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確保不「掉鏈子」呢?來看本臺記者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的專訪。
肖亞慶表示,綜合分析2021年我國工業發展的形勢,機遇大於挑戰,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存在著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某些關鍵環節還存在著「卡脖子」風險,「補短板、鍛長板」勢在必行。
工信部部長 肖亞慶:一是要補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關鍵的核心技術攻關,然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製造業的創新中心。第二是要鍛造長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來打造新型的產業鏈。
自主、完整並富有韌性和彈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保障。肖亞慶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統籌推進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
工信部部長 肖亞慶:在產業數位化方面,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開展製造業數位化的轉型行動。培育一批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加快工業設備和企業上雲。要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工程,力爭在更多的工業企業落地。構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完善數字經濟市場監管的體系,強化數據安全保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增加活力。肖亞慶表示,工信部將狠抓惠企政策落實,深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一體化平臺。
工信部部長 肖亞慶:支持大企業做強做優,還要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支持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能力,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進而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專業化水平。
肖亞慶表示,十四五期間,工信部還將繼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一些關鍵環節提升創新能力,並鼓勵國內車企和國際車企深化開放合作,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事業。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