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動力"扶長遠":"志智雙扶"提振精氣神 破除"等靠要"

2021-01-10 人民網

編者按: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中國戰「貧」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將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方面寶貴經驗,探尋脫貧攻堅決勝「密碼」,今天推出第六篇,脫貧攻堅,群眾動力是基礎。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這是6月8日下午,習近平在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看望移民搬遷群眾,向村民們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那星星有啥稀罕?」

出了名的「懶漢」貧困戶李戰文對村裡開展的按星評級活動不以為然。

一段時間後,在貧困戶上上下下比學趕超的過程中,一星未得的李戰文終究是坐不住了,主動找幫扶幹部尋找脫貧辦法,立志摘掉貧困戶標籤。就在去年,他被評為了「滿星戶」。

李戰文從「懶漢」到「標兵」的蛻變,得益於其所在的陝西銅川市道東村「八星勵志」扶貧扶志活動。在活動的激勵下,貧困戶爭星脫貧,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民們把日子往上奔的勁頭越來越足。

人窮志不窮,貧困戶脫貧心勁的不斷提高,折射出群眾自身的內生動力在脫貧中的基礎性、重要性地位。

底氣足、心氣高:扶志提振精氣神

扶貧先扶志,脫貧貴立志。

在貧困與致富的博弈中,黨的領導帶領我們下好了先手棋,各項舉措周密實施布下精準棋。內生動力這一子如何落,則主要看貧困群眾自己。一子落而滿盤活,提升貧困戶的精氣神,則落子不慌、落子有力。

人無精神不立。卯足精氣神,立志拔窮根,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支撐,一次次內部動員,確保貧困群眾在扶志立志中有底氣有心氣。

外部「供血」充分,制度保障、政策兜底,群眾脫貧有底氣。

「第一書記」駐村入戶,將扶貧和扶志相結合,在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過程中把脈問診、對症下藥,把志氣、信心送到了農戶心坎上,喚醒了貧困群眾作為最廣大勞動者的勞動激情與脫貧意識。

地區協作對口支援,集中全國力量辦好脫貧之事,讓貧困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在發動群眾中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群眾養成向上向好的積極心態,脫貧就具有了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強信心,提志氣,「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大到國家宏觀戰略,小到鄉村建設方案,一系列制度安排,解決了群眾的「精神貧困」,改造了群眾的精神風貌,脫貧的底氣更足了,脫貧的腰杆也變硬了。

內部「造血」充足,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群眾脫貧有心氣。

在星級評比中找不足尋差距、在農村大喇叭宣傳中鼓幹勁明方向、在村內宣傳欄知政策解疑惑……這些接地氣的宣傳方式和常見的農村物件,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樹立典型示範、宣傳榜樣力量。一個個脫貧攻堅中的優秀代表人物,一段段值得借鑑的脫貧事跡,脫貧攻堅路上的身邊人身邊事,激勵著貧困群眾力爭上遊不落伍,形成了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

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實現扶貧與扶志的深度融合,變外力資源幫扶為內部主動作為,群眾自身觀念意識的提高為脫貧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給民需、育民知:扶智破除「等靠要」

扶貧先扶智,治貧必治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注重培育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注重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啟民智、給民需、育民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才能更好地解決「看不見的貧困」。

扶智給民需,多一技之長,確保群眾脫貧有方。

缺技術、少方法……技能培訓有的放矢,彌補貧困群眾技能空白,增強了脫貧致富本領。從生態扶貧的樹林養護到旅遊扶貧的項目管理,貧困群眾從零起步,知識技能從無到有,以千方百「技」開拓脫貧之路。

一技在身,脫貧有本領。近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主辦的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拉開帷幕,以技能促就業、助脫貧,341名參賽者曬手藝、拼技術,在同臺競技中盡展脫貧之能。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嶽奎認為,技能培訓是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能力的重要舉措,要按照「缺什麼、補什麼、需什麼、教什麼」的原則,在培訓上更具針對性,通過提升貧困群眾的文化素質和實用技能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同時,要針對不同需求,開展分類培訓,不能搞「一刀切」。

扶智育民知,無後顧之憂,確保群眾脫貧有望。

底子薄、根基松……面對貧困地區群眾整體素質落後情況,脫貧攻堅精準發力,「教育下鄉」破除「貧困思維」,實現學習知識「富腦袋」、學以致用「富口袋」。

「智慧課堂」遠程指導教學、專家與骨幹教師幫扶結對、設立科技課堂、培育校園足球隊……貴州省長順縣採取多項舉措,匯集優勢區域教育資源,在探索「組團式」教育扶貧模式中取得頗多亮點。

補短板強弱項,教育扶貧讓貧困地區鄉村教育既能享受到硬體資源帶來的便利,也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優質教師資源。在這一全方位、立體式幫扶模式助力下,截至去年底,貴州66個貧困縣已有2632所鄉鎮中心校以上學校與優質學校結成「一對一」幫扶關係,貧困地區脫貧的教育之基得到鞏固。

借他山之石,行脫貧之力。教育扶貧的成效直接影響貧困縣的「造血」能力,這項長久之計,在久久為功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為貧困地區未來發展播種下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窮並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頭腦空空,怕的是知識匱乏、精神委頓。」技能知識的普及推廣,確保貧困群眾脫貧有方;教育扶貧的普及引導,則使貧困群眾脫貧有望。從「輸血」到「造血」,從「授魚」到「授漁」,內生動力足了,群眾則能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敢於走出貧困狀態。

要脫貧、會脫貧:內生動力「扶長遠」

外部幫扶「幫眼前」,內生動力「扶長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正確處理外部幫扶和貧困群眾自身努力關係」。在脫貧攻堅中,政府、社會、市場各盡其責,堅持「扶上馬,送一程」的扶貧之策,但馬跑得快不快、遠不遠,終究是要看騎馬人的駕馭能力,脫貧之路走得穩不穩,終究取決於群眾自身內生動力足不足。

內生動力足,貧困群眾要脫貧。

「人窮志要強,致富路更廣」「不當貧困懶漢,爭當脫貧模範」「自強脫貧光榮,坐等靠要可恥」……在脫貧攻堅的「前線」,常常能看到類似這些脫貧標語,言簡意賅,催人向上。

標語的背後,體現的是貧困群眾自強自立的信心、脫貧致富的勇氣和不甘貧窮的鬥志。主動脫貧已成為群眾的共識,它作為一種價值取向,激勵群眾切實克服各種「等靠要」思想和消極畏難情緒。

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脫貧」,變「物質扶貧」為「精神脫貧」,變「輸血扶貧」為「造血脫貧」……這些扶貧方式方法的逐步轉變,反映出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要我脫貧」轉為「我要脫貧」,不變的是脫貧攻堅的對象,變的是脫貧主體的能動意識。內生動力喚醒了群眾主人翁精神,不甘居人後,不拖「摘帽」後腿,主動「要脫貧」真正讓貧困群眾能夠行有方向、趕有目標。

內生動力足,貧困群眾會脫貧。

找準路子,邁開步子,幹出樣子,在內生動力的有效激勵下,貧困群眾憑藉一技之長即能拔除「窮根」。

外部幫扶下,產業扶貧給貧困群眾提供了更多選擇,市場的產業之需與群眾的脫貧之技恰好形成「合力效應」,群眾的內生動力助力產業扶貧路走得寬。

據統計,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佔比上升。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

在脫貧攻堅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我們已經探索出了不少決勝「密碼」:加強領導是根本、精準是要義、資金投入是保障、各方參與是合力、從嚴從實是要領。黨和政府、社會、市場等參與主體協同發力,制度、政策、資金等各要素各施所長,多措並舉,在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中啃下不少硬骨頭。但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群眾動力是基礎,提升群眾自身內生動力,幸福生活才會成色十足。 

推薦閱讀

使命在肩 不負人民——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領航」「定盤」

下一番「繡花功」謀一局「精準棋」:精準扶貧靶心不偏

「一分一釐」背後有深情:資金投入為決勝脫貧攻堅築牢後盾

聚眾力、匯眾智、集眾志:大扶貧格局展現大國擔當

以「無我」精神久久為功:從嚴從實推動扶貧政策落細落地

相關焦點

  • 信豐新田鎮:建立愛心超市 扶德扶志促脫貧攻堅
    改變了以往直接送錢送物的幫扶方式,重點解決個別貧困群眾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問題,努力在全村形成脫貧靠自己、勤勞致富光榮的良好氛圍。  根據《銅鑼丘村「愛心超市」管理辦法》,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兩委和幫扶責任人組成考核評比小組,對全村群眾家庭衛生、掌握脫貧政策、參加村集體活動、孝善敬老、鄰裡和睦等情況進行評比打分。
  • 脫貧內生動力:一個中國化的心理學概念
    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在關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性文件中均多次強調「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但是「內生動力」究竟為何?如何激發?本文圍繞這些問題略作探析。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扶貧語境下的「內生動力」(endogenous power),不等同於西方心理學語境中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所指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 宿松九姑:文化扶貧開啟「智志雙扶」模式
    原標題:宿松九姑:文化扶貧開啟「智志雙扶」模式 九姑鄉位於宿松縣中部,下轄8個行政村,素有「松茲小腹地,人文大九姑」的美譽。近年來,在全縣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衝鋒戰中,九姑鄉堅持發揮自身文化資源稟賦,做好做活文化扶貧文章,實施「智志雙扶」工程,幫困難群眾扶知識、扶技術、扶思想、扶信心,有效的激發了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提升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從根本上剷除滋生貧窮的土壤。 夯實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有處可去。
  • 激活內生動力為鄉村賦能(一線視角)
    村子之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歸功於全村村民,他們是自己村落的設計者,也是美麗鄉村的建設者。   葛家村的發展變化,在開始階段離不開外界的幫助。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叢志強和團隊在這裡開展了一場「藝術家駐村」試驗,嘗試解決鄉村的環境整治、振興發展等問題,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在他們的幫助下,村裡一點一滴發生了可喜變化,村民看在眼裡,也落到了行動上。他們積極發揮創意、改造村莊。
  • 面相:神有餘,大貴之相,什麼是神
    論神有餘,一個人是不是有大貴之相,就看精氣神,精、氣、神這三者之間它們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相互關聯,缺一不可。生命的起源來至於「精」,維持生命的動力則是「氣」,而生命是不是活躍,動力是不是充足體現在「神」。所以,精力充沛氣就足,氣足神就旺,氣足神清的人就是大貴之相。
  • 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不在家中翹著腳等來的
    她說:「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不在家中翹著腳等來的。你看看那些開車、住洋房的人家,哪個是靠低保富起來的,不都靠自己雙手。」視頻傳播後很多網友對這位女扶貧工作者紛紛留言點讚,對她的講話給予了充分肯定。筆者也曾是一名扶貧工作者,對個別的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深有體會。
  • 破除急功近利心態 樹立久久為功意識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全省黨員幹部務必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態,樹立久久為功的意識,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決心,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持之以恆地抓實抓好。    沒有鍥而不捨的量變,就沒有水滴石穿的質變。為什麼一些地方科學長遠的發展目標總是難以實現?為什麼一些推動發展的好經驗、好措施沒能堅持下來?
  • 深夜食堂 內生動力在何處
    如何為「夜間經濟」提供持久動力?這就涉及到商戶們最關心的保障工作。郭冬還說了一個細節,讓商圈亮起來是營造氛圍的好辦法,「儘管有時凌晨4點之後關店歇業,但店內的室外照明都持續整晚,營造出這是一條不夜街的整體氛圍。」
  • 五行的生克制化抑扶原來是這樣的
    五行的生克制化抑扶讓我想起了一首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辭)五行的生克制化抑扶作為一種學說體系,五行哲學有自己的一系列原理。這些原理既對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同時,它又被傳統科學和傳統神學術數借作理論基礎,在同台歷史劇中身兼正反二種角色,傳統科學和神秘術數在流傳發展中互相滲透、互相影響,因此,古人不加區別地統稱之為術數。五行原理中最基本的是五行生勝學。
  • 腎主冬,重養藏,藏陽氣,保精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腎有閉藏和藏經的作用,是一身之精氣的根本,也是人體五臟六腑精氣駐藏的場所。腎能夠生髓充氧,骨骼使頭髮更加的茂密黑而有光澤。所以說,腎健康與否,最先表現在頭髮上。腎居膈下,屬陰,為陰中之少陰,與冬天之氣相通,所以自古而今提到冬季養生,首先就要養腎。五行學說認為,冬三月屬水,應於腎,主封藏。冬季寒臨大地,萬物收藏,寒為陰邪,易傷腎陽。
  • 幫到關鍵時 扶到根本上
    幫到關鍵時 扶到根本上■向賢彪受疫情影響,村民外出務工不便,想辦法讓停轉多年的織襪機器轉起來;果樹養護進入關鍵期,
  • 縣區|冷水灘:激活內生動力整治人居環境 扮靚鄉村「顏值」提升鄉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6日訊(通訊員 雷中祥 蔣靜 楊雅涵)今年以來,冷水灘區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激活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內生動力,實現農村群眾從「看戲」到「唱戲」轉變,促進村莊乾淨、清潔、有序、美麗,扮靚鄉村「顏值」,提升鄉風文明。
  • 四柱命理學中扶抑用神的取用法古人都有哪些技巧?
    八字命理中扶抑用神的取用法在取用神時的「扶」弱,是因為我所需要的用神太弱必須得到扶住才能發揮功用的格局;同樣道理,「抑」強,是所需的用神太強,不但我難以使用,反而會變成我的敵方,此時要抑制其力,才能被我駕馭。
  • 「我的扶貧故事」和風細雨潤心田 扶貧扶志摘窮帽丨鳳岡縣天橋鎮...
    家庭收入完全靠兒子在外務工為主。對此,鎮林業站聘用佘定貴為村護林員一職,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  2016年,「特惠貸」政策在貧困戶中欣然掀起,我立即電話告知,並且親自到家為其做動員工作,最終答應籤訂協議,之後每年得以分紅資金4000元。針對家庭房屋破舊情況,2017年,為其爭取農村危房改造15000元補助,對房屋進行了維修改造,解決了住房安全保障問題。
  • 趙衛東:《太一生水》「神明」新釋
    [3](第527頁)許抗生先生說:「神明應指神和明,與天地、陰陽相對應。」[4](第312頁)賀碧來也認為:神明「因為是一對,應該讀為『神』和『明』。」[5](第334頁)因此,《太一生水》中的「神明」應該是指「神」和「明」兩個性質相反的東西。
  • 「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的內藏奧秘,是真的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老話有理,相由心生,看相識人,由表及裡,相定乾坤。別小看你身上的一個個相,內藏奧秘,它們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整個運勢和運程。不信?來看看下面的故事:在很多年前,有一回跟朋友們吃飯,席間有一位不太熟悉的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吃飯時,舉止與大家不同,手既不扶碗,也不放在碗邊,而是垂在桌底下,而且還一個勁地抖腿。
  • 「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的內藏奧秘,是真的!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老話有理,相由心生,看相識人,由表及裡,相定乾坤。別小看你身上的一個個相,內藏奧秘,它們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整個運勢和運程。不信?我說:「古人說過,人吃飯時一定要手扶碗,手不扶碗會窮苦一生的。」事隔多年以後,我無意中聽到朋友們說起此人的情況,果然在這幾年中,他是一事無成,不知換了多少份工作,也曾做過買賣,但幾乎是全軍覆沒,幹啥啥不成,始終處於漂泊不定的困頓狀態。