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雲鯽2號胚胎和仔魚溫度適應能力的研究

2021-01-09 水產養殖網
湘雲鯽2號胚胎和仔魚溫度適應能力的研究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1-21 17:40:00
一、材料和方法

1.1&nbsp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用湘雲鯽2號授精卵和仔魚分別採用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獲得,湘雲鯽2號仔魚體長為0.9~1.2mm。試驗於2012年4月20日在實驗室內進行。試驗用水是井水。控溫設備包括可調節恆溫培養箱(調節範圍-10℃~50℃,誤差±0.2℃)、加熱棒、控溫儀和解剖鏡。

1.2&nbsp試驗方法

試驗用受精卵放置於水族箱中孵化,密度控制在8,000粒/m3以內,連續充氣,光照微弱,溫度保持在產卵時的水溫(21℃),溫度誤差控制在±2.0℃。定期加換等溫度水,並及時剔除黴卵、死卵。

試驗用仔魚放置於水族箱中,密度控制在3,000尾/m3以內,&nbsp連續微充氣,光照保持均勻,溫度保持在產卵時的水溫(21℃),溫度誤差控制在±2.0℃。每天定時投飼和加換等溫度水,並及時剔除死苗、畸形苗。

>>>>1.2.1&nbsp胚胎的12h短期暴露致死溫度試驗

試驗採用將胚胎從基礎水溫直接移入預處理水溫中。試驗材料採用隨機抽取肌肉效應期後的胚胎10粒為一組,每個溫度梯度試驗組平行3組,基礎水溫(21℃)對照組1組。試驗經過12h後觀察並記錄試驗胚胎的存活情況,判定死亡以心跳停止為標準。

>>>>1.2.2&nbsp仔魚的12h短期暴露致死溫度試驗

試驗採用將仔魚從基礎水溫直接移入預處理水溫中。試驗材料採用隨機抽取仔魚10尾為一組,每個溫度梯度試驗組平行3組,基礎水溫(21℃)對照組1組。試驗經過12h後觀察並記錄試驗魚的存活情況,判定死亡以心跳停止以及體色發白不透明為標準。

>>>>1.2.3&nbsp仔魚的溫度馴化適應試驗

試驗採用將仔魚放置於基礎水溫(21℃)中,然後以12小時1℃的速率進行升/降溫(接近致死溫度時,速率減為每24h升/降溫1℃)。試驗材料採用隨機抽取仔魚10尾為1組,試驗組平行3組,基礎水溫(21℃)對照組1組。每個溫度梯度檢查和記錄一次試驗魚的存活情況,判定死亡的標準與短期暴露致死溫度試驗相同。試驗期間,每天定時投飼和加換等溫度水。

二、&nbsp試驗結果與分析

2.1&nbsp湘雲鯽2號胚胎短期暴露12h半致死高溫和低溫

試驗結果(見表1)表明:在實驗溫度範圍內,胚胎死亡率隨水溫突變幅度的增大而升高。依據胚胎短期暴露12h高溫試驗結果數據,採用直線內插法求得:基礎水溫21℃時,胚胎短期暴露12h的半致死高溫為32.7℃,半致死低溫為5.7℃。

表1

2.2&nbsp仔魚短期暴露12h半致死高溫和低溫

>>>>2.2.1&nbsp仔魚短期暴露12h半致死高溫

試驗結果(見表2)表明:在實驗溫度範圍內,仔魚死亡率隨水溫突變幅度的增大而升高。基礎水溫21℃時,12h短期暴露高溫試驗29℃~30.5℃組仔魚死亡率為1.8%~18.3%,34℃以上組全部死亡(LT100)。在27℃~31.7℃溫度範圍內,短期暴露高溫與對應的仔魚死亡率的關係經計算機擬合得到指數方程:Y=1.083×10-6e0.5272x(R2=0.9756),式中X為短期暴露高溫(℃),Y為死亡率(%),基礎水溫為21℃時,仔魚短期暴露12h半致死高溫為31.6℃。

表2

>>>>2.2.2&nbsp仔魚短期暴露12h半致死低溫

試驗結果(見表3)表明:在實驗溫度範圍內,仔魚死亡率隨水溫突降幅度的增大而升高。基礎水溫21℃時,12h短期暴露低溫試驗11.5℃組仔魚全部存活(LT0),2.5℃組全部死亡(LT100)。在10.0℃~2.0℃溫度範圍內,短期暴露低溫和對應的死亡率的關係經計算機擬合得到指數方程:Y=395.85×e-0.4556x(R2=0.9701),式中X為短期暴露高溫(℃),Y為死亡率(%),如圖2所示。由該方程求得:基礎水溫為21℃時,仔魚短期暴露12h半致死低溫為5.2℃。

表3

2.3&nbsp仔魚高(低)溫馴化適應

試驗結果(見表4、表5)表明:仔魚在高溫馴化至26℃時開始出現死亡(死亡率為3.4%),但存活者活力與攝食仍正常;至29℃時累計死亡率為13.4%,存活者部分表現為活動力差或平衡性較差,且總體攝食強度也明顯下降;至31.5℃時累計死亡率為84.5%,增幅明顯變大;至34.0℃全部死亡。仔魚在低溫馴化至10℃時開始出現死亡(死亡率為3.1%),但存活者活力與攝食仍正常;至10℃時死亡率累計達18.5%,存活者活動力和攝食強度明顯下降;在7.5℃時累計死亡率達48.2%,存活者平衡性差,沉底不動;至5.0℃時全部死亡。

表4

表5

>>>>2.3.1&nbsp仔魚的極限半致死高溫

依據表4數據,仔魚高溫馴化至25℃仍全部存活,至34.0℃全部死亡。在25℃~33.5℃馴化高溫範圍內,馴化高溫與仔魚死亡率的關係經計算機擬合得到指數方程:Y=1.421×10-5e0.4818x(R2=0.9322),式中X為馴化高溫(℃),Y為死亡率(%),如圖2所示。由該方程求得:基礎水溫為21℃時,仔魚短期暴露12h半致死高溫為31.9℃。

>>>>2.3.2&nbsp仔魚的極限半致死低溫

依據表5數據,仔魚低溫馴化至13℃仍全部存活,至5.0℃全部死亡。在14℃~5.0℃馴化低溫範圍內,馴化低溫與仔魚死亡率的關係經計算機擬合得到指數方程:Y=&nbspY=132.1321×e-0.2338x(R2=0.9643),式中X為馴化低溫(℃),Y為死亡率(%),如圖4所示。由該方程求得:基礎水溫為21℃時,仔魚短期暴露12h半致死低溫為7.7℃。

三、討論

3.1&nbsp胚胎和仔魚對溫度的適應能力

湘雲鯽2號是四倍體鯉鯽魚和二倍體紅鯽魚通過倍間雜交繁育的三倍體水產新品種,具有雜交優勢。其胚胎和仔魚對水溫的適應能力強,經過馴化,其仔魚能適應的極限高溫和低溫分別是34.0℃和0.5℃。湘雲鯽2號抗逆性強,在耐低溫方面尤其突出,而其它魚類的仔魚在水溫14.0℃時停止攝食,水溫在10.0℃時死亡。

3.2&nbsp仔魚高(低)溫馴化適應試驗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試驗條件和時間的限制,該試驗重複循環試驗的次數少,試驗結果需要進一步驗證與確認。

據報導國外常用馴化水生動物的適宜升溫速率為每24小時升溫1℃。在此速率下,魚類通過調節,可以逐步適應溫度的升高,不存在變溫帶來的「熱衝擊」影響。因此,試驗魚達到其適熱極限而死亡的現象,基本上能反應該魚類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相比較,本次仔魚高溫馴化試驗前期階段採用每12h1℃的升溫速率,可能存在馴化溫度變化過快,魚體內代謝調整跟不上,導致仔魚還暫不能適應外界環境溫度變化而出現死亡,也可能存在變溫帶來熱衝擊的影響,從而影響到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由此也說明,仔魚對外界水溫的變化需要一個足夠長的適應過程和時間。另外,由於該試驗持續的時間較長(7d),且被試驗魚體質總體上偏弱,仔魚高溫馴化適應的試驗結果數據存在偏低的可能。試驗中還發現,當馴化至28℃~30℃高溫時部分被試驗魚的生存活力仍較強。由以上三點推測,基礎水溫21℃時,仔魚的極限致死高溫可能比34.0℃更高。

3.3&nbsp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由於魚群原來所處的適應水溫有高低,魚類對溫度的適應又有一定的幅度,因此,在不同的馴化溫度下,個體的半致死溫度值也不相同。為了獲得溫度基準值,還需進一步試驗研究在不同馴化溫度(即基準溫度)下的「短期暴露半致死溫度」和「起始致死溫度」,進而求得湘雲鯽2號仔魚「短期暴露的安全受熱方程」、「溫度的安全區域」以及「最大起始致死溫度」。







1、來源:&nbsp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誌社&nbsp
2、作者:王國清&nbsp呂傳生&nbsp毛覺生&nbsp羅凱坤
3、騰氏水產商務網微信號:tsfish&nbsp&nbsp

(本文已被瀏覽 5604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雙颱風」聚會剛結束,2颱風胚胎又生成,會再現雙颱風共舞?
    「雙颱風」聚會剛結束,2颱風胚胎又生成,會再現雙颱風共舞?西北太平洋氣象界的2018年,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到今日,該地區已經生成了29個颱風了,比往年大大超出,而且秋颱風的數量和強度也是偏大,甚至出現了全球風王。
  • 日本人對吻仔魚的吃法,只有您想不到的獨特
    吻仔魚,也被人稱為白魚,主要指的是鯷魚類和沙丁魚類魚苗的總稱,身長1~3釐米、呈透明狀,由各種魚類的稚仔魚組成,其中以日本鯷、刺公鯷、異葉公鯷為主,一般成長至4釐米。吻仔魚長到兩歲大、體長3~4釐米時,就會結束生命。吻仔魚是多種魚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所以它對海洋的生態平衡很重要。
  • 寶寶一出生就「27歲」 冷凍胚胎技術是如何做到的
    然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2月2日報導,一個胚胎在被冷凍27年後,在今年2月才被一位女性從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國家胚胎捐贈中心「領養」。8個月後,這名女性誕下了一個名叫莫莉的新生兒。 莫莉的健康誕生,也創造了人類生命新紀錄。對此,美國國家胚胎捐贈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多年前使用的技術在胚胎保存能力方面或許沒有時間限制」,意味著只要胚胎在液氮中保存得當,理論上可以無限期具有活性。
  • 午仔魚,鮮而不腥,肉質夠細緻,油脂算豐富
    冬末春初,輕寒料峭的夜晚,蒸了條午仔魚。聽到一句俗語:「一午二鯢三嘉蠟」,按照美味的程度,給大眾愛吃的各種鮮魚分了等、排了名。也有人不同意,認為應該是「一午二鯧三白腹」或「一午二紅衫三白鯧」才對。然而不管是哪種說法,不論第二、三名是哪種魚,銀白修長、魚鱗細密的午仔魚,都穩居第一。
  •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和山大合作揭示人類早期胚胎染色體結構動態...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和山大合作揭示人類早期胚胎染色體結構動態 北京時間12月5日凌晨2時,《自然》雜誌刊發了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劉江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教授陳子江團隊合作研究成果。
  • 珊瑚化石揭示2萬年前海水溫度低5攝氏度
    原標題:珊瑚化石揭示2萬年前海水溫度低5攝氏度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分析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化石推測,約2萬年前,也就是末次冰期最嚴寒的時期,海水溫度要比約一萬年前至今的間冰期平均溫度低5攝氏度。    地球以幾萬年為一個周期,反覆出現冰期和間冰期。
  • 試管小白:胚胎移植的超詳細過程,胚胎移植術前和術後的注意事項
    體外授精及胚胎移植 體外授精是在取卵後的4-5小時,將處理後的精子和卵子放在同一個培養皿中,次日觀察卵子的受精情況,並將受精卵繼續培養3-5天;
  • 舌尖上的日本:鎌倉江之島必吃的湘南名物——生吻仔魚
    答案就是生吻仔魚!(或生魩仔魚,日文:生しらす)因為 在日本,只有靠近產地的神奈川縣湘南海岸、兵庫縣淡路島等少數地方才吃得到,十分稀少珍貴!除了必吃的生吻仔魚丼之外,還有因《海街日記》而聞名的吻仔魚吐司!快來看看試吃報告吧!▋尚青的最贊!漁船直送餐桌吻仔魚,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也不算很陌生,比如吻仔魚炒蛋也是我們國內南方一些地區常能看到的一道菜。
  • 夢見自己流產看到胚胎是什麼意思
    生命在初始階段非常的脆弱,需要人們努力的去呵護,直到其有了自我抵抗能力為之。
  • 胚胎優質卻受孕失敗?聊聊胚胎移植的「天時地利人和」
    其實,胚胎移植著床的過程猶如種子生根發芽一般,同樣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若缺失了任何一項因素,則就會對最終的結果造成影響。 而這「天時、地利、人和」,指的就是心理因素(天時)、子宮健康(地利)以及胚胎質量(人和)。
  • 五月我常吃這道「吻仔魚芋頭荷葉蒸飯」,一人午餐只要20分鐘上桌
    五月我常吃這道「吻仔魚芋頭荷葉蒸飯」,一人午餐只要20分鐘上桌吻仔魚芋頭荷葉蒸飯,一人午餐20分鐘上桌,今天忙著準備陸續的食演工作,到烘焙食材行預訂材料時,覺得兩手空空離開很奇怪,這時敗家的念頭油然而生…… 看到可愛的5吋小蒸籠,想到中午冰箱的一碗剩飯,於是就這麼把它給帶回家了!
  • 汕頭人的童年噩夢竹仔魚,竟被這家私房菜玩出了新花樣!
    多少汕頭奴仔都是在媽媽的竹仔魚陰影下長大的今天這家店也要讓你們嘗嘗竹仔魚的厲害在這家鬧市之中既隱秘又夠味的私房菜館裡不止是竹仔魚,還有多種精美特色菜式來過一次就緊緊抓住了你的胃精選新鮮肥美的竹仔魚,鹹、香、辣,都進入了每一寸魚肉,一份根本不夠分,差點就打起來了,難怪菜名會叫要」友盡竹仔魚「
  • 2018年十大科技突破:人工胚胎、遺傳算命上榜
    從長期來看,大批量生產少數幾種零配件的大型工廠可能會被規模較小、更能適應客戶需求變化的工廠所取代。3D金屬列印可以製造出重量更輕、強度更高的部件,獲得傳統方法難以做到的複雜形狀,並對金屬微結構進行更精確的控制。2017年,來自勞倫斯利沃莫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宣布,已開發出一種3D列印方法,能製造出強度達到傳統工藝兩倍的不鏽鋼。
  • 研究證實!從「2根手指長度」看個性 無名指長=運動能力超強
    外科名醫江坤俊指出,過去有學術研究發現,雄性荷爾蒙濃度越高的人,無名指會比較長,後來將其與個性結合,統整出「無名指比食指長」「無名指比食指短」及「無名指和食指一樣長」3種手指長度所代表的性格,快看你是哪一種。外科名醫江坤俊在《》節目中指出,手部透漏的訊息很多,千萬別只看掌紋的事業線、感情線,手指長度也藏有秘密。
  • 專家揭秘冷凍胚胎技術
    什麼是冷凍胚胎移植冷凍胚胎移植是試管嬰兒的衍生技術,是一種成熟的生育力保存方式,對不孕症患者進行試管嬰兒操作時通常會和患者提及此步驟。該技術是將胚胎和冷凍液裝入冷凍管中,經過慢速(第2~3天的胚胎)和快速(第5~6天的囊胚)兩種降溫方式,使胚胎能靜止下來並可在-196℃的液氮中保存的一種方法。
  • 浙江繁育的胚胎羊晉級羊爸羊媽
    這標誌著我國首批長期冷凍胚胎復甦繁育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對探索、推廣我國特有畜禽品種,特別是那些珍貴、稀有、瀕危的畜禽品種的保種方法具有深遠意義。1988年,省農科院在我省杭州市餘杭區一家湖羊保種場採集了公羊精液。1998年,省農科院再次在該湖羊保種場,選中了一隻公羊和一隻母羊,製作了湖羊胚胎。
  •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溫度遠高於太陽光球表面溫度之謎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溫度遠高於太陽光球表面溫度之謎 來源:新華網 • 2019-11-15 14:26:09
  • 權力欲不強 但是適應能力強的星座
    有一些人他們其實是比較佛系的,整個人都是隨遇而安,這樣的人,他們對於權利的欲望並不是特別的強大,甚至很多時候他們都是想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但是他們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沒有辦法的話,他們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到,十二星座中哪些是這樣的?
  • 研究稱食指長於無名指女性擁有更強的生育能力
    看食指和無名指的長度比能夠幫助自己辨識健康?這聽起來好像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結論,但現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卻證實了這點。這是英國《獨立報》所報導的。這份最新研究結論稱,手指的確能夠暗示一個人的健康、生育能力、婚姻前景甚至於患心臟疾病、乳腺癌等疾病的機率。另外人的運動能力、攻擊性、孤獨症等也與食指和無名指的長短有聯繫。
  • 42年的旅行後,「旅行者號」傳回:太陽系邊緣溫度高達31000度!
    太陽系而這個研究也讓很多人都認為處於真空環境的太空裡的溫度也肯定是一直處於零下的,但是這種說法不能算全對。太陽的溫度也很高,據科學家分析,太陽表面的溫度在5700度左右,內部則是達到了更加驚人的2萬度,哪怕是地球上熔點最高的金屬鎢,一旦靠近太陽的表面,就會被瞬間蒸發成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