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暴說「不」!重慶推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2021-01-15 澎湃新聞
向家暴說「不」!重慶推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2021-01-12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11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重慶法院貫徹施行《反家庭暴力法》的總體情況,介紹重慶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婦聯聯合印發的《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以下簡稱「《紀要》」),並發布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

市高法院民一庭庭長楊光明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融激蕩,社會公眾的婚姻家庭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各類婚姻家庭糾紛高發。近年來,一些極端的家庭暴力事件更是突破了人們的道德底線,嚴重影響家庭和諧、社會穩定。依法打擊各種形式的家庭暴力行為,維護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是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責任。2015年出臺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為人民法院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法律武器。重慶法院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旗幟鮮明地表明了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引導家庭成員相互幫助、互相關愛、和睦相處,積極貫徹實施《反家庭暴力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市高法院民一庭庭長楊光明介紹相關情況

市婦聯維權部部長伍凌介紹相關情況

重慶法院高度重視家事審判改革工作,切實轉變和提升家事審判理念,大力加強家事審判機構和隊伍專業化建設,多個基層法院成立了專門的家事審判合議庭,探索構建多方參與、職能聯動、合力化解的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充分發揮家事審判對婚姻關係的診斷、修復和治療作用。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庭暴力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依法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人民法院貫徹實施反家庭暴力法的重要職責。市高法院2019年發布了《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工作指引》,在人身保護令的申請、受理、審查、執行等方面進一步細化。截至2020年底,全市法院受理當事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996件,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786份,有力地震懾、教育、懲罰了施暴者,遏制了家庭暴力的發生。

重慶法院重視與相關部門的聯動,推進反家暴綜合治理。反家暴法正式實施後,市高法院與市婦聯迅速出臺《關於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促進家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紀要》,建立信息通報及工作溝通機制。同時,市高法院與市婦聯組織人民調解員、婦聯維權幹部集中學習反家暴法、人身保護令申請程序、證據固定等相關知識。轄區內多個基層法院聯合婦聯、公安、檢察、村居兩委等組織搭建工作聯動平臺,明確職責任務,實現信息共享、合力監督。

重慶法院還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宣傳普及反家暴法,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除了在特殊節日上街普法宣傳、送法進社區等傳統模式,市高法院還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向群眾普及反家暴法。市高法院與重慶電視臺聯合推出的《法官理家事》欄目也精心挑選了反家暴的相關案例,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另外,市高法院和市婦聯自2017年起開始共同編印《重慶市婚姻家庭典型案例評析》,截至2020年已經編印了四輯,有力指導了基層法律工作者、婦聯幹部、人民調解員的工作實踐。

楊光明表示,《反家庭暴力法》確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撐起了法律的保護傘,但是家庭暴力往往具有隱蔽性,加之「法不入家門」「家醜不外揚」的傳統觀念影響,一旦家庭暴力發生,如果受害人不主動報告,法院很難發現並及時介入,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具有一定的滯後性。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市高法院在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持下,聯合市公安局和市婦聯印發《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創新提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與救助服務的時效性,大大縮短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時間和籤發時間,進一步提高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效率,在家暴實施者和受害人之間,牢固築起一道「隔離牆」。

《紀要》共規定了四方面內容:目標任務、協作機制、申請模式和職責分工。

《紀要》要求著力建立健全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反家庭暴力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法院、公安、婦聯等部門職能優勢,進一步強化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作用,切實保障受害人特別是婦女、未成年人及老年人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家庭、打造平安社會,進一步提升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實效。

《紀要》強調細化配套制度建設,建立訴調對接平臺。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及相關政策要求,予以細化,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受理管轄、審查裁定及送達執行協作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操作性更強。同時規定法院、公安、婦聯定期召開聯席會議。

《紀要》規定前移申請受理平臺,深挖家暴源頭。對遭受家庭暴力行為或者面臨家庭暴力風險的,派出所在接處警、婦聯組織在接待群眾時,協助受害人通過重慶市智慧法院易訴平臺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將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前移至派出所和婦聯組織,打通法院與受害人之間的信息障礙。

市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長田曉梅發布典型案例

新聞發布會上,市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長田曉梅發布了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

發布會現場

中央駐渝及市內主要媒體參加新聞發布會。

來源: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向家暴說「不」!重慶推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對家暴說NO!重慶市一站式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來了
    小夥伴們別著急重慶市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來了受害人在案發地派出所、基層婦聯通過重慶智慧法院易訴平臺申請就可以便捷地領取法院遠程電子籤章的人身安全保護令簡直cool斃了在全國率先提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將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與救助服務的時效性,大大縮短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時間和籤發時間,將進一步提高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效率。
  • 遭遇家暴,可申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
    》,創新提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與救助服務的時效性,在家暴實施者和受害人之間,牢固築起一道「隔離牆」。 「《反家庭暴力法》確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撐起了法律的保護傘,但是家庭暴力往往具有隱蔽性,加之『法不入家門』『家醜不外揚』的沉痾陋習,一旦家庭暴力發生,如果受害人不主動報告,法院很難發現並及時介入,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具有一定的滯後性。」
  • 重慶首創!遭遇家暴可「一站式」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但由於家庭暴力具有隱蔽性加之「法不入家門」「家醜不外揚」的沉痾陋習家庭暴力發生時受害人不主動報告法院很難發現並及時介入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具有一定的滯後性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婦聯聯合印發《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最高法網站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十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
  • 人身保護令,如何能成家暴受害者的護身符
    要成為反家暴利器,人身安全保護令還有待完善的空間雖然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在去年表決通過的《反家庭暴力法》中設立的,但中國人身保護令的嘗試始於7年前。比如現實當中有一些存在家庭暴力的夫妻感情尚在,受害人只是想讓對方停止施暴,但《指南》規定,想申請人身保護令,就必須申請離婚。用網友的話來講「這相當於逼著人離婚」。
  • 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人身安全保護令咋申請
    2.人民法院收到人身安全保護措施的申請後,應當迅速對申請的形式要件及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危險的證據進行審查。  3.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應當在72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者駁回申請;情況緊急的,應當在24小時內作出。  4.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有效期不超過六個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護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撤銷、變更或者延長。
  • 漢臺法院一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據鄭學林介紹,此次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這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要舉措,也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 一是注重頂層設計,構建反家暴宏觀格局。
  • 宇芽傾訴家暴經歷,溫州男子申請「男性保護令」,用法律解決家暴
    最近,知名美妝博主美芽連發兩條微博,傾訴自己被家暴的經歷。她放出自己被家暴的一個視頻,有人說電梯裡的場景就像是恐怖片一樣令人窒息,還有人說自己都被氣得渾身發抖,隨後「宇芽被家暴」這個話題登上了熱搜榜的榜首。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10個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附全文)
    據鄭學林介紹,此次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這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要舉措,也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一是注重頂層設計,構建反家暴宏觀格局。
  • 渝中法院案例入選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1月11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重慶法院貫徹施行《反家庭暴力法》的總體情況,介紹重慶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婦聯聯合印發的《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並發布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渝中法院案例入選。
  • 假如你不幸遭遇家暴,你能逃離家暴嗎?
    方洋洋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總可以保護我的人身安全了吧?依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你當然有權利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可是你知道嗎?人身安全保護令很難申請的。2020年11月25日,最高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 份。
  • 遇到家暴怎麼辦?南寧市法院發布6個反家暴典型案例
    南寧市中院通過發布6個典型案例,呼籲遭遇家暴者勇於向家暴說「不」, 並呼籲全社會共同參與到預防和制止家暴的行動中來,依法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家庭暴力侵害了受暴者的生命權、健康權、人格尊嚴,是違法行為,不是家務事,提醒在婚姻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朋友要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遭遇家庭暴力要積極向相關部門求助,可撥打110報警,也可以撥打婦聯12338婦女維權熱線,也可以向社區居委會反映情況尋求幫助,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尋求司法庇護,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人身安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拒絕家暴 讓愛回家
    (二)誰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受害人本人,在如果受害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的,受害人近親屬、公安機關、婦聯、村委會、居委會、救助管理機構也可以代受害人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
  • 結婚登記前可查對方家暴史,專家:可有效規避家暴風險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 徐美慧)6月22日,浙江義烏建立全國首個涉家暴人員婚姻登記查詢制度。婚戀對象提供本人身份證、結婚對象身份證信息等材料可向婚姻登記處申請查詢對方是否有家暴記錄。可查詢信息包括2017年至今是否因家暴受刑罰或行政處罰,以及人身安全保護令限制。該制度將於7月1日起試行。
  • 【以案說法】老年人遭遇家暴,法院送上「護身符」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尊重和贍養老人也是每個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然而卻有老人在本應安度晚年的日子裡遭遇了來自兒子的家庭暴力法院依法下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為老人送上「護身符」案情回顧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贍養義務人李某某以任何形式咒罵、毆打薛某某。
  • 丈夫出軌、家暴怎麼保護自己,聰明女人必須掌握的法律常識
    律師:法律規定,結婚離婚自由,你看,你協議中,說如果出斬無條件同意離婚,這條本身就不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在財產分割上,具有排除對方權利的內容也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那我該怎麼辦?如果我們在婚內僅就現有財產和未來取得的財產歸屬作出約定,不與過錯、離婚掛鈎的話,協議就不存在效力問題了。所以該把你鎖在保險柜裡的忠誠協議,換成婚內財產協議,這樣更有利於保護自己。
  • 受害人的「護身符」,家暴者的「緊箍咒」——隨縣法院近期發出兩份...
    向居(村)委會、婦聯求助?去公安機關報警?許多人不知道,人民法院也有一道「護身符」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了一個「法律保護傘」近日,隨縣法院相繼發出兩例「人身安全保護令」,反對家庭暴力,向家暴說不。曾女士遂向隨縣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為避免申請人繼續遭受傷害,該案承辦法官立即查閱轄區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出警記錄、醫院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最後綜合全案證據材料,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第一時間作出民事裁定書:禁止被申請人韓某對申請人曾某實施家庭暴力;禁止韓某騷擾、跟蹤曾某及其相關近親屬。
  • 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拿什麼結束家暴「孽緣」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實施當天,劉麗在律師和護工的陪同下來到房山區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同時起訴離婚。雖然劉麗的案子有婦聯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支持,法院也十分重視,劉麗的遭遇不僅有派出所的筆錄、救助站的證明,還有朋友鄰居的證言、女兒的證明,但是法院依然認為證據不足,遲遲不肯發保護令。「法院對反家暴法規定的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解還存在誤區。」
  • 前男友騷擾、離婚後辱罵算家暴嗎?最高法用典型案例解答
    25日,最高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發布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解釋了有關家暴的熱點、難點問題。家事法庭心裡諮詢師正在為鬧矛盾的夫妻進行心理疏導。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者?建立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綠色通道」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表示,要推動建立反家庭暴力整體防治網絡,規範家庭暴力證據認定標準,推動建立和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綠色通道」制度,實現家暴受害者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