樂部,亦是企業的一員,其工資發放標準嚴格來說不該由足協來定。那麼中國足協即便就減薪問題提出意見,也只能帶有「建議性或指導性」。

回望中國足壇摸索職業聯賽發展的歷程,不難發現,雖然早年業內亦沒有成立「職業聯盟」,但中國足協對於聯賽重大問題的決策及決策執行曾推出比較嚴格的規定,並先後設立了諸如中超聯賽委員會、中甲聯賽委員會、職業聯賽理事會等議事決策機構。而如今類似機構已不復存在,「聯盟」又尚未掛牌成立,於是在處理各類聯賽疑難問題上,無論足協還是俱樂部都遭遇「真空地帶」。

俱樂部投入銳減 各方「減薪」易產生默契

說到歐洲主流聯賽大量俱樂部加入「球員減薪」陣營,就不得不提到於2013/2014賽季正式實施的《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案(FFP)》。歐足聯制定該法案,旨在規範各俱樂部的財政行為,控制俱樂部財政赤字,並對違反規定的球隊予以處罰。2014年5月17日,歐足聯宣布,英超曼城及法甲巴黎聖日耳曼因違反該法案有關收支平衡的規定被重罰6000萬歐元,兩隊同時被要求降低工資標準、限制單筆交易最大額。從該法案落實情況看,歐洲足壇打擊「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力度與決心都很大。於是不難理解,當下各歐洲豪門俱樂部在收入銳減情況下大幅降低球員薪資的用意。

中國職業足壇目前雖沒有照搬「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案」,但中國足協近年來在規範聯賽財務及治理職業俱樂部經營環境上還是付出了巨大努力,在規則制定方面也逐步向國際先進區域靠攏。比如2018年12月20日在上海舉行的當季中超、中甲聯賽總結會上,對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從2019至2021賽季的單季總投入額度、投資方註冊額度、俱樂部虧損額度都設定了比較明確的數字。此外,對各級俱樂部單季薪酬發放額度所佔總投入的比率也作了具體約定。如2020賽季中超俱樂部(含一線外援、國內球員、預備隊球員)薪酬比例不得超過總投入的60%。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減薪」與聯賽環境治理方向一致,同時也滿足俱樂部減負之需。

還有一點影響國內俱樂部「減薪」問題,那就是在國內職業足壇經歷多年摸索與沉澱後,俱樂部特別是中超俱樂部從最近兩個賽季開始,投入漸趨理性。一位俱樂部投資人代表對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在去年底、今年初溝通過程中,多家中超俱樂部投資人都表達了「縮減投入」的想法。而由於「職業聯盟」遲遲未能推出,部分投資人對於未來聯賽前景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甚至產生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經營想法。今年國內職業足壇轉會市場的相對冷清,以及標王身價呈大幅度縮水的現實就是上述想法很好的佐證。這位俱樂部負責人說,「我感覺今年國內轉會市場已經回到了大概10年前的樣子。對於一些經營上有資金壓力的俱樂部來說,『減薪』符合他們的利益訴求,他們需要找到一個合理『出口』去落實這個想法。」

按照計劃,中超公司將於本周四舉行董事會議、股東會議,而利用這樣難得的線上聚首之機,俱樂部想必也會對「減薪」問題敞開心扉。不過,中國足協回答此類問題要謹言慎行,合理把握「意見」與「規定」之間的度。

文/本報記者 肖赧 統籌/杜銳

相關焦點

  • 中超聯賽舉辦地難產,場內踢不上球,場外皮球踢得很溜!
    作為足球迷,大家都很好奇本賽季中超聯賽的複賽時間,比賽賽區什麼時候能夠最終確定下來。按現在的情形來看,這恐怕要成為足協的世紀難題了。我們從各路媒體報導的足協關於中超聯賽重啟的時間線從4月18到5月底,到6月27,再到7月11。這一路下來有點像是曹雪芹他老人家寫的紅樓夢,一路草蛇灰線,綿延千裡。
  • 寧願降薪回歐洲 又趕上降薪,還是哈姆西克更精明
    曾經的大連人頭牌,在中超左邊路幾乎無人可以阻擋,猶入無人之境並不誇張吧!這也給他本人增加了強烈的自信,原來自己可以踢得自由奔放,踢得隨心所欲。在中超,其實卡拉斯科什麼都沒耽誤,賺得個衣缽滿盆的同時,受到足球城的膜拜,又不影響他被比利時國家隊徵召,何樂而不為?可是,卡拉斯科認為自己年輕,希望重返歐洲尋夢。
  • 南都:足協未跟俱樂部溝通聯賽重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這是上賽季中超的最後一輪比賽。隨著中超、中甲各支俱樂部球隊從國外集訓地返回國內,國內足球聯賽何時重啟的話題引發坊間熱議。卡納瓦羅和保利尼奧接受採訪時都表示過聯賽可能在5月重啟。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尤其在海外各國聯賽陸續延期的情況下,第一個因為疫情宣布延期的中超聯賽能否成為全球第一個重開的聯賽也備受關注。
  • 中超踢得好好的,怎麼就要去踢中甲了?U22國足這麼搞到底科不科學?
    中超踢得好好的,怎麼就要去踢中甲了?U22國足這麼搞到底科不科學?而主要的議論點在於此次U22集訓名單當中,有不少是中超一線隊的主力球員,他們是否會放著中超不踢去踢中甲?比如像廣州城隊的韓佳奇,作為球隊主力門將,上賽季中超聯賽出場時間是全中超所有球員之最。
  • 中超4隊改名「不達標」被足協駁回
    中超4隊改名「不達標」被足協駁回   包括長春亞泰、青島黃海、山東魯能及武漢卓爾  按照中國足協1月8日公布的數據,在由58家職業俱樂部上報的中性名稱中,有超過八成名稱符合要求,這意味著10家左右的俱樂部提交的名稱「不達標」。據了解,共有4家中超俱樂部球隊名稱不符合要求,這其中包括以原名稱上報的長春亞泰和以新名稱上報的山東泰山。
  • 格德斯發洩怒踢皮球,魯能蘇寧超10人互相推搡,裁判沒表示
    實力佔優的魯能在上半場遲遲無法攻破江蘇蘇寧的球門,也是讓球員心態急躁,其中格德斯發洩怒踢皮球,隨後兩隊球員互相推搡,場面差點失控,而主裁判卻沒有任何表示。    本賽季兩隊已經在中超第一階段同組過,當時江蘇蘇寧分別取得0-0和0-1,佔據優勢,與此同時在足協杯的5次碰面,球隊也以3勝2負力壓山東魯能。
  • 新賽季中超3月11日開踢,分3個階段
    中國足協近日召開中超、中甲俱樂部聯席會議。會上,中國足協給出了新賽季預案,新賽季中超聯賽將於2021年3月11日開戰。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根據足協的預案,新賽季中超共30輪比賽,將於2021年3月11日揭幕、11月28日收官。
  • 他本是中超王牌外援,2個月內從球隊功臣到遭人唾棄,什麼原因?
    在去年的中超聯賽裡,江蘇蘇寧創歷史的第一次奪得冠軍。在恆大面前「虎口奪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能夠在決賽中戰勝恆大,特謝拉的進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細數蘇寧一路走來直至奪冠的旅程,功勞最大的也同樣是特謝拉。在特謝拉出場的19場聯賽裡,他一人製造了14粒進球(10球4助攻)。
  • 足協公布嚴苛處罰標準:降級+不讓註冊!中超老闆:盼明年都還在
    簡單來看,中超俱樂部總支出限額單個賽季不得超過6億元。根據足協標準,如果單個財政年度總支出超出限額不高於20%的,將被扣除聯賽積分6分;超出限額高於20%但不高於40%的,將被扣除聯賽積分12分;以此類推。聯賽扣分最多不超過24分!對於不符合限薪的球員,不能報名參加中國足協管轄範圍內的各項足球賽事。問題二,查出陰陽合同怎麼辦?
  • 足協很滿意:中超老牌球隊同意改名,改得還很漂亮
    當前,中超俱樂部改名已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一次審核後,魯能、黃海、卓爾、亞泰四支球隊均未通過,除了申請延期的國安、建業以及已經使用中性名的大連人與深足,中超已經一半俱樂部完成中性名申報。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一場「魔幻」博弈
    魯能俱樂部發布公告。關於中超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問題,各方的博弈還在上演。11日,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發表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中國足協對於俱樂部中性化名稱進程也非常重視,這段時間連續兩次發布了公告。去年12月底的公告稱:「2020年12月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從報送材料看,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
  • 中超最佳幸運俱樂部江蘇蘇寧!淘汰賽一場沒踢,已經確保進入前四
    中超聯賽第一階段已經全部結束,爭冠組名額八支球隊也全部誕生,分別是廣州恆大、江蘇蘇寧、山東魯能、上海申花、上海上港、北京國安、重慶當代、河北華夏幸福。這八支球隊當中最為幸運的當屬江蘇蘇寧。至於為何說江蘇蘇寧是中超最佳幸運俱樂部,因為蘇州賽區的重慶隊最近發生了很大的動蕩,可以直接導致蘇寧受益。蘇寧是以大連賽區第二名晉級爭冠組,重慶當代是以第三名晉級爭冠組,所以在第二階段的淘汰賽,江蘇蘇寧的對手就是重慶當代。前幾日,天津的一位體育記者申煒爆料,一家已經確認保級的球隊,將會開放外援超市,全華班踢第二階段。
  • 足協宣布中超在2022年擴軍,為什麼不能馬上增加2支中超球隊?
    近日,足協相關負責人在出席深圳某活動時表示中超爭取在2022年前實現擴軍到18支隊伍。中甲擴至20支,明年中乙擴到32支。並將中丙變成職業聯賽,擁有48支隊伍。球迷在評論區問為什麼足協擴軍這麼難,直接從中甲升上兩支隊伍到中超不就行了嗎? 眾所周知,中國的足球職業聯賽裡中超聯賽有16支隊伍,中甲也是16支隊伍,中乙是24支,中乙在前幾年也只有16支,只有區區的四五十支隊伍。
  • 中超四隊被困多哈,隊員有點繃不住了
    截至今天,距離恆大隊踢完最後一場亞冠比賽已過去了11天,但受到航班的影響,中超4支亞冠參賽隊目前仍無法返回國內。目前,包括中國足協在內的各方都在積極協調,希望能夠讓4支中超球隊儘快回國。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歸期遲遲無法確定12月1日,恆大隊踢完了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12月3日,申花隊1比4不敵蔚山現代隊後小組出局;12月7日,上港隊0比2不敵神戶勝利船隊,止步八強;12月10日,國安隊0比2輸給了蔚山現代隊。
  • U22國足為衝進亞洲踢中甲?兩原因無意義 8大對手已布局未來
    一方面,球員地位「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一部分球員完全可以在中超立足,根本不用降維踢中甲;另一方面,如果在俱樂部都無法出場,未來可能代表國字號亮相嗎?U22國足需要為「衝進亞洲」而戰眾所周知,U22國足有兩大歷史任務,首先是要在今年10月參加U23亞洲杯預選賽,爭取進入到正賽。其次,是在2022年以東道主的身份爭取在杭州亞運會上取得好成績。
  • 朱崢嶸:現在再提文武崢嶸已經沒有意義,還想再踢中超
    虎撲12月17日訊 近日,上海上港球員朱崢嶸在接受《新聞晨報》採訪時表示,自己還有很多夢想沒有完成,現在再提文武崢嶸已經沒有意義,自己還想再踢中超,如果想在中超生存,就必須要改變自己的風格,變得再積極一點。
  • 足協1號通知曝光,中超各隊同迎「生死關」,這事沒人敢跑
    進入新的一年,中超各俱樂部的工作並非輕鬆。由於冬窗即將開啟,各俱樂部需要做好引援準備,不過由於疫情因素,上賽季中超、亞冠、足協杯均延期舉行,部分俱樂部在12月中旬才完成全年比賽,部分球員合同到期,俱樂部甚至來不及談續約,這一拖就到了新年之後,不少俱樂部普遍存在這個問題,例如中超冠軍江蘇蘇寧,顧超、吉翔、楊博宇等球員均未續約。
  • 足協直接駁回:中超球隊「硬扛」失敗,改名沒商量
    2020賽季中超結束後,足協再次出臺新政,其中一項是要求各俱樂部在下賽季使用中性名稱,由於深足和大連人本就是中性名,因而並未接到足協的改名通知,其他14家俱樂部均需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提交,由於不少俱樂部一直使用的是企業名稱,所以這次改名勢必會影響多支球隊的利益,但從足協的堅定態度來看,此事沒有商量餘地,就連國安、泰達
  • 韋世豪怒踢皮球引發衝突,抬腳險踢中對手,艾克森遭飛鏟!
    北京時間7月25日18點15分,2020賽季中超揭幕戰打響,恆大對陣申花,作為上賽季的兩支冠軍球隊,他們分別是中超冠軍和足協杯冠軍!比賽十分火爆,韋世豪除了進球,也製造了衝突。此外,黃博文、彭欣力也因為動作過大染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