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創!遭遇家暴可「一站式」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1-15 中國青年報

家暴,

這個詞似乎從未離我們遠去

2019年1月,22歲女孩方某洋被丈夫和公婆虐待致死;2019年11月,美妝博主宇芽微博自曝長期遭遇家暴,並附上視頻;2020年9月,四川女孩拉姆在直播過程中,被家暴成性的前夫潑油焚燒而亡……

事實上,反對家庭暴力

我們一直在努力

近二十年間,我國先後制定和出臺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婚姻法解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

但由於家庭暴力具有隱蔽性

加之「法不入家門」

「家醜不外揚」的沉痾陋習

家庭暴力發生時

受害人不主動報告

法院很難發現並及時介入

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具有一定的滯後性

針對這一突出問題

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婦聯

聯合印發

《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

在全國首創

「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大大縮短了人身安全保護令的

申請時間和籤發時間

如果證據充分

最快1至2天可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在家暴實施者和受害人之間

牢固築起一道「隔離牆」

「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1、 對遭受家庭暴力行為或者面臨家庭暴力風險的,派出所在接處警、婦聯組織在接待群眾時,協助受害人通過重慶市智慧法院易訴平臺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若易訴平臺運行不暢時,協助當事人通過本人手機登錄法院相關平臺等方式提交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包括受害人或其代理人填寫的人身保護令申請表

●報警回執或自述報案材料

●傷情照片或相關病案材料

3、派出所在報警回執中註明對家庭暴力行為的核查情況。人民法院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後,再通過重慶智慧法院易訴平臺委託派出所或者婦聯組織向當事人送達

典型案例

案例一:

男性也可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申請人劉先生(化名)與被申請人王女士(化名)於2017年結婚,婚後育有1女。結婚初期感情尚可,後因性格原因及生活瑣事雙方經常吵架。

2019年10月,王女士在公路上對劉先生打罵,還把劉先生父母購買的電視、冰箱等砸爛。劉先生多次報警,並在當月曾向法院起訴離婚,後經法院調解和好。

2020年2月以來,王女士多次毆打、威脅、辱罵劉先生及家屬,為了有效保護劉先生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劉先生於2020年3月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法官認為,依據家庭暴力的施暴者與受害者的相互關係,家庭暴力可以劃分為以下類型:夫妻之間的家庭暴力、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成年子女對年老父母的家庭暴力等。丈夫對妻子的家庭暴力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而在某些家庭中處於弱勢一方的丈夫被妻子施暴的現象卻容易被社會忽視。本案中,丈夫經常遭受妻子的威脅和辱罵,妻子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其丈夫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為此,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裁定:一、禁止被申請人毆打、威脅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二、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

案例二:

經濟控制也是家暴行為

申請人梁女士(化名)與被申請人張先生(化名)是夫妻關係,二人育有一子。婚後夫妻二人對家庭事務進行了分工,張先生負責外出工作賺取家庭生活費用,梁女士當全職太太照顧家人飲食起居。

自2010年起,夫妻常為日常生活瑣事發生糾紛。2019年,張先生提出與梁女士解除夫妻關係,梁女士不同意。張先生遂於1月起將梁女士母子的生活費用從原來每月4000元降至每月2000元。2019年5月,張先生到法院起訴離婚。在離婚訴訟期間,張先生再次將梁女士母子的生活費由每月2000元降至每月1000元。

因張先生支付的生活費用無法負擔梁女士與兒子的日常生活開支,對梁女士母子造成極大的生活困境及精神壓力,梁女士於2019年8月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要求丈夫停止侵害行為,按月足額支付生活費用。

巴南區人民法院認為,夫妻雙方有扶養扶助的義務,對共有財產擁有平等的處分權利。本案中,張先生通過兩次降低梁女士母子生活費的方式對申請人進行經濟控制,意圖迫使梁女士同意解除婚姻關係的行為,是對梁女士施加了經濟暴力和精神暴力,侵害梁女士的合法權益。因此,梁女士的申請符合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

最終,法院裁定:張先生在人身安全保護令有效期內於每月30號前按照重慶市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計算支付梁女士母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生活費用2013元(不包含孩子教育醫療等費用開支)。如張先生違反上述禁令,法院將依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視情節輕重,處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若不幸遭遇家暴

請你一定盡全力

對家暴說

「不!」

堅決且勇敢!

來源:重慶日報

相關焦點

  • 遭遇家暴,可申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
    》,創新提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與救助服務的時效性,在家暴實施者和受害人之間,牢固築起一道「隔離牆」。據市高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市高法院聯合市公安局和市婦聯印發《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創新提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與救助服務的時效性,大大縮短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時間和籤發時間,在家暴實施者和受害人之間,牢固築起一道「隔離牆」。
  • 對家暴說NO!重慶市一站式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來了
    小夥伴們別著急重慶市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來了受害人在案發地派出所、基層婦聯通過重慶智慧法院易訴平臺申請就可以便捷地領取法院遠程電子籤章的人身安全保護令簡直cool斃了在全國率先提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將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與救助服務的時效性,大大縮短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時間和籤發時間,將進一步提高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效率。
  • 向家暴說「不」!重慶推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庭暴力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依法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人民法院貫徹實施反家庭暴力法的重要職責。市高法院2019年發布了《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工作指引》,在人身保護令的申請、受理、審查、執行等方面進一步細化。
  • 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人身安全保護令咋申請
    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來,婦聯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受暴婦女兒童權益方面,提供了法律幫助和心理諮詢服務,同時,還幫助被家暴婦女申請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但現實中,有的受家暴婦女考慮如果申請人身保護令,施暴者受到懲罰後留有痕跡,會影響到下一代和名聲,所以更多的時候選擇隱忍,無形中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所以說,依法加大治暴力度的同時,更需要提高受家暴婦女的維權意識。
  • 人身保護令,如何能成家暴受害者的護身符
    要成為反家暴利器,人身安全保護令還有待完善的空間雖然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在去年表決通過的《反家庭暴力法》中設立的,但中國人身保護令的嘗試始於7年前。而據最高法2014年的通報,自2008年以來,全國試點法院共發出500餘份人身安全裁定,數量不算多。究其原因,除了《指南》僅為法院系統出臺的司法文件,另一方面,以往的人身保護令只能在離婚、贍養、撫養、繼承等民事糾紛案件附帶提出,申請範圍過窄。
  • 宇芽傾訴家暴經歷,溫州男子申請「男性保護令」,用法律解決家暴
    最近,知名美妝博主美芽連發兩條微博,傾訴自己被家暴的經歷。她放出自己被家暴的一個視頻,有人說電梯裡的場景就像是恐怖片一樣令人窒息,還有人說自己都被氣得渾身發抖,隨後「宇芽被家暴」這個話題登上了熱搜榜的榜首。
  • 漢臺法院一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目 錄一、陳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二、趙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三、周某及子女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四、李某、唐小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變更撫養權案五、朱小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 假如你不幸遭遇家暴,你能逃離家暴嗎?
    反家暴報警,申請告誡書,行嗎?方洋洋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總可以保護我的人身安全了吧?依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你當然有權利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可是你知道嗎?人身安全保護令很難申請的。2020年11月25日,最高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 份。自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來,4年多的時間,全國14億人口,才發出5000多份人身安全保護令!假如你很幸運地獲得法院籤發的人身安全保護令,也不能保證你從此遠離家暴!為什麼?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
    陳某為家暴受害者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作出了好的示範,她具有很強的法律、證據意識,在家庭暴力發生後及時報警、治療傷情,保證自身人身安全,保存各種能夠證明施暴行為和傷害後果的證據並完整地提供給法庭,使得辦案法官能夠快速、順利地在申請當日作出了民事裁定,及時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 結婚登記前可查對方家暴史,專家:可有效規避家暴風險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 徐美慧)6月22日,浙江義烏建立全國首個涉家暴人員婚姻登記查詢制度。婚戀對象提供本人身份證、結婚對象身份證信息等材料可向婚姻登記處申請查詢對方是否有家暴記錄。可查詢信息包括2017年至今是否因家暴受刑罰或行政處罰,以及人身安全保護令限制。該制度將於7月1日起試行。
  • 【以案說法】老年人遭遇家暴,法院送上「護身符」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尊重和贍養老人也是每個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然而卻有老人在本應安度晚年的日子裡遭遇了來自兒子的家庭暴力法院依法下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為老人送上「護身符」案情回顧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贍養義務人李某某以任何形式咒罵、毆打薛某某。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10個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附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目 錄一、陳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二、趙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三、周某及子女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四、李某、唐小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變更撫養權案五、朱小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 冬天來了,她遭遇家暴「二次怨」
    (家暴名片——帶獠牙的魔鬼)01遭遇家暴「二次怨」,嚴冬中爸爸的港灣已無法停靠兩天前,小迷(化名(小迷遭遇家暴寒冬)02不以明辨是非和有效根治為目的的勸和,都是刷情懷家暴年年有,今年特別痛。如遭遇這一類型的家暴,受害者應及時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 遇到家暴怎麼辦?南寧市法院發布6個反家暴典型案例
    遭遇家庭暴力要積極向相關部門求助,可撥打110報警,也可以撥打婦聯12338婦女維權熱線,也可以向社區居委會反映情況尋求幫助,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尋求司法庇護,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人身安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拒絕家暴 讓愛回家
    (二)誰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受害人本人,在如果受害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的,受害人近親屬、公安機關、婦聯、村委會、居委會、救助管理機構也可以代受害人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
  • 「三八維權周」遭遇家暴怎麼辦?施暴者會受到什麼法律懲罰?答案就...
    ●情節嚴重的,迅速撥打「110」,索求《報警回執》,配合警察做好相關筆錄,還可向派出所或指定機構提出傷情鑑定的申請。4、遭遇了家庭暴力,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有效期多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規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 每天都有137位女人死於家暴,遭遇家暴怎麼保護自己-北京離婚律師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認定家暴以及搜集哪些證據,更好保護自己。一、什麼是家暴?家庭暴力簡單說是指發生在家庭關係中的一切暴力行為,其中夫妻間的家暴行為最常見。其核心在於,利用雙方的親密關係,對另一方的人身權利進行「控制「,違背個人的自由意志。
  • 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拿什麼結束家暴「孽緣」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實施當天,劉麗在律師和護工的陪同下來到房山區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同時起訴離婚。雖然劉麗的案子有婦聯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支持,法院也十分重視,劉麗的遭遇不僅有派出所的筆錄、救助站的證明,還有朋友鄰居的證言、女兒的證明,但是法院依然認為證據不足,遲遲不肯發保護令。「法院對反家暴法規定的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解還存在誤區。」
  • 受害人的「護身符」,家暴者的「緊箍咒」——隨縣法院近期發出兩份...
    受害人的「護身符」,家暴者的「緊箍咒」——隨縣法院近期發出兩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1-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男友騷擾、離婚後辱罵算家暴嗎?最高法用典型案例解答
    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世界上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在一生中曾遭遇過身體暴力或性暴力,多來自親密伴侶。25日,最高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發布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解釋了有關家暴的熱點、難點問題。家事法庭心裡諮詢師正在為鬧矛盾的夫妻進行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